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的世界就相當於放大版的春秋戰國」這種說法?
這種類比主要是從國際關係中的 均勢、 霸權以及無政府主義 出發的吧。
這種類比本身就不嚴謹,而且面向的對象也不要求嚴謹,它更像一個標題黨,利用人們並不深的歷史知識和模糊的記憶與印象,來達到博眼球的效果,甚至都算不上安利觀點。春秋戰國給人印象有幾點:1、在一片範圍內有好多個國家。2、這個範圍內的幾個主要國家勢均力敵,沒有誰能一統天下問鼎中原。3、雖然沒有一個可以征服其他所有國家的國家,但每一段時期都有一個實力相對較強的「霸主」,能出來鎮場子。現在冷戰以後的國際形勢呢,簡化來看,1、地球上有很多主權國家。2、一些主要的實力較強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較大影響,世界歷史也將會更多的記住它們。3、蘇聯的解體讓國際關係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國就像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無力統治世界但誰也干不動它。
這大概就是類比的出發點吧。然而現在國際關係錯綜複雜,早已不是那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都不發達的春秋戰國時期所能比擬。核武器讓野心家不能肆意妄為,依賴和複合相互依賴讓死對頭無法徹底撕破臉皮,技術的發展讓信息更加不對稱還是更加透明?無論是現實主義、自由主義還是建構主義,都無法單獨的全面解釋這個世界。時代在變,內政外交的思維和手段也隨之改變,我們搬個小板凳在電視機前坐看習大大談笑揮間縱橫捭闔吧!古代中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確實和地球村的現狀很相似
歷史哲學?題主的這個話題有個叫許田波(註:哥大政治學系博士,美國聖母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的曾經研究過,寫了本書叫《戰爭與國家形成:春秋戰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其觀點受到一個叫趙鼎新(註: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終身教授)的社會學家批判,恰好能回答此題。(個人認為老趙的學術水平除了現象級人才外吊打全體知乎用戶群應該問題不大。。)原文列之如下:
趙鼎新 在西方比較歷史方法的陰影下———評許田波《古代中國和近現代歐洲的戰爭及國家形成》
信息來源:《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5期|作者:趙鼎新發布時間:2008-12-13 在西方比較歷史方法的陰影下———評許田波《古代中國和近現代歐洲的戰爭及國家形成》趙鼎新原文載於《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5期
許田波的《古代中國和近現代歐洲的戰爭及國家形成》一書運用比較歷史學、以國際關係理論和行為主體性(agency)為核心的理論方法,提出了如下核心問題: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和近現代歐洲的歷史發展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性。比如,它們都起源於一個由許多國家組成的封建社會,都有著頻繁的戰爭,都經歷了封建體制的垮台和官僚體制的形成,都有著一個弱肉強食的國際秩序。但是,歐洲在發展中形成了一個多國平衡的局面,而中國卻走向了統一。 這是為什麼呢?對這一問題許田波的解釋是:為了在國際爭鬥中取得優勢,競爭各國就必須採取對策。但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國家採取了自強性改革和聰明的軍事外交策略(cleaver strategies,指的是法家改革和在《戰國策》中所描繪的縱橫家的外交手段),而歐洲國家卻都採取了自衰性的對應和相對「笨拙」的外交策略。①中國的國家力量在自強性改革和聰明的軍事外交策略中越來越強大,於是就迎來了秦帝國的統一,而歐洲國家卻因為採取了自我弱化的對應和「笨拙」的外交策略而在近現代的發展中失去了武力統一的機會。②作者書中的推理十分清晰,許多具體論點也不無道理。作為把中國先秦史和近現代歐洲史進行充分比較的第一本專著,該書在西方學術界定會佔有相應的地位。但她所運用的比較歷史學方法和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雖然均盛行於西方世界,卻都在方法論意義上有較大誤區。