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 | 中國石油央企出海啟示錄:中石化安哥拉項目並沒那麼糟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原文鏈接:底牌 | 中國石油央企出海啟示錄:中石化安哥拉項目並沒那麼糟

文 | 陸如泉 來自石油觀察

2015年8月3日,《財新周刊》第30期刊登了封面文章:百億美元石油陷阱——中石化「走出去」的明星項目,為何變成一場噩夢?百億美元、陷阱、中石化、「走出去」,每個詞均像轟炸機投下的一枚枚信息炸彈,扔向了期待「有料」的人群。毫無疑問,由這幾個「熱詞」組成的標題,已經絕對吸引眼球,何況是《財新》這樣一個當前非常有影響力的媒體。想必最近這一陣子,中石化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筆者的微信朋友圈,不下十數人在轉載這篇文章。懷著滿腹疑慮,筆者先粗讀、再細讀了這篇長文。筆者的第一感覺是,《財新》的這三位記者掌握了大量的有關中石化安哥拉項目收購和後續勘探生產、運營管理的信息,並就國際油氣合作項目開發和收併購交易的規則做了一些調研,以及道出了中石化後續獲得的安哥拉5個區塊在交易上的複雜程度,這些均令筆者感到敬佩。畢竟,一個非石油專業領域的媒體,能夠拿出比一些業內媒體還有深度的報道,已經很不簡單。

但是,有深度不等於到位,更不等於正確。筆者作為從事十多年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合作的業內人士,還是想對《財新》雜誌及其三位筆者說,你們有點事後諸葛亮了,你們不能僅憑當前的油價、項目的儲量及交易架構的設計及交易過程這些粗略信息,就武斷地斷定,中石化在安哥拉的項目是「巨虧」,是「陷阱」,是「違規運作」,甚至有「腐敗嫌疑」。筆者並非中石化人士,並非想替中石化伸冤;也絕非想與《財新》的三位記者「論戰」或「打擂台」,那也許是中石化媒體發言人或高層人士的職責;也不想糾纏於《財新》記者公布的關於項目的信息和數據是否真實,筆者尚沒有獲得該項的真實信息的渠道。筆者是想強調,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演變,都離不開當時的內外部環境,一味地用靜態和單一的標準衡量問題,往往要陷入「事後諸葛亮」的尷尬境地;更為重要的是,筆者想從一個第三方和業內人士的角度,解釋說明一下石油央企「走出去」從事國際油氣項目勘探開發和兼并收購是怎麼回事,算是一家之言,也算是一種呼籲和澄清,希望能夠凝聚共識,增進對石油央企海外油氣項目勘探開發和收併購活動的了解。

一、不能以國際貿易或經營一般商品的打法看待國際油氣勘探開發業務

縱觀《財新》的這篇文章,給人一個強烈的感覺是,中石化是「冤大頭」,除了18區塊,後續獲得的5個區塊項目簡直就是「垃圾」,到現在六七年過去了,除個別區塊開始試產外,尚未開始生產和出油,更談不上實現收入,成了投資的「陷阱」和「黑洞」。筆者以為,這實際上已經造成了一種誤解,即認為國際油氣勘探開發是一般性的海外投資與貿易行為、與一般商業活動的跨國經營行為類似、能夠快速投入和生產、快速產生回報,認為一般一年左右的時間就開始實現現金流入,三年左右已經是長周期的「極限」了,大部分企業是不會從事這種長周期的買賣的。然而,石油勘探開發行業,尤其是國際油氣項目合作,實際上是一個「超長周期」的投入產出過程,大多數項目均需要6~8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開始生產和實現銷售收入,中間的複雜程度超過一般人的想像。筆者這裡概括了國際油氣勘探開發活動的幾個特徵:

