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漫展上的「空氣Call」?日本有「空氣Call」嗎?

「應援」「Call」等概念隨著LoveLive!等跨次元偶像企劃的流行而逐漸被國內ACGer熟悉。國內舉辦了越來越多的日系Live,尤其是各路漫展以宅舞為主的小型Live數量甚多。

在這些小型活動現場,我們可以見到很多「對音響或空舞台打Call」的現象,而其名目各不相同。他們往往自稱「練Call」「自嗨」,也被其他人稱為「空氣Call」。

你如何看待這種在無人表演的情況下打Call的行為?


有!日本某遊樂場的一車六單call。因為狹義的應援除非舞台上看到不然沒意義。但2015紅白那晚的秋葉原……

我就說白了吧!其實是喜歡三次元偶像的粉絲們為了尋找集體歸屬感而找到的一個粉絲間普及率最高,表達最直接,感受最明顯的途徑。

首先普及率最高——歌不一定很多人會唱,但call卻很多人會打,一方面很多粉絲的線下聚集群很多本身就和live是分不開的,感受最明顯的兩個就是舞台上的表演和舞台下的call,加上call比歌舞要簡單的多,容易學習記憶和統一,自然就變成了普及率最高的了;

其次表達最直接——跟著節奏揮棒子和喊就行啦!還能配合音樂的鼓點節奏,也不至於過度覆蓋音響本身,也不需要語言,只需要嗨嗨嗨,不用喊名字不用喊XXX我愛你就能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最後感受最明顯——由於call的相對簡單和規律,就導致人多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整齊劃一,一大群人在同一段時間做出同一種行為,表達同一種心情,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感受明顯的方式嗎。

沒什麼稀罕,人類作為社群動物本能的需求而已,類似的還有集體喊口號,大合唱,等等。所謂的集體的力量也是如此。還有snow halation的澄海讓人感動的原因,這是典型的讓人感動的不是台上的表演而是台下集體行為的例子。

而·這·種·情·感·需·求·本·身,並·沒·有·什·么·不·正·當·的。

其實想想不難理解,諸如在某些活動,或者某些場合,或者基於某種情懷,特意穿上某種服裝,做出某種行為,來向周圍人表明,我是X國人、X大人、XX人等等,對於周邊環境來說可以達到兩個效果:1.向特定群體以外的環境昭示自己的身份,表現自己所屬群體的存在感和影響力;2.對於特定群體以內的人,釋放同類信息,以便更方便的交流聚集。

如果將特定群體看做一個整體甚至一個生物的話,那麼1.就是該群體發展成長的需求2.就是該群體存在的意義本身。

但同時,這種對群體內個人需求的滿足也會同樣的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正應了兩面性的老生常談:

群體發展成長的需求勢必導致其有擴張的傾向,傾向越強越顯得有侵略性,對於群體內部而言,擴張帶來的越來越多的同類、勢力發展和影響力增強自然是誘人的,但同時也擠壓了外部其他群體或個體的空間,於是,過於強勢的便會成為眾矢之的,所謂過剛易折。

另一點是一個群體所具備的特徵如果相比於其他群體或者社會上的大部分來說較為異類,則也可能受到本能性的排斥,而這不過是個體現象到放大到群體之間的一種表現而已,比如兒童會聯合欺負排擠某個看上去比較特殊的兒童等等,即便文明進步了,兒童成長為了成年人,社會各群體素質有了提高,也會出現不明覺厲,保持距離的想法。


題主說的是漫展,我總會不自覺想到live去......

我去過的漫展也就三四次,還是萌二的時候,想找同類啊,想和大家一起愉快的在二刺猿玩耍呀,可惜後來被主教改變了......

(不知道為什麼又想到了觀影會去......)

