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春秋鼎盛
- 春秋的問題我其實回答過,那麼在這裡就再寫一下了,給大家通俗的穿線一下。
前情提要就是這一篇 祖先——12.偉大的亂世 講了一下西周末期的情況,還有春秋的序幕,推薦大家可以看一下。
因為周王室內部的奪權行動,最後我們的蠻族親戚犬戎被申侯「曲線救國」引入了鎬京,所以這個不作就不會死的太子「宜臼」被秦襄公和鄭武公協力護(kong)送(zhi)到了東邊的新城——洛邑(今洛陽),因為洛邑在鎬京(今西安)的東邊,所以這個時代就叫東周了。
前面也說了,秦的嬴姓本來是商將惡來的後代,多虧在周駕車養馬比較好,搞的周穆王很是喜♂愛,才算有了點微小的地位,其中一波被封到山西的趙地,後來附屬了晉國。剩下這一波,周人一直拿人家當槍使,給人家搞到甘肅和戎人各種打仗,結果出乎周意料以外的是人家嬴姓家族和戎人連打帶基,戰鬥力越來越強,最後要不是人家嬴姓家族,這場內亂還真不知道怎麼收場,這才勉強給了這個原來毫無存在感的嬴姓家族一個「諸侯」的名號,秦國正式成為一個「體制內」的國家。
- 不過呢,就像12章裡面說的,秦怎麼說就是個邊緣的暴發戶,也比不上那些老牌強國,正統的姬姓國家是挺不把秦這群「蠻荒之地」「血統不純」的傢伙放在眼裡的,周平王也就是前面說的那個被護送的那個傢伙也是很壞很壞的,為了「報答秦國」他把自己被犬戎糟蹋的不行的鎬京老家給了秦,還想拿人家當肉盾。
而同樣被周當成肉盾的鄭國,因為鄭桓公「姬友」(其實不能這麼叫)的英明決策,硬是從關中(陝西中部)跑到河南東部,又擠出來個地方定都,因為是新的鄭國嘛,所以就起了個名字叫做「新鄭」,這也就是現在河南省會鄭州名字的來源。鄭國隨著姬友的兒子鄭武公(克定禍亂曰武)的擴張,迅速的吞併了周邊那些姬姓的小國,所以最先炸裂的,竟然是後來被無限吊打的鄭國。
圖 鄭國(周實際控制區域只剩下了屁大的地方)鄭武公死了之後,兒子「寤生」繼位,就是「鄭莊公」,這貨的名字也是太詭異了,最後你會看見整個春秋時代的人名字都很詭異,這個鄭莊公出生的時候他媽難產,很是憤怒,結果就搞了個這個名字。- 他老媽一直就不喜歡他,老媽和弟弟合夥排擠人家可憐的寤生,大家應該知道個古文叫「鄭伯克段於鄢」,總之這人很機智的搞掉了自己的弟弟和老媽,隨即還聯繫了齊國魯國搞了宋國,這個時代齊國實力還真不怎麼樣,所以說紛紛承認鄭國是老大,所以說那個時代的周天子已經開始威嚴掃地,這個所謂的「共主」也就僅僅是個象徵而已,但是各國又不敢稱王,所以最後只能演變為拉山頭拜老大一樣的行為,所以這個時候鄭國就是所謂的「霸主」,在春秋時代沒有後來那樣的「超級大國」的存在,混的最好的也就無非是「稱霸」而已。
-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這個人本來當年就是個周的大間諜,把商搞的滅亡了不說,還在周公旦的時代吊打了在山東最後剩餘的東夷,於是這塊沿海的寶地就成了姜子牙的封地——齊。姜子牙的後代們在山東這邊經營了好多年,終於把這個東夷舊地弄得像回事了,並且這地方一直是中原政權夠不到的地方,山東本來是個丘陵密布的區域,再加上丘陵里還有個高的嚇人的泰山,所以這地方的自由度極高。