一是投入巨大。

巨大到什麼程度呢?以2013年中海油收購加拿大Nexon公司為例,中海油付出了185億美元,而Nexon公司當年的產量水平大概在20萬桶/日水平,即相當於一個千萬噸級的油田。當然,中海油更看重的是Nexon公司的在北美髮達地區和歐洲北海的油氣資產。185億美元是怎樣的投資規模呢?基本與我國建設三峽大壩樞紐工程的總投資(1263.85億元人民幣,經國家審計署審計)差不多。可見,大中型的油氣田勘探開發投資基本是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級的。一些超大型的油氣田,其總投資規模甚至高達數百億、上千億美元。以哈薩克卡沙甘巨型油田項目的開發建設為例,截至目前,由義大利ENI集團、Exxonmobil公司、Shell和BP等公司組成的「超級」財團,在該項目的總投資已接近1000億美元,10年過去了,尚未正式開始生產。長時間承擔如此巨額的投資,光由此產生的資金成本就是一筆巨大的數字,換作一般的企業,是難以承受的。

二是周期漫長。

一個海外油氣田區塊,如果從風險勘探算起,一直到開發建設和投產運營,大概需要6~10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其中,風險勘探期3年左右,如果作業者(運營管理油田區塊的合作方或外國投資者)願意並經資源國政府許可,還可以再延長3年左右。進入開發期後,一直到投產運營,如果一切順利,也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稍不順利,像上面提到的卡沙甘油田,開發建設期可能長達5年甚至10年以上。因此,國際油氣勘探開發行業需要耐得寂寞,不能因為油田區塊勘探開發周期長,而在區塊尚未投產之際就給其下達「死刑」判決書,這是一種沒有深入了解石油行業特點的武斷行為。

三是價格「靠天」。

油公司之於石油價格,有點「靠天吃飯」的感覺。截至今天,還沒有哪家石油公司強大到能夠對國際油價產生重要影響的地步。石油(原油)價格也是為數不多的,實現全球統一作價的大宗商品,這一點與黃金、白銀差不多。現代石油工業150多年的歷史中,有兩個類似「卡特爾」的組織對油價起到過決定性的影響,一是德克薩斯鐵路委員會,二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目前,油價的金融屬性越來越強,影響油價的因素越來越多。因此,石油公司常常處於一種尷尬和進退兩難的境地:油價高企時,民眾將石油公司的盈利歸咎於油價的幫忙,而不是公司高效的運營管理;油價低落時,大眾則怪罪石油公司管理不善,決策失誤,導致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四是儲量為王。

眾所周知,一般性的商業經營活動,顧客是上帝。對於石油勘探開發而言,地下才是上帝。這也決定了,誰能高效發現規模性、質量憂的油氣儲量,誰就佔領該行業的制高點。實際上,石油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同行,而是自然界。要與地下3000米,甚至5000米以下深度的地層展開「激烈競爭」。自然界作為競爭對手雖然不像人那樣會進行報復打擊,但絕對是深奧難懂的。自然界的奧秘所造成的不確定性滲透到這個行業的各個部分。打個形象的比喻,石油勘探開發行業就像高爾夫運動,只有對抗自然界最好的高手才能取勝;而大多數其他行業的活動就像網球運動,只要擊敗對手就能獲勝。因此,這也是從事海外油氣田資產海外收併購時,為什麼儲量的核實是盡職調查的關鍵所在的原因。《財新》記者在該篇文章中將安哥拉區塊的儲量級別作為論述的重點,也是這個原因。這一點上,筆者為《財新》記者點贊。

五是回報穩健。

國際油氣勘探開發項目合同的期間比較長,一般為25年左右,有的甚至達到50年(如非洲、中亞地區的一些「租讓制」合同)甚至是交給外國投資者進行永續經營(如加拿大的油砂項目合同)。除去油田勘探開發建設期的6年左右時間,一個油田項目大概有20年左右的投資回收期。這20年內,國際油價肯定有升有降,應以平常心看待,主要還是「眼睛向內」,實施低成本和技術創新的策略,從而實現超額的回報。僅憑某一階段油價的低迷,而匆忙下結論說該油田低效或無效,也是一種武斷的行為。實際上,最理想的模式是,在油價低迷的時期,獲取並開發建設油田,而油田投產後,恰好趕上油價回升和高企的「黃金時期」,此類油田項目的回報無疑是豐厚的。中石油的蘇丹石油項目便是此類油田的典型代表。

