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離線》上線後的變與不變

作者:傅豐元(《離線》高級編輯 )

至今,我的微信簽名檔還保留著「紙書或許是最適合長文閱讀的『移動硬體』」這句話,但經過幾個月的準備,一個數字化的《離線》就要展示在讀者面前。

「上線」後的《離線》將有哪些改變?又保留了哪些傳統?這篇文章將從媒介、內容和設計三個方面來介紹。

你可以在桌面或移動設備上閱讀《離線》的最新內容

新改版的《離線》,將從一期 10 萬多字,近 200 頁的紙書,轉變為一期 3 萬字左右的數字閱讀產品。而每期雜誌仍舊由數篇 深度長文 組成,每周 1~2 個小時,你就可以在通勤的路上,或者一個周末午後把當期雜誌看完。

雜誌的周期也從數月一期,變為 一周一期。每周一,我們將為你推送一期 郵件 newsletter,提醒你查看當期的目錄。你可以打開 the-offline.com網站 或者下載 epub 文件,在桌面或移動設備上閱讀最新的內容。

Fast learns, slow remembers. 信息的快與慢各有優勢。如果你仍舊喜愛紙質書,可以訂閱我們的 Premium 會員。每兩個月,會有一份 紙質版《離線》送到你的手上。

遊戲、黑客、科幻、人工智慧,接下去《離線》還會討論什麼?

「科技是一種文化」,熟悉離線團隊的讀者,或許對這句話並不陌生。這句話仍是我們堅守的理念。我們希望大家能像討論政治、娛樂和商業一樣,去討論科技對生活、商業、社會以及個體的影響,去討論人和技術的關係……這種討論,將是我們的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新一期的《離線》里,除了翻譯自外文的優秀作品,你還能看到更多來自國內的作者的文章。這群作者來自各個專業的領域,例如遊戲研究、產品設計、虛擬現實開發等。不過,在專業背後,他們也是科幻迷、遊戲玩家,是愛講故事的人,是一群和我們讀者一樣愛思考的人。

雜誌欄目上,原《離線》的欄目會保留「寫作」(科幻小說等虛構寫作)、「緩讀」(帶有一些 geek 氣質的隨筆)和「未來」(Longnow Foundation 的演講),這些欄目會交叉地在每周的專題策劃之後出現。「遺產」與「前沿」兩個欄目將被融合到專題策劃里。而「工具」欄目,將在離線的另外一個項目「利器」里得以延續。

此外,我們新增了由編輯不知知主持的欄目「誤讀」,「一切閱讀,都是誤讀」,這個名字取自艾柯經典作品的欄目,將每周為大家推薦一本書。

《離線》依然追求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設計絕非內容的簡單包裝,好的閱讀設計,能讓你沉浸在閱讀之中,甚至到忽略設計的存在,設計將成為環境,成為閱讀賴以生存的空氣。

新改版的離線,無論是數字還是紙質版本,仍舊希望你能沉浸在閱讀之中,感受閱讀之美。

你的閱讀,讓《離線》變得更有價值。

不同的媒介會帶來不同的信息的生產機制和傳播模式。我們與其去討論哪種媒介才是最佳的閱讀載體,還不如充分發揮這個媒介的特點,讓信息能自由的傳播,唯當信息能自由地傳播,它才變得有價值。

也希望因為你的閱讀,讓《離線》變得更有價值。

內測進行中,盲訂通道將於 今晚 24:00 關閉

點擊→「預售訂金」OFFLINE Premium 會員年付費 了解詳情,開始盲訂。

推薦閱讀:

它是上個世紀重症精神病人的救星,但現在卻是楊永信手中恐怖的刑具
淺談新一代窄體客機動力明星,PW1000G與Leap
MIT 這款能地上跑的無人機,是為了給你的「飛行汽車」描繪藍圖
喪失遲到的關於《小米生態鏈戰地日記》的讀後感,神秘的小米生態鏈終於開始對外界說話了
WWDC17:最長的 WWDC,不一定是最好的 WWDC。

TAG:科技 | 杂志 | eP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