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從平面→立面→成品思考方式是正確的設計思維嗎?

雖然明白思維方式不唯一但想了解這種設計方式是否可取,又有何優缺點。


——————————————14/12/23更新———————————————————————

受到某匿名用戶的謬讚,覺得很慚愧。關於他所提到的形式功能之爭,想在這裡做一些補充。畢竟這是設計方法相關的一個方向性的問題,值得多多思考。

自現代建築興起以來,重功能而輕形式便成為學術界的主流,可以說我們至今仍然在柯布西耶「住宅是居住的機器」的理論陰影之下。在那個時代,以經典力學、經典電磁場理論和經典統計力學為三大支柱的經典物理大廈已經建成,而且基礎牢固,宏偉壯觀!宇宙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因為在完美的物理學規則之下變成了這個樣子!建築,作為時代精神的載體自然應當體現科學的精神。所以形式是什麼?那是表象啊,那是內在邏輯的結果啊!在功能面前,它不值一提!所以你能在那個時代的建築中讀出理科生般的自信與精準!(圖為包豪斯校舍)

但是在19世紀末就已經飄在經典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最終擊垮了整個經典物理學大廈,建築在迷茫之中掙扎,於是在20世紀後半葉,形式強勢歸來。世界為什麼要千篇一律?於是新地域主義出現了,王澍便是其中之一,強烈的地區特色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出來。建築為什麼要是完整規則的?於是解構主義出現了,混亂尖銳矛盾衝突。功能,不再是唯一的因素,若是按功能來求解,理論上每一個項目都會有一個最佳答案。(圖為蓋里的古根海姆美術館)

世界是如此的複雜不確定,那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不!統計學、概率論、黎曼幾何等數學工具已經有了極大的發展,人類開始擁有和複雜宇宙進行博弈的基本能力。於是在新的世紀,解構主義的混亂場中誕生又一個自信的建築流派——新結構主義。源於極端複雜的邏輯也可以得到至臻完美的形式,功能重新站在了形式的頭上。事實上,大劉在《三體》中對於未來藝術的設想,以及對於「水滴」外觀的描述,我認為就體現了新結構主義的思想。(圖為扎哈設計的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私貨較多,謹慎閱讀。圖片如果有侵權請告知。

————————————————原答案——————————————————————

先說結論,這個方法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要想做的更好還有很多路可以走。

優點是快速高效,缺點是空間二維化,思維扁平化,也就是說僅僅是水平空間的求解。

通常的做法是平面和剖面之間反覆的映射推導和修改,二維化的空間會像一張紙一樣在這個過程中被揉成三維化的空間。三維化的空間,指的是豎向空間系統介入到原有的水平空間系統之中。

這個過程中立面是很少被考慮的,因為空間體驗遠比建築造型重要,而且這個過程得到的建築立面通常不會太差。而一開始就從造型出發,一開始就畫立面的設計,由於缺乏內在線索,立面反而會顯得鬆散沒有氣場。

我們這學期在學習多系統的設計方法,就是讓結構系統、流線系統、表皮系統等之間不斷發生關係,不斷優化結果,在反饋和負反饋的進程中求解建築。是一種多層次的設計手法。

所以說,如果以更高的標準來看,平面導立面的設計手法還是過於簡單和扁平。


瀉藥,好久不上知乎,抱歉。

平面立面剖面都是表達方式,不是設計方式。沒有什麼絕對的正確套路。設計要綜合考慮。

想要有合理的設計套路的話,個人經驗是:

第一步,必須是從案例入手。綜合學習幾個相似建築的整體設計。體量,功能安排,構思等等吧。必要的話要做表格抄平面剖面畫Diagram深入學習。

第二步,模仿案例在基地嘗試設計。總結問題和問題的關係,嘗試解決。提取思路

第三步,差不多可以開始設計了。這時候已經熟悉套路了,發揮也不會太不靠譜。一般Massing Study都是最先解決的,同時想想功能排布交通和材料等等吧,然後一邊執行概念一邊出圖溝通,需要啥圖畫啥圖。

