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錄片《盜火者》?

【盜火者】一部關於中國教育該何去何從的科教紀錄片(10P全)


最近在看

這部紀錄片在我心中的地位基本上已經封神了。

第五集是最引起我共鳴的一集 作為一個在讀大學生 第五集真的是太真實了 字字誅心

渾渾噩噩 精緻的利己主義 教育的行政化

講的太透徹了 講的太痛了

但是我不知道我能夠做點什麼…就逢人就推薦這紀錄片 空間里推 朋友圈裡也推 微博也推

但是點贊的人多其實也沒有誰真的願意和我一起看

我就更難過了

身於洪流之中我還能怎麼做

b站有全集資源 b站全名bilibili

你要實在想看但是又找不到的話…我也可以百度雲發給你

——————————分割線————————————

我都寫了b站有資源…大哥們你們自己去看好不好…

當然我也很樂意分享盜火者的資源

但是 我給你發了資源都不給我點贊是不是說不過去…就很氣

【醒目】

更新:評論區有個好心的小夥伴貼了b站全集資源的網址 可在線看

——————分割————————

也不知道是哪個大V點了贊…居然一兩天就破百贊了

我這個答案並沒有太多乾貨 誠惶誠恐

感謝


盜火者這部紀錄片直面了我國教育的困境和希望,但教育這個話題太大,對於體制內的學生,我們確實有很多報怨,很多不滿,但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卻對於裡面提到的精緻利己主義、教育行政化、高學歷的野蠻人等等名詞有深切的感觸。

說來也怪,我們所處的社會一方面斥責學生思想墮落、成為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另一方面呢又沒有提供充分尊重學識、素養的氛圍。總的說來就是:

社會更喜歡的是懂得適應的人,而不是去試圖改變的人。

錢理群對精緻利己主義者有一個生動的文學概括。

比如說吧,一天我去上課,看到一個學生坐在第一排,他對我點頭微笑很有禮貌,然後我開始講課。在一個老師講課的時候,他對教學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講到哪裡學生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這個學生總能夠及時地作出反應,點頭、微笑,等等,就是說他聽懂我的課了,我很高興,我就注意到這個學生了。下課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來,說「錢老師,今天的課講得真好啊!」對這樣的話,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對我的課大加讚揚,但我總是有些懷疑,他是否真懂了,不過是吹捧而已。

但是,這個學生不同,他把我講得好在哪裡,說得頭頭是道,講得全在點子上,說明他都聽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實說,老師講的東西被學生聽懂了,這是多大的快樂!於是我對這個學生有了一個好感。如此一次,兩次,三次,我對他的好感與日俱增。到第四次他來了:「錢先生,我要到美國去留學(課程),請你給我寫推薦書。」你說我怎麼辦?欣然同意!但是,寫完之後,這個學生不見了,再也不出現了。於是我就明白了,他以前那些點頭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資!這就是魯迅說的「精神的資本家」,投資收穫了我的推薦信,然後就「拜拜」了,因為你對他已經沒用了。

這是一個絕對的利己主義者,他的一切行為,都從利益出發,而且是精心設計,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我能批評他嗎?我能發脾氣嗎?我發脾氣顯得我小氣,一個學生請你幫忙有什麼不可以?這個學生有這個水平啊。

如今我們的價值觀正在被扭曲,變得只問利害,不問是非了。利益變成了做每一件事的出發點。

易卜生說過:「每個人對於他所屬的社會都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我覺得並不是學校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完全是這個社會在培養。人們進入到社會後,在如今的社會氛圍之下,在對大學生進行選擇時,往往是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更能夠得到整個社會的青睞。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這些年,我們丟掉或者忽略了很多東西,但有的東西丟了就很難找回來了,比如文化教育這類。在經濟一枝獨秀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國家富強,看到了人民幸福,確實,我們都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能不牛嗎?呵呵,就像小王子裡面說的:有的東西眼睛是看不到的,需要用心去看。

很喜歡朱光潛先生在《談修養》里的一句話:

