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法律|「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未來」——讀《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有感

書到手一口氣就讀完了,初見這本書時,我正在寫一篇關於法律電商未來的文章,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放了張這本書的封皮和目錄照片,當時書還沒上市,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有發售。非常迫不及待的想看到這本書,直到昨天書到手,果然是拿起來就沒辦法放下,熬夜讀完後久久不能入睡,不得不說這是本讓人很興奮的書。

作者在書的開篇說「本書簡要介紹了未來,寫給年輕有抱負的法律人」。就像幾年前我的老闆跟我說的一樣,如果你不時刻關注這個行業,不提前做好準備,就會被遠遠的落在後面。很多東西沒有我們想想的那麼遙遠,比如2012年的時候我們準備著手做一個關於律所的手機APP,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我們就曾討論過,要過多少年人們才能普遍接受用智能手機下載APP,用流量或者WIFI看我們推送的內容。短短三年時間,現在看看身邊,不得不承認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了,我們那時候擔心的事顯然是多慮了,科技的普及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快。有朋友說,看了我寫的關於『法律電商現狀和未來』的文章非常開腦洞,其實我也只是基於行業現狀進行分析而已,並不是多遙遠和不切實際的東西。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談夢想的書,我覺得更恰當的方式說,這應該是作者基於對法律職業深刻的體驗後,結合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進行的合理推測。

一、 作者提到的法律職業的未來是什麼

(一) 變革的驅動力

作者認為,在未來,法律市場會發生顛覆式的變革,特別是提供法律服務的方式,而這種變革主要是由三股力量來驅動。

1. 「事多錢少」的挑戰:本書寫在2012年,當時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經濟陷入衰退,不僅很多中小企業無法承受巨額的法律服務費用,很多大的企業也面臨縮減法律服務開支的問題。但是企業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又是只增不減的,這就是作者所說的變革的背景「事多錢少」。

2. 執業泛化:儘管在世界範圍內,法律服務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壘,即法律服務的提供者必須是律師事務所和有執照的律師。但是法律服務的全過程目前已經有部分被分解,並且部分由非律師機構提供,以解決很多客戶「事多錢少」的問題。

3. 信息技術:作者認為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給律師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新興技術帶來的超越人工的處理能力及效率必將給很多低效能的工作方式和人帶來挑戰。

(二) 法律服務市場的未來

其實我在「法律電商的現狀和未來」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些關於法律服務專業化、流程化的問題,很多行業內的人還是對這個深表懷疑。其實這並不是未來才要發生的事情,現在已經有人在做,而且做的很好。本書中作者描述了法律服務和法律服務市場未來的樣子:

1. 法律服務流程化之項目分解,例:訴訟案件分解

(1) 文件審閱

(2) 法律研究

(3) 項目管理

(4) 訴訟支持

(5) (電子)披露

(6) 策略

(7) 戰術

(8) 談判

(9) 法庭辯論

2. 法律服務專業化之技術驅動,例:顛覆性法律技術

(1) 自動文件組裝

(2) 無間斷互聯

(3) 電子學習

(4) 在線法律指導

(5) 法律開源

(6) 封閉的法律社區

(7) 工作流程和項目管理

(8) 嵌入性法律知識

(9) 在線糾紛解決

(10) 智能法律檢索

(11) 大數據

(12) 基於人工智慧的問題解決

3. 法律服務市場的未來之服務提供商,例:未來的僱主

(1)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2) 大型法律出版商

(3) 法律知識提供商

(4) 法律流程外包商

(5) 商業街零售商

(6) 法律租賃中介

(7) 新型律師事務所

(8) 在線法律服務提供商

(9) 法律管理諮詢公司

其實有心人看到上面的那些關鍵詞,就已經能對書中描述的法律服務市場的未來猜個大概了。我認為,這種未來是基於市場對高效率、低成本的法律服務的迫切需求,以及技術驅動下的法律服務專業化流程化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作者在書中簡要對上述內容進行了描述。

