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膠大佬王海濱:即使得罪所有同行也要發的一篇文章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原文鏈接:天膠大佬王海濱:即使得罪所有同行也要發的一篇文章
基金一成立,平台方老總,一個經歷風雨的老期貨,就告誡我不要再公開寫橡膠,以免招來麻煩。
時至今日,我幾個帳戶全空倉,基金也沒什麼持倉,有幾十手膠,進進出出的。
而這一篇文章也不是講行情的。
說實話我也很迷茫,幾周前合作夥伴給我報名參加兩次會議,一次橡膠谷,我因家事沒有去成,一次是版納,我急匆匆趕過去,只一天就回來了。
會議上有很多老朋友,傍晚自由發言時,我正低頭看手機,有朋友讓我講講,我當時就笑。
因為我知道讓我講,是大家記著我在一年多以前參加宗德婚禮時說的6000點。
我只好告訴大家這是個玩笑,說實在的,我現在很迷茫,也不知道往何處去,否則我就會堅定的持倉。
會議上許多投資公司老總也表示空倉,沒有做空了。
我關心的是產業,中午出去逛了一圈,然後晚間又和一些本地產業的深談了一會兒,就趕凌晨飛機走了。
橡膠產業怎麼樣了呢?
這是我們今天談的,與投機和價格無關。
我曾是個理想主義者,你要說現在有沒有情懷,我確切的告訴你:沒有了。
所以,我下面談的理想業態,你也就不用當真。
一個產業的發展,有其自然規律,在一個長周期里,有賺錢的時段,於是人們就拚命擴大投資,到了頂點就會隕落,很多投資人虧損,死去,於是供需達到平衡,經過漫長的底部徘徊,價格重新起來,新的投資人又開始投資,周而復始。
成功的投資人是逆周期投資,在底部開始做長趨勢投資;在頂部開始前離場,或者在金融市場作套保保護產業渡過漫長的寒冬,只賺基差維持生存就可以。
一個長達百年的企業,就應該這樣經營。
即使我把這個道理說透,絕大多數人還是追漲殺跌,不會去做這樣的投資的。否則這個世界就遍地成功的人了。
事實上,到現在的格局,只能拼資金,拼融資能力。
輪胎業也是拼資金,拼資金的成本和來源,從而以長時間的消耗,把市場上的對手排擠出局,以維持生存。這裡面除了海外巨頭,就是本土數百家中小輪胎廠相互搏殺。海外巨頭無論在體量還是品牌溢價上,都遠遠超過所有的中國輪胎廠。故此,中國的輪胎廠只是內鬥,這也是一個兼并的時段,從同族工廠的失敗中,兼并產能壯大自己。
這取決於資本能力,沒有融資能力的只能維持生存,祈禱能活到終點,不會垮掉,也不會被人吃掉。
不過,他們還面臨國家政策的擠壓,那就是關稅。
對於國家政策面來說,是一個兩難的地步,是保護種植業,還是保護下游產業,都有巨大的產業勞工。
很多人說,直補,才是兼顧上下游的策略。
這裡我們就不討論,先說目前中國橡膠業面臨的困境,其實就是來自海外的強力衝擊,越南以空前的低價,七千多的現貨價格,衝擊整個橡膠行業。以至於輪胎產業的發言人說,轉移到泰國的輪胎工廠在橡膠成本上也沒有什麼優勢。
實際上,中國橡膠產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那就是民營膠廠的全面潰退,融資能力是一個方面;來自產業巨頭的競爭壓力是主要的。產業巨頭有更多的資金可以堅持,他們在收膠原材料的能力上更強。
但產業巨頭也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收原材料製造橡膠,在現實的消費市場是無法與海內外的低價橡膠競爭的。只能依賴交割或者國儲收儲來維持生存。
我聽到不少攻擊產業巨頭的話語,也在會議上聽到嘉賓婉轉的批評,認為讓膠價順暢的跌下去,會更有利於整個產業格局的整理。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不覺得產業巨頭有對錯或者道德困境的問題,這就是囚徒困境,他們必然要在這樣的格局裡去掙扎求生。在海外龐大的低價產能面前,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撐,他們必死無疑。
所以,只有在小格局的博弈里,以所有可能的政策謀生,以兼并的趨勢來擴大規模,這個和輪胎產業的格局並沒有太大差別,差別是輪胎產業都是民營為主,只能靠自己的死屍堆積出生存者。
那天,朋友問我是不是很絕望?
我就笑了,這只是個小產業,有什麼絕望可言?絕望應該是看到中國普遍的各個產業都是這樣的格局。
正如所有的穀物:大豆、玉米、小麥、菜籽等等,白糖和棉花等等,未來都會在全球化的產業結構衝擊下,變得依賴海外。
在短暫的關稅壁壘保護之下,代價是下游產業的潰敗,比如紡織業。而民生產品,也就是快速消費品的部分食品,因為消費者的品牌和價格不是像中間件那樣敏感,才能夠維持下游工廠的生存。
倒霉的是,輪胎產業不在其中。你我在行業內,知道三角輪胎是好的,雙錢也不錯。普通消費者會認嗎?會拿自己的性命來試錯嗎?
所以,下游產業要押注價格競爭,在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里走向宿命;而上游是小池塘里的鱷魚之戰,把小魚蝦吞噬乾淨後,等待池塘的枯竭乾涸而死。
對於上游而言,我忘了會議上是哪個老總說的,只有全乳膠進入消費環節後,整個上游產業才能夠盤活,進入良性的生存狀態。
但到那一步,就意味著國內外價差拉平才行。在泰國、印尼、越南、柬埔寨、緬甸這些新老產膠國的膠價與中國的膠價價差消失才能夠做到。否則輪胎業的掙扎求生,一定會以大量的低價產膠國來替代,決不會用自己國家的高價膠。
這是常識。
某一年日本的首相選舉,我看了首相背後的家族勢力,是普利斯通,頓時明白輪胎業作為一個耐用消耗品,是這個星球上少有的好產業。而這些世界級別的巨頭,長達半個世紀以上的生存,是建立在對橡膠產業周期和經濟周期的充分理解上。
真正強悍的輪胎產業超越了經濟周期。
我和泰國的一些橡膠企業有所接觸,但從沒有聽過東南亞橡膠產業高層的言談,或者說即使是聽到,也不會有真心的表露。有一個已經做得非常好,從它的擴張中,我感受到它的理念。這家公司對產業周期的理解也非常深厚。當我去緬甸想要設立膠廠時,他們已經有了兩家工廠,讓我瞠目結舌。
不過當我回頭看自己國家的橡膠產業時,心裡一陣悲涼。
什麼話也不想說了。
即使我這篇文章得罪了所有的同行,也就這樣了。
還能怎麼樣呢?
來源:新金融部落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推薦閱讀:
※產業黑洞:全球大宗商品貿易類寡頭一覽
※從油廠到貿易商:一線調研透視油脂油料市場都有哪些焦點
※底牌 | 摩科瑞大佬:決定銅價格的因素正在悄悄改變(文字實錄+PPT原版)
※Gunvor、Vitol、Glencore 這些大宗商品公司有沒有監管者?如果沒有,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