漫展的話,本身除了跳跳舞唱唱歌賣個cos萌,攤主賣點山寨周邊二手貨,基本就沒啥可以玩的了。看著衣櫃里那件妮姬爆款和Umi爆款,打死自己的心都有......不過實話說,喜歡二刺猿和飯偶像又是不同的概念。打call本來是粉絲為表達對偶像的愛而作出的應援行為,漫展上打call,95%是因為對歌曲有感情,而不是對舞台上表演的人有感情。而這95%的人里有一部分已經不滿足簡單的call了,開始玩厄介,開始自嗨,這些都是從日本傳過來的,畸形的文化現象。當不了古參當厄介大佬總可以吧,想要享受被吹捧的感覺,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都是現實生活里loser的表現。

日本的loser很多,中國的也不少,而且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從來不缺少萌二這個群體,總是會不明覺厲的看待打call的,看待厄介的,然後跟著去模仿,希望某天自己也成為這樣的大佬。

μ"s的確讓應援文化在國內傳播開了,而Aqours讓應援開始變得不那麼純粹了。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拭目以待吧。


小漫展聽著歌就跑去沒人的地方掏棒子的打尻小鬼就是單純的愛顯擺,然而這都不是事兒。

聽說過的一個實例:

地方小漫展舞台有本地舞團表演,跳imas曲子無人捧場,跳起拉拉歌突然都跟瘋狗似的衝過去打call。

個人來說學習應援有兩個目的:

1.玩得開心。

2.為表演者應援。

對於因為地域原因沒法常跑event的飯來說只是打著玩玩得開心也無可厚非,但上面實例中的現象完全無法容忍,我要是跳舞的我跳完就下去罵人……這是給表演者應援呢還是給音響應援啊。

我自己也很喜歡上台,而我在台上表演時非常不願意見到台下觀眾一片死寂盯著我看,特別是我嘗試帶call的時候,不理我那叫一個尷尬。

有過幾次經歷之後我不管是去什麼live都堅持從頭打call打到尾,除非表演本身拉稀到沒話說。

在自己玩得開心的同時,請千萬不要忘了給台上賣力演出的表演者一份應有的尊重。


先說結論:純屬跟風后的一種掌握日式應援的「優越感」。

得益於ll的確很多人了解到了日式應援,但圈子大了很明顯情況會層出不窮,一些過分激進的粉絲就會搞出不少事情。

先談談漫展上應援,我對這個的態度也倒是感覺沒所謂,但是前提是不要影響到正常觀眾的觀看(答主曾經就看到這裡的部分ller直接站到第一排應援,伴隨著各種里跳上舉直接讓路人沒法正常觀看宅舞)。而且我相信大部分ller與台上的舞見並不是很熟,所以與其說這是「援舞」不如說只是在call歌而已。一方面是自己喊call的快感,一方面是在一眾地藏中能體現自己的獨特。

然後是各種ller線下的聚會,這種場合下開幾首歌玩玩也沒什麼,但線下聚會就容易滋生搞事者(這裡不多做贅述),甚至部分人在公共場所做出一些蠢事,我覺得這隻能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綜上,目前國內的應援算是有所普及,但是小部分應援眾的素質還需加強,對於援音箱、援空氣的行為當然那些人可以說「不違反漫展規定/沒有影響到別人」云云,但我想ll應援眾的形象不應該是如厄介般成群對著音響抽風那樣。


以前很看不起漫展打call的這幫人,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即使只是聽歌人也是會聽哭的。

今が最高。


大寫!沒得救!

Tiger! Fire! Cyber! Fiber! Diver! Viber!

JaJa!


平常心應對。原因其實都挺簡單的。

1.我會打call我自豪。會打call無疑是把自己和路人區分開最簡單的行為。

2.造勢,應援的方式那麼多,但打call的目的就是造勢。這是對外的部分。

3.團體行為更容易產生凝聚力,大家行動一致的時候,是信仰力最爆棚的時候。這是對內的部分。

4.宣洩(寄託)情感。這是對自己的部分。

國外也挺多的就是了,並不是就國內有。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他們的想法,也不用太在意。雖然他們看起來和周圍人有點格格不入,很ky,不過對於他們來說,彼此之間是絕對不會覺得對方奇怪的。

另外在飯圈裡,很容易產生鄙視鏈,不分出個階級出來,不表明自己有多好貴就不舒服……實在以為這是沒必要的。大家還是多相互理解一下吧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想要練好尻,臉皮不能要。


謝邀。

簡單的問題:

你打Call的原因是?

