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里這一段是什麼意思?
是不是說現在白天和夜晚不一樣亮是因為那些光線(恆星或吸光物質的)還沒到達這裡?可那我們看到的星光是怎麼回事?再者,為何吸光物質被加熱卻能發出和恆星一樣強的光?按理來說被加熱應該有一部分熱能散失到茫茫宇宙中去啊。
兩種作用能對奧伯斯佯謬給予解釋:宇宙的年齡是有限的和紅移,而後者是最重要的效應。(即使在穩態宇宙理論的模型中,也推論出宇宙是無限老和空間是無邊際的,但夜空依然是黑暗的。)
宇宙的年齡是有限的
這個解釋指出有限速度的光要游遍宇宙的空間本身就是矛盾的,當人們遙望遠處的空間,其實就是在回顧歷史。最後,仍只能觀察到有限年齡的宇宙。相同的解釋卻是出自詩人愛倫·坡在1848年的我得之矣(一首散文詩),在其中他寫道:「星星是連續不盡的,然後背景的天空將呈現一致的光亮,就像銀河所顯示的——因為不會有絕對的點,在那所有的背景中,星星將不復存在。因此,在那些,在這樣的事態下,唯一的模式,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們的望遠鏡在無數的方向上發現空隙,將假設無形的背景,因為距離的遙遠,光芒從未能到達我們。」
紅移
以有限的宇宙年齡所提供的星光來照耀天空時,導出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看不見任何一點大霹靂的貢獻?這原因是大霹靂本身的輻射因為宇宙膨脹的緣故,已經紅移到微波的波長,成為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宇宙的膨脹也限制了可觀測宇宙的大小,這意味著在此之外的光線到不了所在之處,這在光學效應下創造了有限的宇宙。(參考有限年齡的論據。)
其它解釋
也有人提出另一種解釋(奧伯斯本人就曾這樣解釋),指宇宙並非透明,遠處星光會被宇宙間黑暗的星體,塵埃和氣體阻隔,令極遠處的光線只可以傳播一段有限的距離而不能到達地球。然而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必定守恆,故此中間的阻隔物會變熱而開始放出輻射,結果導致天上有均勻的輻射,溫度應當等於發光體表面的溫度,也即天空和星體一樣亮,然而事實上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
開普勒認為奧伯斯佯謬論證說明宇宙是有限的,或最少是只有有限數量的星體。
分形學權威曼德勃羅提出了另一種不需基於大爆炸理論的解釋。他指出若星體是以分形方式在宇宙間分布 (例如類似康特塵埃),不用大爆炸理論也能解釋奧伯斯佯謬。但他的理論是用於展示碎形理論多於解釋夜黑問題,從天文學觀測亦沒有證據顯示星體以分形模式分布。
源於網路,侵刪初中的時候,以為這是一個讓我能窺探宇宙奧秘的神書,激動的看了一遍(新華書店精裝找正版書喔哈哈)。結果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初中老師講的比這書有用……
宇宙年齡不夠,不然你晚上看到的不是點點繁星,而是繁星佔滿了天空,一片亮光
一條條解釋
1.白天和晚上不一樣亮有如下可能的原因
A.宇宙空間上無限,時間上有限。所以我們看到的星光僅來源於符合(距離&<=光速*宇宙年齡)條件的星B.宇宙空間上有限。所以不是每個方向上都有星C.宇宙空間上,時間上均有限
2.吸光物質發光複習知識: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A.熱傳導
B.熱對流C.熱輻射對於宇宙中的吸光物質,光能轉化為熱能,再向外界散出時,只能採用熱輻射方式,直至熱量輸入輸出平衡。熱輻射以電磁波形式發出,溫度越高,波長越短,波長由紅外區縮短至可見光區,就會發出可見光。推薦閱讀:
TAG:物理學 | 天文學 | 霍金StephenHawking | 宇宙 | 時間簡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