這些方法論上的誤區導致該書在提出問題、解釋問題、敘事形式和歷史材料的運用上都有很大的偏頗。為了理解本書問題的根源,我們首先從比較歷史學方法和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弱點談起。一、在比較歷史學方法的陰影下許田波在書中所採用的是西方社會科學中常用的比較歷史學方法。這一方法的標準做法是把兩個(或數個)不同案例放在對稱的位置上加以比較並從中找出一個作者認為是關鍵性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在現代化過程中俄國和中國走上了共產主義革命道路,日本和德國走了法西斯道路,而英國、法國、美國卻走了民主道路[Moore,1966]),作者的任務則是找出導致這些案例之間的不同(或相似)理論或是關鍵機制。但是,這種比較歷史學方法有著以下致命弱點:第一,為了使比較有意義,這些案例就需要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案例之間有許多不同點的話,就很難確證到底是哪一個不同點導致了我們所想解釋的歷史發展軌跡。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和近現代歐洲處在不同時空及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下,它們之間的差異多如牛毛,我們因此很難在這兩者之間做出有意義的對稱性比較。就這點來說,韋伯的問題(即為什麼資本主義興起在19世紀歐洲而不是同時期的中國和其他文明)就要比許田波書中的問題顯得有意義,因為韋伯把不同案例放在同一時間背景下,或者說至少在時間這一點上對不同案例進行了控制。,第二,在對稱性比較歷史學方法下,研究者提出的問題基本上都具有單一性。比如許田波所想要解釋的是「為什麼近現代歐洲形成了一個多國平衡局面,而中國先秦卻走向了統一?」而另一個由凱瑟和蔡泳(KiserCai,2003)所作的研究則是要解釋「為什麼科層制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而不是同時代的其他文明?」這裡面有許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果我們就一個案例提出多個要解答的問題時,我們將會很難為之找出一個合適的對稱性案例來。比如,把以上許田波、凱瑟和蔡泳的問題糅合成如下問題「為什麼先秦中國不但走向了統一還產生了科層制」的話,我們將會很難為這一複合問題找出一個對稱性的案例來。近現代歐洲肯定是不行了,因為近現代歐洲雖然沒能統一卻形成了韋伯意義上的科層制。古羅馬帝國也不行,雖然古羅馬帝國造就了當時歐洲的統一,卻沒有能形成先秦中國式的科層制。對稱性比較歷史學方法在提出問題時就違反了科學方法中的一個最為基本的原則,即一個有效的理論應當是一個能解釋更大變異的理論(如果x能解釋a不能解釋b,但是y不僅能解釋a而且能解釋b,那麼y就是一個更好的理論)。①這就是說,所要解釋的現象越多,提出不同的能同時解釋這些現象的理論的難度就會越大,而對於單一的問題,我們往往能建立許多不同的解答,甚至是與經驗事實毫不相干的解答(試想,對於兩個路人吵架後打了起來這一事實的原因,你能提出多少在邏輯上合理的解答)。具體到許田波書中所提出的問題,她所想解釋的說到底就是為什麼秦始皇能統一中國而拿破崙卻不能統一歐洲。對於這樣單一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答是非常容易的(我在本文的後半部分還會舉例說明),並且,只要一個學者有著說得過去的完形能力,他所提供的解答在外行看來也總會有一定道理。一般來說,平衡性比較歷史學方法理論所揭示的往往不是某一經驗事物發展的真正內在機制,而僅僅是該理論的邏輯結果與該經驗事物的結局具有同構性。它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是一個形式理論。②,第三,歷史敘事的關鍵在於時空,即一個歷史事件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和什麼場合,以及以什麼方式在時空中發展。只有在這樣的敘事手法下,我們才能開始真正理解甚至解釋歷史動態中一些有意義的規律。但是,受到對稱性比較歷史學方法一些固有局限的限制,採取這一方法的學者一般重比較而輕歷史,或者說他們的歷史敘述往往缺乏很強的時間/空間感。在書中,許田波基本上是在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框架下來分析春秋戰國的歷史發展的。但是我們知道春秋戰國的霸主期、轉型期和全民戰爭期都有著各自十分不同的政治和國際關係形態。被她所標記為「聰明」的那種爾虞我詐的國際政治謀略直到全民戰爭中期才逐漸佔據上風。