二、不能以開發成熟油氣田項目的眼光看待油氣風險勘探行為

讀罷《財新周刊》的這篇文章,給人的另一個強烈感受是,中石化從事油氣風險勘探(自主勘探)活動是一種「絕對的冒險」,中石化應該獲取一些擁有現成儲量的「成熟」油氣開發項目,而不是類似後續在安哥拉獲得的這幾個勘探區塊。到底如何看待風險勘探項目?風險勘探項目在一個國際石油公司的資產組合里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縱觀石油公司百年跨國勘探開發經營活動史,油氣風險勘探實際上是石油企業跨國經營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和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風險勘探活動與賭石的特點類似。我們知道,賭石是指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後方能知道質量的翡翠稱賭石。玉石交易中最賺錢的,最誘惑人的,但也是風險最大的非賭石莫屬。珠寶界有一句行話:賭石如賭命。賭贏了,十倍百倍地賺,一夜之間成富翁;賭垮了,一切都輸盡賠光。油氣風險勘探就有點「賭石」的味道,地下3000米甚至5000米的地方,到底有沒有石油,即便是當今最先進的勘探儀器,外加最頂尖的地質家的研究判斷,也無法100%的保證一定會有商業性的油流。一個尚未進行勘探和鑽井的「處女地」區塊,價格是很便宜的,油公司可能僅以幾百萬美元的價格就可以從資源國政府手中或其他合作夥伴手中購得。某一天,一口井鑽下去,發現商業性油流後,區塊的價值就會數倍甚至十數倍地增長。業界專門有這樣的獨立小型石油公司,一旦發現儲量後,就以高價賣給大型油公司,從而實現「稻草變金條」。若運氣好,幾口井鑽下去後,能夠發現上億桶實證可采儲量(Proven reserve,1P儲量)的話,該區塊在過去100美元/桶的油價下,可能值數十億美元,是原始購買價格的100倍甚至上千倍!這就是風險勘探活動,很刺激的遊戲。因此,業內對風險勘探有著「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的說法。安哥拉地處西非的富油盆地,勘探前景看好,是全球油公司「趨之若鶩」之處,競爭非常激烈,中石化千方百計獲得後續五個風險勘探區塊的部分權益,筆者個人以為,是理性的商業行為。一旦在某個區塊中取得大規模商業發現,中石化在安哥拉的這盤棋就可能全面「盤活」。當然,筆者絕不是說,風險勘探活動就是賭博,總的來看,能否成功發現規模油氣儲量,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石油公司的勘探戰略、作業能力、技術競爭力、地質分析能力和勘探支出水平。

風險勘探是中國石油企業跨國經營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縱觀石油央企過去20多年的海外經營,基本上走過了一條從獲取陸上老油田提高採收率項目,到大中型油田自主開發建設項目,再到風險勘探、油氣資產收併購,再到獲取並運營非常規及深水油氣項目的穩健成長道路。老油田提高採收率項目風險可控、收益穩定,再加上石油央企手裡有「金剛鑽」,幹得了這樣的「瓷器活」。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石油央企開始主動獲取一些大中型的油氣待開發或在開發項目,場面和規模均比第一階段大很多。中石油1997年獲取蘇丹1/2/4區和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田開發項目就是如此。當大型開發項目實現良好現金流,能夠「自我滾動發展」時,有戰略眼光的石油公司便開始涉足風險勘探、兼并收購等領域。隨著風險勘探的突破和海外收併購後的整合順利進行,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逐步增強,有了與國際石油巨頭同台競技的實力時,企業便開始涉足一些戰略性、前瞻性強但開發與運營難度大的非常規和深海油氣項目。筆者認為,上述的海外投資與發展之路是穩健的,符合「科學發展觀」。唯一不同的是,有的石油央企側重於自主勘探、自主開發與建設,有的更加側重於兼并收購與資本運作。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例,筆者個人認為,中石油比較注重自主開發的「內涵式」發展,而中石化、中海油比中石油晚走出去十年左右,更加註重兼并收購的「外延式」發展,這裡沒有誰對誰錯,唯有盈利與否才是衡量標準。

