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這麼討厭中國?
蟹妖。
印度也有先賢。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印度有一個叫考底利耶的人物,他在孔雀王朝崛起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也寫了本書,叫《政事論》。類似於中國的韓非子和縱橫家之類。
考底利耶認為,國家戰略的目的就是征服,征服所有國家。所以現在印度想統一南亞,中國是其最大的障礙。唉,印度一直在擴張,卻被認為是一個和平國家。印度宣傳部太給力啦!
考底利耶認為,鄰國總是包藏敵意,無論鄰國怎麼保證友好,一旦變得強大,總會以為吞併鄰都符合其國家利益。正好中國崛起,自然會被印度人視為敵國。
考底利耶認為,統治者應該尋求與鄰國的鄰國結盟。他說:"征服者會把國家圈看作一個輪子,他自己是輪轂,他的同盟為輪圈。他與同盟之間雖隔著別國的領土,但通過輪輻連在一起。無論敵人多麼強大,在征服者及其同盟的兩面夾擊下都會落於下風。"
所以印度俄羅斯、日本、美國友好,敵視中國。同時,印度敵視中國,也可以得到俄羅斯、日本、美國的經濟軍事援助,因為這也符合三國的利益。甚至可以加上歐洲。
那麼,與中國交好能給印度帶來什麼呢?貿易赤字嗎?所以儘管中國頻頻示好,印度人依然故我。
當然,印度國內興起民族主義思潮,印度也需要找一個發泄口,在政治家引導下,槍口又對準了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崛起也讓印度人種種不服。題主這自問自答的水平又提高了。。。
兩個泥腿子,其中一個原來逢年過節還能吃點肉,另一個常年揭不開鍋,後來這個揭不開鍋的就跑城裡打工去了,沒二年這個揭不開鍋的開著跑車就回來了,你讓另一個泥腿子咋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印在國際社會中本應同氣連枝,共謀進退。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兩國關係卻是一波三折。經歷建國初期的短暫蜜月後,兩國迅速因為領土和第三世界話語權等問題分道揚鑣,最終導致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爆發,兩國亦長期陷入對峙狀態。
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形勢緩和,中印雙邊關係亦逐漸解凍,但在國際經濟領域的競爭卻日漸增強。作為印度人眼中「同一檔次」的國家,中國一直是這個南亞大國的比較對象。只是二十多年過去,中國早已一騎絕塵,基本坐上世界第二大國的寶座;印度雖有發展,但與中國相比卻顯得黯淡不少。時至今日,印度GDP只有中國四分之一不到,高新科技、基礎設置和工業規模與中國更是判若雲泥。巨大的反差,使印度人臉上無光;而其壓過中國的口號願景與「一直在追趕,從來不超越」的現實處境,更使其淪為中國網民的笑柄。
為什麼印度一直要和中國「較勁」?他支持西藏.2「獨立」的動機是什麼?在所謂的「中印博弈」中,印度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未來又有多少勝算?中國又是什麼態度?不妨從地緣政治角度做個簡單分析。
從自身地緣實力看,印度位於印度洋,三面環海,國土呈南北向,深入北印度洋腹地,具備掌控印度洋的天然優勢;人口已逼近12億,僅次於中國;而其 316萬平方公里的實控國土面積,雖然與俄、中、美等當今世界主要玩家相比有所不如,但其地處亞熱帶,土地可利用比例相當之高(誰能想到,印度耕地面積高達1.6億公頃,而比它大了足足三倍的中國卻才1.28億公頃)。這種良好的基本條件,雖不足以支持印度像美國那樣橫行全球,但使之稱霸印度洋,還是完全足夠的。
正是基於對印度地緣實力的深刻認識,印度國父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才在建國之初,豪情萬丈的喊出那句深深烙在每個現代印度人心底的名言:印度要麼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銷聲匿跡!