青年們常歡喜把社會一切毛病歸咎於站在台上的人們,其實在台上的人們也還是受過同樣的教育,經過同樣的青年階段,他們也曾同樣地埋怨過前一輩子人。由此類推,到我們這一輩子青年們上台時,很可能地仍為下一輩子青年們不滿。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變成屈服於事實而拋棄理想的墮落者。

願如今的新青年,能不做放棄社會的墮落者。


與霧霾、食品安全等問題相比,中國式教育更是一個大問題。


最噁心的就是這種真話假話一起說


首先,覺得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

然而,在b站的彈幕中,變成徹徹底底的宣傳讀書無用論,真是拉低了這部片子的檔次。

最後,b站初中,高中,大學生很多吧,你們快被洗腦,都別學習啦,就能顯出我們讀書人的價值了。


覺得有一些觀點還是有點極端或者說上綱上線,但並不妨礙引人深思、使人震驚……

高中老師在講語文試卷的時候因為那些實在無厘頭的答案難以自圓其說,同學們一直起鬨,老師停頓了大概一分鐘,然後長嘆一口氣,說:「沒辦法,這就是我們必須學習的東西,我已經沒有機會再去改變了。我只能把希望寄予在你們身上,希望以後改革的春風能夠刮到這裡……」

全班沉寂。

誠如狄更斯所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不過,就算前路漫長,我還是願意懷揣理想。

看不慣,那就去改變,即使我們力量微不足道。

以片尾曲結束答案吧:

一棵樹搖動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看題目以為和普羅米修斯有關,後來發現是和中國教育有關。

可以從紀錄片中引出很多深思,成長為成年人後的深思。

華德福式教育和體制內教育並無高低之分,選擇,只是就適合而言。

與存在幾十億年的世界相比,人一生實在是渺渺一瞬。

而人存在於世界之中,想要怎樣的人生,年少時可能需要父母替自己決定,增長年齡後卻是可以由自己決定的。

體制內教育的嚴苛的確會束縛孩子,華德福式教育的輕鬆也的確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自由快樂,但事物本是雙韌,體制內可以規範孩子的學習,在華德福讀到初中,考不上高中怎麼辦?那麼多年來,中國的教育就是按照這個模式培養的,千千萬萬的孩子就是依照這個標杆走到大學的。教材固然有所缺失,有所弊端,答案固然統一無二,對結果的看重也固然相同。但那麼多人都是這樣的,也許最後接受不同教育模式的孩子最後能夠殊途同歸,那固然好,至少度過了輕鬆快樂放任自由的童年。

關鍵,還是取決於家長對孩子一生的打算。


看中國這個發展趨勢 我真搞不懂這麼大的一個人口大國 都搞快樂教育 每年得培養出幾千萬熊孩子和二流子


b站已上架


第一次看這個紀錄片是在大一的《小學教育學》的課堂上。這門課的老師告訴我們說她和院里的幾個老師對教育現狀憂心忡忡,而她什麼也不能改變,她只能寄希望於學生,希望我們將來從事教育工作時能儘可能的去改變些什麼。除此之外,她和幾個老師花費很多精力和金錢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華德福學校(在紀錄片第二集里有所講述),希望他們的孩子接受另一種教育。

兩年後,我碰到這個老師,問起來她的孩子在華德福的情況。她和我講一個老師準備讓孩子讀完小學還是回到社會中正常的學校,因為在這樣的社會體系中必須要中考高考。一個老師準備籌錢讓孩子去國外繼續讀華德福,逃離中國教育體制。

優質的教育資源佔據在社會上少數強者的手裡。有了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在教育上也能有更多的選擇。前幾天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很火的女孩子武亦姝,她的表現告訴我的是她背後應該有一個衣食無憂的富足家庭,她的出身就決定了她會碾壓很多人。而中國人口太多,大多數人只是屬於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改變生活的階段,哪能顧得上陶冶情操,應試才是第一位。所以很多事做不到,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人和人之間存在我們個人難以彌補的差異。