風險勘探對油公司而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大型油公司獲取低價優質儲量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中小油公司快速成長實現價值增值最重要的途徑之一。若談到大型石油公司的儲量大發現,非義大利埃尼(ENI)公司莫屬;若談到中小獨立石油公司依靠勘探發現實現「華麗轉型」,非歐洲的Tollow公司莫屬。2006年3月,埃尼成功中標並獲取東非莫三比克海上4區塊勘探許可證,成為該國開放勘探區塊對外招標後最早進入的國外石油公司之一,其在4區塊的經營可分為三大階段:尋找合作夥伴階段:2006-2007年,接納Galp和韓國天然氣公司作為合作者;自主勘探階段:2007-2012年了,自主勘探獲得5個氣田發現,經濟可采儲量約4800億方,奠定商業開發基礎;投產準備階段:尋求合作者以獲得資金來源、技術支持並分散風險。2007年在第一階段未鑽井之前,韓國天然氣公司僅以8900萬美金的成本就購入該區塊10%的股權,外加東帝汶項目10%的股權和印尼KM項目15%的股權,價格相當低廉。而經其自主勘探階段鑽探發現後,2013年其出售該區塊20%的股份價格為42.1億美元。除去其手中仍持有的50%的股份,該勘探資產的價值增值已超過20倍。

再說說Tollow公司的故事,Tullow公司是近30年來世界上成長最快的獨立油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85年,致力於通過風險勘探獲得價值實現,2000-2006年間購入一系列勘探資產,2006年在烏干達獲得重大發現,2010年向中海油轉讓三分之一權益,2011年通過與中海油聯合勘探在烏干達發現超過10億桶石油地質儲量的特大油田;2007年通過自主勘探發現迦納最大油田——Jubilee油田,2010年投產。2012年,該公司權益產量接近400萬噸,比2000年增長接近30倍;公司估值超過200億美元,是2000年的70倍。儲量替代率連續5年超過350%,2010年高達1339%。該公司目前已經成長為歐洲最大的獨立油公司,據測算,到2020年,僅現有項目產量即可超過1.3億噸,或將加入石油巨頭俱樂部的行列。

類似的例子還有中石油2003年在蘇丹3/7區(現已歸南蘇丹所有)的石油大發現。上世紀80年代美國雪佛龍公司曾在3/7區做過風險勘探,鑽過幾口井但沒什麼發現。中石油成為該項目的作業者後,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和阿聯酋的一家小公司組成聯合作業體,2002至2003年上半年連續鑽了6口探井(如果筆者沒有記錯的話),口口落空了,花費千萬美元以上。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和綜合地質分析,項目總經理和前後方的專家們決定再「賭」一把,經北京總部同意後,在他們認為最有潛力的法魯濟區塊開鑽「最後一口井」(如果再失敗,中石油可能就要提前結束勘探期,退出區塊)。結果,一把命中目標,試油時,日產高達數千桶以上。中石油在蘇丹3/7區抱得了「金娃娃」。後來經過評估,3/7區的探明可采儲量超過10億桶,系2003年全球十大油氣勘探發現之一。此戰堪稱中石油「走出去」的里程碑,因為此次大發現大大增強了中方地質家們和項目經理們自信心,依靠自己的技術,能夠在西方公司啃過的「硬骨頭」上找到「好肉」。且3/7區塊的平均發現成本很低,還不到當年國際大石油公司平均發現成本的1/2。