我感覺這樣才算準備好了入手一個設計。

題主的設計思路從第一條就不合理了,沒有建築師畫平面是不想三維的,如果只畫平面不想體量我還真不知道這咋畫。換句話說,這個從平面開始的設計,只是已經想到了體量,但是故意不去設計的偷懶。


建築設計是三維的,無論平面、剖面、立面還是透視都能放在先手

唯獨畫圖時思維不能只停留在圖面上,各個空間關係都得考慮,並在腦海中想像出來,這才是建築師的工作,不然就只是個製圖員(很多內地學校出來的學生只會切蛋糕,這點非常糟糕)

以下是我個人經驗簡單歸類(先手是「先思考」而不是「先畫」,畫圖一律平面開始)

1.平面先手:機能複雜的建築物,沒有多少公設比能做設計,開放空間極少,例如醫院

2.剖面先手:機能單純的建築物,公設比高,開放空間多,例如商場或博物館

3.立面先手:沒這回事,只要不是挑戰地心引力,沒有立面作不出來

平面圖代表建築師的理性和邏輯

剖面圖代表建築師的感性和情慾

好的建築師需要兩者兼備,若祇是想考一注的話,請把我前面所說的當做放pi吧


肯定不是,這是畫圖的思維方式,問題是建築不是平面的圖紙呀。初學者之所以一開始用這種方式,是因為建築比較複雜。初學者對建築並不能形成一個整體的想像,所以只能從圖紙,也就是平面、立面、剖面開始想像。當然這裡面也有工具的局限導致的問題。對初學者來說,畫平面最簡單,把平面和立面聯繫起來,就要訓練,而要把平面立面剖面都畫好,得工作一段時間了。至於說要跳出平面立面剖面,想像一個建築,那就看個人的緣法了。

也許新的3D化建築設計工具,會有助於初學者直接從3D的方式,開始想像設計建築,但是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從3D化開始想像比從平面圖紙開始想像建築要直觀一點,但是還是不等於建成的建築。一般來說建築師得工作10年左右,才能逐步形成大致的建築想像能力,天賦好點可能更早。如果在圖紙的平面思維里,可能永遠也跳不出來。把畫圖當做設計的建築師是大部分,這也是神州大地,大部分設計院都是刷圖的富士康流水線作業。

設計是計劃和理性想像的結果。首先你要分際實際情況和甲方需求,然後根據這個想像出一個建築,如何把這個想像變為現實,要制定一系列的計劃。這就是設計的整個過程。這個只是泛泛而談,其實每個步驟都要大量的學習思考積累練習。所以講建築師是老年人的職業。能做好其中的一個,都已經是輕鬆年薪幾十萬了!

一個建築設計,最終呈現給甲方和用戶,不是圖紙,而是建築本身。那麼建築好不好,能否滿足甲方的需求,能否達到預期設計的效果,最終都是由建成的建築來感受和表現。所以建築師要學會,把設計階段想像的建築和建成的建築,形成一種對位。能夠通過想像來預估建成的效果和表現。當然這種難度很高很高,需要藉助一系列的工具,圖紙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實踐下來的效果,通過圖紙,來預估建成的效果和表現,非常依賴於建築師本生的經驗和能力以及責任心。也許3D設計工具的進化和普及,可以提高這種想像的真實性。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BIM意義的本質原因。這是拿來做建築虛擬評估的,拿來在建築未建成的時候,讓你想像最大限度的貼近建成的建築。不是拿來刷圖的。刷圖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市場根本不需要圖紙,圖紙只是市場需要的東西的一個中間過程,如果有更好的東西來做這個中間過程,為什麼還要圖紙呢???

