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從事建築設計的感受?
可以請知乎各位大神談談在國外從事建築設計的感受嗎?包括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工資水平,項目量,規範區別啥的,謝謝啦
大牛們估計都不會有空答題,我來充個數,應該也有一定代表性。坐標德國,工作快七年,在三家事務所工作過,目前項目負責人,做一個學校項目。德國建築師跟國內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項目需要從頭做到位,拿到項目從開始的初步設計,到做預算報建,做各個施工工種時間表,畫施工圖細部圖,寫各個工種的標書,招標發標籤合同,工地監工協調驗收,核查各種賬單以及尾款,最後歸檔各種文件,並且負責後面幾年的質保。有的公司會把工地部分分開做,分別叫Projektleiter和Bauleiter,很多小公司都是一個人做。想想以前只用做方案的學生時代和剛開始工作的那幾年真是幸福。收入來講就是中位數,跟機械電子不能比,也有一定的生活品質。去過有特別辛苦只追求設計品質的收入不高的知名事務所,也去過只做私人項目的壕公司,設計好壞和收入在當前HOAI(建築設計收費標準)的框架下並不能得到充分體驗,極少數明星事務所可以在這個框架之外跟甲方簽合同,但是本土事務所很少這樣操作。建築師之路在德國大概分成三個階段:
1. AiP,就是實習階段,不同於學生時代的建築實習,這個是畢業之後的從業實習,按規定上面所列舉的所有內容都需要做一遍,就是所謂的Leistungsphase 1-9。
2. 工作積累期,大概能持續到工作的第十個年頭,一直到一個人可以獨當一面單獨運行一個項目。3. 成熟期,可以自己開業或者繼續在一個公司做中流砥柱的項目負責人。以上是我們州建築師行業協會(Architekt Kammer) 根據收入水平統計出來的結果,有心人可以在Kammer年報裡面讀到。另外德國建築事務所大部分都是兩人以下的小公司,這是把自由職業者統計在內了,經過十年積累,建築師可以作為獨立個體跟任何一個公司簽訂項目導向的合同。可能類似於中國的外聘?目前中國國籍長居簽證,有機會還是想回國,接觸過一些國內項目之後覺得時機還不成熟,於是繼續在這邊苟且。======2015-07-30 更新======
紐約工作一年,說下美國的情況。1. 找工作難易程度就目前形勢來看,總體來說畢業之後三個月後能陸續找到工作,比較晚的可能半年。以上是按照找到一個「達到平均薪資水平的全職職位」而言的。如果對薪水不講究,去幫老師工作室或小事務所做薪水比較低的實習,那可以很快找到。但是生計比較困難。如果決心以此做跳板,也是可以的。2. 工資水平
在美國,建築行業的薪資水平實在是低到要沒有尊嚴了。應屆畢業生的薪水大概是CS專業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吧,不誇張的。自己掐指算算吧,說出來傷感情。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幾個基友找律師辦h1b,律師聽到我們的薪水很同情地說「how could you guys survive in nyc/la/sf"。3. 項目量去年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好轉,許多項目啟動。對於主要市場在中國地大公司,項目量受到很大影響,裁員嚴重。對於主要市場不在中國的大公司來說,項目量較多,涵蓋學校醫院辦公住宅。此外,還有一大部分紐約本土的改造項目,比如辦公樓的內裝翻新。總體來說,美國本土建築行業還是在好轉的。4.規範紐約地區主要參考New York City Building Code 2014. 去年剛更新的規範,大家都還不熟,摸索著做。