看《盜火者》看的對教育痛心疾首,一是因為教育本身,二是因為以我們得能力我們很難改變什麼。

讓孩子讀華德福的那個老師和我們說,她省吃儉用點什麼的都可以,只希望教育對孩子來說不是束縛和痛苦,讓他擁有更多幸福感。大抵,我們都無力改變什麼吧。


聽朋友的推薦去看了《盜火者》,真的很震撼。我也曾反思過我們十幾年所經歷的教育,除了課本知識之外,壓抑與恐慌時刻充斥著,這樣的教育究竟帶給我們多少內心的幸福感?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恐慌感走向社會時,又怎能去期待或者說去創造一個真正平和開放溫暖的世界。


盜火者是一朵星火,讓我終於想起來我是為什麼要來讀教育。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在上學期間就生髮出要改變的念頭。初一的時候語文課上由於課時限制,老師沒法篇篇都講,以至於錯過許多好文章,於是我會去和語文老師提議要不要講講這篇課文,從此作為老師上了人生第一堂課;初二的時候遇到不敢恭維的英語老師,開始覺得不應該這樣講而應該這樣講;到了高中做歷史政治大題,又覺得明明我說的也是事實也符合邏輯,憑什麼我就是拿不到分呢?於是在某一天我對自己說,如果傳媒這面鏡子沒法給你想要的未來,那就借教育去改變世界。

我相信教育改變世界最好的方式,一定是的。上一代的思想變革太難進行,只有從下一代開始,我們才可能做一點點的啟蒙,培養哪怕一個兩個公民,憑賴他們去改變世界。課堂就是思想的生髮地,只有課堂這樣的面對面,我們才能自由思想。家庭教育極度缺失,家長的缺位、教育觀念的落後,讓我們只能夠仰賴學校這個孩子長時間生活的地方,通過教師這樣一個星火一樣的角色,去培養一代真善的,一代有個性的,一代自由理智的有理想的公民。


但是,誠如第5集,我的第一次碰壁,是在大學。


最終讀了師範的我,發現師範才是最沒有自由的地方。我理解教育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政治化,但卻不能理解大學生的功利主義、利己主義。這些將來要走上三尺講台成為老師的人,本身居然沒有一點點關於公平自由的意志。沒有一點點為人師表的自覺。他們追求績點榮譽獎學金,但是他們不談論教育,他們不討論理想。


理想。我願意說,盜火者讓我終於想起來,我也是個理想主義者。

我還是想做這麼個學校,或許可以以體制外的能力,做出一種競爭力,去推體制內的改革。哪怕我做不成這麼個學校,或許我還可以做這麼個老師,給孩子一套比當下教材更合適的教材,以閱讀為支點去發展孩子對真善美本能的追求,給孩子上早課,設計公民教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理想者,一個值得尊重尊敬的老師,至少關起門來課堂上,我們就是盜火者,就是縱火者,就能埋下一顆種子,若干年後必會參天。再不濟我連老師都做不成了,我就去走去看去寫去研究,我做不到的想法,我寫出來或者去實驗,我把火留下來,有朝一日,等他燎原。


看了兩集,眼淚已經止不住了。世間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一出生就定下了一生。從小到大,親人老師朋友都有形無形地告訴我,你要做金字塔的頂端,可是他們忘了金字塔的頂端之下還有遞增的底座。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可以不進那個金字塔?沒人告訴我你也可以在金字塔外好好過一生?沒人告訴我,金字塔外還有那麼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做?我還沒老,可是覺得深深地難過。

為人師者,盜希望與光明之火種,撒向世間,開出叫做美的花朵。


YouTube上有全集,翻牆可看。

以下是本人看完後的觀後感,已發表在豆瓣影評。

盜火者的謬誤

Posted on 2016年11月29日by Uwani

今時今日,社會上,學校里,對於中國教育的批評從未停止過,教育改革的聲音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這些批評和聲音,在我看來,大多數只是人群盲目跟風的結果。其中又夾雜著太多誤人子弟的宣傳。

究其原因,製造這些聲音的人不懂教育,把自己的思維謬論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接納和傳播這些聲音的人則是抱著一種偷懶的潛意識:在教育上不想吃苦,想走捷徑。

