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思考你的職業生涯(原來很多人都被誤導了)
第一職場網職業生涯解惑交流平台正式對外開放,每個工作日皆有精華文章分享,與數百位副總級、總監級、經理級職場精英共同進步,請加微信:diyizhichangwang
本文的靈感源自於彼得·德魯克先生的著作《21世紀的管理挑戰》,以及本人6年的一線生涯諮詢實踐的經驗積累和總結。德魯克先生原文見如何管理自己——《哈佛商業評論》史上重印次數最多的文章。謹以此文,向德魯克先生致敬。
儘管大量的文章都在強調職業規劃的重要性,並對於如何進行職業規劃給了詳細的解答,但根據本人6年的一線生涯諮詢實戰經驗來看,那些在以往被極度吹捧的生涯理念,卻極有可能是錯誤的,或者,至少在部分層面上存在錯誤。
首先,是對「興趣傾向」在生涯規劃決策當中的影響程度進行了嚴重誤讀。翻開任意一篇關於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章,幾乎清一色地都在第一條強調興趣對於生涯規劃發展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幾乎被當成聖經一樣,成為絕大部分人選擇職業的行動指南和標準教條。而以嚴謹著稱的商務印書館也曾經出版過一本書,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該書「力圖通過一系列歷史上傑出人物的成才故事,展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道理。通過牛頓、畢加索、比爾·蓋茨等成功人物生動的例子,教會青少年如何發展和培養興趣,進而有所收穫、最終成才。」但是,在經過長期的生涯諮詢實踐之後,我們發現,興趣絕對不能成為影響生涯發展的第一決策因素。
美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不理性的力量》一書的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他的同事進行了一個有趣的「樂高實驗」。這個實驗有AB兩個對照組,A組的參加者被告知要執行一個任務,就是將手上的積木組成一個標準的機器人。第一個成品完成可以獲得2美金,第二個完成可得到1.89美金,總之每完成一個機器人都可以賺錢,但每次金額減少11美分,當參加者覺得不值得繼續下去的時候可以隨時喊停。至於B組的規則和A組幾乎一樣,唯一不同的是,A組完成的每一個機器人都會被收好保存起來(至少在實驗過程中),但B組參加者開始組裝第二個機器人時,實驗人員會宣稱積木不夠用,就當著他們的面把剛剛完成的第一個機器人拆散。兩組自願者都宣稱自己是樂高迷,但結果卻大相徑庭:A組平均每人組裝10.6個機器人,賺取14.40元,他們在實驗結束後的問卷中都表示這是個有趣的活動,有機會還想參加。但可憐的B組結果卻平均每人只完成7.2個,賺11.52元,而且很多人在問卷中表示,這個活動不怎麼樣,不會有下次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當興趣沒有成為工作的時候,你之所以對它愛不釋手,僅僅是因為所帶給你的是精神上的愉悅和心理上的滿足,而這對於你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對於喜歡玩積木的人來說,把積木搭成不同形狀的機器人時,單單是看到自己費盡心思搭出來的「作品」,就足以令他們身心愉悅。但是,一旦興趣成為工作,你所要考慮的就不止是這些了,還包括「成就感」,因為這是推動你前進的內在動力。在這個實驗中,A組人的既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又能夠依此賺錢,所以在內外雙重的刺激下,動力十足,每個人都表現良好;而B組的人因為組好的積木立刻被拆掉,這讓他們的成就動機大大降低,因此也失去了繼續下去的意願,動力下降十分明顯。因此,在興趣明確的情況下,假如這份工作不能夠給你帶來足夠的成就感,你也依然沒有前進的意願。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我們長期所處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法也對我們的興趣培養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很多人沒有固定的興趣,甚至根本就沒有興趣。比如,我們會經常在諮詢中遇到一種人,會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但每種興趣往往都是3分鐘熱度,這種情況,如何確定興趣呢?其次,興趣的形成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之上。見識得多了,比較得多了,才會知道對哪一個更感興趣,哪一個不感興趣。而在現實中,我們經常遇到的是只是埋頭讀書的「好學生」,他們除了讀書,完全不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這種情況,如何確定興趣呢?