印度國家安全與西藏問題
能保證自身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能稱其為大國的基本條件。而國家政治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國土縱深、地緣板塊的完整與否,以及所處地緣板塊的先天條件,都對國家安全構成重要影響。
印度所處的南亞次大陸北倚喜馬拉雅山脈,山脈再往北則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從地緣角度來說,青藏高原對南亞次大陸形成泰山壓頂般的地緣壓制。
不過農耕時代,限於當時的人類文明發展水平,翻越世界最大的喜馬拉雅山脈無疑是極端困難的;同時,青藏高原雖然地域廣闊,但過高的海拔卻極大限制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和文明水平,使之不足以對龐大的印度文明構成重大威脅;而青藏高原的存在,也將南亞次大陸與東亞大陸隔斷開來,使印度得以避免與農耕時代世界最強文明——華夏文明發生正面衝突。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緣格局逐漸發生變化。文明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強大外部文明進入青藏高原逐漸成為可能。而地理條件的相對便利和本身地緣實力的更加強大,使中國與印度相比,在進入青藏高原方面更具優勢。故早在元朝時期,青藏高原便被納入中國領土。
當然,在農耕時期,中國對青藏高原,尤其是西藏的的統治更多是名義上的,手段也不過是羈縻,對印度不存在任何威脅。但當世界邁入現代後,隨著文明的跨越式發展,人類征服地球的能力也火箭般提升。在這種大背景下,西藏歸屬中國的現實,逐漸讓印度感到威脅。
印度對中國西藏的恐懼
印度恐懼感的來源是多方面的:
從地勢上來說,青藏高原本身就對南亞次大陸、尤其是其核心的恆河平原形成不可逆的地緣壓制。只是惡劣的自然條件使西藏無法積蓄足夠侵擾南亞的力量,故而無法將這一地緣優勢變現。
但當青藏高原納入中國領土後,其便獲得了來自東亞大陸的強大支撐。尤其是公路、鐵路、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的出現,使中國可以迅捷的將資源輸入西藏,並在此建設各種大規模軍事設施。如此一來,西藏之於南亞次大陸的地緣壓制功能便逐漸體現出來。儘管世界屋脊的阻斷作用仍在,中國也不可能隔著高海拔的西藏去佔領印度,但至少,中國已經具備了給予印度本土核心區一次大規模地面攻擊的可能。
而導彈和空軍等空中打擊力量的出現和發展,更加深了印度的恐懼。鑒於印度核心區——北印度普遍距離喜馬拉雅山脈不過數百公里,所以一旦兩國交惡,部署在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中國戰機、中短程導彈甚至火箭炮,都可以輕易覆蓋整個北印度(可為例證的是,印度首都新德里距中國西藏邊境直線距離約350公里,而中國僅僅是現有的衛士2D遠程火箭炮,有效射程就高達400餘公里)。換句話說,擁有西藏的中國,具備隨時摧毀印度國家命脈的能力。
而反觀西藏,除了寥寥的軍事基地和交通設施,印度找不到有同等價值的攻擊目標。而若想攻擊中國東部核心區則只有遠程導彈才有可能。只是造價和維護費用的高昂,導致遠程導彈的的產量註定稀少;而彈道導彈遠程飛行的過程,也增大了其被攔截的幾率。
現代科技的發展,提升了青藏高原的地緣價值,打破了中印之間的地緣平衡。印度尷尬的發現,自己在與中國的軍事博弈中,處於極端不利的地位——就算印度將西藏炸個底朝天又如何?那裡本來就啥都沒有!相反,如果北印度被中國陸空力量摧毀,印度的國運也就到頭了!
排除軍事因素,僅從水資源控制來說,中國也把住了印度的命根。青藏高原是亞洲眾多主要河流的發源地,有亞洲水塔之稱。印度境內多條河流,均發源於青藏高原。尤其是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更是印度東北地區乃至孟加拉國的生命線。
在古代,人類改造河流的能力有限,因此印度對這個下游身份倒也無所謂,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築壩截流等水利工程早是家常便飯(這行當中國自稱老二,沒人敢認第一)。如此一來,印度自然坐立難安。
綜上,在現代文明條件下,青藏高原對南亞次大陸的地緣壓制已經被大幅激活,而其被東亞核心地緣板塊吸納後,更是得到充分且源源不斷的實力加持,最終成為懸在印度、乃至整個南亞次大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成為東亞制約南亞的無解法寶!
在不改變西藏歸屬的情況下,無論印度強大與否,都無法改變國家安全被中國決定的命運!而印度卻天然不具備反制的資本!鑒於此,吸納西藏,至少使其擺脫中國控制,是印度在實現自己大國夢的過程中必須克服的障礙。
「西藏.2獨立」的可行性
既然西藏是印度邁向大國的必過之坎。那麼,印度策劃西藏.2獨立,到底又有多少勝算呢?