所以這種魚迂腐的國家信息也極度閉塞,魯公就把齊襄公的妹妹給娶了,結果最後這貨帶著自己的新娘子去拜見自己的大舅哥,結果這倆人見面又搞上了。
魯桓公一生氣就想殺了這個小婊砸,但是他忽略了他在人家的地盤,結果就被齊襄公給殺了。這樣一下造成了整個內外的震動,諸侯國還沒發生過這麼變態的事情,隨即之後這個齊襄公沒事欺負欺負落魄的鄭國,衛國,最後搞得邊境也劍拔弩張。
不過齊襄公的內部政策也是做得不怎麼樣,這人言而無信,惹怒了邊境守將,這群人和齊國王室姜姓貴族無知(對你之後會發現齊國人的名字更詭異,完全是那種起個歪名好養活的那種)一起幹掉了齊襄公,無知當了君主。但是可惜這無知也是個暴發戶,所以沒多久也被暗殺了。這下可倒好,國家沒了國君,這可就糟了,所以只能去請流落在外的,齊襄公的弟弟,「糾」和「小白」。對,小白,姜小白。糾和小白全部都是流落到外國的貴族,糾的老師叫管仲,小白的老師叫鮑叔牙,他們早就看出來這齊襄公吃棗藥丸,所以就下了個大棋,這對好基友分別領了兩個公子,投奔到了魯國和莒國。本來公子糾是哥哥,所以這貨按理說應該當國君的,結果很不巧他去了魯國這個迂腐的國家,他一頓和齊國談條件,齊國又是個沒什麼禮法的國家,所以就說甭管那些,咱來個龜兔賽跑,誰先來到齊國誰就是國君。結果這鮑叔牙是帶著小白是撒丫子就跑,剩下魯國這二缺的國君還在守著這個哥哥呢,所以人家小白就先走了一步。管仲一看這不行啊,趕緊帶著公子糾跑了。後來眼看是追不上了,就想暗殺小白,救過管仲這貨一箭射到小白的腰帶扣上,自以為大功告成愉快的回去了。結果公子糾不緊不慢的到了都城臨淄的時候,小白早就坐在寶座上了。小白,就是後來所說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小白自然很感謝自己的老師鮑叔牙啊,就想給封為「國相」,但是鮑叔牙榮華富貴不忘好基友,他說我這哥們管仲啊,真心比我強多了,你要是有了他,我們走向春秋巔峰就不遠了。小白說這差點把我搞死的人怎麼用啊,但是又禁不住鮑叔牙的耳邊風,就把這管仲請回來打算視察下。
管仲這貨簡直是個前無古人的人物,別看刺殺技能特別弱,但是是個極強的經濟學家。他提出了神奇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個「以經濟發展為綱」的超前結論。而且在這個分封制盛行的年代,管仲推出了「國君直接任免」制度,要知道這個神奇的制度直接破壞了世卿世祿的腐朽制度,整個齊國的權利直接握在齊桓公的手裡,並且設置了「常備軍」這個前所未有的組織,要知道那個時代本來是農民拿個木棍就是兵的時代,達到萬人的常備軍的齊國實力大大增強。管仲大力發展商業,和周邊部族進行鹽的交換,利用資源發展,再加上管仲這人秉承了齊國一直沒節操的傳統,設立「官方妓院」,大量的資金從貴族手中進入了國家財政,可以說這樣一套穿越的理論在那個時代的華夏各國,甚至幾百年之後,也都沒有產生過。所以說齊國的崛起就成了必然了。