作為建築師,一定切記,一定切記,一定切記

你的目的是營造建築,不是畫圖。

你的目的是營造建築,不是畫圖。

你的目的是營造建築,不是畫圖。

國內的專業分割法,和刷圖流水線的普及,導致了很多建築師忘記了這個初心。天天拿著刷圖扯……用戶和甲方,都不需要圖紙,他們需要的是好建築。


無論從平面還是立面,甚至是剖面開始出發思考我覺得都是有道理的,不同功能的建築所需要的側重點不同,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入手都得需要一個能穿引整個建築的idea,我並不同意抄完平面抄立面的答案,就我的理解來講,設計過程是個很發散的過程,在抄別人的平面圖中往往能有舉一反三的想法出現,而之後的造型想法也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如果是東拼西湊的抄襲真不能叫設計過程。


先說個題外話,柯布西耶作為建築史上bug一般的存在,其對後面的建築學影響實在太大了。

馬賽公寓作為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其設計可以說是劃時代的,以至於今天許多建築還能看到它的影子(尤其是學生課程設計,感覺只要涉及到公共居住,總能看到它的影子)。它是柯布西耶對於住宅和公共居住問題研究的一個集中體現。

馬賽公寓最突出的點在於各居住單元都有躍層式的空間變化,每個單元都是兩側面向室外。所以在平面圖和剖面圖上都極其高明與精彩的。但是當進入建築內部,與使用者交談時,往往得到的感受與反饋都是壓抑,不便。即馬賽公寓成了一個建築學上成功,但實際使用和體驗並不那麼好的建築。

蘆原義信在街道美學中猜測柯布西耶在設計馬賽公寓時,是根據正立面比例要求在長140m,寬24m,高56m的體積中劃分居住單元。結果完成的是協調美觀的立面和與人生活沒多大關係的狹長居住單元。(馬賽公寓是他第一次將模數運用到實際項目中)

所以馬賽公寓對柯布西耶來說,樓梯,電梯和居住單元等與生活相關的東西並不是那麼重要,似乎幾何尺寸和局部與整體的比例勻稱才是重要的。雖然柯布喊出了形式服從功能,但是似乎在馬賽公寓上並沒有表現出來。所以蘆原義戲稱柯布西耶為「超級雕塑家」而非建築師。前川國男說到柯布西耶對設計非常熱心,但不喜歡去現場(設計馬賽公寓時,他在法國,卻沒去過幾次馬賽),對於剖面圖上樓梯其實與結束位置吻合之類的問題十分拘謹。所以比起受到技術,經濟和社會制約的一些實際建築來,柯布似乎對設計本身,圖面構成和幾何比例更為關心。在圖紙上進行藝術創作的建築師,很可能是在國面的框架中考慮其藝術性,然而它實際是一百倍或兩百倍大小的建築物。

柯布對於尺度和比例的重視而對於實際感受的缺乏可以在他的城市規劃理論和作品(昌迪加爾規劃等)看到一些體現。

所以在現代主義之後,許多建築人開始追求建築的人文關懷,強調人的使用與感受在建築設計的重要性。

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想去論述柯布的不足。建築學作為一個傳統學科,一直處於一個不斷自我修正的狀態。所以任何想法都是有其的局限性。但是同時建築學又是一個無法判斷絕對的對錯的學科。所以很多時候,牢牢抓住一種所謂的最優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才是最不好的地方。在我看來打破自己的習慣思維,嘗試結合不同的方法去進行建築設計才是一種較為合理的方式。

國內的建築學教育往往強調一種單一方法的教學,試圖把建築學教育變成一種較為呆板的理工學科。從設計開始,到最後出圖做模型,很多人都是按照老師和前輩教授的方式去做,把這當作一種最優解去解決所有問題。

在知乎上常常看到有人問關於建築繪圖的問題,同一張圖不同人有不同的方式去做,即殊途同歸。但是許多人的思想卻是認為它有且只有一個最優解了,所以不是思考自己如何運用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綜合起來去解決它,而是認為別人掌握了一種自己沒有的方法做到了,所以想去掌握這種方法。我想說一句

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1s)