當然,如果僅就現下而言,基於西藏歸屬中國的現實和中印雙方巨大的國力差距,印度策劃西藏.2獨立完全不具備任何可能性。而從長遠來看,印度圖謀西藏的前景也不樂觀:
首先是地緣條件的限制。東亞大陸在地緣實力上天然強過南亞次大陸;而地貌也決定了,相對於東亞大陸,南亞次大陸進入青藏高原更加艱難(這一點,從歷史上青藏高原與中國交流更多,而最終也被納入中國可以證明)。所以除非東亞大陸出現顛覆性變化,中國徹底衰落乃至被分裂肢解,否則印度任何圖謀西藏的舉動都無法實現。
退一步說,即便東亞巨變發生,印度策劃西藏.2獨立也萬分困難:
首先,在現代工業文明條件下,天然不適合大規模工業的青藏高原,完全喪失了像古代那樣,依靠特殊地理條件阻擋東亞核心區的能力。所以,即便中國衰落乃至動蕩,控制缺乏工業支撐的青藏高原也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印度若想實現西藏.2獨立,光靠達賴這幫子流亡藏人肯定是無濟於事,親自操刀上陣必不可少。鑒於南亞次大陸在與東亞大陸爭奪青藏高原中處於天然劣勢,印度必須要擁有十分強大的國力,並全力投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而即便如此,待到東亞大陸核心區動蕩結束,並重新整合完成後(以中國東、中部的地緣結構和人文特質來看,這種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會重新進入青藏高原。而南亞與東亞在地緣實力上的差距,決定了中國只要回歸正常狀態,必然會將印度勢力驅出西藏,這是地緣格局決定的宿命。
中國的對印政策
在中國將西藏納入領土之後,已經取得了對印度的天然戰略優勢。儘管印度可以在藏南等邊緣地區佔到便宜(藏南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分水嶺之南,從地理環境上講屬於西藏板塊的飛地,中國或許可以憑藉居高臨下的優勢一舉攻佔,但受限於地理條件,在軍事上無法保證長期佔領),但無法改變自身在整體上被中國地緣壓制的現實。而且,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中國國力的增強,這種地緣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因此,無論印度承認與否,其受中國鉗制的狀態已經形成。
就中國而言,對青藏高原的擁有,使中國在中印關係中佔據了天然的主動,這便使中國有能力在與印度的交往中,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只不過,實現最大利益的方式,可能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國希望印度強大起來。
為何如此?
中國支持印度強大的原因
雖然印度不大可能改變對中國的忌憚,但這並不妨礙中國支持印度富強。儘管這種做法看上去有些荒謬,但實際上卻有著合理的內在邏輯。
作為一個快速崛起的世界性的大國,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最大的競爭對手都是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鑒於人種、語言、文化、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異,以及後來者的地位,中國註定要在這場競爭中承受巨大的壓力。
在這場大國間的零和遊戲中,引入有實力的新勢力,分擔己方所承受的壓力,便成為中國自然而然的選擇。而在世界範圍內,印度無疑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同盟軍。以印度的體量,一旦進入工業化,必然會加劇西方經濟份額的喪失和政治話語權的流失,為中國超越西方清除阻礙;而隨之而來的西方與印度的衝突,也會大大分流中國所承受的壓力。
當然,這樣的合作,並不會改變印度對中國的立場。甚至,由於自身國力的增強,印度在對華交往過程中會更有底氣。不過,只要西藏在手,中國就具備壓制印度、甚至將其一朝打回解放前的能力,而印度不管多麼強大,都沒有相對稱的反制手段。因此,印度的強大,對中國有利無弊。
印度洋上的中印製衡。
印度洋航線的安全對中國崛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在印度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利益也越來越深。出於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中國勢力進入印度洋將不可避免。而這也必將與把印度洋視為自家後院的印度發生衝突。
作為區域內唯一具有大國資質的國家,印度在爭奪印度洋控制權方面,有著其他勢力無可比擬的優勢。可以想像,伴隨著印度的國力增長,其必然會將這一慾望付諸實現。而印度的獨霸印度洋的構想,無疑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正如在爭奪青藏高原的較量中,印度存在先天不足一樣;過於遙遠的距離,也使中國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這個世界第三大洋上與印度匹敵。如果僅僅是海上角力,中國被印度驅逐出局將不可避免。
