穩中求變 —— 山靈M5使用手記&評測

一 概述

M5是山靈的第三款便攜音樂播放器。在前作M2獲得市場良好反饋的情況下,山靈完全沿用了M2的外觀設計,同時採取了全新的音頻解決方案,支持了DSD硬解,推出了這款定位在兩千元至三千元檔的產品。也許第一眼山靈M5並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新鮮感,畢竟外觀的改變容易給消費者留下印象,而內在聲音的品質在沒有試聽的情況下難以被認知。那麼我們就從那些不容易被發現的改變說起。

二 聲音

M5的聲音,有提升,有繼承,有改變。

M5的提升來自於其整體聲音的素質,相對於M2,這種提升是顯而易見且全面的,無論是聲場,動態,解析力,細節表現力,瞬態等等等等各個方面。這樣的聲音素質是 M5立足於兩千檔這個戰場的根本。

繼承乃是山靈聲音上的共性。從M3到M2再到這台M5,儘管聲音的素質和調音取向上一直變化,山靈在聲底上最明顯的特點依然得到了很好保持,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穩。山靈的聲音總體上保持著一貫的有條不紊地節奏,不過分追求聲音的線條感,強調聲音元素堆疊的層次感與整體聲音規整的秩序感。這種聲底上的特點體現了山靈作為一個音頻廠商里的老司機對聲音的自身理解和把握控制。

M5的前輩M2有著豐盈的中頻,然而其在低頻和高頻的兩端的相對薄弱的細節表現使其整體聲音呈現出耐聽有餘而刺激不足,面對這種歌曲風格適應面的局限性,一些人選擇一些聽感上均衡且偏素質流的塞子,通過耳塞「化」開M2中頻,使得其聽感更均衡豐富。但即使是這樣的搭配很多時候依然不能改善其整體聲音瞬態表現的不足,降低了其對搖滾樂,燃曲向的ACG等同類型音樂的表現力。

在繼承了M2優秀中頻的基礎上,M5在兩端的表現著實讓人驚喜,雖然其低頻整體依然沒有追求過多的量感(沒辦法這種老派的廠子不太會給你搞出一堆動次大次),然而延伸和細節卻足夠豐富且細緻。同樣的處理手法同樣運用在了在高頻上,M5延伸不追求飄逸的聽感而更多傾向於穩妥自然,還原大於演繹。可以說M5的聲音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在三頻上均保持著相當水準的細節表現,整體大氣,豐富而細緻。

總的來說M5這樣的聲音風格,失之靈動而收之平和,持重而不死板。這種取向中正聲底偏寬鬆平和的聲音對耳塞和便攜耳機具有極強包容性,只要是在能力範圍內能推好的東西(隨身耳塞以及大部分的便攜耳機)都能在M5上充分體現自己聲音的特點,推什麼塞子出什麼聲,非常容易搭配,特別適合初燒們選擇其作為自己的玩隨身的「敲門磚」。在一個系統中,保證前端素質,把風格的選擇完全交給不同的耳塞,通過搭配嘗試比較,摸索到自己喜歡的聽音取向從而有針對性的升級,畢竟控制變數進行對比得出的才是對自己有效的結論。當然,如果你手頭已經有了一堆塞子,那麼M5也可以成為一個把玩不同耳塞的理想前端。

個人在嘗試過比較喜歡的搭配(排名分先後):黑黃鸝,飛朵A83,K3003,JVC1200,EXK,MSR7。其實這個搭配基本完全就看耳塞的素質和個人的聽音取向,使用中我會頻繁地更換耳塞,聽什麼類型的音樂就更換與之相性較好的耳塞進行搭配使用,但總的來說調音整體均衡而音色上有一定特點的耳塞和M5搭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當然,儘可能的選擇素質高一些、信息量更充沛一些的耳塞能更好地與聲音細節豐富的M5形成配合。

三 手感,做工、操作與系統

M5的外觀設計基本延續了前作M2,這種差異就像個人當初從iPhone5S換到iPhone6S這種尺寸的變換,雖然尺寸有所放大了但依然保持了不錯的單手握持和操作感。同樣的,M5更大的顯示屏在可以在菜單中顯示更多的信息,實際使用感受比M2好了不少。另,個人喜歡銀色版大於黑色版,一是因為銀色版在視覺上能較好的襯托出碳纖維,二是銀色版的M5轉盤看起來更有機械的精密感。當然外觀部分見仁見智,就不做更多的展開。

M5的做工在國產播放器中堪稱優秀,但是放到當前整個電子產品市場上來看,只能稱得上是中規中矩。正面金屬拉絲,側面噴砂,碳纖維背板,賬面上和視覺上M5看起來都不錯,背板碳纖維雖然不是貼紙,但是個人依然覺得碳纖維那種獨特的細膩緻密的觸感在M5上不夠明顯,工藝上的投入卻沒有換來足夠理想的效果另人感到些許遺憾。

