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單親媽媽如何培養教育孩子?

我是一位偽單親媽媽

為什麼呢?老公是中國鐵建的職工,天南海北的跑,一年在家頂多一個月,如果遇到出國工作,一年半載回來一次,孩子在缺少父愛的家庭中生活,不知道她的性格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女兒現在剛三個月,已經表現出對異性的好奇,每次爸爸逗她,她異常興奮

面對女兒我很焦慮,既然把她帶到這個世上,如果培養不好,一輩子的遺憾!


謝邀,單親家庭孩子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愛以及扭曲的家庭關係,因為原生家庭被破壞了。您的情況家庭關係並不存在扭曲,因此主要關注對孩子的關心和感情投入即可,同時也要求父親在回來的有限時間裡盡量建立起牢固的感情聯繫。


三個月,連自己和他者都分不出來,說不上什麼「對異性的好奇」。

只不過是平時熟悉的環境發生變化,更有興趣罷了。

就算是真單親媽媽,孩子也不一定受到負面影響。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撫養者保持冷靜。不要太強調孩子和別人不一樣,不要特意在這方面挑骨頭。

舉個例子,可能和很多人的認識不一樣,被父母暴力管教的孩子不一定出現負面影響。

但是,如果其他人都強調「你父母打你了」、「他們不愛你」、「你和別人不一樣」……

就真的會出問題!

平時老公不在家,有事可能會感到無助、孤單。難免不把這種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覺得「我都受到影響了,孩子一定也覺得孤單」。

其實不一定,孩子生下來就是這樣,他不會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保持平常心吧,父母共同管教的歷史很短,古代人六歲以前大多由女性負責教養,大部分皇帝都缺乏父愛,也沒怎麼樣。


瀉藥。

說實話,之所以會來,純粹是想看看「偽單親媽媽」是個什麼鬼。。。- -!

好了,現在開始說點正經的。

我家以前的情況跟題主略有類似,甚至還不如。小時候,我爸爸長期出差,高中以前我對他的記憶基本空白,除了打罵我各一次以外。我媽媽那個時候開了個店,做點小生意,休息的時候我會去店裡玩。我基本上是我奶奶一手帶大的,走哪帶哪,她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她是做居委會工作的,耳濡目染之下,我的品行自認為還算端正。

背景說完了,現在來說說在缺少父愛的大環境下,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我為例,不代表所有人。

首先是性格方面,可能偏內向、軟弱,遇到問題習慣依靠別人而不是主動尋求解決方法,團隊協作能力比較差,更喜歡一個人解決問題,溝通交流能力較弱。當然,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後天改善,但我覺得也僅僅能夠改善而已,不太可能改變。

其次,也是最大的問題,跟爸爸不親!我現在都20好幾了,跟我爸爸之間還是總感覺隔著點什麼,即使是他過生日跟他打個電話,我都會覺得心裡怪怪的。

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擔心,畢竟女兒跟兒子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女兒性格方面弱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孩子跟爸爸之間的親疏感覺。


站在教育終點思考教育起點

作為大學教師,同時作為幼兒家長,給了我一個站在教育終點來思考教育起點的機會。

對照我現在所教學生的種種問題來反思幼兒教育,可以看出某些早期啟蒙教育的端倪,有三點特別深刻的感觸,想和大家分享。

幼兒階段是習慣的起點,有些事情越早知道越好。

◆運動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 ◆

如果只能培養一個習慣,那就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吧。

2014 年 9 月,我市某大學一男生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長跑項目中猝死,令人扼腕慨嘆。年輕的生命還未真正開始就早早凋謝,對學校老師同學來說是重大損失,對其父母和家庭更是沉重的打擊。

事後,我們在對其家庭送去安慰的同時,除了討論學校賠付責任、學工部門應對學生身體情況有更多了解、國家體能測試是否每一個同學都必須參加等等,我們更應該追本窮源,討論學生的身體素質。

90 後大學生們普遍作息習慣不好,經常熬夜,而且只有少數學生有運動習慣,這可能都直接導致了他們每況愈下的身體素質。

即使只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也要讓孩子從小愛上運動。

家裡小朋友所在幼兒園,特色活動是幼兒籃球。初入園時,小朋友從未接觸過籃球,但是在幼兒園接受到了正確的指導,進步迅速。現在已經能輕鬆連續拍球一百多個,還會了單手拍球、單腳拍球、雙人拉手拍球等各種花樣。

她從這項運動中得到了樂趣,每天回家都練習得非常起勁兒。

據說之前幼兒園還請了專業幼兒籃球教練來每周給孩子們上一次課,但是一學期要額外收 198 元的費用。有家長不理解告到教育局,說幼兒園亂收費,導致這項活動不得不停止了。

