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遠古之聲——賈湖骨笛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可音樂史遠遠比這「五千年」還要多出4000年,我國音樂史的開端距今已有9000年,它的根據就是河南舞陽縣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

賈湖遺址屬於裴李崗文化,是以鳳鳥為圖騰的少皞氏活動範圍。舞陽縣在歷史上的地位就不多說了,唐代以前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

遺址的發現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1983年起至1987年共進行了六次發掘。1986年至1987年的兩次發掘中共計出土骨笛25件,其中完整器17件,殘器6件,半成品2件。17件完整器中,因埋藏狀況不好,在起取時過於破碎而無法復原的有6件,完整或基本完整或可大部分復原的有11件。

至於賈湖骨笛的製作材料,現在的說法大致有猛禽的骨頭與丹頂鶴的尺骨兩種說法。我個人認為丹頂鶴的尺骨更為準確

少皞氏是以鳳鳥為圖騰的氏族,而賈湖遺址中出土的鳥類骨骼中,只有丹頂鶴、天鵝和環頸雉三種。

賈湖骨笛上的鑽孔有三、五、七、八個等音孔,其中以七音孔的居多,保存最完整的的一隻七音孔骨笛(即M28:220號骨笛)可以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這些骨笛出土於不同的墓葬,年代跨度超過兩千年,音階結構也隨其時代變化而發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蕭興華在《中國音樂文化文明九千年——試論河南舞陽賈湖骨笛的發掘及其意義》做了如下歸納:

(一)早期,距今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多年左右,骨笛上開有五孔、六孔,能奏出四聲音階和完備的五聲音階

(二)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多年至八千二百多年,骨笛上開有七孔,能奏出六聲和七聲音階。

(三)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多年至七千八百多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聲音階以及七聲音階以外的一些變化音。

這是上述三個時期的5支骨笛做的比較。

除了骨笛外,還有一些遠古時期的樂器也是能令人瞠目結舌,感慨先人智慧之作。下一次談先秦樂器一併說了。感謝各位閱讀。

本文參考書目有: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人民音樂出版社。

俞人豪主編《音樂學基礎知識問答》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修訂版。

蕭興華《中國音樂文化文明九千年——試論河南舞陽賈湖骨笛的發掘及其意義》,《音樂研究》2000年第1期

推薦閱讀:

TAG: | 他山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