1.小學語文

《盜火者》這部10集紀錄片,從第一集《重回人的語文》就已經把整個系列定了基調了:只談文科教育。從整個10集系列來看,談語文教育佔到了80%以上,剩下的20%主要是歷史教育,還夾雜著一點地理文化教育。

就說作為紀錄片主要內容的語文教育,從頭到尾只談了小學語文。因為中學語文里,經典文章占的篇幅很多,是大家公認的必學內容,比如魯迅、朱自清、陶淵明等等。從教育改革的角度來看,中學語文沒有什麼施展發揮的空間。小學語文不僅文章淺顯,而且缺少經典名篇,所以改革發揮的空間很大,所有自認為肚子里有貨的成年人就可以在小學語文的領域裡指手畫腳。

小學語文缺少經典名篇是由這門課程本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總不能讓小學生去讀魯迅朱自清。首先小學生無法理解魯迅朱自清文章中的情感,其次小學生連經典文章里的字都認不全。既然小學語文中無法安插經典文章,那麼只要課本里的文章不對某些家長和專家的胃口他們就可以大肆批評一番。比如《盜火者》第一集里作家葉開對《信》那一篇課文的批評就是極其荒謬的。小孩子當然可以給樹寫信,給雲彩寫信,這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卻被葉開傲慢的稱為「虛假的情感」。

我也同意紀錄片中對於小學課本給名人編排假故事,有些文章缺乏邏輯,還有某些文章忽略過程只求結果的批評。但是這些缺點都可以用家長教師的引導,特別是課外閱讀來彌補。紀錄片里的郭初陽他們開設的越讀館,做的也正是開展學生課外閱讀這件事。

小學語文教育除了培養世界觀價值觀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被紀錄片忽略了,甚至貶低了,那就是學習生字、辭彙、造句以及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的作用。第一集里記者採訪兩個小學生,話里話外都在否定「作文里話不能說這麼直白」這個觀點。這兩個五年級的孩子答不出記者的問題,我來回答:話不能說直白,是因為用豐富的辭彙就可以表達豐富的情感,用準確的辭彙就可以表達準確的情感。直白的話只能表達淺顯的情感,無法將自己全部的想法和感情展現出來。而且書面語和口語不同,用詞當然不同,書面語的性質決定了它不能那麼白話。

2.民間教育

中國的主流教育就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大綱下所規劃的學校應試教育。

與主流教育的對抗,成為了中國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民間教育形式,都是這種對抗的結果。

華德福學校、在家上學、今日學堂、私塾讀經班,這些是《盜火者》紀錄片中所記錄的民間教育形式。它們都或多或少的在誤人子弟,卻享受著社會大眾的許多好評。

華德福學校和今日學堂比較相似,都是學校課堂教育,都脫離了高考應試大綱,都讓學生接近自然(華德福接近野外的自然,今日學堂側重於心靈的自然)。這種學校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脫離了高考應試的軌道。有的人認為脫離高考應試軌道是好事,但我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因為在中國,一個孩子一旦脫離了高考應試的軌道,就意味著這格孩子也就基本告別了上大學的可能性。告別了上大學,這個也就告別了融入現代社會的可能性,告別了打開視野的可能性,一輩子只會停留在自己從小長大的小圈子內的狹窄視野之中。

如果現在中國是個農業社會,華德福和今日學堂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不幸的是,今天的中國是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社會。對於鄉鎮農村的孩子來說,上大學是唯一一個跳出鄉村封閉小天地的機會。一個工業化信息化的社會需要教授、工程師、醫生、律師、記者、演員、金融業者等等,這些職業只有大學才能提供。一個華德福和今日學堂模式下畢業的學生,只能充當一個「人格健全」的農業社會公民,或者工業社會下的打工仔,始終停留在社會底層。

例外當然是存在的,小學沒畢業就當老闆的人很多。但是小學沒畢業的人當老闆的比例,遠遠低於大學生當老闆的比例。更何況,那些小學生老闆比大學生老闆所多付出的辛苦,要比考大學所付出的辛苦多得多。人的發展是沒有上限的,但是上大學可以給人一個體面的下限。