比如,作者在書中強調了早期歐洲一些大國,如法國的瓦盧瓦王朝(公元1328-1589)在與哈普斯堡王朝爭霸時,採取的都是自衰性策略(Hui,2005:36)。其實,在中國的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取得領土後普遍把新佔領土分封給貴族和軍功貴族(史稱二級封建化)。這一過程加強了貴族的勢力,削弱了國家的力量,導致了晉國和其他一些中原大國相繼垮台。顯然,在春秋戰國的早期,諸侯國在爭霸中所採取的也是典型的自衰性策略。總之在對稱性比較歷史學方法的限制下,田波書中的敘史手法缺乏時間感,例子缺乏說服力,因此可能難以得到對時間十分敏感的歷史學家的認可。二、運用國際關係理論的誤區,作為一個注重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許田波還犯了個幾乎是所有國際關係政治學家都常犯的錯誤,即輕視社會結構的作用而過分強調行為主體的策略選擇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田波的中心論點之一就是戰國時中國的政治家採取商鞅式的改革策略而近現代歐洲卻沒有這麼做,因此中國走向了統一而歐洲沒有。不同政治策略當然有可能造成不同的歷史後果,但是從長時間段來看,歷史發展往往是行為主體的非企及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此外,行為主體的策略選擇及其有效性是受其他條件約束的。比如說,如果路易十四在建立中央集權國家時碰巧讀了商鞅的書並決定採取商鞅的主張來進行改革,這樣的改革在法國能成功嗎?我想多少了解一些歐洲歷史的讀者都會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原因是,先秦法家改革所面臨的反對力量僅僅是已經在走向沒落的貴族勢力,而在法國,路易十四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貴族勢力而且還有強大的教會勢力和中產階級力量。先秦中國和歐洲在封建戰爭趨於激烈初始,國家力量均很微弱且都沒有常規軍。但在歐洲,獨立或半獨立的經濟城市在歐洲封建戰爭趨於激烈之前,即在中世紀早期就已經逐漸形成,而先秦中國卻不具有此類城市。因此,當中世紀的騎士戰爭在歐洲趨於式微之時,許多國家由於沒有能力像中國戰國時期的國家一樣在國內採取強制方法建立常規軍而不得不依靠僱傭軍來打仗。這就使得歐洲戰爭越來越依靠國家財政甚至是舉債來進行。但是,由於歐洲當時的城市經濟和金融系統都已十分發達,依賴金錢打仗在一段時間內對許多歐洲國家(特別是那些城市國家)可以說是十分有效的辦法,這就更增強了歐洲戰爭對金錢的依賴。歐洲這種形式的戰爭給了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城市利益向國家進行討價還價的砝碼。總之,在強大的貴族勢力、教會勢力和城市經濟勢力的限制下,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集權改革都不可能像秦國的商鞅改革那樣進行得那麼徹底。三、從方法局限到經驗偏差
理論和方法上的偏頗給許田波的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在平衡性比較歷史學方法下,我們對於「為什麼近現代歐洲不能達成統一,而古代中國卻達成了統一」這樣一個問題能提出許多不同的、聽上去可能更為切合實際的解釋。在以上的論述中筆者針對這一問題已舉了一些例子。我們還能繼續列舉出不同的例子,限於篇幅,這裡僅舉三例。1·先秦中國和近現代歐洲處在完全不同的地理(空間)環境下。近現代歐洲的地理環境要比中國複雜得多。田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是為了維護她的理論,田波馬上就強調中國也有著山脈河川等複雜的地理條件,但這些卻不妨礙秦國的統一歷程(Hui,2005:90、160)。①必須指出的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文明的核心地帶是在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之間。從秦國的角度看,出函谷關後黃河與伏牛山之間的地形逐漸開闊,至洛陽以東更是一馬平川。在秦國佔領了四川後,更能順長江而下從背後對楚國的腹地發起攻擊。以山西地域為核心的三晉境內雖然有著太行、呂梁和中條山脈,但是它們對秦國的進攻來說構不成關鍵天塹,因為三晉的中心地帶是在由汾河相聯接的運城、臨汾和太原三個盆地之間。秦軍跨過黃河馬上就進入了開闊的運城和臨汾平原。更重要的是,許田波還忘記了地形僅僅是戰爭地理的要素之一。除了地形外,影響戰爭的地理要素還包括距離、氣候和病害等其他因素。