這個時候中原的國家越來越分裂,至於周的那個所謂的天子,也和中原小國沒什麼區別了,所以齊桓公一看我都這麼吊了能不能也當個天子什麼的,後來自己仔細一想也是做夢,就算中原的小國都臣服自己,自己要是太過分估計所有的「姬」們都得群起而攻之,最後想想得了,不當天子當個「老大」總可以吧,所以就開始了「會盟」活動,這東西一直是周天子才能行使的職務,什麼感覺呢,就是聚個山頭,你們一起來喊我一聲老大。齊國不停的會盟,隨著實力越來越強大,最後中原那些亂七八糟的國家,甚至一直自認為自己是周公旦出身很了不起的魯國,還有商代遺民微子啟的「公爵國」宋國,也都開始臣服齊國,天下正式進入「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面,西周建立的等級尊卑制度蕩然無存,可以想一下,姜子牙的後人讓姬發和微子啟的後人臣服於自己,就是這個感覺。最後齊桓公弄出了個冠冕堂皇的綱領,說我這叫「尊王攘夷」,現在西羌這麼猖狂,我們就是要尊這個沒人鳥的周天子,來攘那些的游牧民族,當然帶頭大哥還是我小白嘛。也就是說其實從齊國開始這種少數民族和華夏人尊卑等級的觀念就加深了,雖然從某種程度講只是齊國為了當老大的一個技巧。- 可是齊國也確實做到了「尊王攘夷」,不久北邊的燕國(北京河北一帶)就求救了,他們說我們受到了「山戎」的進攻,在那時候的觀念里戎一般是西邊少數民族的代稱,所以山戎也很可能是西羌、也可能是匈奴,前面說過華夏人本來就是羌人的一部分,所以就算到了戰國時代也分的不清,熟悉地理的也應該知道,北京離東北地區和內蒙地區是很近的。
圖 燕國和齊國的位置(當時燕還沒有控制那麼大,遼東不是燕的地盤)
隨後齊國就用自己逆天的軍隊擊退了山戎,所以除了中原那些小國,邊緣地區的「大國」燕國也開始臣服,齊國後來又屢次的幫助華夏國家擊退西羌。所以就算孔子這個魯國人,這個最反對禮崩樂壞的人,也不得不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也算是肯定了管仲以及齊桓公對於和游牧民族作戰的成功,從一方面來說,春秋就是這樣看似分裂,但是卻極大地擴大了華夏人的地盤,也正是因為這些人不斷地攻擊西羌或者北狄,更快的促成了匈奴這個奇葩的部落聯盟的產生,不過這是後話了。可是這個時候,齊國看遠在南方的楚國卻越來越不順眼,齊國哪次會盟,楚國就當沒聽見一樣。而且齊國也看不上楚國,雖說羋姓、熊氏的楚國也算是所謂華夏,但是這群人和三苗一起融合了那麼久,勢力擴充到了整個長江中游以南地區(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所以齊國認為你們不就是一群蠻夷么,你不認我當老大是吧,攘的就是你。這個楚國自己融合了南方的三苗之後(剩餘的三苗進入山區成為了現在的苗族),開始打算向北爭霸,就開始欺負中原的鄭國,鄭國這時候已經從當時的小霸主成了一個誰都可以插一腳的小可憐,可以說中原的所有的「姬」們全部都是如此,他們成了他們曾經看不上的邊緣」外人「大國的戰場,誰都可以耀武揚威,這下鄭國沒辦法了,只能去求老大齊國。所以齊國開始找茬。- 管仲義(chou)正(bu)辭(yao)嚴(lian)的問,為毛你不給周天子進貢「苞茅」啊?(一種過濾酒的作物)
- 還有啊,當年周昭王就死在你們楚國啦,你自己看看是怎麼回事啊!
