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電影、書籍的外鏈應否包含書名號(《》)較好?為何?

如:《教父》和《教父》

前者的鏈接是:教父

後者的鏈接是:《教父》


從語義來講,包含書名號會更合理。

但在具體實現中,不妨靈活一些。比如,鏈接有下劃線時,從視覺效果考慮(不僅是美觀與否),將下劃線延伸至書名號並不好,那麼就值得考慮讓鏈接不包含書名號了。

以上分析不針對電影,只關於書名號這一語義標記。


在文字編輯上,這個問題可以歸入到「體例」的權衡當中。一方面它有彈性;另一方面,它的取捨要綜合考慮讀者的閱讀感受,以及編者對視覺樣式的控制。

可以換一種看法,比如借用一下 HTML 標籤,就容易體現出內外的嵌套關係:

  • 將《教父》看成

    &&The Godfather&&

  • 將《教父》看成

    &&The Godfather&&

僅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兩種嵌套關係的語義差別才會體現出邏輯上的分歧。

更多的時候,細微的語義差別可以忽略。這時我更推薦前一種嵌套。因為在具體的實踐中,& 的核心功能通常是內容層面的注釋(內容鏈接)。而 & 則因文脈的不同,視覺化成不同的符號或樣式;比如書名號、引號,或者斜體、下劃線,甚至還有可能不添加任何特殊樣式——這種視覺上的靈活性,讓我更傾向於將 & 的優先順序弱化(挪到外層)。

註:本文不涉及對 HTML 規範的討論。


謝邀。

加上比較好,在描述著作時加上便於辨認類別,有必要的話可以增加外鏈內容備註如「《教父》(豆瓣電影頁面)」。受眾群體不同,更加嚴謹細緻的描述,準確得傳達作者意圖。以上基於我平時閱讀非紙質文章的體驗。


推薦閱讀:

在西文中使用斜杠和括弧的時候應該如何添加空格?
行和段的區別是什麼?在排版軟體中如何分段?
「視覺補正」是什麼?

TAG:設計 | 寫作 | 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