田波自己曾經指出從巴黎到莫斯科的距離幾乎是從咸陽到臨淄的3倍(Hui,2005:160) ,但是她顯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距離背後的軍事意義:它意味著除去殖民地不算,近現代歐洲的戰爭舞台比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要大出許多倍。在機械化運輸產生之前的拿破崙時代,這距離本身就會給戰爭帶來無窮困難,何況戰爭舞台的擴大還帶來了溫差、降水和疾病的多樣性。近現代歐洲的戰爭舞台從北非和西班牙的熱帶一直跨越到北歐和俄國的極地氣候。慘敗在俄國的拿破崙軍隊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凍死而不是戰死的。(2·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和近現代歐洲還處在完全不同的歷史(時間)階段下。具體地說,在現代民族主義產生之前,一個地方的百姓並不在乎誰是他們的統治者即「誰給我吃飯,我就喊誰萬歲」)。即使對於精英階層而言,它們與外來民族統治者的矛盾往往也僅是文化上而非民族認同上的矛盾。因此在滿人入關接受了漢人文化後,漢人也就逐漸接受了滿人的統治。這種現代民族主義產生之前的國際政治條件有著兩個直接的後果。首先,只要一個地區的統治集團被異族征服或者與異族統治者達成了妥協之後,百姓階層幾乎不可能發起持續的、有組織的抵抗活動。其次,各國的統治精英和百姓對本國利益並沒有一種出於民族主義情感的忠誠,對他們來說在戰爭時期或者在平時去投靠敵對一方並為對方效力並不會構成重大的心理負擔。這就是為什麼戰國時各國的知識精英會奔走各國待價而沽,為什麼秦國能夠在各國招募人才為其服務,為什麼在抵抗秦國時各國百姓不會自發發起游擊戰式的抵抗運動。總之,先秦時的戰爭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於今天所講的內戰(civil war),而不是完全的國際戰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許田波的整個比較研究的合理性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戰)。相反,在拿破崙試圖征服整個歐洲時,歐洲已進入了民族主義時代。現代民族主義最為重要的特徵就是臣民轉變成了具有獨立意識的公民,公民熱愛自己的祖國並有了強烈的認同感,即祖國成了一個「想像共同體」了(Anderson,1991)。這給歐洲的統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正如許田波自己在書中寫道的,拿破崙的垮台始於他在西班牙的戰爭。而拿破崙之所以垮在西班牙戰場上就是因為西班牙人在新興的民族主義的激勵下發起了拿破崙軍隊根本就無法對付的現代游擊戰爭(Hui,2005:132-133)。可惜的是,田波並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3·筆者甚至認為,在近現代歐洲,即使我們假設某一個國家成功地進行了中國的法家式改革,它也不見得能統一歐洲。儘管近現代歐洲各國的國家發展道路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內部也有著不同程度上的「自強」和「自衰」傾向。問題是,歐洲那些走在「自衰」道路上的國家其實並不弱。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路易十四發起了集權性的改革,但法國在此後卻屢敗於英國,並因此促發了法國革命。拿破崙橫行歐洲時在世界上處於日不落帝國地位的卻是英國。為什麼呢?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法國的改革不夠徹底。英國的君權雖然在光榮革命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因為實行了君主立憲制,英國政府的合法性基礎卻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一旦英國的統治集團在議會中取得了共識後,英國國家的財政汲取能力往往超過法國。其次,近現代歐洲由於種種原因走了一條靠錢打仗的道路。這類戰爭的弱點是很容易引起財政危機,但是它同時也刺激了國家對發展經濟的興趣。在資本主義正在興起的歐洲,這一過程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軍事生產和技術的飛快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國式的集權道路加強了國家的任意性權力(despotic power)和組織能力(即曼所說的粗放性技術),而英國式的憲政道路則加強了國家對社會的滲透能力(infrastructural power),以及生產和技術創新能力(即曼所說的集約性技術)。