風險勘探區塊在一個公司海外資產組合中應處於「金字塔」上部的位置。關於這一點,《財新》的記者在文章中對油氣資產組合的構成做了描述,筆者認為其符合國際石油公司資產結構的普遍性規律。也就是說,若以「波士頓矩陣」的資產劃分法來看的話,風險勘探區塊在尚未發現儲量之前,在一個公司的資產序列里,基本屬於「問號類」或「瘦狗類」資產,這類資產的數量在公司的資產組合里不宜過多,所佔用資本的比例在公司資本性支出中份額較小,屬於「金字塔」的頂部或較上端的位置,下部基礎較大的應屬於開發建設期項目或成熟油氣田生產項目,只有這樣,才是一個穩定的結構。根據近幾年國際大石油公司和跨國國家石油公司在各類資產的資本性支出比例的情況看,風險勘探一般佔據年度資本性支出的15%~25%左右;開發建設期的項目需要大規模投資,其資本性支出比例一般在60%左右;其餘20%左右的投資一般用於現有成熟的油氣田生產項目上。

三、不能以「新常態」下的標準去衡量2008~2013年期間石油央企海外收併購行為的對錯與否

《財新周刊》這篇文章給人的第三個感覺是,中石化當初開發收購安哥拉後續五個區塊時,竟然按100美元/桶左右的油價進行經濟測算和評估,簡直是「傻」到家了,而如今,油價已經「腰斬」,所收購的區塊成了不折不扣的虧本買賣,絕無翻身可能。筆者想說,這絕不是發生在中石化身上的「獨特」現象,但凡了解一些近幾年油氣項目開發和資產收併購市場的人都知道,發生在中石化安哥拉項目的「資產價值跳水」現象,不同程度的在幾乎所有國際石油公司、從事國際化經營的國家石油公司中存在著。

一方面,我們不能對2008年以來國家加大投資拉動力度、鼓勵石油央企積極「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的大環境、大氛圍視而不見。一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保持高速增長,國家對油氣需求快速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供需持續偏緊,保障能源安全、滿足油氣需求是第一需要,這是石油央企海外業務高速發展的大環境。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隨著「4萬億」強刺激政策的推出,國家油氣消費需求持續旺盛;再加上美國「頁岩油、頁岩氣革命」,開發利用非常規資源的技術不斷突破,具備了工業化、商業化開發的競爭力,導致全球油氣格局加速變化,國際各大石油公司和一批具有國際化經驗的國家石油公司(包括中國三大石油央企)紛紛爭奪頁岩氣、煤層氣、油砂、重油等非常規資源和海洋油氣資源,以搶佔世界石油工業下一輪競爭的制高點。對於中石化而言,既然安哥拉18區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是中石化海外所有項目中的佼佼者,則尋求獲取18區塊周邊的其他風險勘探區塊,以形成「以點帶面」的戰略格局,從而做大做強在安哥拉的油氣業務,這是情理之中的決策。換著其他任何一家國際同行,也會有與中石化類似的想法。因此,在業界和大多金融機構、研究機構普遍看好油價將長期維持100美元/桶的樂觀預測情況下,中石化收購海外油氣資產時,以長期油價100美元/桶作為經濟評價的參數,筆者認為是一種基本正常的資產估值行為。試問,當時若以50美元/桶作價,有人願意將油氣資產賣給中石化嗎?可能在第一輪投標時,就被淘汰出局了。更何況,這一時期是石油央企「走出去」的高歌猛進時期,實施積極、甚至相對激進的對外投資策略亦在情理之中,只要看看當時中石化當時的競爭對手——印度國家石油公司(ONGC)——在18區塊的出價上漲速度,就不難看出,積極的投資策略不僅僅是中國石油央企的激進行為,而是整個亞洲國家石油公司的普遍現象。而近兩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內油氣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急劇放緩,由此產生的負面效益已經傳導給了石油央企的海外業務。