這就非常遺憾。一項運動,孩子如果能得到正確啟蒙,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很多家長願意在校外花動輒上千元找水平參差不齊的補習班,而不願花區區 198 元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接受篩選過的優質專業教育,這一點,我表示非常不解。

讓孩子愛上運動,從運動中找到樂趣, 這是對孩子一生都有益的事情。

同事 X 老師的女兒,就讀過屠呦呦曾就讀過的效實中學,現在在香港中文大學讀研。 X 老師說女兒小時候, 其他什麼輔導班都沒報,因為身體比較弱,經常生病,就請了個體育家教。請附近大學體育專業的一個學生,每周來陪小朋友玩兩個小時,什麼都玩, 各種球類,跑步跳遠遊泳等等。

體育家教陪小朋友玩了三年,在玩的過程中教會小朋友每項運動正確的運動姿勢,以及基本的運動保護等等。

X 老師說當時那麼一點投入,現在想來,回報簡直無窮大。因為一開始,女兒就學會了運動保護,所以這麼多年運動過程中沒有遭受過任何運動損傷。也因為一開始就學會了正確的姿勢,女兒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就喜歡上了運動,養成了一直持續運動的習慣。

只要想想每年有多少孩子因為運動而傷了膝蓋跟腱等就知道運動保護這件事有多重要了;而正確的運動姿勢,可以讓你在更省力更不磨損身體情況下發揮更好,從而更喜歡運動。

僅僅是運動保護和姿勢正確這兩件事,已經難能可貴,更別提她因為擅長運動在學校歷年運動會上表現出色而得到過數不清的榮譽,這些榮譽極大地激發了其自信心和開朗健康性格的培養。

更因為有運動習慣,她本科畢業那年去哈佛做交流生的時候,可以很容易地融入進去,能共同進行一項運動的人,有著別人無法分享的共同話題。

還有,她因為運動習慣帶來的很少生病的好身體以及令其他女孩子艷羨不已的修長窈窕好身材。

所以,你說 X 老師女兒在運動上算是有天賦嗎?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何謂一個孩子在某件事上 「有天賦」?

所謂 「有天賦」 就是孩子習得了正確的方法,在一件事情上得到越來越多的正面反饋,所以才會有更多動力堅持做這件事,如此而已。

X 老師的女兒剛開始也是體弱多病並沒有顯示出任何運動天賦,但是接受了正確的指導,在運動上接受到越來越多正面反饋,從而越來越發展出 「運動天賦」。

讓孩子接受專業體育訓練,養成運動習慣, 這是讓其一生都會受益的事情。

如果只能讓孩子培養一個習慣,那就培養運動習慣吧;如果只能幫孩子報一個輔導班,那就報一個運動方面的輔導班吧。

假以時日,絕對物超所值。

◆捨得放手讓孩子自立 ◆

我知道現在大學生可能不是很自立,但是今年的新生又一次刷新了底限。

軍訓結束,一位新生媽媽電話我,說兒子得了中耳炎,她從家裡拿了膏藥過來,讓我這個新生班主任每天晚上去寢室幫她兒子貼上。

納尼,我是聽錯了嗎?去寢室幫他貼膏藥?還每天晚上?

我一頭黑線,徹底無語。

首先,這真的有必要嗎?一個大學生如果真的連貼膏藥這件事都搞不定的話,那我真的不明白他是怎麼考上大學的。其次,這位家長,您是真的把老師當保姆了吧?

之後問那個學生,他反而表示並不知情,也表示自己完全可以搞定膏藥的。

看來並不是學生不獨立,是家長不讓孩子獨立。

有一種餓是你媽覺得你餓;

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殘疾是你媽覺得你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到處找委託人,上學期間找老師當保姆,畢業之後給找媳婦兒伺候著。

這讓我想起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描述的一個場景:

一個母親來找心理醫生,說自己的兒子特別依賴父母,都大學畢業了還什麼都不做,每天在家裡躺著。

醫生問她:「小時候,他第一次嘗試系鞋帶,你是不是嫌他慢然後搶過來自己幫他系了?」

母親抬起頭說:「是的,醫生你怎麼知道?」

醫生接著問:「上小學的時候,他和同學發生爭執,你怕他受欺負,是不是你幫他擺平的?」

母親愕然,回答:「是的。」

醫生說:「你自己種下的因,你現在只能接受這樣的後果。你從來沒有教過他獨立,所以他一直依附於你,你只能繼續幫他找工作、給他錢花、幫他找個老婆,然後繼續養著他們。除此之外,你毫無辦法。」