你打Call的目的是?

能想明白的話,您就不用往下看了,因為問題已經解決。總結起來無非是『初心』二字。

應援是為了舞台,而不是自嗨。

應援應該出現在它該出現的地方。

如果你說打空氣Call是練習,那未免太誇張了些。

練習Call無可厚非,一般的偶像團體都會有統一的Call本。如果台下都做著整齊劃一的動作為台上應援的話,想必是十分震撼的場景。

但是想必練習Call的行為應當在私下進行,而不是在公共場所亂喊一通。正如題主所舉出的例子:空無一人的舞台,又或者是在某個角落。這不僅會讓路人誤解應援行為,而且也顯得自己很智障。

願你找回初心。


謝邀。

日本我估計也是有的。

這算表演型人格障礙嗎?


若是為了備戰LIVE,「聚眾打尻」的行為其實無可厚非,只要不引起他人的困擾以及注意自己的形象就好。因為說到底,「コール/Call」是一種「應援行為」,不是「自嗨行為」。

而LIVE前的暖場時打Call卻又有些像自嗨了,其實界限是很模糊的。觀影會或者是純粹聽歌的時候手不知不覺動了起來(←說的就是答主),這種行為如何去界定,就見仁見智了。

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其實只要不引起他人(指可能目擊此種行為,參與者以外的人)困擾,愛怎麼玩怎麼玩。

順便,不要本末倒置、為了打call而打call。魔都CP18的時候就看見這樣的現象,青蔥子的答案也很清楚地表態了。


很簡單啊。。

1:50% 哦不 70% 的人都不是真的喜歡μ"s的小姐姐而去選擇當拉拉人,我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

2:曾經看到過一句話:「要不是因為遇見了μ"s我到現在可能不會混得這麼好」,這句話的意思:「我會打CALL,我很強,我現在在圈子裡混的風生水起,你們都得叫我dalao。」,哦,那你好棒哦,我小叮噹還能說什麼?

有次漫展B站的檯子和SIF的檯子是隔壁鄰居,一群人從這邊打完CALL跑到那邊,那邊打完CALL跑回這邊,然後各種裝,跪著假哭唱仆光,從那之後我就再也沒去過漫展,我說得難聽點,大部分人都是找存在感,那段時間剛好是FL結束沒多久,真正對她們有感情的人,會有你媽臭嗨的心情去打CALL。

本來其實是無可厚非的東西,只是因為做這些事的人對應援產生了歧義或者都是第一條的人,所以才會大規模的出現放個音響就能打CALL的情況,說的難聽點,能不能看得到小姐姐,他們根本無所謂,去把梅奔包了,讓他們去打call,內場能滿你信嗎

附:傳達不到的感情,反正也不需要了,嘻嘻。


謝邀

……你怎麼知道我最近在宿舍放歌打call的

原來這叫做空氣call啊 學習一個

——————

在宿舍打空氣call是因為久疏call陣,所以重新開始練習,也當是給我這個廢宅鍛煉身體(劃掉

但是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哪怕是漫展上已經有一些人在打空氣call了,我也不會過去一起打的:我確實受不了……

其實這本質上是大家對日式應援怎麼看,如果覺得只是應援的話,那麼大概不會贊成吧;而如果把打call當成了一種純粹娛樂的方式的話,大概只需要自己開心就好了。

至於我不茲磁的原因是……確實我自己覺得羞恥啊_(:з」∠)_


應援無非兩種目的

1.台上人高興

2.台下人高興


一直都是為這首歌和這首歌的(原來)演唱者打call。

就像走在路上耳機里播著歌就會不由自主打call,不過動作幅度小是真的(笑。

對於個人而言,call只是為了表達我對於她們的支持和抒發自己聽到歌的喜悅,所以能理解空氣call。

如果為了裝逼另當別論。


就說一件事

魔都螢火蟲,一群人在外面打空氣call錯過了裡面派派上台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