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以及同盟國,發明了哪些奇葩的武器和器械?
求圖,求解說發明這些東西時的歷史背景和環境。
不請自來,我先來介紹一款奇葩中的戰鬥車吧!多圖預警!!!!多圖預警!!!!多圖預警!!!!
1、Sdkfz.2型半履帶摩托車
該小車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殘疾人摩托車」。早在1930年代,德國人就熱衷於半履帶式車的研製,先後研製出1t、3t、8t、12t、18t、24t等多種型號的半履帶式車輛,並以HK系列命名。其中,小型的半履帶式車命名為HK100型,由兵器局第6科負責研製,目的是開發一種能空運的半履帶式車輛。研製工作於1939年開始。在研製過程中,參考了奧地利的輕型半履帶式車輛,研製工作進展很快,1940年初就製成了樣車,年內共製成了70輛試生產型車,並進行了廣泛試驗。第一輛"殘摩" 1941年6月5日正式裝備德軍,成為了德軍中的萬能"勤務兵",偵查,運輸,牽引,戰地通訊簡直無所不能,不但在德軍中深受歡迎,在美軍將其繳獲後,也是對其讚賞有加,這樣的神器自然在之後的量產中步步加碼,"殘摩"1942時的產量只有985輛;1943年時就生產了2450輛;1944年更是達到了4490輛。小車各項指標製造商:NSU種類:半履帶型摩托車成員:1~3名全長:3m寬:1m
全高:1.2m重量:1235kg引擎:OPEL 水冷直列4汽缸引擎OHV1478c.c.馬力:36馬力 3400rpm最高速:路上:72km/hr 野外:40~48km/hr牽引重量:4.5t從外觀上看,前部是駕駛員座位、變速箱和駕駛部分,後部是發動機及其各系統。發動機的動力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到前面的變速箱,再傳到兩側的主動輪上,帶動履帶,推動車輛前進。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每側有4個交替排列的負重輪。採用扭力桿式懸吊臂和單銷式履帶;履帶中央有橡膠墊塊,履帶板寬度170mm,每側有40塊履帶板,履帶著地長為820mm。履帶的張緊度可以調的。燃油箱設在履帶兩側的上方,燃油量為2×21L。一般一個駕駛員帶上兩名戰鬥人員,小車看著就已經是夠嗆的趕腳了。但是不是他的真實實力,人家是個短小精悍的小鋼炮。這個小車在實戰上受到廣大的好評,尤其是德國的"綠色惡魔「傘兵」,因其需攜型一些較重的裝備實施機動,尤其在巴爾幹半島上表現突出;在山地部隊里也往往看到的他的蹤跡,甚至也有部分的車輛轉用為拖行各型的飛機的曳引車。兄弟載著跑啊!!!!
小炮拖起來呀!!!!飛機怕個啥!俺也能拉呢!!!優越的越野能力老美俘虜了也要開開~~愛不釋手它是第一款由噴射發動機推進的飛翼機並包含可以迴避雷達的偵測的技術-這是第一架擁有俗稱隱身技術的戰機,不過此機的匿蹤性能是飛翼外型帶來的巧合,並非特意設計。
對的,這個飛機長這個樣子。是不是有點像美軍現役的B2轟炸機呢?德國當時的黑科技簡直了~~~~~~~~~~~~~~下面就簡要介紹下該種飛機的研究歷程吧。對飛翼機(Flying Wings / Nurflügels,也稱全翼機)的研究由來已久,19 世紀末期就有不少理論探討,在上世紀 20~30 年代航空業的「黃金時代」中,蘇聯的鮑里斯·I·切拉諾夫斯基(Boris Ivanovich Chernanovski)、美國的約翰·K·諾斯羅普(John Knudsen Northrop)等人都在進行飛翼實用化的探索,前者於 1924 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架飛翼機,1926 年成功試飛了 БИЧ-3 型,1930 年後又陸續有 БИЧ-7/7A/11 等型號面世,後者也於 1929 年將「1929 飛翼」(X-216H)首次送上藍天。而在德國,除了亞歷山大·利佩什(Alexander Lippisch,即後來 Me 163 的設計者)外,年輕的霍頓兄弟——沃爾特和雷瑪(Walter / Reimar Horten)也開始嶄露頭角。