從平面到立面,這種方法沒有對錯優劣,但是有局限性。所以當你按照這種方法去做的時候,

重要的點在於如何結合其他的方法來彌補這種局限性。

建築學不是明明白白的理工科,所以按照高考學習的那種凡是求個最優解的單一想法是學的比較辛苦的。要嘗試打破自己的慣性思維,拋棄對於錯這種想法,嘗試結合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所以沒有任何方法是絕對正確的,也沒有絕對錯誤的。選擇一種去做,你就會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這種想法的局限性,然後再用其他的方式去彌補這種局限性。

(寫完發現有些啰嗦,只是看到了這個問題想說些什麼,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指導~)


平面立面剖面都是表達建築的三維投影

你說的平面-立面-成品,可能說的是從功能切入設計,關心的是功能元素以及元素之間的關係,對應的西文辭彙是program,功能泡泡圖就是表達功能關係的一種表達方式。

設計的方法以及切入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能用它做出設計我們就不能說是方法是錯誤的,但是方法或者策略確實有不同的偏重以及條件,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從功能切入設計,比較適合功能的複雜程度相對於你處理功能的能力比較複雜,比如一般人碰到銀行、監獄、醫院這種功能比較複雜的房子的時候會比較傾向選擇。

優點是:能比較輕鬆的解決功能關係

缺點是:在把握空間、形式、環境這些問題的能力不足的時候,最終的設計成果直接受制於平面的布局。

至於關於設計方法的思考,這裡貼上我一年多前在豆瓣的思考。

雜談5—設計方法

一:其實經常可以回想五年的建築教育到底讓我學到了什麼?

是資料集上各種從事建築設計的基礎知識?

還是從雜誌或者大師那裡學來的這樣那樣的嫻熟的手法?

亦或是一種遇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遇到矛盾不斷平衡矛盾的特殊的思考問題的方式?

回想下自身,是不是有過或者正在經歷著拚命糾結、通宵達旦、最終草草收場、不了了之的經歷?

二:既然說到設計的方法那就包含了個問題:

1.什麼是設計的方法?

2.設計有沒有方法?

3.我理解的方法可以被教授嘛?

1.什麼是設計的方法?

就我現在的認知而言,可能方法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操作過程,一種操作的過程與邏輯。方法中包含了原型(Prototype)和變體(anamorphosis)以及操作(Operation)

2.設計真的有方法嘛?

其實從微觀來看,設計的方法似乎就是眾多建築師平日里不斷在用的一件工具,可能有意也可能無意,就是不斷的解決問題平衡矛盾,然而可能很多人會說他解決問題用到的是他基本功,然而我認知中的方法就像籃球的防守的時候到底用戰術思想,是緊逼還是聯防?緊逼是全場還是3/4全場?聯防到底是23還是32?就像毛爺爺的優先農村包圍城市還是優先大城市一樣。

再從宏觀來看,追根溯源,建築師的出現是由於社會的發展,而後產生了私有財產,再然後產生了社會的分工。而建築師與其他職業的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能夠從一個設計條件(原型)得出一個設計結果(變體),顯然作為一個職業存在了上百年的建築師的特點就是有讓變形變成變體的能力,而這個能力就是這裡的設計方法。

3.我理解的方法可以被教授嘛?

似乎既然一個職業延續了上百年那自然是能源源不斷的被培養的,然而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又很難輕鬆的把握分析出一個清晰的結果。

我理解其實這也不奇怪,方法作為其中一個過程,並不是一個像方案之類實實在在存在的實體,可能需要一定敏感也就是天賦之類的東西。但是如果把方法做一個邏輯的總結的方法論(Methodology)似乎就是可以被教授的了。

三:說了這麼多設計方法,那設計方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能做什麼)?

可能在我現在的認知中,就像是容積率與密度一樣是一個對設計能有控制的一個近似原理的東西。

能在設計開始的時候清楚的分析出面臨什麼樣的主要矛盾,這些矛盾用哪種方法比較合適,畢竟每種方法,不論是從平面啟動還是從剖面還是從形式或其他啟動都有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在設計的過程中,能清楚的明白我處在設計的哪一步,遇到了什麼問題,可能遇到什麼問題,一般來說從哪個角度切入比較合適,各個階段以及設計整個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明白的做設計,也是我一直期望的一個狀態。

四:那我認知中的方法有什麼呢?