我們公司有規範專家可以諮詢,有什麼不明確的地方,先問自己組的項目經理和合伙人,他們也不確定的時候會聯繫專家諮詢。規範上的區別的話,紐約和美國其他地區對於廁所的規範差蠻多的,因為紐約寸土寸金,衛生間尺寸上的規範會稍微松一點。跟中國比的話,應該關注點相近,尺寸上有出入吧。5. 感受可能會有一些illusion吧。當初畢業之後怎麼著也想留下來工作,是因為心裡很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在國外工作自食其力呢」,就這抱著這種」增加人生體驗「的心態開始的。而且說不清是因為哪種彆扭的心情,一心留在紐約不去西岸,只投了紐約的公司。最後也並沒有去成什麼OMA,BIG,SNOHETTA這種公司,所以這種illusion某種程度上還存在。但是另外稍微看開一點的是,不管在什麼公司,建築對於我來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儘管很忙,也要弄清楚哪些班是非加不可、哪些班是可以不加的。早點回家,可以做飯遛狗可以看書畫畫也可以喝酒出去浪,做什麼都好。建築在生活中的分量究竟佔到多大,這跟個人抱負有關,也跟年齡精力有關。在那種拼在線時長的事務所里,「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有些人做得來,有些人做不來。去試一試,想一想。不行了再改。這些感受都是跟國外/國內無關的。看看國內的同學,基本也是這樣吧。於艱難中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上。
======2015-07-28 原始吐槽======輕鬆認出另一個答案中的「學姐」是同事。。。那麼既然在這個公司就必然忙成狗。。。所以,占坑,等哪天晚上大發慈悲不加班再回來答吧。
我丈夫在日本的設計事務所,
我感覺我跟守寡差不多了。我感覺我跟守寡差不多了。
我感覺我跟守寡差不多了。坐標美國。
1.先說說找工作難易程度,其實和國內相同,找工作容易,找到好的工作不容易。當然了,何為好工作?大公司會給你好的平台,明星小所讓你在工作中獨當一面,機會到處都有,但是在薪資、項目、公司文化上都能balance的事務所,我定義為好的工作。如果你沒得選擇,小公司會成為你去好公司的跳板,慢慢來,機會有的是,畢竟我們是靠手藝吃飯的工種,時機到了,你總會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如何找工作的問題,海投有時候會有效果,但成功率極低,你的作品集說不定被丟掉(親眼見過老闆把某求職的作品集扔進垃圾桶);建議從身邊人脈著手,校友,朋友或是職業聯繫網站。個人在紐約有過海投經驗,紐約人才濟濟競爭激烈,求職時曾對某老闆說,不如我先免費做個實習吧,結果為了撿便宜老闆立馬發來offer(其實這個offer也還好),當然這是下策,只是覺得找工作也是個business,靈活點不會吃虧。靠譜的好工作還需要內推,不要覺得有熟人才有機會,動員身邊一切資源,前輩們都經歷過這個過程,你本事夠硬,姿態夠低,總會有熱心的過來人願意幫你。
學生時期如果有實習,會有不少加分,大家都知道,實習好找,工作找起來卻沒那麼容易。所以假期時的實習可以讓自己鍛煉職業技能,這樣畢業後找工作就容易脫穎而出。
2.薪資水平
以身邊朋友(研究生畢業入職)的薪資水平來統計,3萬5到6萬不等,分城市、公司,平均4萬5左右,舊金山/紐約個別事務所因為生活成本高所以可達到6萬/年;入職後薪資漲幅很慢,跳槽後才有質的飛躍,但充其量1、2萬,1萬差異的年薪並不能改變你生活的質量,3萬5工資的朋友(歐洲人)過著極簡主義的生活,很酷;5萬的朋友工資一半要付房租和車貸;我的總體意思說,薪資部分不用過分在意,這部分差異不大,你拿多少基本上也接近月光,還不如國內一線城市的生活狀態。熬個6、7年可能也就是it剛入職的薪資水平。3.項目量和規範