①而在工業革命即將來臨的歐洲,英國的「自衰」道路顯然不比法國的道路要來得不成功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歐洲發展反而有著朝向英國式「自衰」道路上靠攏的傾向。走了「自衰」道路的近現代歐洲雖然沒能統一本土卻幾乎統治了整個世界。我們誰敢說歐洲的「自衰」道路降低了它們國家的實力?歐洲發展顯然與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形成了巨大對比。正是由於當時中國並不存在一種有效的「自衰」路線可與法家的「自強」改革相抗衡,於是各國只能爭相進行法家改革以獲取戰爭的勝利。,許田波的書中還有著不少次級性缺點。比如,大多數漢學家強調中國文化的和平性和內斂性,而她卻批判了這種觀點並強調了中國文化的好戰性(Hui,2005:156-159)。在這裡田波顯然忘記了漢學家們強調的是漢以後中國社會的基本狀態,而她分析的卻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社會。這完全是兩碼事。在法國的地域政治地位這一問題上,許田波想當然地把拿破崙時代的法國和戰國時代的秦國相比。其實,法國南有西班牙,西有大英帝國,北有普魯士,東有奧匈帝國和俄國,是一個典型的四敵之國它的地域政治位置更像魏國而不是秦國。)在書中,作者還強調了秦國軍隊打仗勇敢是因為它們的人民有著言論自由、法律公正權力和經濟權力(Hui,2005:168-177)。①書中經常用許多現代概念來描述古代現象,讀後時常會讓人產生觸目驚心之感。作者在運用這些概念時的諸多不當之處不便一一指出。僅需說明的是,秦國法家改革的基本方法和「成功」之處就在於「胡蘿蔔加大棒」,它給臣民的好處與現代意義上建立在「社會契約」基礎上的公民權絕不能等同。秦國的法律以刑法為核心,即意在控制民眾、鼓勵打仗勇敢者和嚴懲即使是很微小的「違法」行為,而不是給民眾什麼權力(這就是為什麼陳勝、吳廣會被逼造反。在秦國和戰國其他各國有著一定的「言論自由」也是因為思想控制在當時的中國尚未發明。這種「自由」絕不具有法律上的意義。當然,我以上的這些批評絕無意否定許田波著作在西方意義上的學術質量。田波為了撰寫此書閱讀了大量的文獻材料,整本書的微觀論證邏輯大多具有很強的嚴密性。這些都是我們國內學者需要加以學習的。雖然田波整本書中的觀點和分析思路有失偏頗,但是她的許多具體分析往往不失精闢,讀後能給我們不少啟發。該書獲得了美國政治學學會2006年的國際歷史和政治Jervis-Schroeder最佳圖書獎。作為一本開創性的著作,她具有自己的意義。參考文獻:趙鼎新,2005,《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Anderson, Benedict 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Hui, Victoria Tin-bor 2005,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Kiser, Edgar Yong Cai 2003,「War and Bureaucratization in Qin China:Exploring and Anomalous Cas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8.Mann, Michael 1986,The Sources ofSocial Power,vol.1:AHistory ofPowerfrom the Beginning toA.D. 1760.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Moore,Barrington1966,Social Origins of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Boston: Beacon Press.作者單位: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沒有戰國。春秋的主題是稱霸,就和現在一樣,稱霸。
所以那個拿燕國首都做首都的國家繼續當燕國嗎?
拿衣服!
除了都有很多國,看不出有別的相似點。。
瞎扯幾句吧,我覺得當代世界國際關係有點像春秋後期。春秋和戰國不是一回事,當代各大國還是像春秋時期在爭霸(當老大),而沒有像戰國時期那樣以佔領他國領地人民為目的的大規模戰爭(當強盜)。