1.從平面啟動

2.從形式啟動

3.從剖面啟動

4.從空間啟動

5.從構造啟動

未完待續


贊同 @人民軍大將 的說法。

實則建築是三維的,圖紙卻是以二維模式繪製,這是技術的局限不得不妥協的結果,所以傳統技法更強調透視陰影三視圖。正因為這種局限,所以需要不斷用手工模型感受三維空間,甚至做出多種不同比例的模型進行反覆推敲,為的就是彌補二維思路的局限。

而今天各種三維輔助軟體層出不窮,回歸三維空間設計,手法也勢必隨著技術解放出來,以更立體的設計做建築必然是趨勢,平立剖反覆映射,私以為更好。

但哪裡有所謂「正確的設計思維」呢?即便是在重功能還是重形式的問題上也是爭論不休,玩出了五花八門的主義。

忽然想起《笑傲江湖》里的一段正邪之辨。(段落有精簡)

岳不群說:「本門功夫本來分為正邪兩途,所謂旁門左道,卻並非真的邪魔外道,只是練功的著重點不同。我傳授你們功夫,最先教甚麼?是最先傳授運氣的口訣,從練氣功開始。華山一派功夫,要點是在一個『氣』字,氣功一成,不論使拳腳也好,動刀劍也好,便都無往而不利,這是本門練功正途。可是本門前輩之中另有一派人物,卻認為本門武功要點在『劍』,劍術一成,縱然內功平平,也能克敵致勝。正邪之間的分歧,主要便在於此。」

你看,建築的功能與形式,平面→立面與立面→平面的設計手法,如若上升到正邪之辨,類比於岳不群的論述:平面合理,功能實用,便是無往而不利。可另有一派人認為,立面亮眼,縱然平面一般,功能平平,也能輕鬆制勝。

接著岳靈珊就開始主張折衷主義:

岳靈珊道:「我想本門武功,氣功固然要緊,劍術可也不能輕視。單是氣功厲害,倘若劍術練不到家,也顯不出本門功夫的威風。」岳不群哼了一聲,道:「誰說劍術不要緊了?要點在於主從不同。到底是氣功為主。」岳靈珊道:「最好是氣功劍術,兩者都是主。」岳不群怒道:「單是這句話,便已近魔道。兩者都為主,那便是說兩者都不是主。所謂『綱舉目張』,甚麼是綱,甚麼是目,務須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平面→立面與立面→平面的設計手法」都可以,比如功能與形式都重要等等。

接著岳靈珊又說:

岳靈珊道:「誰對誰錯,那有甚麼好爭的?一加比試,豈不就是非立判!」岳不群嘆了口氣,緩緩的道:「三十多年前,咱們氣宗是少數,劍宗中的師伯、師叔佔了大多數。再者,劍宗功夫易於速成,見效極快。大家都練十年,定是劍宗佔上風;各練二十年,那是各擅勝場,難分上下;要到二十年之後,練氣宗功夫的才漸漸的越來越強;到得三十年時,練劍宗功夫的便再也不能望氣宗之項背了。然而要到二十餘年之後,才真正分出高下。

岳不群說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劍宗易速成,氣宗見效慢」。但這裡面也是岳不群站在他的立場上夾帶私貨,他說的不一定是對的。

放到建築上,功能就是氣宗,形式就是劍宗。平面→立面的設計思維就是氣宗,立面→平面的設計思維就是劍宗。

從平面入手,按部就班,一絲不苟,但是很難從平面里看出什麼名堂,見效極慢。

從立面入手,花樣百出,易於速成,而且更加討人喜歡,可繡花枕的瓶頸也明顯。

但,這都是老舊的二維思想了,何不跳出這個圈子,以更立體的三維思路做設計,畢竟建築是立體的。

似乎夾帶了私貨,匿了。


設計從什麼入手不是問題,重要的是理解設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目的就是「學會」設計,業內多數同仁其實還停留在不會階段…

