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不懂的詩詞大人讓背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懂得?
我認為我並沒有對詩詞做過系統的學習,但就是漸漸懂了,不像是魯迅在廟會那篇文章中所寫的那樣,被父親逼迫著背的那些東西就不記得了。
魯迅背的那個《鑒略》,你現在可以去搜了看看自己能懂多少。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魯迅小時候背得那麼痛苦了,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小時候你也不懂流行的情歌,動不動愛得死去活來,為什麼長大就懂了?長大了理解能力增加是應該的。同意@賀金縷(實在@不上),一般小時候背的都是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親民詩詞。
魯迅說自己不記得,實際上他古文底子好得很。五四那群人的舊學大都是童子功,放到今天個個是「國學大師」,卻搶著寫白話文白話詩。就像抽象派大師小時候畫的傳統油畫都已經逆天了。還說要漢字拼音化呢,全信那套你就掉坑裡了。又是小時候背了長大了懂得論。這種情懷論知乎很多人宣揚。但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詩詞這東西,是可以觸類旁通的(很多東西都是)。其實你長大懂了小時候背過的一些詩詞,你經歷了什麼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受教育層次提高和無意間積累的相關知識量在往上漲。
比如詩詞中你不懂的字詞,長大了你就認識了那些個字詞;詩詞里你不懂的邏輯,長大了你知道了那個邏輯。於是你就覺得很神奇,哇,我懂了!但,觸類旁通是有局限性的,到底術業有專攻。你小時候背了長大了自然就懂的那一類詩詞,很多估計難度不大,在那個局限性之內;或是你長大了懂了,也許也只是懂了其中的幾個句子。我就不多說,我放一篇詞,你以後有孩子了,你僅僅讓他背。然後我保證,如果他不接受長期的詩詞閱讀實踐或者積累大量古典文學知識,他就算到死那天,也不會「自然而然就懂了」。天香 王沂孫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
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雲天氣。
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
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余薰,空篝素被。
我第一首會背的古詩是《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當時小,大概明白是在說些什麼。之後長大了閱歷逐漸豐富,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也就更加理解詩里的感情。有一天一個女同學給我講了一個她自己的故事:「我的姥爺,在他很年輕的時候種過一棵紅豆樹。紅豆樹很難種啊,但是之後還是活下來了。不過哪一年結果都不確定,有的時候要隔好幾年才結一次。就在我出國之前那一年嘛,那一年樹上就結滿了紅豆。那時候,不是我姥爺,是我的兩個哥哥,他們摘了很多紅豆,在上面穿孔,然後串起來給我做了條手鏈。。。那條手鏈我就帶到這裡來了到現在都留著。」那時候這首詩自然而然地浮現在腦海。我才對這首詩突然產生了共鳴。彷彿詩的作者並不是古人而是眼前的少女。即使世上從未有過這首詩,現在也該能把它寫出來。所以明白詩意是很簡單的。能夠理解詩,就需要一定的閱歷和帶入的能力。要產生共鳴的話,就像剛剛的例子,許是不簡單的。
比如在寒冬一個人的家裡拿著茶壺酒杯剛撥通友人的電話: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比如想起很久前和愛人的相見: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比如很久後才發現當年兩人曾經互相暗戀: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生活很長,詩也都是源於生活,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總還是有很多機會和一首詩產生共鳴的。因為背的是千家詩之類的入門讀物,入門讀物的優點:意思淺顯、朗朗上口、用典少,是用來練習語感和鍛煉記憶力的。背得要是三曹七子的作品,沒讀過《詩經》的人連典故出自哪都不知道,理解個鬼。更別說那些用來炫技的詩詞,一個典故套一個典故,分分鐘鍾碾壓我這學渣。
魯迅會忘不是正常嗎?