M5除了開機鎖定鍵其餘的操作都依賴正面上方的轉盤和按鍵。操作方式和邏輯也與M2完全相同,很容易上手。系統方面M5也是較為全面和細緻,功能上的細節很完善。M5的內置了四款操作主題,雖然只是更換了壁紙和菜單選項的顏色。如果後期固件能開放這兩個選項給用戶自定義就更好了。硬要給M5的操作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個人覺得系統操作反饋有些地方顯得不夠利落乾脆,雖然這種操作的節奏感流暢度和用IPC的感覺非常相似。

這裡說一個M5操作的小Tip。M5沒有獨立的音量調節按鍵,在文件夾瀏覽狀態時,轉盤轉化為菜單選擇鍵,無法調節音量。這個時候如果需要調節音量,除了不操作等待系統回到正在播放界面再調節音量,還可以選擇直接按鎖鍵關掉屏幕,在這個鎖屏狀態下調節音量,然後再解鎖點亮屏幕繼續在菜單界面操作。

M5作為國產音頻播放器,在做工操作方面都做到了同檔次的優秀和全檔次的優良。苛刻地來說,M5的外觀設計和製造工藝已然不錯,只是缺乏了一點精緻。作為山靈當前定位的旗艦,我們顯然希望M5在各方面能夠精益求精。

四 總結

作為山靈現有產品中的旗艦,放在整個市場上來看,M5的整體水平在其自身定位的區間內具備優勢,對於更高層次的產品(四五千檔)存在差距也屬正常。對於不滿足於M5用戶來說,追求更好的聲音可能要付出將近兩倍的代價。M5就是站在了這樣一個相對甜點級的位置。

對於初燒和普通的消費者而言,M5優秀的聲音和適當的價位具有較大的意義,而其良好的便攜性易用性以及在國磚中相對不錯的設計感都使其成為同檔次中一款較全面均衡而沒有明顯短板的產品。

變與不變間尋求均衡,這是山靈M5由內而外透露出的穩字當先的邏輯。轉型和突破是個永恆的話題,取捨之間也彰顯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態度。對於山靈,我當然更希望看到這家音頻老廠能在未來的隨身市場推出更高端的產品。

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以上。

以下,是番(zheng)外(pian)。

山靈M5,樂彼L3。

還沒上市他們就成為了對手。也許只有優秀的對手才能成就彼此。

問題是這兩個怎麼比,怎麼選。 接下來我們言簡意賅。

聲音:二者同一檔次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很小的風格差異,因為整體上來說都是「正」的聲音。相對而言,M5大氣,略寬鬆,中正而穩妥,如山;L3清潤,略緊緻,均衡而自然,如水。M5搭什麼塞子出什麼聲;L3搭什麼塞子都有所收緊有點甜。

手感:M5整體手感好於L3,畢竟瘦;L3的碳纖維手感好於M5。

操作:M5操作簡單易用,按鍵分布合理;L3反應迅速,操作流暢,實體按鍵設計及分布略硌手,基本依賴觸屏的點按操作。

系統:M5好於L3,M5的系統設置比L3更加完善和細緻。L3將開機關機鍵放在設置在播放鍵而不是鎖鍵,不太符合大多數人對當前主流電子設備開機方式的認知,而M5甚至有開機音量預設,省電待機和睡眠待機等一些L3不具備的細節功能。

續航,半斤八兩;推力,伯仲之間,大部分的耳塞和便攜耳機都不在話下,反正都推不好ER4S。底噪,M5很微弱,聽歌完全無影響,L3,沒有,嗯,我是幾乎都聽不到。

這裡單獨說一下L3的平衡口。L3在電路設計上雖然主打了平衡,但是除了些許的素質提升,平衡口的風格和單埠並沒有本質區別,基本都是一個走向。即使是平衡口,L3聲音水準依然和自家的L5pro存在差距。對於絕大多數燒友,與其為了用這個平衡口而專門去買平衡線的耳機,或者專門花很多錢去為耳機換一根平衡線,不如直接去選擇水準更高的播放器。

好了,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那麼,看眼緣吧,哪個順眼剁哪個,都不錯。


推薦閱讀:

MP3格式正式消亡
為什麼 MP3 的比特率無法超過 320kbps?LAME 之後 MP3 還有很大前景嗎?
MP3如何轉換成樂譜?
mp3為何沒有被淘汰?
AAC-LC 是什麼格式?和 AAC 有什麼區別?

TAG:国砖 | 音乐播放器 | M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