霍頓兄弟從小就嚮往能設計出飛得既高又快的飛機,之所以痴迷於飛翼,是因為他們堅信只有這種單純以機翼容納乘員和動力系統,取消機身(或者說是翼身融合)、水平尾翼和垂直操縱面的布局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阻力。除了要解決穩定性問題外,飛翼的方向控制可以通過副翼、襟翼和擾流片等部件的組合作用來實現。1929 年沃爾特在試驗模型,別看現在只是一個小模型,以後可就是真飛機了。從利佩什研製的三角無尾機中獲得靈感,30 年代早期兄弟倆製作出了 Horten I(Ho I)木製滑翔機,當時他們還不到二十歲,此後陸續試製了一系列無動力或帶動力的載人飛翼機以不斷積累經驗。納粹上台後為重整軍備而對航空業的大力支持為他們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當然代價也在所難免,1937 年 Ho V 首飛時就發生事故,哥倆一個傷了下巴,一個磕了牙齒,不過有付出也有收穫,Ho V-B 在 1938 年的成功試飛就比諾斯羅普的同類型號 N-1M 早了兩年。
上圖為三角形的Ho I滑翔機。1936 年霍頓兄弟加入德國空軍後(霍頓家是三兄弟,當時沃爾特曾短期加入過 Bf 109 戰鬥機部隊,後來在不列顛戰役中有擊落 7 架的戰績,雷瑪也接受了訓練但沒有參加實戰而是負責技術工作。另一個兄弟 Wolfram 則在 He 111 上被擊落於敦刻爾克),就開始考慮飛翼在軍事上的用途,歐戰爆發後甚至設想用大型飛翼滑翔運輸機實施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在 1941~1943 年間,他們著手研究飛翼戰鬥機的潛力,並且與走在時代前面的其它設計師一樣,也意識到應該採用新型動力裝置才能使飛機性能突破現有的水平,因此特意通過 Me 262 等項目了解噴氣發動機的各種數據資料,計劃先製作無動力的原型機,進行滑翔試驗後再以此為基礎配置噴氣動力系統,這一構想就是 Horten IX(Ho IX)。
構想圖作為空軍軍官和飛機設計師,霍頓兄弟不難有機會與德國空軍高層直接接觸,特別是他們的設想正迎合了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提出的「10003 」概念(即新研製的戰機必須達到載彈量 1,000 千克、時速 1,000 千米、作戰縱深 1,000 千米的性能指標,否則不予支持),很快得到了空軍一把手的首肯,在哥廷根(Gottingen)建立一個特殊部門稱為 Sonderkommando 9 / Luftwaffenkommando IX,開始項目的實施。
一開始 Ho IX 的研製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可以說是德國版的「臭鼬」工程,甚至連德國航空部(Reich Luftfahrt Ministerium - RLM)也並不知情。不過紙包不住火,到 1944 年初還是被航空部發現了,並以未經協商批准為由下令停止項目。霍頓兄弟當然繼續走上層路線來遊說當權者,加上此時戈林通過情報得知美國的諾斯羅普也在進行類似的飛翼項目,而且整個戰局也開始對德國不利,因此沒多久他們就獲得了正式的官方支持,項目編號為 RLM-Number 8-229,反而得以加快原先的進度。
上圖為無動力版的Horten IX1944 年 3 月 1 日,第一架無動力的原型機 Ho IX V1("V"代表"versuchs"即"experimental")被拉出位於哥廷根的廠棚,由一架亨克爾 He 45 牽引升空進行滑翔試驗,在 V1 上負責操縱的是 Heinz Scheidhauer,5 天后換用更大的雙發 He 111 作牽引機。
無動力的 Ho IX V1 及試飛員 Heinz Scheidhauer
由於缺乏座艙增壓系統,當時曾為飛行員專門設計了一套特殊的高空增壓服,但實際上沒有使用過。
造型誇張的「太空服」數次的成功試飛驗證了這項前衛設計的可行性,此後 V1 被運到柏林附近的奧拉寧堡(Oranienburg)繼續進行測試,結果也相當令人滿意,德國航空測試機構(Deutsche Versuchsanstalt für Luftfahrt - DVL)在 4 月份的報告指出這是一具不錯的武器平台。受此鼓舞,計劃裝上動力系統的第二架原型機 V2 也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中,但由於原定選用的 BMW 003 型噴氣發動機因各種原因未能及時提供,只好改為 Me 262 上使用的容克斯 Jumo 004 型發動機。不過當第一對 Jumo 004B 運到時,霍頓兄弟發現其直徑比機體上預留的大了 200 毫米,不得不改動相應的設計,翼展也從 16.1 米擴大到 21.3 米,以儘可能保持原有的氣動外形。