(三) 法律職業的未來

針對上述法律服務及法律服務市場的未來,作者描述出了未來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法律職業外的其他法律工作:

(1) 法律知識工程師

(2) 法律技術專家

(3) 跨學科法律人才

(4) 法律流程分析師

(5) 法律項目管理師

(6) 在線糾紛解決師

(7) 法律管理諮詢師

(8) 法律風險管理師

作者提出,即便法律人自己不去自己建造上述新工作,那麼新的僱主也會主動去創設。作者認為對這種顛覆式的變革首先開始抵觸並且試圖阻止的就是法律人,目前國際環境下的這種計時付費制度是對法律服務效率的反向激勵,大多數律所和律師不願意改變這種現狀。

二、 現在的我們離那樣的未來有多遠

上面,我簡單介紹了書中所寫的內容,接下來,我想談談作者所描述的法律職業的未來離我們還有多遠

(一)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往往是遠超乎我們想像的,作者在書中描述了幾種「顛覆性法律技術」,我舉幾個目前市場上就有或者正在發展的技術。

1. 「自動文件組裝」

我在『法律電商的現狀和未來』文章中提到過這種法律服務方式,即文本的在線自動生成。對於一些可重複利用的文書可以通過系統的研發實現用戶自動組裝和生成,很多人對這種機器生成的文書產生質疑,認為其無法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但我相信,隨著自動組裝組件的完善(需要依託專業的法律知識及大數據),其一定能滿足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

2. 「無間斷互聯」

隨著移動設備及信息網路的支持,律師與客戶之間將消除由於地域而產生的距離和不透明。這個離我們有多遠呢?幾年前我所在律所就試圖將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和項目管理(案件進程管理)系統並聯並且實現項目管理系統對客戶開放,讓客戶隨時看到案件的進展。據我所知,現在已經有律所在這樣做,並且在努力做的更好。

3. 「電子法律集市」

作者提到的電子法律集市即我在關於電商的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形態的電商,雖然目前還沒有太成功的模式,也沒有太像樣的產品,但是就像我在那片文章的結尾說的,這件事是可以做成的,儘管很多人仍然在抵觸或者不願意相信。

4. 「工作流程和項目管理」

大學時我曾經做過兩年的兼職助教,是某大學商學院項目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助教,那時候我就在想法律服務的過程是否可以運用項目管理的方法提高效率,後來畢業後我發現有人已經開始這樣做了。現在很多精品所(及律師團隊)都自己開發或者購買了項目管理系統,對律師事務所的日常及案件等進行流程化管理。

5. 「大數據和智能法律檢索」

大數據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概念了,在很多其他行業大數據已經被應用在分析客戶習慣,挖掘客戶需求,預防各種風險等。在法律行業,隨著開放法律資源的增多,大數據能供給法律人應用的範圍也越來越大。這不僅體現在有人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制定營銷和發展策略,更多的是基於對大數據的二次開發和利用,使法律檢索變得越來越智能,實現更多檢索目的。比如,目前通過現有的數據和檢索工具,就可以實現對某類型案件的風險預估;通過數據對某個法官或律師個人進行分析;對某特定行業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出其法律風險點及地域分布狀況等。雖然仍很多律師對此嗤之以鼻,認為經驗比機器更重要,認為技術跟法律毫無關係,但技術仍然以其不可阻擋的速度影響著法律行業。

當然還有幾種作者提到的顛覆性技術,比如解決法律人之間相互協作問題的『法律開源』及『封閉的法律社區』,對未來科技發展設想的『嵌入式法律知識』和『人工智慧』,這些統統不是夢想,只是實現起來需要跨界人才和技術發展。