幼兒園外,不斷聽到家長抱怨: 我的孩子不吃飯,老師也沒有去喂她,導致她空著肚子餓了一下午;老師沒有給我的孩子及時增減衣物,導致孩子感冒了……

在中國家庭里, 雞飛狗跳追著孩子喂飯是普遍現象,哄著騙著吃兩口,趁其不備塞一口,導致孩子把吃飯這件事當成了負擔,老大了還不會自己吃飯。

一次單位外出旅遊,同事 C 老師 5 歲女兒的吃飯就讓人印象深刻。她看著飯桌上的菜,告訴媽媽:「我想吃這幾樣請幫我夾過來。」 然後埋頭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之後和大人說一聲就去旁邊玩耍去了。

小姑娘看起來營養充分,各方面發育都很好。在場的媽媽們都很羨慕,向 C 老師取經。

C 老師介紹說,他們很早就教女兒用勺子,大人吃飯的時候女兒坐在餐桌邊的兒童餐椅上和他們一起吃飯。不願意吃也可以不吃,吃完飯就收拾餐桌,中間不提供零食,一直到下一餐飯點才有東西吃。

剛開始肯定有幾頓不吃的,家裡的老人心疼壞了,就偷偷給孩子喂飯,被他們發現後嚴厲制止了。小孩子餓了幾頓之後慢慢就養成了好好吃飯的習慣,吃飯上面不需要照顧了,這樣大人外出聚餐、出門旅遊都可以帶上她。

捨得放手讓孩子自立,從不再幫孩子代辦很多生活基本事項開始。

孩子,你不會的,我可以不厭其煩地教你,直到你學會;

你做起來慢的,我也可以耐心等你,直到你完成。

但是我不會再幫你代辦很多事情了。

我不會再追著你喂飯,因為不想剝奪你主動品嘗美食的權利;

我不會再幫你穿衣服,因為不想剝奪你主動打扮自己的權利;

我不會再幫你刷牙洗臉,因為不想剝奪你掌控自己身體的權利。

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生命來對待,我們自己把吃到一頓美食、去一個新的地方旅行、看一本新書、交到一個新朋友、學一個新東西,當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生命樂趣,為什麼,我們要幫孩子代辦這些事呢?

幫助孩子代辦 TA 本來應該做完全可以做的事,就是剝奪了 TA 享受豐滿充沛人生體驗的機會。

孩子總是要離開父母自己去飛翔的,但是 TA 是在去上大學那一瞬間就學會自立了嗎?

當然不是的。

孩子自幼兒園開始,都是為和父母的分離以及今後獨立的人生進行漫長的準備。

自立是需要一步一步培養起來的:從獨立穿衣吃飯刷牙洗臉開始,到獨立完成作業,到自主決定自己喜歡做的事,再到自主決定自己之後的職業方向,一步步走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捨得放手讓 TA 獨立,讓孩子享受屬於 TA 自己的豐滿充沛人生。

◆家庭積極配合學校教育 ◆

去年,在我市某高校女生宿舍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半夜一點鐘,一位女孩敲響沉睡中宿管阿姨的門,要求出去,說有夥伴開車在門口等著,要出去玩耍。

宿管阿姨說,學生守則上規定宿舍樓十一點之後不準外出了,有事可以明天一早出去。

女孩問,最早可以幾點出去?答早上六點鐘。

女孩威脅說,我等不了那麼久,你不幫我開門我就在你門口守著。

宿舍阿姨無奈說,那你守著吧,我睡覺去了。

女孩等了一會兒,電話響起,外面夥伴在催問怎麼還沒有出來。

情急之下,女孩鋌而走險從二樓窗戶順著水管跳下去。

下面的夥伴沒能接住她,她重重摔在水泥地上。夥伴們都慌了,大聲呼救。

聞聲而來的保安和宿管阿姨趕緊撥打了 120,通知班主任,一起把女孩送到了醫院。

掛急診,找醫生,做各種檢查,同時通知女孩家長。醫院診斷結果為:左腳和腰椎骨折。

女孩家長聞訊,不問青紅皂白,氣勢洶洶帶著一幫媒體記者趕來,在學院書記辦公室拍桌子咆哮,質問說:學生深夜從宿舍樓跳下,你們學校是如何管理的?

待到了解真相,家長得知是自己女兒不遵守學生守則所致,才偃旗息鼓率領眾記者撤退。

近日,網路上流傳的綿陽安州區某幼兒園幼兒喂葯過量中毒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粗心的幼兒家長把服藥劑量的 「3.5毫升」 錯寫成了 「35毫升」,幼兒園老師也未經核實,按照錯誤劑量給孩子餵了,導致孩子藥物中毒。

家長怪罪老師沒有常識,幼兒園老師也很委屈,說明明是家長粗心大意。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學校和家長本該是最親密的同盟者,但一旦出現問題就扭曲成了敵我雙方,家長千方百計想找出學校失職之處,學校如履薄冰把本該用於育人的精力放在了如何維穩、如何不出事上。

諸如此類事件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講是非,只追本窮源:到底,我們孩子的教育應該誰來負責?