聯合國對應周天子,有點像丐幫手裡的打狗棒,自身沒啥實力,但大國又都要搶,好當霸權象徵,身份雖貴,但窮得可以,常靠各位霸主或諸侯國施捨。美帝類似晉國,當年晉國政體也是輪流作莊,且自身當國際霸主好多年,有時雄起一把,教訓幾個不聽話的軟柿子,但各種紙牌屋內鬥。俄毛類似楚國,看著很大一坨,大多是蠻荒之地,自我感覺不錯,也當過霸主,但和中原諸國(歐洲)尿不到一壺去天朝類似秦國,春秋時期秦國也出過霸主,卻是要改變世界格局的節奏,一直被中原諸國(歐洲)視為鄉巴佬,自身也帶著自卑的心態跟中原各國學習,學得四不像卻自成一套武功,喜歡跟霸主晉國對著干,又時常跟晉國通婚聯姻的扯不清。英國類似魯國,凡事跟著老大(晉國)混,自認是文化正統,其實實力掉了一茬,早不復當年周公雄風了。法國類似宋國,實力不夠,偏自我感覺不錯,偶爾也會出來稱一下小霸,立刻就被人打得灰頭土臉。isis,感覺有點像盜拓,搶別人家東西,也有點墨家,有宗教性質,信徒甚眾。但盜拓僅止搶劫,墨家主張非攻,沒法一一對應,只是有點像。大國之間一般不直接干架,都是派各自小弟互咬。各種思潮百家爭鳴當代世界與春秋戰國不同的地方,春秋戰國那時沒有宗教,很少有意識形態不同引發的衝突或戰爭。沒有核武器,沒有互聯網,沒有飛機,火簡,高鐵……。當時的國際貿易還不頻繁。春秋戰國時期沒有現在的物質水平好,諸侯上廁所都有掉坑裡死掉的,我勒個去。
至於題主問會不會真的有國家一統天下呢?我剛才說了我個人覺得我們現在處在春秋後期,互聯網,飛機,高鐵,導彈,航母,衛星已經把世界各國間的距離拉近了,而隨著互聯網對核武器知識的擴散,等弱小國家也掌握了核技術並能批量生產時,戰爭升級到殺人盈城殺人盈野的戰國時期是很有可能的,但春秋經過戰國再到統一經過了近兩百年,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是看不到統一了。但升級到戰國時期卻很可能碰上,借用《三體》中的話:生存一直是宇宙中最艱苦的事情,但處在和平狀態中的地球人卻似乎忘記了這一點。這個提法在大部分人看來皆是無稽之談,荒謬可笑。但我很喜歡這種提法,因為這種提法本質上強調了一種憂患意識。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這種提法是否合理,而是現代戰爭,因其巨大的殺傷性,註定了無法持續太長時間,但一旦戰爭開始,所有沒有準備,或是準備不充分的國家,都將面臨亡國之危。對於少部分可以做世界公民的人而言,不需要考慮國家的存亡,但國家利益從來都是與其內部大部分人的利益切身聯繫。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你可以抨擊此類問題的不現實,但拒絕思考意味著傲慢與偏見。諷刺這種提法保守過時的人,自己未嘗不是保守而迂腐的。
春秋戰國的鬥爭和現在的國際形勢極其相似,縱橫捭闔,各國都想爭霸主,世界霸主,地區霸主。中俄聯合抗擊美國。美國又打擊每個崛起勢力。春秋齊楚秦等都當過霸主。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美國也是交替。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中國不缺乏智慧,缺少的是干實事,能為崛起貢獻力量的人。
有一定類比性,現類比如下,圖個樂勿噴。
中國-秦國(工業黨);
日本-魏國(變法早,四戰之地,用力過度後勁不足);朝鮮半島-韓國(大國操縱之地,是攻打秦國的門戶,日本經朝鮮打中國,中國和美國在朝鮮狠打過);俄羅斯-趙國(胡服騎射,野蠻,軍事強大,但經過二戰人口不足);美國-齊國(善經商,長期的霸主地位,喜歡搞國際學校,稷下學宮,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意識形態長期佔優);歐盟-楚國(楚國大,但集權不夠,內部政治統合力弱);英國-吳越國(曾經的霸主,但很快被取代了,後面被楚國合併);中東-燕國(荊軻刺秦王,早期的政治恐怖主義代表)。中亞-秦國西戎;台灣-秦國河西之地;印度東南亞-秦國巴蜀。
一路一帶就是搞定西戎巴蜀。北和西戎,南收巴蜀,收復河西失地,東向以爭天下。鋒芒首先就是韓國和魏國。韓國和魏國只好天天想著和齊國結盟。第一島鏈,第二島鏈,tpp,都是合縱攻秦。但六國內部矛盾大,所以結果演變成連橫佔優。戰國不像,和春秋有些共同點。春秋無義戰,但師出必有名,侵略別人都需要找出一個理由,沒給天子送酒草啦,國君不尊禮啦,反正一定要顯得自己打別人是幫別人改正錯誤(礙著你什麼事了?人家家裡自有大人管呢)類似現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民主、反人類什麼的。春秋掠奪戰爭多,滅國戰爭少,滅國在道義上吃虧太多,一般不敢承受這種壓力。當今亦然,把別的國家打爛、打得四分五裂多,但直接劃歸自己的領土少。至於「周」,現在也許被虛體化了,叫「人權」?或者比之聯合國也尚可,都是沒人理,被大流氓隨意操縱的擺設。
說幾句題外話,現在的電視劇實在是腦洞大開,以前歷史演義小說還基本根據歷史大概的脈絡,現在的歷史電視劇,不說服裝道具這些細節上的問題,某些基本初中生都應該知道的年代問題都搞不清,真不知道這些編劇九年義務教育怎麼畢業的
我想知道周天子是誰?