再次,我們經常對於自己得不到或不具備的東西感興趣。比如我們在諮詢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內向的人說對銷售感興趣,因為他們覺得銷售人才的口才很好,而自己又不具備,所以就因此而對銷售產生興趣。而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興趣,根本就不具備參照性,因為這是一種典型的「偽興趣」。正因如此,以「性格特質」作為決策選擇的依據,其顯然要比「興趣傾向」更具科學性,因為性格特質則往往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保持穩定,並因此而產生固定的行為模式,而行為又決定結果。
但是,如果以此對具有相同性格特質的人進行模式化解讀,則是步入了另外一種極端。對於「性格特質」的過分解讀,也是生涯規劃中的誤區之一。我們毫不否認性格在生涯決策中的重要作用,但我們反對對其進行過分解讀(類似的言論如「性格決定命運」),或者是模式化解讀,這也是一種有失嚴謹的做法。
假如我們相信「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擁有相同性格特質的人是不是應該擁有相同的命運呢?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這樣的。而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這種說法卻缺乏最基本的常識,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都不可能複製他人的命運。
我們今年下半年曾經接觸過一個客戶。這個客戶曾經在全國比較知名的某職業規劃機構進行了生涯諮詢。諮詢的過程說起來很可笑。她先是被安排做了一套性格測試題,然後程序系統自動生成了報告。諮詢師就按照這份報告上的測評,給她建議了6、7個適合她的方向。但這幾個方向完全都是基於理論得出的結論,她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現實中去運用。而每當她有這方面的疑問時,諮詢師都會給她說,你去仔細看看報告,上面寫得很清楚、很詳細。後來該機構還把她加進了一個群,裡面都是和她相同性格特質的人,所給的生涯發展建議也都是大同小異。對於崇尚「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諮詢工作來說,這種做法顯然有失偏頗。
既然「興趣傾向」和「性格特質」都不能作為生涯決策的核心關鍵因素,那麼,我們應該關注的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優勢!早在2009年第一職場網成立之初,我們就一直在重點關注人的優勢!
那麼,如何進行系統、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呢?我們將通過第一職場網的「一核雙驅」生涯管理模型來進行詳細解讀。
所謂的「一核」,指的是一個核心,即:優勢。「雙驅」,指的是由「內在自我驅動」(由「性格特質+興趣傾向+職業理念+專業技能」構成)和「外在成長驅動」(由「行業定位」+「企業匹配」+「路徑設計」+「向上管理」構成)所組成的生涯管理生態系統。任何一個因素的缺位,都將導致這個系統出現問題。
我們先來說一下到底什麼是「優勢」。蓋洛普公司通過長達25年、對超過200萬人進行了數據統計和調查,提出了著名的「優勢理論」:只有充分發揮一個人的優勢,才有可能在工作中達到持續完美的業績表現。而與之相反的則是「木桶理論」。蓋洛普認為,一個人的優勢由才幹(talent)、知識和技能組成。知識和技能可以學會,而才幹則不能,因為它是受人的大腦神經思維支配的、天生就具備的一種本能的行為反應。如果你干一件事情,一是出於你的本能去做,二是違背本能、硬著頭皮去做,哪一種情況更容易做出業績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如此,蓋洛普的調查還發現,與那些不能發揮優勢的人相比,那些有機會每天都能做擅長之事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認為自己整體生活質量較高的可能性會高出2倍還多。而蓋洛普路徑的切入點也在於「發現優勢」,通過因材適用的管理理念,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蓋洛普優勢總計有34項主題,每個人在測評時都會測出排列前5項的主題。從數學排列組合的角度來說,總計會有33000000種組合。這麼龐大的組合數量,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測評才真正能夠發現人的個性。同時,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前文才對「興趣傾向」和「性格特質」的重要性放在次要位置,轉而將優勢放在核心首位。