除非去到很本土化的公司,中國人去到國際事務所基本上被分派到亞洲的項目上去;如果有美國當地的項目,項目周期沉長拖沓,設計風格保守和規範化,很難接觸到非常有趣的項目,但相對來講,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施工設計和現場經驗,這些經驗的積累和學習個人認為是美國建築practice中最寶貴和難得的一部分。4.感受
自己曾就職在一大公司,大公司是很好的平台,人才濟濟,即使青年建築師做項目,也永遠也最好的support,你的同事很多都是工作了十幾二十年的大拿,分分鐘可以出一個草圖、總平面、施工圖的專家;以至於我現在轉到甲方,也只願意相信大公司的實力水平,眼見為實嘛,因為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公司的後台運作模式,大公司的作品高度及口碑不是一朝一夕鑄就的,是時間,也是藏龍卧虎的人才儲備決定的。歸根結底,工作中,你學到的本事是從你身邊的設計師身上學會的,他們的水平或多或少決定了你以後的高度。
****************************************************************************************************
美國考註冊建築師流程是什麼?亂蓋房子的回答: http://zhihu.com/question/23403115/answer/84614248
未完待續謝邀,講講朋友的事,她在紐約,是我的學姐。
應該說不是很忙,其實那邊項目節奏比較慢,去年有半年時間她就一個項目,主要是和一個日本藝術家聊天,聊了幾個月,老人要搬走了,項目就沒有動。。。所以閑暇時間他們搞了個雜誌布林客 Blink Magazine微信號:Blinkzine這個雜誌叫《布林客Blink》,歡迎大家投稿。這個是當年學姐他們級的畢業展隱藏在管子里的設計——普瑞特藝術學院2014建築城市設計畢業作品展————————————————————————————————好吧,說節奏慢什麼的其實是假的,新員工在哪裡都很苦逼,而且錢少,紐約居大不易的說。反正靠自己的收入,看起來在紐約買房實在很困難,除非職位上去了,前面一段時期住小隔間什麼的是少不了的。
1.每個新員工來了會籌錢,買點酒什麼的,美其名曰happy hour,真是腐敗的美帝!這麼多錢都夠我吃一年了,2333332.聽說公司里來了個亞洲人,恩,給她提高福利,裝兩個顯示器,有利於加班,如果還需要裝三個也不是問題。老闆真好/(ㄒoㄒ)/~~3.周末加班什麼的太正常了,不過在紐約隨時都能遇到一批非常牛的人來和你討論,能在這裡立足的專業人士怎麼可能沒幾把刷子。4.新人就是做苦力活的,模型神馬的就讓你們承包了,不要客氣。5.下班,哈哈,那太好了,很容易排出美國大片的感覺,這個玻璃幕是不是非常纖細,很有效果圖的感覺?對不起,這是手機拍的而已。
6.同事家的貓,折耳,非常萌,很怕生。7.女神學姐,顏值100%,不過不要多想,已經嫁人啦~坐標洛杉磯 加拿大國際公司開在這裡的六人studio 設計風格比較現代 主攻高端住宅 設計是業務一部分 主要靠地產賺錢。區別在:設計費只有施工費10% 一般高端住宅施工一百萬左右 一個設計項目只有十萬刀 地產操作模式是買地自己蓋房子然後轉手 這樣相對賺的多幾倍。 薪水大概是研究生入職階段中上 基本無加班 十天帶薪年假 隨入職年份增長 無薪假期flexible。工作和學生階段所學有較大出入 主要體現在具體實踐 規範 做法 等實際問題(naab 認證的項目會教授相關知識)。
工作主要用revit和犀牛 revit程度比較深 sd完了就全部revit了。
基本月光 但是生活質量還可以 每個月大概出海太平洋兩次釣魚 像這樣
規範是美國很蛋疼的一點 各地都不一樣 la有la的code 但是如果在聖莫妮卡蓋房子還有聖莫妮卡市的區域code 實在蛋疼…… 項目後期需要送到ladbs做plan check 就是花錢讓政府的人審核圖紙 過了以後給你一個permit 就可以蓋房子了。審核費和建築面積掛鉤 lax機場的審核費據說天價。