這兩種學校還有一個問題,由於《盜火者》紀錄片的基調問題而被刻意忽略了,那就是理科教育在這種學校中的缺失。

工業化社會所需要的數學知識不可能在老師與學生嘻嘻哈哈的遊戲中全部學會。在生活中學數學,最終只能學到只夠用來買菜的數學。進一步建立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知識體系,就需要由幾十年高考檢驗和積累下來的中小學數學教育大綱。這個大綱就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走進更高的現代數學殿堂的台階。

物理、化學、生物與數學教育問題類似,但更嚴重。數學好歹會在買菜的時候用到,物化生在日常中的用處卻很不明顯。日常生活中的物化生現象,都是科學規律的間接表現。抽象和總結這些科學規律,是理科教育的精華所在。中小學的物化生教育是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用本質規律解釋科學現象。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建立理性的思維方式方法。僅僅在生活中學習理科知識,很難建立起完整的科學體系,無益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

整個10集紀錄片里隻字未提理科教育,估計是沒有什麼好批判的。中國應試模式下的中小學理科教育,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我覺得是非常成功的。沒有了教學大綱對理科教育的科學規劃,民間教育中的理科教學必然是零散化表面化的。

國家沒有給今日學堂合法化是合理的,這種學校就應該取締,免得誤人子弟。

在家上學除了存在上述的問題之外,還有其他更嚴重的問題:同齡人交流的缺失,父母天花板的局限。

了解我們這個世界的途徑不止於課本,更不止於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走進日常生活等等。了解世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與同齡人的交流。失去了同齡玩伴,就失去了一個成長的機會。

在家上學的孩子往往沒有同齡的朋友。他們學習不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長大以後與人打交道就是他們的短板。從一個功利的角度來看,他們也同時失去了正常人都有的同學人脈。

其次,父母往往就是在家上學的孩子們的天花板。父母格局的高低,決定了孩子自身格局的高低。而一個正常學校教育體系里的學生,他沒有這樣的天花板,因為他可以學習的對象有各種各樣的老師,各種各樣的同學。他們的成長環境比他們父母的環境豐富得多,所以這樣的孩子們,水平普遍高於他們的父母。就算水平沒有高過父母,普通學校的孩子也會用不同於父母的角度去看問題。

至於紀錄片第9集里,楊東平關於美國人在家上學可以上常青藤名校的觀點。這個觀點是一種典型的缺乏理科思維的體現。學過高中數學的人都知道問題要分情況討論,使用公式的時候要注意公式的邊界條件,也就是同一個公式在什麼情況下有效在什麼情況下無效。

在美國,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孩子是不可能通過在家上學取得常青藤大學入學資格的。能夠通過在家上學進入常青藤的孩子,必然出生在富人家庭。一個富人家庭,可以在家聘請諸多高水平家教,讓孩子在家得到遠高於美國一般公立學校教育質量的課程,並且可以調動父母的社會資源得到名人推薦信。在美國申請大學,一封推薦信的作用不小於SAT考試的分數。在家上學是美國富人家庭玩的遊戲,把它移植到中國來,只能害了效仿它的中國普通家庭。

私塾讀經班實在是有太多槽點了。

讀一讀四書五經是挺好的,但是這就和任何一種其他的課外閱讀一樣,只是課外閱讀而已。如果把讀經的優先順序提升到高於學校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對那些一味推崇讀經班的人,我只想問一句:你們知道為什麼1905年清政府要廢除科舉嗎?

四書五經的學問早已與現代社會脫節,如果一個人只掌握了經學知識,是無法融入一個工業化信息化的社會的。退一步說,就算是文科生也是要學數理化的。從功利的角度說,文科生找工作多難啊。更何況只讀古文經書,那是比正常文科生還要另類偏門。如果連白話文都寫不好說不好,在現代社會基本也算是個殘廢。

接下來吐槽《盜火者》第9集裡面的私塾先生張中和的一些話。

張中和說:經典的修養可以滿足現代社會對一個人才的全部要求。呵呵,那我們鴉片戰爭怎麼輸給英國人了?而且19世紀的英國人還處在近代社會。要是讀經典古籍可以滿足現代社會的全部要求,為什麼中國還會被近代社會的英國按在地上打?