就算是千家詩等級的《春江花月夜》,也沒幾個人長大之後,能完整地背出來,死記硬背,存得是印象而已。古人開蒙是背過之後,夫子一句句的講解,現在的家長都誤會了。就是當長大以後開始去遇見愛的時候 想到的是「斯人若彩虹 遇上方知有」 「與君初相識 猶如舊人歸」 「只緣感君一回顧 使我思君朝與暮」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而不是滿腦子「愛我你怕了嗎」 「想你的日子裡 痛到無法呼吸」 「睏倦睡覺 睡醒微笑 」一眾。修養與內涵 粗糙與平庸的區別吧。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別來還無是,廬山煙雨浙江潮。這是需要用一生來體會的。
閱歷,以前背過的詩詞會存在你的腦海中,當你的人生經歷越來越多時,那些曾經不理解的詩詞彷彿寫出了處於某一心境下的你,那時候的你,就理解了那些詩詞。
我覺得要回答樓主的問題,需要首先回答以下問題。1.我們小時候不懂詩詞的什麼?是不懂詩詞的意義?還是情感?還是其他?2.年齡的增長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讓我們慢慢懂得小時候不懂的詩詞?3.大人讓背下來,到底是怎麼個背法?第一個問題,我認為是詩詞的意義之外的部分。背熟了,也能解釋詩詞了,但很難體會詩詞中的情感。第二個問題,年齡增長給我們帶來了知識的增加,閱歷的增加。那為什麼有了這些的增加,我們就能慢慢理解了呢?以自己的親身來回答。小孩子學笛子,很多樂曲都是名家寫的,雖然吹得不錯,但考級時考官常常指出,吹的沒什麼味道。當時很不理解,強弱節奏各種高難度技巧都高質量完成了,什麼叫沒什麼味道?但是長大了,再吹時,才理解考官當時的批評。練習樂曲和背誦詩詞,都是我們在和前人進行對話,一個是用音樂,一個是用語言。既然是對話,那就會有聽懂和沒聽懂之分。如果你真正聽懂了,那是會有很大的獲益,精神上的,知識上的等等,如果你沒聽懂,那基本上就會覺得很枯燥(當然枯燥也是有意義的)。然而童年期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似懂非懂(這裡就不扯兒童的認知發展理論了)。所以知識閱歷的增加其實是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與前人進行對話。
第三個問題,讓孩子把一首詩詞背熟,和把一首樂曲練熟,難度上是相差個數量級。我們這代人,小時候哪個沒背過詩詞?那為什麼同樣年齡增長了,有的長大了懂了,有些長大了沒懂?因為熟練程度有差異。長大真正要能理解小時候背的詩詞,我認為前提條件是至少得有個類似樂器三四級的水平,也就是百來首信手拈來的詩詞,否則你就學了點皮毛,談什麼懂和不懂?
九與九日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詞韻律之美,含義之雋永,其實並非小孩子所能體會,也不是簡單的做下翻譯就能理解了。隨著年齡漸增,閱歷感悟漸豐,才會慢慢有所共鳴。這就很象《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在冰火島上強迫年幼的張無忌背誦武學,武功文練。現在不懂不要緊,你給我記住,以後就懂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意思一直都懂,只是在大學離家之後,才真正的體會到。
好的詩歌是直入人心的言語,而韻律是為了歌唱順溜,(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紙張用來印詩集,很多詩歌都是口頭流傳),小時候不懂,是因為那些詩歌都是大人寫的,但因為有韻律,能背下來,長大了,經歷了那些離愁別緒,自然就懂得了那些或沉痛或惆悵或無助的情感 。比如司空圖的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不經歷歲月熬煎,是讀不出其中的悲涼滄桑的。
為什麼不能小時候就能懂意思啊,古詩卡旁邊有註解的
越長大經歷的事情越多,心性越發不一樣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某天我坐車下山的時候忽然想,這樣美麗的景象能永久的保存,千年萬年都存在。而我死去就不會再有存在過的痕迹。如果能和這樣美麗的景象融為一體就好了,腦子裡這麼想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想起這首詩
應該是懂一些的
我發現小孩子,三四歲,短詩可以強記
長詩,你要是不給講什麼意思很難記得,講解了,背誦就快多了小時候記憶性好,背詩書,長大了有經歷了就可以理解詩書了。
量變達到質變
小時候基本不懂詩詞的意思,被迫背了許多詩詞,就是很無感的背,,長大卻不會忘,知道了什麼時候的我,也會發出這樣的感覺,,才愈發覺得,越讀越有味
潛移默化的影響總是有的。 不過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覺得從小學到高中語文課上學的都so easy。我媽不會唱兒歌所以從小只能教我背古詩文,上高中時看同學背夢遊天姥吟留別背不粗來要死要活的真是倍兒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