不過,儘管中國在印度洋上難敵印度,但陸上的優勢,卻足以將這一影響沖抵。
一旦中印在印度洋發生大規模衝突,中國的落敗幾乎板上釘釘;但與此同時,中國必然會在西藏發動的陸空力量,對印度展開全面報復。
如果說印度洋的丟失,對中國來說是斷足之痛;而對印度而言,本土核心區的毀滅,那便是滅頂之災。何況,在本土被毀後,印度也就自然而然的喪失了角逐印度洋的能力。這也就意味著,即便中國在印度洋上老本賠光,用不了多久又可以捲土重來(再造一支艦隊和幾個軍事基地,對中國來說算不了什麼。等軍事力量一恢復,其他的也自然就會回來);而印度,則再也無法恢復元氣,甚至有亡國的危險。
有了這樣的底氣,中國在向印度洋滲透的過程中,便無需擔心印度的威脅。甚至,印度圖謀印度洋的努力,對中國還有相當好處:
借印擠美的中國戰略
對中國而言,終結美國的全球霸權,無疑是符合自身利益的。而對印度洋掌控,是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區域外國家,中國想僅憑自身力量,終結美國的印度洋霸權,難度可想而知。
但印度則不然。印度要成為大國,對印度洋的掌控是必要條件。可以肯定的是,印度經略印度洋的過程,必然會與當前印度洋秩序的守護者——美國發生衝突。
美國要維護全球霸權,當然不能放棄對世界第三大洋的控制;印度要走向富強,印度洋更是其核心利益所在,雙方的矛盾無法調和。
在這場印美博弈中,印度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可以想像,美國在印度洋的霸權,會因印度的崛起而遭受嚴重威脅,並在印度成為真正大國後走向終結——而這是中國孜孜以求的。換句話說,中國固然無法憑自身之力將美國趕出印度洋,但卻可以借力打力,通過支持印度強大,達成這一目標。
當然,印度的夢想是獨霸印度洋。它固然要擠走美國,也同樣不會歡迎中國。不過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擁有青藏高原這個絕佳地緣優勢,這使得印度即便萬分不願,也無法同中國翻臉。
基於此,在美國勢力退出後,中國可以放心大膽的構建自己的印度洋海上珍珠鏈。至於印度,它當然會掣肘,乃至暗中破壞。但由於不敢正面衝突,所以很難對中國產生根本性威脅。這就意味著,即便印度最終稱霸印度洋,他的霸主地位也必須加上一個前提——即不能影響中國在印度洋的利益。
趕走全球霸主;制約區域霸主;放心大膽的將勢力擠入印度洋——這就是印度崛起後,中國可以在印度洋上謀取到的最大利益,也是中國支持印度強大的另一個主因。
有聲有色的大國,是印度孜孜以求的夢想;自身的體量規模,也讓它有將其實現的本錢。只不過,地緣格局上的先天缺陷,使印度無論如何強大,背後都會牽著一根名為中國的鎖鏈,而印度卻無法擺脫。這種受制於人的局面,決定了印度空有大國資本,卻無大國體式。
當然,對此印度人是不甘心的,所以他們一直想要通過國家的強大,改變這一態勢。但在追求強大的過程中,印度卻又遭遇到三個結構性難題,以致強國夢難以實現。
那麼,印度遭遇到哪些難題呢?下一節《地緣政治13:印度為什麼不可能成為大國》中,雲石君再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2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可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中國原來因為邊界問題和他們打過,所以印度一直認為中國隨時要準備侵略他們,並且中國是他們的勁敵巴基斯坦的盟友。
這個問題本身就挖了個坑,設置了一個印討厭中的邏輯前提,然後大家都在這個前提下討論。問題來了:誰說的印度就那麼討厭中國?!題主的依據在哪裡呢?這可不利於世界和平啊。。。國家之間永遠都是合作與衝突並存,不否認中印之間存在共同利益相對少,彼此理解程度不夠,以及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異等現實問題,但我想國家之間的交流如果帶著討厭甚至仇恨的心態的話,那將不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甚至給兩國人民帶來災難,尤其是中印兩個核大國,它倆還緊緊靠著,但喜馬拉雅山可擋不住導彈的襲擊。。。
雅利安,希臘, 匈奴,突厥,波斯,英國......
下一個就是中國。
印度深深的知道這一點,並且除了搶在中國之前作死外無力回天,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不恨中國?
當然全球化的信息時代我們不能重複歷史的暴力,要全方位,要細膩。在非洲站穩腳跟,順便試試印度洋的水。把鐵路修到歐洲去,通商包一下南亞的餃子。核技術的後花園不讓你進。打包入常什麼的,跟中國主動退常的可能性一樣大。
有時候印度來邊境按門鈴,嗨兔子,輪到你了,兔子打開門,回頭看了一眼泳池南角性感的燈塔,說家裡來苆了,你等會吧唔,雖然現在社交媒體上印度人對中國不太友好,但按照知乎的慣例,想回答題主的這個「為什麼」,我們還是得先弄明白,印度人真的對中國不友好嗎?
先說結論吧:印度人民嘴上說不愛中國,但行動卻很誠實!