張中和說:我的學生不需要找飯碗,以他的學識,受盡天下的供養也問心無愧。那我想問問張老師,為什麼百丈懷海要對中國禪宗改革,立下《百丈清規》,並且身體力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為什麼他要把佛教僧侶「受盡天下供養」的乞食傳統在中國禪宗里廢除?手腳健全的正常人為什麼不能自食其力,而要靠別人供養而活?

張中和說:我的學生培養出來一定是聖賢。聖賢是可以批量生產的嗎?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有幾個聖賢,我兩隻手應該能數的過來。難道張老師對聖賢的定義和普通人不一樣?到了現代社會以後,聖賢的定義倒是真不一樣了,現代人把聖賢叫做思想家。一個不懂數理化的人能成為思想家嗎?思想家馬克思的業餘愛好可是做高數習題呀。

3.說幾句關於杜郎口中學

《盜火者》第7集中的杜郎口中學是主流教育中的一種另類模式,並沒有與應試教育對抗。紀錄片中的「課堂風暴」只是杜郎口教育的一個窗口。其本質並不在於課堂內容的改革,而在於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預習,主動學習。

這種方式對於教育資源不發達的小鎮來說確實有幫助。但是脫離了杜郎口中學的鄉鎮背景,同樣的模式並不適合中國大城市學校。因為對於大城市的學生來說,學習成績的上升突破口不是學習積極性(大城市重點學校的學生不缺學習主動性),而是優秀教師的指導以及習題訓練量的多寡。

4.大學改革

紀錄片里對於大學教育的問題都說對了,但是都只說到了問題表面。

教授變成了老闆,確實不好,但是為什麼教授會變成老闆?還不是因為教授工資太低,博士生的工資更低,單純做學術根本連家都養不起。

------------這裡有一段被刪除的文字,詳見豆瓣-------------

5.課外閱讀

郭初陽無疑是整部紀錄片里出場次數最多的人物,他的身影貫穿了好幾集。在我看來,他推動的語文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對於這個做法,我舉雙手贊成。

第8集的馬小平老師,第10集的李慶明老師,還有第4集的立人鄉村圖書館,他們在做的事情本質上也是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他們都證明了讀書是擴展視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的決定性途徑。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高中時的人教版語文課本每個學期其實有兩本。一本是正常的上課課本,另一本是人教編寫的課外閱讀教材。那本課外閱讀教材曾經是我高中時期苦悶學習壓力之下的調味劑,裡面選取的文章質量極高,而且涉獵範圍極廣,從武俠小說到傷痕文學都有。然而班上大多數同學在高中三年內都未曾翻過這六本課外閱讀教材,放著一個寶庫在身邊而不自知。

應試教育有缺點,有很大的缺點。課外閱讀是對應試教育的最好補充,也是最好的修正方法,不會讓學生一味埋頭於考試而忘記教育初衷。

6.說幾句關於英文教育

今日學堂的英文教育很成功,因為他們把英文教育生活化,不再是死板教條化。大城市的學生可以通過課外的少兒英語培訓達到同樣的英語教學效果,同時可以兼顧課堂英語的重邏輯強語法的學習,為英語理論打下堅實基礎。而鄉村的孩子們缺少課外課堂的補充,以及英語環境缺失,很難再英文上取得好成績。所以一方面英語教材要多加入生活化元素,一方面鄉村教育需要更多人力財力的投入。

然而中小學英文教育不管怎麼改革,都必須加強,而不是減弱。

7.宣傳自由民主

總共10集的紀錄片播到最後一集,製作人真正的意圖終於展現在觀眾面前,那就是:宣傳自由民主,批評政府體制。

用紀錄片里的話說,就是要提倡「公民教育」。

在中國有太多現象值得去批判,教育問題也是其中之一。所有的這些批判討論到最後,很容易走進一個死胡同,那就是批判體制。對現有體制批評得多了之後,就會對另一些體制心生嚮往,那就是自由民主。大多數的批評者走到了這一步也就不會繼續深入地走下去了,以為自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解決的辦法。