有點像春秋,但不像戰國。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外來文明的介入。地球很難實現統一。還有我覺得就現在地球統一也不一定是好事,缺少競爭,可能會造成人類進步緩慢(新人第一次發表觀點,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這種類比強調的是國家關係而非國家實體,所以我個人認為樓上一些答主以「那xxx該對應那家呢」這樣類似的論點來答題的話本身就已經跑偏了。
客觀點來看,「放大版春秋戰國」這種說法,其實只是為了方便普通人來理解現如今複雜的國際局勢罷了,這是人的一個特性,就是面對不熟悉的新事物,人總想從舊事物里找到新事物的影子,從而強行構建一種聯繫,哪怕這種聯繫可能壓根不合理甚至是錯誤的,但「有總比沒有強」,有聯繫,才能安心。類似的情況在邏輯上談因果關係時也時有發生,人總是傾向於給具有一定相關性的多個事物構建相互聯繫,而非承認他們並沒因果關係。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上就很好理解了,「放大版春秋戰國」這種提法,本身談不上錯誤,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不具備充分國際關係知識的人在初步涉獵國際關係時採用的一種輔助措施,從而將複雜未知轉化為簡單已知,就好比科普書,把複雜知識簡單通俗化,幫助人培養興趣和入門,但等知識到一定程度以後還想深入學習,那麼科普書中的不嚴謹和錯誤可能會反而起到掣肘的效果,這時候就必須拋之棄之。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學習國際關係的新手,用「放大版春秋戰國」作為理解複雜國際關係的基礎模板,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不斷積累,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事情已經無法用這個模板來套用,這時候就要果斷拋棄這個提法了,因為它畢竟實在是太粗糙太簡陋了。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姑且不論古今各種社會條件的差異,在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外交,兩者都有很多的類似之處,相互制衡,合縱連橫,及其相似。現在的軍事上的核威脅和古代在軍事中戰車數目的威脅是及其相似。
給不懂外交策略的人科普,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自然要寫的生動點。硬要說異同,很多事情概括成內核一致,外延不同。比如上兵伐謀,比如遠交近攻,當然現在的遠近已經不單純是地理位置的遠近了。硬要說那個事件跟哪個事件差不多,哪個國像哪個國,那八成是錯的。
沒哪點像。
戰國那時,各國打仗主要是君王意志的體現,為了資源以及生存下去,不被消滅。
現在民主化浪潮席捲全球,公民的意願越來越多的左右政府決策。
一個普通公民,不想著賺更多的錢,不想著如何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而是想著通過戰爭吞併其他國家,統一世界。你覺得這種人是不是瘋子?中國人就是太迷信於自己的歷史,好像什麼問題都能從「歷史」里找到答案,除此之外找不出其他更好的方法,什麼俄美中就是魏蜀吳,中美就是楚漢爭霸,我想說任何時空的任何個體都是不同的,何況是國家,而且我建議他們多看看外國歷史或者其他學科的書籍,可能還可以找出更好的比喻來
就是放大的春秋戰國。美國(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對應秦國(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西方霸主。trump像不像昭襄王?俄為楚,地大,三戶,野蠻,落後。日為齊,東海之濱,富甲一方,顯赫一時。歐為魏,最早牛逼起來的那一批,然後勁不足。中,四戰之地強敵環伺。由於某些原因,中國還能是哪個國家?
現在的世界格局,不過是春秋,尚未戰國
推薦閱讀:
※如果明清時期沒有閉關鎖國,現在的中國乃至世界會是怎樣的局面?
※puritan 和 pilgrim的區別?pilgrim 是puritan的一部分嗎?
※納粹與第三帝國(一)
※自漢以來,中原政權與北方游牧政權頻繁「和親」,和親雙方有何政治經濟考量,和親局面一般出現在什麼背景下?
※波士頓傾茶事件是侵犯了私有財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