另一方面,任何一家國際石油公司均不能在油價腰斬的情況下獨善其身。筆者所在的團隊這幾年一直定期開展國際石油同行的競爭力對標分析。以能夠較為客觀、全面反映一個企業盈利能力的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指標為例,讓看看我們世界五大石油巨頭(Exxonmobil、Shell、BP、Chevron、Total)這幾年的整體表現怎樣。2008年,是國際油價沖向歷史最高點的哪一年,當年7月,油價一度上升至147美元/桶的高點。這一年,五巨頭的平均投資資本回報率為26.1%,其中表現最好的Exxonmobil公司的ROIC高達34.2%。再看看2014年的情況,2014年6月以來,國際油價急劇下降,呈現「斷崖式」的下跌,這一年,五巨頭的平均投資資本回報率為11.1%,其中Exxonmbil公司的ROIC為15.8%,與2008年相比均下降了50%以上,隨油價腰斬而「腰斬」。筆者想強調的是,油價下跌導致石油公司利潤與回報同步下降是業界普遍現象,而不僅僅是中石化一家的事情。關鍵在於,如果石油央企海外投資回報水平的降幅小於國際同行平均降幅的話,則就可以在慘淡的價格形勢下「跑贏大勢」,從而求得生存的機遇。正如馬雲在經歷2001年互聯網泡沫危機後,曾經說過,「冬天來了,只要我們不是最後死掉的哪一個,就有生存的希望」。所以,筆者以為,低油價環境下,能夠活著,就是勝利,就有希望。

四、不能以作業者項目的運營管理思維來衡量非作業者項目

這篇文章給人的第四個直觀感覺是,中石化在安哥拉項目,特別是後五個區塊的運作管理上,簡直是「熊」到家了,「管理失控」,毫無主導權與掌控力,這種項目不虧才怪。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財新》的文章將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合作中的「作業者項目」與「非作業者」項目的運營管理方式混為一談了,以作業者項目身份的定位和標準去要求中石化在安哥拉這一非作業者項目上的運營管理,實際上是一種「苛求」和「張冠李戴」。

中石化在安哥拉項目中扮演的是「非作業者」和「小股東」的角色,不能以作業者的定位去要求它。國際石油界的慣例是,外國投資者參與石油項目的勘探開發和運營管理有「作業者」與「非作業者」之分。所謂「作業者」就是在聯合經營過程中扮演「老大」和「領頭羊」角色的那一方,其他處於「非作業者」地位的合作夥伴只是跟隨。是否當作業者取決於一個公司的跨國經營實力、經驗以及國際化戰略。在是否當作業者的問題上,中國三大石油央企有著明顯不同的定位。中石油剛走出去不久,就確立了「爭當作業者」的戰略,無論在運作蘇丹項目、哈薩克項目,還是後來的收併購和整合過程中,中石油均是作業者。目前,在所有海外項目中,中石油是60%以上項目的作業者。這與中石油長期以來在國內積累的較強油田開發能力、精細勘探能力、技術支持能力和工程技術服務能力有關,這種專業能力可以拷貝至海外項目運營管理中。中石化、中海油作為走出去的後來者,由於上游勘探開發能力水平相對較弱,一般採取參股運營、當「非作業者」的策略。

中石化無論在安哥拉18區塊還是後續的5個勘探區塊,均是非作業者。非作業者一般情況下只有知情權、監督權和投資收益分享權,而無項目運營管理中的控制權和決策權。這不是非作業者有意這樣,而是其扮演的角色和項目合作模式所決定的。因此,將中石化在安哥拉項目的巨虧怪罪於其沒有項目掌控力和控制權,這有點「勉為其難」了。當然,非作業者並非「袖手旁觀」,而是要積极參与與監督項目的運營,這實際上對非作業者派駐項目公司的人員以及代表非作業者的聯合管理委員會成員的素質要求更高,如何獲得項目的關鍵信息、如何監督項目的運營、如何獲取更大份額的收益,均是對非作業者的考驗。