給大家一個我的講座ppt.開開腦洞。百度文庫 《設計揭秘》


我覺得設計思路不存在絕對的正確與否,從平面入手,從體塊入手,從剖面入手都是可以的


我們如今的建築設計奠定在先人的許多思考探索之上。

我們有規範可依,也有許多的結構類型可供選擇;我們甚至知道畫平面先布柱網;再進一步,樓梯間3x7,走廊1.5~2m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建築發展至今,公式化的設計經歷的種種。

照這種思路,當然是平面→立面→成品。大不了中間加一步虛擬模型推敲。

通過這樣的方法,中國通過幾十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城市化進程。有些地方的建築設計甚至不需要建築師。因為有了公式,一切可省。我們可以直接做樣板樓,做遍全中國,平原都可以。

所以你的方法未必是最好的方法,卻有可能是最簡單的方法。

但簡單就是無聊,簡單就是冷漠,簡單就是在抹殺多元性和多樣性,簡單就是在清洗過去和歷史。

我們會發現,我們甚至不知道過去和歷史。腦子裡只有可憐巴巴的公式。我們甚至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怎樣設計。

如果設計再這樣簡化,世界上甚至不需要建築師了。

這就是你的困境。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設計的東西太丑?自己設計的東西太無聊?自己設計的總沒有別人好?大師可以做到的事,過去了一百年,我們依然做不到?

所以不要再糾結這套方法到底好不好。因為這套方法如你所見,就是很狹窄和單調。這套方法無關比例,無關美學,無關材料,無關建構。這套方法讓你一輩子都在一張圖上改改畫畫,看不到新的風景。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去。

去探索這套方法的邊界。思考一些習以為常但不美麗不合理的事物。為什麼只用框架?為什麼要用柱網?為什麼樓梯間只能做3x7?為什麼不用磚混?為什麼不用鋼?為什麼不用剪力牆?為什麼不用拱?為什麼不用坡頂?為什麼不用張拉?為什麼不用轉角梯?為什麼不用旋梯?為什麼不用坡道?為什麼窗戶只用推拉窗?為什麼不用石頭?為什麼不用木頭?為什麼要開窗?為什麼要有牆?為什麼要有房子?

當你這樣去想時,你已經走在通往真正建築學的路上。然而,這才只是敲門。如果你一時敲不開,你會懊喪,你會失望,你會堅持不下去,你會想回頭,乾脆套老公式做做算了。這是第二階段。突破的第二階段的關鍵,是對於技術的認識。而這套認知,貫穿於整個建築史,紮根於材料和建造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受限於它們。而你們日思夜想的空間與形式關係,也被它們決定。而大師,正是在那個時代將材料和建造技術發揮到極致的人。

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築學兩大高校:蘇黎世理工與巴黎美術學院,是兩套體系的源頭。這兩套體系各成就了很多大師。這兩套體系包含自己的空間,建構,甚至材料哲學。你如果想問,難道只有兩套體系嗎?恭喜你,你又可以走得更遠了。而大師,也在向你招手了。

這是我對於設計的一些思考。

可能它並不切題,也沒有直接回答你的疑問。

但看到的人當中,或許就會有以後的大師。

中國埋沒了許多好的設計師和即將成為設計師的年輕人。

讓這種埋沒停止吧。


個人觀點,這是在學生時代大多數老師所教授的方法,保守且很強調,工作之後大多數人都會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建築,為何呢?個人覺得可以抄,不用形成自己的東西,抄完平面抄立面,而且可以互相沒有關係。在我看來,關於設計的方法因人而異,我做設計就會平立一起考慮,不是為了一起考慮而考慮,僅僅是因為要形成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去統一。純粹個人觀點。。。。。。。。。。更新了,這個回答好幼稚,什麼平立面,設計是一個體系問題,你去分開考慮是學習過程中的一步,因為作為初學者是無法達到從總體出發,總體考慮,所以才會這樣這樣,請記住,設計是個體系問題,當你足夠強,沒有先後關係,全是個人能力體現。