這部《盜火者》紀錄片也是一樣,把教育問題最後引導到體制問題上,卻並沒有繼續走下去。

批判者們沒有繼續走下去所產生的一個後果就是,他們只會追求自由民主的理念,而不懂自由民主的實踐方法,更想不到如何將中國國情與民主理念結合。這樣的公民教育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變得只懂政治,不懂現實。典型代表就是現在香港那幫鬧事的學生,滿口自由民主,卻不肯動腦子,提出的所有方案都是照抄美國。只求民主自由之名,毫不關心自由民主的具體操作細節和所產生的效果。

實踐——理論——實踐,人對事物的認知應該是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是一個運動的過程。中國的政治思想教育代替了公民教育,但是一個好好學習了思想政治課的學生就必然懂得什麼是螺旋上升,什麼是事物的運動,什麼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些難道沒有公民教育重要嗎?

再說了,什麼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定義是培養個人作為公民行使義務與權利的教育活動。在中國現有的應試教育體系中,難道沒有講過什麼是權利和義務嗎?至少我記得初一的政治課本上就明確告訴了我們是有權利與義務的公民,告訴了我們法律的作用和意義。那些高呼公民教育的人,為什麼不能好好利用政治課本上現成的資源,而要對現存的教育一味地反對呢?是不是這些人自己根本就沒有學好政治課上的法律知識和唯物主義辯證法知識?

8.乾貨

中國的教育問題在農村。

這部紀錄片中對於農村教育的討論是百分之百的乾貨。

農村的教育問題,是真正的問題。其餘幾集談到的教育問題,大部分都是人為虛構出來的問題。虛構這些問題的目的,在於兜售某些人的「主義」。比如張中和在第9集里所說的那些話,我相信他是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上來說的,以求他的私塾生意可以做的更好,而不是為了教育下一代而說。

歸根到底還是胡適的那句話,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還要當心,研究的是不是「真」問題,還是為了某些「主義」而創造出來的假問題。


不得不說 裡面講的語文考試 閱讀篇目 原作者去做六十幾分 狠狠地戳中了我

高三的時候 我們做一篇語文閱讀 裡面描寫到兩次下雨了 題目問 作者為什麼要寫兩次雨? 標準答案理所當然的跟作者的情感掛鉤 第二天 同桌告訴我 她去看了一下原作者的微博 第一條就寫的大致意思是 我寫兩次雨 只是單純的寫完抬頭看見了雨 哪有想那麼多

從那個時候開始 我就開始懷疑了自己的接受的教育 直到今天上教育學看到這個紀錄片 淚目了

紀律片里舉例的一篇篇課文 從現在的角度來分析其中的邏輯和語言 怎麼評價暫且不說 但是我是不寒而慄的 面對那一篇篇熟悉的課文 我後怕

不出意外的話 幾年後 我也將成為一個語文老師 我也不知道我會怎樣去正確的教我的學生 我也害怕去講那些幾經刪改的課文 但是還好 我還有幾年的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

男朋友說 他最喜歡的老師就是語文老師

因為他認為

那是真正可以算得上是人的心靈導師的職業了

在我的中學時代 最痛恨的 就是四個字

標準答案

他讓我的過去幾年

變成了可以稱得上是委曲求全的幾年


看了第一集 順便也看了一下視頻下面的評論,有的回答者似乎還認為現行教材是這樣也是無可厚非的,,,,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評論了,但我想講一個我前段時間遇到的一件事情

前段時間回家去了大姑姐家一趟,閑聊時說起小孩子學習的事情。大姑姐說孩子上二年級了表達能力還不行,說上次老師布置寫作文,題目是「感受大自然」,為了配合孩子寫作文還專門去了附近的一個林場,結果回來小孩寫的作文是:到了林場,我看見了什麼,又看見了什麼,然後又怎麼怎樣;大姑姐一看覺得這哪裡像作文,又陪著孩子一塊寫,最後那篇作文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家長孩子老師皆大歡喜。

這可能就是中國式教育的悲哀吧,身中劇毒而不自知的父母正在用自認為很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並如此循環往複,讓語文徹底脫離了我們的生活。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