因為,從興趣的角度來說,有興趣並不意味著你就一定具備與興趣相匹配的優勢。同樣,從性格的角度來說,即使久負盛名的MBTI測試,也只不過有常見的16種性格組合而已,你很容易找到一個與你擁有相同性格特質的人。這種測評是基於概率的統計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反應某一類性格的「共性」,但對於其細微之處的「個性」差別卻難以把握。DISC測評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比如,同樣高I型性格的人,有的人的優勢主題體現為「溝通」,而有的人體現為「取悅」。從性格分析的角度來看,這些主題之間的差別並不明顯,都屬於社交型性格的表現;但從蓋洛普優勢的角度來說,其間的差別有時候足以決定他們的生涯方向完全不同。既然「興趣傾向」和「性格特質」不能成為影響生涯方向的關鍵決策因素,那麼它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答案就是:輔助驗證。雖然「優勢」是核心因素,但在生涯方向決策的環節中,其也只佔50%的權重,這個權重雖然足夠大,但還達不到100%。這時候就需要再對其他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量,輔助驗證,以求達到對優勢的進一步求證和確認。只有不同層面的測評結果在內在指向上達到一致性的時候,我們才能肯定這種測評的效度。比如,對於完美型性格的人,不擅長外向型的人際關係開拓,而如果優勢測評中出現了「取悅」這樣的主題,我們就要考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來詢者在生活中的真實表現是怎樣的,到底哪一個測評才是可信的。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職業錨來確認其職業理念,以確認這種職業理念與優勢特長、性格特質、興趣傾向之間存在共性一致。通過這樣的層層驗證,以達到對於來詢者的最準確分析和判斷。然而,即使優勢、興趣、性格、職業理念存在一致性、可以很肯定地確定方向的情況下,我們依然不能貿然選擇方向。因為,此時的方向選擇還依然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屬於紙上談兵,下一步必定要考慮如何執行的問題。如果方向不能執行,這個方向永遠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無法具備現實指導意義。
在目標設定的SMART五項原則中,我們最關心的、首當其衝的原則,就是A-Attainable,即可實現性。在生涯方向定位的過程中,這個因素簡單地說就是「門檻」:你所選擇的這個目標方向,是否存在硬性的學歷、專業、經驗要求?如果門檻很高,且可補充的難度很大,這個方向就實現不了,這樣的目標方向定位就是沒有意義的。在確定方向定位的過程中,「優勢」所佔的權重是50%,「興趣傾向」、「性格特質」、「職業理念」、「專業技能」所佔的權重是一樣的,分別為12.5%。只有當來訪者的興趣傾向十分明顯的時候,其所佔的權重比例可以上升到20%,其餘各項各佔10%。以上是關於生涯方向定位所要考量的全部影響要素。此時所有的生涯方向定位,全部是建立在以優勢為核心的內在自我驅動因素之上,即解決「我適合幹什麼」的問題。但只解決這個問題,生涯規劃只是完成了50%。剩下的50%,則要考慮的是外在成長驅動,即解決「我應該怎麼干」的問題。這兩個層面的因素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在「外在成長驅動」因素中,首先要考慮的是行業定位問題。相同的職位,在不同的行業,對於人才的要求也會出現側重和不同。以我們最常見的銷售類崗位為例,B2B行業的銷售與B2C行業的銷售模式完全不同,對於銷售人員的素質要求也不一樣;同樣是做市場崗,工業領域的市場崗與消費品領域的市場崗在公司中所處的位置也完全不一樣,面臨的發展空間也大相徑庭。另外,從發展趨勢來看,不同行業的生命周期也是不一樣的,對於職業發展的影響也需要從長遠考慮。這就要求我們在求職時對於國家政策能夠深度解讀,關注資本市場動態,關注前沿發展趨勢,才能避免在行業危機到來時被淘汰出局。比如今年的製造業困境,銀行業面臨的困境,大量的實體經濟面臨的困境,傳統傳媒業面臨的困境……等等,會造成很多人失業。假如沒有這種前瞻性思考,你很可能明天就會面臨失業的威脅。