1.印度人對中國好感率連年下滑確為事實
2015年,有41%的印度人對中國持有正面印象,持負面印象的只有32%。這個友好度還高於日本,越南等國對中國的印象。
然而,2016年中印關係開始進入「多事之秋」,一方面印巴關係的對立加劇,導致印度批評中國的聲調上升,歸罪中國「一味偏袒」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印度在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的問題上受挫,認為中國是其最大障礙,印度社交媒體上多次發起抵制中國貨的倡議。
從那時起,對中國持正面印象的印度人比例大幅下降,再到2017年,對中國持正面印象的印度人已經不足三成(26%),而持負面印象的比例高達41%。
2.十年間大量印度留學生、遊客湧入中國
但有意思的是,儘管對中國的印象不好了,中國的高等教育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印度留學生來華深造,他們的熱情並沒有因為好感率的下滑而消減。
中國教育部數據表明,近年來,印度一直是在華留學生10大來源國之一。
2016年,印度在華留學生人數創歷史新高,有18717人,位列在華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第5名。而10年前,僅有7190人。十年來,來華留學人數增長超過160%。然而,中國赴印度留學的學生則少得可憐,近幾年僅2000人左右。
不僅高等教育吸引著印度的人才,中國廣袤大地的旅遊資源也吸引著印度的遊客。2015年印度來華旅遊人數突破70萬人大關,比2008年增長了約30萬人次。
3.優質電影在中國票房口碑雙豐收
中國內地巨大的市場向來是海外電影公司垂涎的對象,印度當然也不例外。
此前,印度電影在中國創造的最高票房是《我的個神啊》的1.2億,但是今年5月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僅用5天便打破這一紀錄,最終以近13億的高票房收官。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獲得了高達9.1的豆瓣評分。
印度電影向來以「產量驚人,質量感人」著稱,近年來引進中國的印度電影豆瓣評分均超過6分,平均得分高達8分,可見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頗具好感。現象級大片《摔跤吧!爸爸》更是在中國嘗盡了甜頭:該電影中國內地票房(12.9億)是印度本土票房(5.4億)的2倍還多。見識過中國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後,未來印度電影還怎麼捨得忽視中國內地這第一大票倉?
4.每買10部手機,就有5部是中國品牌
India Ratings and Research最新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已經佔據了印度智能手機近51%的市場份額,此外,28%的市場份額被三星控制,印度本土的品牌只佔到14%的市場份額,美國手機製造商只佔了7%左右。
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vivo,聯想,oppo紛紛躋身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排名前五。憑藉出色的質量以及較高的性價比,中國智能手機受歡迎程度已然超過印度本土的手機製造商Micromax, Lava和Karbonn。
嗯,有了這些數據,大概可以看出來,雖然印度人嘴上說著不喜歡中國,但行動上還是離不開中國的。
至於為什麼印度人嘴上說不喜歡中國嘛……拋開國家戰略對印度公民的影響不談,打個比方,你爸爸和隔壁老王吵架了,你難不成還去支持隔壁老王?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原文鏈接:印度人民嘴上說不愛中國,但行動卻很誠實!--上觀
歡迎知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上觀新聞(id:shobserver)
http://weixin.qq.com/r/OXVHXyjE9XWKrWw89yAr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中國也很討厭印度,沒有印度中國很容易就能吞併南亞東南亞
能不能找些印度人過來回答為什麼討厭中國。自己總猜有什麼意思。印度即使你再討厭我,我也會一如俱往 比對我的初戀還要愛你。我既然這麼愛你,你要很乖,要聽話,不然我就去解放你。讓我的手,撫摸你的秀髮 撫摸你的身體。我會永遠愛你的。愛是佔有。
除了它英爹,你覺得它喜歡過誰?
誰都不會對於曾經給了自己一巴掌並且存在財產糾紛的人有啥好感吧
我一看排名第一的這個答主 心想肯定又是自問自答了。。。。。。
因為阿三自己窮賤,見不得別人好。(除了他的白種豬爹)
推薦閱讀:
※為什麼部分中國網民看不起印度?
※巴基斯坦為什麼如此之亂?中國能不能幫巴基斯坦擺脫長期動蕩不安的政治魔咒?
※在文學藝術、風俗人情方面,伊斯蘭文明和印度文明是如何交匯融合的?有哪些成果?
※如何看待尼泊爾與中國關係的走近?中尼會不會合作制衡印度?
※如何評價尼泊爾與中國、印度之間的關係?中印誰在尼泊爾的影響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