有人說,那不廢話嗎,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孩子的教育肯定學校負責啦。

學校教育固然很重要,因為學生的大部分科學知識與技能、社會規範與道德價值觀等都是在學校習得的。

那麼,我們簡單粗暴地把孩子推給學校就可以了嗎?顯然不是的。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家長對孩子成長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

所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作為學校教育執行者的老師與家庭教育執行者的家長,應該共同探討緊密配合。孩子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複雜多樣個體,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的智慧。

是的,我們聽到過太多學校違規的負面新聞;是的,我們也聽到過太多教師失格的醜陋例子。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大多數教育行業從業者,還都是在自己專業上深耕多年,具備深厚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的。

中國教育的頑疾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又都深陷其中,無法苛責單獨的某所學校或者某位老師。在無法改變現狀又不能逃離的當下,學校和家長在現有基礎上加強溝通緊密合作是更好的選擇。

教師和家長不是對立的,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應該是孩子教育上並肩作戰的盟友。與其孩子出事之後再追究責任,不如事先明確教師教導和家長協助責任。

家園共建、家校互動不是一句口號,不是躺在文件上的一句話,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行動,落實在每一次和孩子共同完成手工作業上,落實在每一次和老師的溝通反饋上,落實在家庭教育主動積極地配合學校教育上。

以上,儘早培養孩子運動習慣、捨得放手讓孩子自立、以及家庭積極配合學校完成對孩子更好的教育,是作為大學教師的我對作為幼兒家長的自己,所能給出的最好建議。

=====================================

下載新生大學APP,讓自我升級成為一種習慣。


實話實說。


女兒現在剛三個月,已經表現出對異性的好奇,每次爸爸逗她,她異常興奮

——是你自己對異性特別有需要,每次你老公逗你,你都異常興奮。你這樣分不清孩子和你,你怎麼能做好一個母親呢?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需求和你不一樣。你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樓主,不是女兒對異性感到好奇,是你對自己「偽單身」這件事感到了諸多焦慮,一般來說,如果贍養者自己是樂觀幸福的,孩子的性格也會相對健全。0-3歲孩子最重要的是被看見,被作為照養者的你看見,如果這時你是自顧不暇的,又怎能「看見」她呢?

總之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吧。這事兒有點像異地戀,即使爸爸不在。也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愛一直在啊,怎麼感受呢?因為媽媽一直很快樂啊


你為啥會覺得焦慮?嫁這個人之前你就知道這情況,現在……?

我兒子從小就不跟父親一起,一年他回來一次,或者我帶兒子過去一個月,有假就約去第三國玩。這是簡單背景,然而目前4歲兒子算正常,沒有任何異常…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對比。

題外話,你這是剛生產容易焦慮啦,你想像一下你的人生大事都解決了,每個月還有人給你零花錢,除了睡覺時間你想幹嘛幹嘛!多自由!!想工作就工作(保姆或老人帶),想出去玩就出去玩!

現在心情好了吧。


沒那麼嚴重,正兒八經單親沒有道德問題經濟問題的家庭的孩子都活的好好的,何況「偽單親家庭」

我就是單親家庭的女孩子,我父母只是性格不合,雙方都沒有道德問題。

母親單獨帶大的孩子,媽媽要記得在女孩子長大後,不要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過多,該放手要放手。

孩子的話,沒有爸爸參與成長,像體育運動方面會差一點,做事比較中規中矩。

還有就是容易喜歡比自己大的男性,但是我覺得不算過分


你過於焦慮了,三個月的孩子還不懂事呢。多讓家中的男性長輩陪陪孩子,起到的效果也是可以的。主要是你,一定一定要把心態調整好,他爸爸常年不在家有可能會對孩子有一定影響。但最可怕的是,做為孩子最親密的撫養人的你,由於焦慮或壓力過大的原因導致脾氣不穩定,帶給孩子傷害更大。


多看點育兒書籍啊。

例如育兒百科,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的心,蒙台梭利早教聖經,斯波克育兒經等等。


缺少父親的陪伴是遺憾,但是表達父愛的途徑有很多。不能經常見面就經常聯繫,讓你女兒體驗到爸爸的關心和關愛,同時也可以讓你女兒體諒她爸爸,她爸爸不是不愛她而是工作性質決定了不能經常見面。能在一起的時候就儘力提高陪伴質量。或者你女兒大了以後放假可以去爸爸工作的地方看看,讓她明白爸爸工作很辛苦同時也很愛她。

謝邀


推薦閱讀:

我為群眾讀爛書之:七套幼兒科普繪本的綜合評測
幼兒便秘救助!?
幼兒適合看奧特曼這類被認為含有「暴力元素」的電視節目嗎?
做幼兒教師前需要準備什麼?
為什麼各種媒介都在宣揚國外幼兒教育的先進,但幼兒園還是一樣保留傳統的教學方式?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 單親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