楚國一看這怎麼著,就問齊國你怎麼才能不打我?管仲說,你就叫我老大就成,我們開心就好。所以最後楚國齊國「召陵會盟」,這一下基本上東南邊的國家,全部成了齊國的小弟,但是楚國心裡肯定還是不爽的,但是時機不到,先悶聲發大財吧。
而管仲一死,齊桓公晚年越來越昏庸,齊桓公真的成了小白,所以從這之後,齊國就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直也是一方強國。- 而此時山西一帶的,前面說的晉國,在山西一帶就崛起了,山西啊,處在黃土高原東側,而且兩千年前這裡還不是現在看到的「大風從坡上刮過」,所以水土豐美。
- 前面也說了,晉本來是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地,後來因為這地方三不管,所以越來越大,還起了個炸天的名字「晉」(周易里的一個卦),但是這地方離北邊的狄人太近了,這群人應該是一群西羌和北亞人(N)的混合人種,所以也是一直和他們作戰,結果就這麼多年來的戰鬥,導致了這個晉國實力不僅沒受損,反倒越來越強大,戰鬥力爆表,根本不用訓練。
- 秦國也知道自己就是個土鱉,沒法和這些「大貴族」們競爭,你們攘夷,我就去親夷,他這地方本來就全是西羌犬戎,當時周平王把這地方給了他們,就是讓他們當個炮灰阻止犬戎。
圖 秦國和晉國 也可以看成是陝西人和山西人 中間那一串亂七八糟就是現在的河南
這也就是著名的——秦晉之好所以夷吾跑到秦國,就被姐夫秦穆公送回晉國去當了國君。結果這貨回去之後不知道怎麼,就怕別人搶了他的位子,非要把自己的弟弟重耳給搞死。重耳說我這招誰惹誰啊,就只能逃跑到齊國,結果跑到齊國,齊國隨著齊桓公一死,也開始亂七八糟,重耳沒轍,又只能跑到楚國。- 當然了,楚國是很善待重耳的,說你看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報答我啊,重耳說我就一在逃犯,怎麼報答你,後來想想說得了,如果我有一天真能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咱們兩國如果交戰,我會退避三舍,來報答你如何。楚王說拉倒吧,你都這樣還當國君呢,我就那麼一說。
- 秦穆公說我了個天我白把我女兒嫁給你了,這不破壞兩國友誼么,你不是怕我送個國君回去么,好啊,我就給你送一個。
晉文公這老頭一上台,就趕緊和秦恢復正常邦交關係,進入蜜月期,尤其是人家晉國是姓姬的,所以那個形同虛設的周天子非常的支持晉國,直接欽點晉國當霸主,希望削弱姜姓齊國的地位。所以天時地利人和,本來這晉戰鬥力就彪悍,所以齊國也不敢動晉國。結果這個時候楚國又去蹂躪宋國去了,可以看出,春秋時期的這些邊緣大國啊,完全就是以蹂躪「正統」小國為樂。晉國一看這我能答應嗎,你個蠻夷。
- 結果兩人就幹起來了,楚成王說呸!你當年不是說退避三舍的么,晉文公說好啊,我退啊,然後就退,越退楚國越高興,正當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人家衝上來就把楚國解決了。至此晉國名聲大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霸主」,並且晉國的霸業沒有隨著晉文公的死而消散,而是一直存續了下去。
- 其實這鳥,哦不這個楚莊王啊,一直在用我們的話叫韜光養晦,或者叫悶聲發大財,因為出國內部其實派系眾多,十分混亂。這是個非常有部落遺風的一個國家,國相把持朝政,老大庄王也不敢進行什麼改革。這三年以內,庄王慢慢發展自己的黨羽,麻痹了國相以及舊貴族,終於慢慢的把權利搞到了自己的手裡,楚國開始向集權國家發展。楚莊王的命也非常好,正好晉國攤上了一個昏君晉靈公,最後這人還被內亂搞死了,晉國算是跌倒了谷底,但是瘦死駱駝比馬大,但是中原的小國都開始不依附晉國了。
- 這就是後來所謂的——問鼎中原
- 伍子胥其實來吳國就是為了他的復仇計劃的,所以這貨攛掇公子光,去派人刺殺當時的吳王——僚。伍子胥給了公子光莫大的勇氣,這也就有了後來「專諸刺王僚」的故事,專諸在魚肚子里抽出匕首,刺殺吳王僚,這也就有了「魚腸劍」的傳說。
- 我們發現隨著春秋這個看似「大分裂」時代的發展,原來重心在陝西中部河南西部的周人政權隨著諸侯國的稱霸紛爭,華夏人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大,中原失勢,而邊緣國家瘋狂的擴張自己的領土,越來越多的外族被華夏人同化,到了後期逐漸形成了「齊」「晉」「楚」「秦」以及「越」「燕」這麼幾個較大的國家政權,曾經成百上千的「國」不停的被吞併,我們可以預料到,一旦這幾個國家的平衡被打破,一個超級帝國就要誕生在東方了。
與此同時,西方已經出現的大帝國「波斯」,和那個蜷縮在歐洲地中海邊緣的城邦聯合希臘之間,又會有什麼故事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