記得很多次設計的衝動來源於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場景,還原並豐富這個場景的設計過程也是很棒的


符合邏輯,恰如其分,三者關係最後有機結合在一起,平面是生成元,沒有它你會混亂找不到著力點,這個過程是相輔相成的,一直持續到最後,方案成熟落地。


我現在大五。感覺各自不同的老師教授的方法也不同,現在做的作業老師都是讓我們先將造型做出來,然後將功能塞進去。。。老師現階段都會讓我們大膽地抄。我覺得建築不能從平面來做。。但是也不能光做造型了。。。總之要兼顧啊。。但是從平面升起來的想法的確太局限。。反正我不這麼做。。。

啊。。。說了好似沒說似的。。摺疊我吧。。。


「基於平面設計」幾乎是國內傳統設計院多年的基本套路。題主質疑的是從平面布局出發,再考慮立面,最終由這兩者決定體量的設計思路是不是正確。實際上,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但是問法也許不是很準確。

更好的問法也許是:有沒有比「基於平面設計」更好的設計方法?

結合中美兩種不同的教學,工作環境來說,「基於平面設計」在我看來是一種有效,實用,能夠提高效率的設計方法。通過對平面布局的推敲(氣泡圖,流線圖),總平的繪製,立面的設計,可以說設計師基本很難「犯錯」。這也就是說僅僅從安全性和功能上來講建築設計的話,這種設計方法幾乎可以說是步步為營,而且可以推廣到絕大多數的場地上運用,適用面廣,並且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很快掌握,這和建築設計的天分可能關係就不是那麼大了,只要邏輯清晰,那麼一個正常建築師設計的房屋充其量也就是「乏味」「外觀平庸」,但是不會說功能上有嚴重的設計失誤。因此從中國院校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建築人才,大多都是浸淫此道多年,好比是寫了不少年的八股文瞭然於胸。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基於平面設計」也使得整個房屋布局被平面所束縛,因為這是一套對接按規範畫施工圖的工作流的一部分,因此空間上的進一步發展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其中既是國內業主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同時國內的審美水平其實不如國外,一旦沒有比較貼近現實的圖(總平,效果圖)你幾乎沒法用不附材質的三維模型和甲方交流(因為往往超出了傳統的圖樣,那麼基本只有受過科班培訓的人才能從空間創意上理解設計思路),第三則是國內的設計院相對於國外來說,即使最近幾年不景氣,但是項目量還是多於大多數國外同等大小(級別)的事務所,因此保證效率的前提下對於質量的追求和期許就不會那麼高,畢竟設計周期短(加班多?好一句黑)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從平面推敲體量和從體量出發思考空間最後把功能區添加的方法我都試過,只能說各有優缺。往往「基於平面設計」到最後就是實用樸實的功能分區外面套一層還算現代的表皮,好一點的是看上去比較酷炫的表皮,但其實立面的表皮往往和內部空間聯繫不是很緊密,甚至表皮就只是一種裝飾。

而直接從體量出發固然能得到很多賞心悅目的幾何空間,但是越往後問題越多,比如功能分區很難在不規則的平面上得到有效的排布,包括建築結構,設備,水電暖通等一系列圖紙的繪製都會帶來困難,甚至大量增加成本,又或者給施工帶來問題。一旦脫離了現存的工業生產體系,如果不在設計的同時做好全盤計劃就會水土不服,導致項目停滯甚至停擺。

不過如果你是明星建築設計師,那麼業主往往願意為你的天馬行空買單,當然這也有個限度,比如扎哈被斃的東京奧運會場館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說這取決於你如何理解這個「正確」。如果你追求的是可以體現創意的驚艷效果,那麼「基於平面設計」也許不是最好的選項,反之,如果你想接地氣,對於設計的創意不是那麼執著,那麼從平面出髮腳踏實地未必不失為一個好的設計思路。能夠兩者兼得的機會很少,畢竟,沒有完美的建築,如果他出現了,那這就是對美的褻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