飛行中的 V1
作為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動力的飛翼機,Ho IX V2 的安全使用過載為 7G,其座艙位置相當靠前,兩側各安裝一台發動機,尾噴管突出在機翼後表面上。翼身中部採用傳統的焊接鋼管結構,整機基本以多層膠合板作蒙皮,當然在發動機噴口附近位置用的是金屬以承受高溫。機翼外段部分則是全木結構,其重要邊緣用由薄木片與樹脂壓合而成的特殊強化材料製成,只有翼尖是全金屬的。儘管最初就有人懷疑木質機身能否承受強大的噴氣動力,但試驗的結果表明這樣的設計在減重的同時完全能滿足強度要求,而且由於戰時重要金屬資源的缺乏,以木為主也是有些不得已而為之,再說木工對人力的要求也比較低。而看起來相當粗大的前三點式起落架用的都是現成貨,其中前輪是從一架損毀的 He 177 轟炸機上拆下的尾輪,兩個主起落架則是借用 Bf 109G 上的。
廠房中尚未完成的 V2由於在發動機配置等方面上的延誤,Ho IX V2 直到 1945 年 2 月 2 日才在奧拉寧堡進行了公開的處女航(據霍頓兄弟後來的回憶,在 1944 年 12 月 18 日 V2 機就進行了非正式的升空試驗,這應該算是純飛翼噴氣機的首次飛行記錄),試飛員是 Erwin Ziller,此前他已經飛過 V1 滑翔機,並有多次駕駛 Me 262 的經驗,這使他很快掌握了飛翼機及噴氣發動機的操縱特點。
試飛員Erwin ZillerHo IX V2 試飛前接受檢查
此次飛行持續了 30 分鐘,最高時速接近 800 公里,其間發現飛機的橫向穩定性還有些問題,這是無垂尾飛機的一個固有缺陷。第二天的試飛項目則完成得比較成功,但著陸時剎車太快造成主起落架損壞,導致第三次試飛拖後了半個月才得以進行,然而卻沒有人想到這會以更糟糕的悲劇收場。2 月 18 日,初春的天氣還比較陰沉,但能見度尚能滿足要求,Ziller 駕駛 V2 機升空 45 分鐘後報告左發動機熄火,必須返航,並試圖用爬升-俯衝的方法重新啟動發動機但沒有成功。當他接近機場在 400 米低空時因液壓裝置失效使得起落架突然放下,飛機變得難以控制,儘管到最後一刻 Ziller 仍在作緊急著陸的努力,但飛機還是翻滾著衝出跑道,最終機毀人亡。V2 的飛行時間總共也就 2 小時,而事故的原因似乎一直沒有定論,也許天氣不佳、機械失靈、跑道濕滑等都是罪魁禍首。
Ho IX V2 的失事倒沒有給整個 Ho IX 項目造成太大影響,由於盟國的空中優勢越來越明顯,戈林已迫不及待地要求更先進的機型儘快上馬,另一方面 V1 的試飛成績也讓軍方相當滿意,因此早在 V2 升空之前的 1944 年 9 月,就與曾有製造霍頓飛翼機經驗的戈達公司 (Gothaer Waggonfabrik)簽訂了 40 架生產型的合同,按照工廠名稱將型號定為 Go 229。霍頓兄弟沒有直接介入生產過程,他們的主要精力已經轉到 Ho X 等後續機型上了,另由專門的工程小組改進原有的設計以適應批量生產,包括重新設計座艙、增大發動機室的空間、調整進氣口幾何形狀和起落架結構等。生產型的單座 Go 229A 將在兩側發動機外的機翼上對稱安裝 4 門 Mk 108 型 30 毫米機炮,機腹中部可掛載兩枚炸彈或副油箱,除了必需的航電系統外,還可裝上各種航空相機使其具有一定的偵察能力。另外,配備雷達的雙座全天候型 Go 229B 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當戈達工廠忙於做投產準備時,Ho IX 其它原型機的研製也沒有停止。按照計劃,經過改進的 V3 將作為生產型 Go 229A-0 的樣板,但仍未配備武器,採用 Jumo 004C 型發動機,而 V4 和 V5 屬於雙座型,V6 是在 Go 229A 的基礎上用 Mk 103 型機炮代替 Mk 108,V7 則將作為雙座教練機。由於霍頓兄弟分心於其它更超前的研究項目,V3 號機直到 1945 年 3 月份才開始組裝,然而留給納粹德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4 月 14 日,長驅直入的美軍第 9 裝甲師部隊沖入了戈達公司位於弗雷德里奇斯洛達(Friedrichsroda)的工廠,散落在他們面前的是約 20 套正待組裝的 Go 229A 部件,正準備試飛的 V3 和已進入最後裝配階段的 V4、V6 等也落入了盟軍之手。神秘「幽靈」終於大白於天下。