恩 暫時想到這麼多。工資不錯,感覺在起步裡面算是高的了,一個人生活還能攢下來差不多一半的工資。自給自足沒問題。但是和it比就差得太遠了。
找工作很神奇,本來沒有申請這個公司,但是hr卻給我發了郵件,面試也什麼都沒問,我還以為吹了呢,結果兩天以後就進公司了。公司不讓我加班,每天晚上都能按時下班但是想多工作幾小時因為有加班費。
談談感受
感覺制度很好,社保也很全面,整體工作環境有一種你過來就是要工作的,剩下的事情就都交給後勤就好了。如果我有配偶的話,配偶的一部分醫保也是可以報銷的。
因為公司很大,所以材料供應商會主動帶著他們的產品過來給我們展示,一般是中午或者下午5點左右,他們會提供給我們午飯。
工作效率很高,比如說我在design department,手頭上會同時有3個項目跟進。身後就是做結構的組,樓上是景觀和室內。整個辦公室像是一個大生態圈。自給自足的那種。
同事關係很融洽,這也可能是因為公司在美國偏南的地區?人都沒有那麼intense。
談談負面
自己一個人在一個大城市生活真tm孤單。
吃飯也是隨意糊弄過去就算了的,體重從5月畢業的87公斤掉到現在的78公斤。做的東西太focuse漸漸有種機械化的感覺了,感覺設計東西都是在給別人做,自己的成就感在慢慢減少。可能是想要事業而不是工作吧。最近情緒不好,女朋友在上海小事務所工作感覺整個項目她是貫穿始終的,而我只是做空間規劃,不會接觸到結構之類的,總之就是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吧。而且現在是異地,總有一種我這麼努力工作賺了錢給誰花的感覺。每次吃沙拉都在想蟹粉小籠包的感受你們也都有過吧?這周一直在思考這份工作對我的意義,感覺成就感是有的,但是真的好想身邊有她和我分享。這周也一直在研究回國發展的事情,畢竟工作遍地有,愛的人只有一個。嗯就這樣
覺得現在感觸最深的就是大公司的制度非常完善
我會極力推薦剛畢業的學生先去大公司工作,然後再去小公司歷練各位一起加油!謝邀。不敢說從事建築設計,只是在一個小事務所實習。
實習的地點在洛杉磯的Venice Beach,雖然離downtown只有15邁,但由於上下班的高峰,所以即便是每次高速和local切換著開也要一個小時才能到。每天都要花2個小時和10美金的油錢在通勤上感覺真是太鬱悶了,不過還好老闆體諒我們,所以每天上班10個小時,周五便休息。
公司很小,兩個老闆(夫妻檔)和四個實習生(基本都是我們學校的)在一棟house裡面,旁邊是Frank Gehry早期給Charles Arnoldi設計的Arnoldi Triplex。老闆對我非常好,不僅貼心地提前問我能不能適應Mac雙系統,第一天還拿了兩個鍵盤讓我選擇,其中一個是蘋果自帶的。
公司的所有項目從來沒有放在網路上發表,上次Greg Lynn說他們幾十年來都是保持神秘的,所以第一天就要我簽署保密協議,不能透露任何公司的項目信息。讓我驚訝的是公司接的案子規模都很大,這段時間我們幾個實習生基本上一人負責一個項目。我剛好負責的是一個已經做過一點前期測試的項目,所以基本上是從頭開始,非常有趣,而且老闆第一天就給我筱原一男的書做參考,真是太合我胃口了。我最大的感受是,與其說是實習,還不如說是全天候的studio。因為兩位老闆都一直在教書(屈米時期的哥大,MIT Media Lab,伯克萊,SCI-Arc),所以我們討論的內容完全是在建築學的範疇里,比如representation,材料和結構等。老闆對我們的分工也是明確而精準,兩位熟悉編程的高年級學生負責結構的運算,一位剛做完畢設的本科生負責圖像的表達,我負責找型。因為人少項目多,整個公司都是在飛速運轉,不僅老闆沒有休息,我感覺我的同僚也是處於廢寢忘食的地步。由於我的工作是每天不斷地嘗試新的形態和試圖挖掘形態背後的原理,到下午5點已經處於大腦無法運轉的地步了。