五、不能因為代理商深度參與油氣項目的開發及後續運營管理而給項目帶上「黑箱操作、違規運營」的帽子

這篇文章給人的第五個感覺是,徐京華是一位神通廣大的代理商,將中石化在安哥拉的項目玩弄於鼓掌之間,諸如「參加安哥拉內戰」「擁有7架私人飛機」「中石化配給的數百萬元額度的信用卡」「故意拖延cash call」等對徐京華的描述,堪比美國大片的驚險與刺激。於是乎,幾乎所有的讀者都認為,這肯定是一場暗箱操作,是一場揮霍國有資本的「盛宴」。這裡,筆者不去評論項目的交易和運作本身是否違規。筆者想強調的是,單就徐京華作為代理商參與項目開發過程及後續的運營、獲取10%的乾股、收取傭金等等,這些行為在一些中東非洲的資源國是完全合法合理的。

在中東、非洲的一些重點資源國,比如奈及利亞、安哥拉等,對外石油項目合作的「代理制」是普遍存在的,是資源國政府所允許的。甚至在有些資源國,比如阿聯酋,若不通過代理,就無法參與市場競標,更不用說能夠獲得訂單和項目了。一旦項目合作成功,代理便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石油央企也是市場競爭主體之一,在不同的資源國開拓業務時,明智的做法是「一國一策略」,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當然,底線是不能違背資源國和母國(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必須合法合規經營。因此,質疑中石化在安哥拉項目的獲取過程中使用徐京華作為代理是否違規,需要先對安哥拉的油氣對外合作政策和代理機制進行全面調研後,才能做出判斷,而不能想當然地懷疑代理就意味著違法違規和腐敗。

另外,關於石油項目合作中交易架構的設計,以及徐京華的公司是否可以擁有乾股,只要研究一下國際油氣市場和慣例和規則,便一目了然。海外油氣項目合作已走過了上百年的歷史,有著成熟的市場交易機制,總體上是一個規範、透明的市場行為,其背後是國際普遍認可的遊戲規則。據筆者所知,中國三大石油央企的海外項目中,其中一些,資源國政府(或代表其行使權力的國家石油公司,或其指定的機構)在項目公司中擁有了5%或10%不等的乾股,這是資源國政府的強勢地位所決定的。政府擁有乾股後,往往是坐享其成,沒有投資的義務,卻有分紅和收益的權利。

最後,筆者還想強調的是,作為一個有影響力度媒體,在評價一個企業海外業務的好壞時,應側重於「整個森林」,而不是「某個樹木」。說到底,這個行業也遵循「80/20」原則:即80%的儲量來自20%的已探明並獲得商業發現的區塊;80%的產量來自20%的大中型油氣田項目;80%的收益來自20%的「現金牛」型的項目。

總而言之,筆者在本文提出五個「不能」,並非有意與《財新周刊》叫板,亦非替中石化喊冤和「伸張正義」,這些都不是筆者這樣的無名小卒可以擔當和實施的。筆者是想通過五個「不能」,與業內外人士分享國際石油勘探開發這個行業的一些基本特點,以及外部形勢的發展變化,比如油價的下挫,對該行業是有直接的影響的。如果這篇小文能夠使業內外人士,包括媒體,能夠在對國際石油勘探開發行業以及石油央企「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活動上達成更多的共識的話,則筆者將感激不已,頓首致謝。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石油的煉油項目總是虧損?
如何看待中石油以及中石油董事長的「積極反映公司困難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的言論?
如何看待中石油中石化合併的傳聞?
感覺在中石油越來越待不下去了,怎麼破?
作為一個石化/石油子弟你有什麼特殊的體驗?

TAG:石油 | 石油开采 | 中国石化 | 中石油 | 安哥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