其次是企業匹配。我應該怎樣什麼樣的企業才是最合適的?在同一個產業里,從產業鏈的上游到下游,我應該怎樣選擇,才對以後的生涯發展最有利?大公司好不好?小公司好又有什麼優劣?到底怎樣的選擇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比如,我們去年遇到一個已經在快消行業工作了10年的客戶,做到的最高職場是城市經理,生涯發展遇到了瓶頸問題,不知道向上應該怎麼突破。而看了他的簡歷之後,我們發現,他選擇了一個在產業鏈當中比較沒有價值的位置,這也直接影響了他後續的生涯發展和成長。再次是成長路徑設計。很多人對於職業的長期發展和成長路徑沒有深入考慮,不知道應該是什麼階段達到什麼目標,在不同的階段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又應該怎樣才能達到,這導致他們在工作中很被動,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而這種狀態帶來的最直觀後果,就是他們無法看到自己的成長,也不知道如何成長,工作3、5年之後,回頭一看,忽然發現自己這幾年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這時候的職業發展就很容易步入一個危險的境地:能力與年齡的成長不匹配。而這將導致他們在以後的生涯選擇當中更加被動,始終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最後是向上管理。這是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因為它在「外在成長驅動」因素中所佔的權重是40%(其餘各項各佔20%),但卻有95%的人都將其忽略了。大家通常持有的都是「捷徑觀念」,指望依靠某一個因素的成功來實現整體職場的大獲全勝,比如:我找准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我就成功了;或者選准一個好行業,我就成功了;或者找到一家好公司,我就成功了。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卻不完整,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即: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處理好與上司之間的關係,以最大程度獲取上司的信任,在工作上獲得重用,以便將來獲得更大的成長和晉陞空間。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都認為做人要謙和、低調,不要出風頭。在職場上踏踏實實做事的人也很多,但你也看到他們的抱怨也很多,「為什麼我做了那麼多事,領導卻都看不到呢?」如此種種,感覺自己的辛苦付出上司看不到,導致自己很鬱悶,也不主動和領導溝通,鬱悶久了就只有自己跳槽,以期遇到一個識相的伯樂,助其飛黃騰達。我們上個月諮詢的一個客戶,做事也認真踏實,各方面工作表現都不錯,但就是始終無法得到更高級上司的信任。我們給他說這是屬於典型的向上管理問題,並告訴了他改進的方法。他嘗試著改進了一個月,說已經初見成交,部門總監對他的態度也和以前不一樣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打算2016年專門開設一門「向上管理」的課程。在所有的生涯規劃機構當中,能夠將「向上管理」作為影響生涯發展關鍵因素、並佔據如此高的權重的,恐怕只有我們一家了。)通過上面的「一核雙驅」生涯規劃模型,大家就應該知道,一個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要考慮的5個內部因素,以及4個外部因素。而這些不同的因素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涯規劃體系。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將導致未來的生涯發展缺乏種種問題。比如,忽略了對於「優勢」因素的考量,你可能發現工作沒有成就感;忽略了對於「職業理念」的考量,你可能發現工作不符合你的價值觀;忽略了「行業定位」,你可能發現這個行業干幾年就沒前途了;忽略了「向上管理」,你可能就會發現自己只是一個賣苦力的角色,永遠得不到重用。而對於上述所有因素的考量,都是建立在對於自身、企業、人力資源環境的綜合認知和衡量之上而產生的一種綜合性的判斷。這種判斷,需要諮詢師具備豐富的職場和社會閱歷,能夠準確透過現象看本質,並通過深度思考,給出最合理的選擇方案。絕對不是通過一兩份測評就能夠找到答案的。(作者:楊毅,第一職場網「教練式」職業規劃首席顧問。原創文章,非經允許,嚴禁進行任何形式的複製、轉載和傳播,否則將依法追求侵權責任!)「教練式」職業規劃,量身定製,更有針對性地制定自己的生涯成長方案,早日擺脫混日子的狀態!諮詢詳情請參考:「教練式」職業規劃諮詢流程及資費標準想轉行的朋友,請參加本人的live:職業生涯轉行:確保轉行成功的6大攻略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第一職場網微信公眾號,免費獲得《職場救贖》電子書。
推薦閱讀:
※小公司的ui設計師發展方向在哪裡?
※推薦關於夢想的網站?
※大學在上外之類的大學學語言是什麼樣的體驗?
※剛入職的FPGA專業新人對職業發展前途的一些困惑?
※看不到前途的工作,還有必要繼續嗎?
TAG:职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