開始工作之後發現跟在學校狀態還是太不一樣了,若是無法保持自律(早睡),則很難有效地完成工作,在學校還可以累了趴一下,買杯咖啡散個步什麼的,工作的時候連手機都不好意思用。上面的都是高端大牛。先哭一個~&>_我只是一個小事務所的實習生。丟人的來答個題。
坐標大洋洲。找好工作很難,競爭很激烈。好公司普遍要求有本地工作經驗。所以上學期間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做點part-time 啊經驗很重要的啊。
當然,如我這種不思進取的人,找個普通事務所總的來說還是不難的。招工也有旺季淡季,要把握好時機。軟體這邊主要是revit或者archcad。不會的話要抓緊學。不難,油管有很多教程視頻。
規範太不一樣了。這邊都是三層一下的木結構民宅,由於宅基地自有,所以還有院子什麼的設計,很多國內的東西都用不上。一個城市的不同區域都可能有自己的規範,不過上政府網站就可以查詢還是超方便的。
客戶大部分也不是開發商,而是以後房主,真正要住在你設計的房子里的人。所以設計過程中我們會把設計好的方案給客戶過目,客戶提意見,我們再修改,反覆幾次之後就定方案了。每個房主要求不同,有一些可能會有一些特別要求,還是挺有趣的。整個工程的跟結構工地的聯繫也挺多,不過我還沒接觸到這一塊……但不管大公司小公司都是挺忙的。不同的是我們是一年忙好多項目,以數量取勝,大公司是一年就幾個項目為主,質量優先。
感覺到了自己的low…工資……都是最低工資起薪……
現在正在努力攢經驗,希望以後能跟上面的答主們一樣酷炫起來(^(エ)^)
…………………………………………………………………………
咳咳被同行關注好心虛……請大家關注本問題中出現的其他大神吧!知乎大神真的好多啊!真心的,我就是個渣渣!
我的知乎早就被玩壞了……匿名了,同學上知乎的太多,萬一被認出來以後讓我如何低調裝逼……來來來, 昨晚加班到凌晨六點, 今天休息, 我也來說一個。
因為沒有研究生學位, 也沒有考證, 所以嚴格來說我不是建築設計師(architect), 只能叫做interior designer. 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建築行業裡面最低端的。
我是在澳洲學的建築, 後來回國工作過一段時間, 做的是家裝和商裝的室內設計。 兩年前被朋友忽悠回悉尼做設計。 我們公司算上我一共三個人, 恩, 只有三個。 辦公室是和別人合租的, 我們只租了兩張辦公桌, 周圍全是和我們差不多的小的團隊。 有客戶來的話就在大家共用的會議室裡面談事情。 每周租金300刀。 基本上每天都會見客戶或者去現場, 每周至少開500公里, 八缸的越野車真心想賣了, 太耗油。
正題開始。
我們現在在澳洲主要做的是老house翻新改建, 空地新建house和商鋪的設計。
澳洲這邊對於建築的審批管控相當嚴格, 基本上每個房子一旦涉及結構上的改動都需要向當地政府(local council)進行申請, 然後當地政府根據他的各種條例來對你交上去的設計方案來進行審批。 審批過程中涉及的因素大概是容積率, 樓層限高, 綠地面積比例, 樹木保護。
有的時候如果要進行改建的house是具有歷史價值的(heritage site 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area), 或者是在可能發生洪水(flooding zone)和森林火災(bush fire zone)的區域內, 那麼政府就會要求額外的各種防範報告和相對應的更嚴格的設計要求。 這種情況我們一般是不會做的, 因為時間精力實在耗費不起。
現在因為澳洲的房地產市場太火爆了, 所以我們現在有大量的客戶需要我們幫他們對已有的房屋或者買的投資性的爛房子進行重新設計, 然後拿到市場上賺差價。 去年一年做了大概三十個類似的改建項目, 不算其他的咖啡館設計什麼的。
舉個栗子。
這是來自中國的土豪客戶花了60萬澳幣(將近300萬人民幣)在悉尼一個治安很不好的區買的破房子, 你感受一下悉尼的房價。嗯, 長安居大不易。