(二) 法律服務專業化及生產社會化

在技術的驅動以及市場的強烈需求下,為了提高法律服務的效率,法律服務的專業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作者在書中用了『法律服務大宗商品化』這個詞,其實我覺得這類似於法律服務的社會化大生產,即通過對法律服務的專業化,流程化實現法律服務的規模化生產,從而使法律服務的過程變得社會化,也使細分法律服務產品實現社會化。簡單解釋一下,我認為隨著法律服務過程的專業化、流程化,部分法律服務的規模化、量化生產必將取代過去單個法律提供者個人的全程服務。它的發展模式應該是由律師(團隊)及律所內部先實現流程分工,然後某些成熟的流程會實現獨立並發展成一個獨立的法律服務產品,隨著這種產品社會認知度的提高,產品會逐步實現社會化即為所有律師、律所乃至客戶服務。在未來成熟的細分法律服務產品會獨立進行銷售,客戶的法律服務可以通過組裝的形式進行購買,甚至法律服務提供者自己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購買部分細分產品。

法律服務專業化所帶來的細分產品社會化,就會引起作者提到的『執業泛化』,即法律服務在未來可能並不是只有律師或律師事務所獨佔,至少不能全部獨佔。一些非必須律師才可以提供的服務產品會被其他行業進行開發並且量產,一些大企業可能會製作滿足自己自身法律需求的細分法律產品同時可以通過量產而產生盈利,一些細分法律服務產品的提供商也會應運而生。

這在現在看來似乎很遙遠,其實並不遠,因為很多精品所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將自己的服務流程化,製作自己的細分法律服務產品。我已經在市場上見到了這種產品的雛形,並且在小範圍內悄悄地進行推廣。雖然法律服務產品的研發難度很大,跨專業人才的缺口以及對市場的培育都是問題,但我相信未來這都會解決,而且不會太久。

三、 如何迎接或創造為來

我相信讀了上面的內容,一定會有很多人是處於懷疑甚至抵觸的情緒中。這並不奇怪,就像作者所說的,法律界存在兩大陣營,「善良的管理員」和「狹隘的守門人」。前者更願意在普通人和法律之間建立橋樑;後者則更希望法律業務圍起藩籬,以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在我看來,法律行業每天都在高速發展,每一天都有人在為這個行業的發展尋找並探索新的出路。儘管有些人選擇消極抵抗,但你不做,總有人會去做。在未來還指望運用信息不對稱來對付客戶,提供無法亮化甚至毫無內容的法律服務是絕對不可能的。

作為律師,需要做的是將自己的法律服務儘可能的專業化,找到自己所提供的服務的個性化無法替代部分作為核心競爭力。

作為想迎接新工作的年輕人,要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挖掘自己跨專業的潛能,甚至如作者所說短暫的對某個跨專業領域知識的學習也許是不行的,可能在未來你需要擁有另外一個專業。

作為律所,也許更加需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擁抱技術,搶奪人才,積極進取,否則也許會被行業淘汰或者成為行業最下游的分包商。

最後,我想說,作者提到的這種未來在目前看來有很多阻力,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法律職業人群內部,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善良的管理者」在試圖改變這種現狀。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寫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很感動,她說「沒有什麼知識和經驗是不可複製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與其故作高深,不如大大方方」,他們開放的是被很多律師認為很神秘的「訴訟可視化」課程。

前方困難重重,甚至絕大多數人對此很不看好。但我覺得也許我們並沒有辦法待在原地猜測並指望別人把這樣的未來實現,我們應該去試圖創造這種未來。就如作者在書中引用矽谷計算機科學家Alan Kay的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未來。」

想諮詢更多問題,可以用微信掃描我的分答

推薦閱讀:

《我的前半生》中賀函可以帶走大客戶嗎?
父母離異 向父親索要生活費不支付怎麼辦?
為什麼在歷史上會有很多青天大老爺這樣的清官?而現在媒體還是日常接觸卻很少聽說有這樣的清官?
【6月18日更新-已強制過戶】老賴房東手把手教你如何跳價--從個案看全局,執行到底有多難?

TAG:法律专业 | 律师行业 | 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