被繳獲的 V3 機身 拆解保存的 V3 機身 V3 機身背部拆解保存的 V3 外機翼部分後 Horten IX 的命運仍帶著些神秘色彩。其中轉交給德國空軍用於測試和訓練的 V1 無動力滑翔機也被美軍繳獲,據稱後來在一次所謂的「清除行動」中被拆碎燒毀,但也有資料稱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專門收集德國飛機的情報機構將 V1 運到了工廠附近一個叫作梅熱斯堡 (Meresberg)的小村莊進行研究,還有照片顯示其機身殘骸最後被廢棄在某處不知名的地方。V3 和 V4 也被搜集運到另一個研究地點沃爾夫崗(Wolfgang),不過美方認為 V3 並無進一步測試的價值,而英國皇家空軍人員則頗有興趣,將其運回本土供皇家航空研究院 (RAE)研究,還打算把 Jumo 004B 換成英國發動機進行試飛,但因尺寸不匹配而作罷。V3 又被交回到美軍手中,打上 T2-490 的編號後於 1945 年 11 月運到印地安那州費利曼機場存放,後來曾有過將其恢復到可飛狀態的計劃也因為預算削減而放棄了。Ho IX V3 的最終結局就是劃歸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SM),被送到位於馬里蘭州銀山的保羅·伽伯(Paul Garber)維修倉庫與 XP-55 這類孤品為伍,其它幾架原型機則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根據指標數據和試飛記錄,其最高速度可以達到 997 千米/時,比 Me 262 還快,最大升限更是驚人的 16,000 米!而獨特的外形、光滑的輪廓和木質結構也使其具有一定的隱形特性,據說在試飛時曾讓地面雷達丟失信號。即使在第三帝國末期出現的眾多「秘密武器」中,Go 229 也顯得不同凡響,戈林就曾在被俘後聲稱,如果再有 4 到 5 個月時間,以飛翼為主的噴氣飛機將為德國贏得戰爭。然而歷史是無情的,即使這些威力強大的裝備能有足夠的時間投入使用,也只不過是為納粹的迴光返照多打上一劑強心針而已。不過僅從技術角度上來看,有個非正式綽號「蝙蝠」(Fledermaus)的 Go 229 仍可列為航空史上的一件傑作,從現在的 B-2 身上我們還能看到它的影子。
1948 年雷瑪去到了阿根廷繼續對飛翼的研究和設計,如 4 引擎的 AE 38 運輸機等,並在 1983 年與 Peter Selinger 合作了一部飛翼專著《Nurflügel, die Geschichte der Horten-Nurflügel 1933-1960》,後在阿根廷去世(1915-1994);而沃爾特後來曾重新加入空軍,始終留在了德國
(1913-1998)。霍頓兄弟在飛翼領域的成果一直為航空界所矚目,有人認為戰後諾斯羅普沒有聘請他們可能是航空史上的一大遺憾。基本參數和性能數據
(Ho IX V2):翼 展 寬:21.3 米機 身 長:7.47 米機 體 高:2.81 米整機空重:4,800 千克滿載重量:9,000 千克最高時速:997 千米/高度 12,000 米巡航時速:632 千米爬升能力:1,300 米/分鐘最大升限:16,000 米作戰範圍:1,900 千米現在,這一款飛機也成為了各種二戰題材遊戲的寵兒。在藝術家的畫筆下,這款設計前衛的飛機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重新敘說當初的傳奇。
推薦閱讀:
※為了訂單洛馬也是拼了:宣稱F35能帶16枚導彈!
※戰術筆什麼品牌的比較好?
※【震驚,這艘護衛艦竟然安裝了五面相控陣!】荷蘭皇家海軍M級/卡爾·杜爾曼級護衛艦
※都說中國戰馬矮如驢,難道中國古代真的沒有高頭大馬嗎?
※戰象:從勢不可擋到淪為雞肋的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