對了,我當時拍完第三張照片, 站在我後面和我一起去的一個做地勘(survey plan)的哥們兒就讓蛇咬了。
這是改建之後。
今年六月這個項目完工, 客戶轉手一賣凈賺20萬澳幣。我的感受就是, 為啥我現在還是這麼窮。
好了, 先寫到這兒, 我自己現在也在對澳洲的建築行業進行思考, 考慮以後的轉型。 到時候想起什麼有意思的再寫。以後再更吧。在去Wien度假的路上。德國斯圖加特周邊小事務所,算上實習生12個員工。主要做住宅,診所,醫院,工業建築。最大的體會,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會!重要的事情說3遍。從最初的設計,和土地測量師,建造局,業主,各種水,防火相關政府部門的溝通,各種晦澀難懂的法律到和各種建材公司溝通,和各種專業施工隊溝通,什麼都要會!目前在項目組,也做設計,發展方向是Bauleiter,項目負責人。待遇方面,建築師在歐洲就是低收入人群。工作時間,周40小時,工作至今基本不加班,最忙的時候一個月加班了15個小時,工資因此漲10%,然後這並沒有什麼用,漲資部分交稅50%一年宗教法定節日12~13天,26天帶薪年休假,所以我現在去維也納浪了。狂歡節和12.24休半天。病假另算,老闆基本不管。用的來說,待遇還是不錯的,老闆同事都很nice,本來畢業後沒去成大事務所心裡還是有落差,現在真是一點都沒有了。學到了太多東西,不止是設計和構造施工,項目管理,對整體項目的把控。覺得自己賺到了。等我浪完了回來再更吧
有幸在美國頂級事務所Perkins+Will(對,設計上海自然博物館那家)西岸某office擔任建築設計師,目前是LEED AP和Associate AIA,license還在路上。
1.感受
- work-life balance。因為我在西岸,不怎麼加班,而且大公司又有加班工資,所以生活還算蠻開心。其實我蠻想加班,畢竟錢多啊,而且吃飯報銷打車報銷,但項目確實不忙,不好意思下班留晚了。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回家做飯,晚上電影/學習/設計競賽/視頻聊天。至少從work-life balance來說,比國內好好好太多。
- 學習機會。進公司第一周啥事不用干,只要orientation,以及Revit Training。公司內部有很多research group可以自由加入,比如sustainable design/resilient design/visualization。。。小組定期會有meeting,每年出一份報告,在辦公室里present成果。每周會固定有2-4次LunchLearn,就是公司提供午餐進行學習和培訓,內容可以拿AIA的credit或者LEED的credit,也可以是新材料新技術新規範,日積月累,對自己提升還是很大。LEED AP公司要求必須考,當然材料/考試費用都報銷,外加給你免費8個小時不用上班,拿去複習或者考試。類似的,很多考試都可以報銷,license考出來還有幾千美金獎勵。每年每人有幾百美金個人發展基金,不用白不用,可以用來買任何和學習有關的東西,包括書籍/文具/資料/會議。。。由於是大公司,很多材料商會上門做presentation(順便帶酒和零食來),所以基本保持有新材料我們第一個知道。
- 創新。AutoCAD在我們公司快淘汰了,Revit/Rhino/Sketchup/Adobesuite算是用得最多的。新技術比如VR/AR都已經在公司得到推廣,甚至有專門的visualization designer,專門做建築設計和Hololens的結合,所以我們絲毫不擔心會被技術超越。很多創業小公司如果有技術也會來展示,因為我們是潛在大客戶。
2.找工作的難易程度
這個跟外因內因都有關。- 外因。主要看市場,目前國內一團糟,相比下美國市場正在欣欣向榮,住宅更是基本到了peak,工作15年比14年好找,16比15年好找。這是大環境,所以機遇很多。和我同屆的學生找到工作的有一半以上,但90%不是大公司而已。
- 內因。主要看你能力。我當年畢業前拿了5個offer,是學校整個這一屆第一個找到工作的。除了設計能力不錯,英文好,而且畢業前在美國獲設計比賽獎,市場好的情況下沒理由不要我。
3.工資水平
- 每個州標準不一樣,因為稅率/生活費不同。在德州的4.5萬年薪相當與紐約6萬年薪,如果我回紐約分公司,年薪也在6萬以上,大公司有加班費,一年下來8萬美金左右。但大公司也是行業里高水平,如果是一般公司,紐約大概年薪5-5.5萬,無加班工資。總體來說,畢業後大家的名義年薪在3.5-6萬之間,實際年薪在3.5-9萬之間。
4.項目量
- 項目不少,但不會忙不過來,每次活兒多了就開始招新人。大公司接大活兒,比如幾個街區設計/醫療中心設計/校園設計,我們辦公室目前最大的項目是一個72億美元的醫療項目。一般情況不會一個人負責多個project,大多數時候都是1-2個項目,非常專註。客戶也很好,幫你們整個組報銷機票去某個材料展/傢具展,然後一起選擇材料等。交流上都很和諧,一般不會催圖,更多是鼓勵,這也源於客戶對我們的信賴,互相體諒。
5.規範區別
- 每個state每個city都有自己的規範,一般都要服從。每年規範和code都在變,包括節能/等等,公司會有專職人員負責這一塊審圖。也因此,美國註冊建築師註冊在各自的州,而不是全國通用。
美國紐約:畢業那年形式一片慘淡,混跡紐約半年,收到各種熱情的讓我去白乾的邀請,於是半年後離開了。有人在只有老闆一個人的公司里撐了大半年去了貝聿銘。有人在每天加班到半夜的小事務所里找到了真愛。有人找工作一年未果最終輾轉華盛頓剛剛乾了三個月公司倒閉了。這兩年美國形勢聽說好轉,很多公司擴大了一倍的規模,畢業生們趕上好時候了。
德國柏林:每天聽著techno咚呲噠呲地到十點十一點,是誰告訴我德國人都不加班來著!!承受著語言不通的壓力,賺著德國最低薪水,從紐約來到傳說中勞工法算數的國家,也還是加班成狗,幻想破滅。每天聽聞城市裡發生著各種各樣有趣怪異的活動,加班狗也只能聽聞......每當夜裡回到合租房裡,輕鬆賺我兩倍工資的室友們紛紛來送溫暖,我一定讓她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健康。
德國慕尼黑:第一個公司是巴伐利亞州建築一霸,但是名氣在外,薪水還是那麼一點點緊巴巴的,道理永遠都是:越有名氣的公司越不缺人上趕著去貢獻血汗淚,沒有必要支付你合理的工資。公司里競賽組永遠加班,項目組倒是周五三四點就找不到人了。公司項目組同事有句名言:in the end everybody comes to munich. 真的假的!我內心os。第二個公司終於讓我過上了自從在國內干過每周100小時工時的工作後就夢寐以求的生活:「朝九晚六」!此處應有掌聲。公司靠著德國知名大汽車製造公司的邊角料項目,就活得很好了。公司不在大,老闆不在知名, connection! connection! connection!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到處輾轉騰挪後最大的感受就是:1.童話里都是騙人的,不加班,很難。2. 除非你是將生命獻給建築事業的鐵骨錚錚,不然什麼藍天組什麼oma什麼big什麼henn什麼諾曼福斯特,全是浮雲,加班成狗不說收入一定緊貼下限。我所知道的去這樣的地方工作的人堅持不過一兩年,都是鍍金之後另擇良木而棲。no money, no sleep, die early. 我們學校的韓國老師說的
這根本就是比慘大賽!!!!不看到別的系的工作合同前,還會覺得世界是美好的。
看來回國工作的我有點作死~
曾經法國二線城市工作,
待遇中等每年五周帶薪假,老闆大牛,都接文化項目,他還特喜歡中國人,隨便請假,準時下班,有講座還可以提前下班去聽,大家說我要不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