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路上分享的關於印度的照片多以人文為主?
看過很多關於印度的攝影分享,其中照片里主角多以老者,小孩和婦女為主,拍印度彷彿就是拍人文,反觀關於歐美的攝影分享,卻少有直接拿著相機對歐美人拍的照片。
提問者問的是 「人文」 ,但問題補充中寫的主要是 「拍人」 ,看起來大概關鍵想問的問題是 「為什麼分享印度的照片多以拍攝印度人為主」 —— 所以我就按這個回答了。
首先是印度朋友非常 「人文」 ,歐美國家我也去過,比如說米國,洋大人真的很難說和國內CBD有太多區別,一樣是穿著T恤或者西服,拿著星巴克,走在街上,要不是商店招牌是英文,說是金融街也沒區別。偶爾有一兩個特別健碩,以至於需要坐助力車的,新鮮是新鮮,總也不好拍人家。再說就算拍了也沒什麼保存價值。
但印度不一樣,人民群眾衣著鮮艷,神態鮮活,親切熱情,城市風貌奇異,建築獨特……總之比起索然無味的歐美國家,風貌出位太多了。
而且,我要指出最大的原因在於:印度人民對相機鏡頭的熱愛是天生的,他們特別真誠地歡迎別人拍自己,甚至請求別人拍自己。我去印度的最早幾天也非常拘謹,後來發現50%以上的印度人只要一看到相機就興高采烈地指指鏡頭再指指自己,80%的人看到相機對準自己就立刻進入 「High狀態」 ,每10分鐘我們就能遇到一個請求合影的印度人——他們也不要照片,似乎只是單純地喜歡 「和外國人合影」 這件事。事實上我在印度後來的煩惱並不是 「請求別人成為拍攝對象」 而是 「拒絕別人成為拍攝對象」 。
來吧給你們看圖!今次我上傳了1600的大圖,但是由於需要上傳,設成了低品質,細節缺失嚴重,湊合著看吧……
試吃小吃的時候,就得給他們拍一張……試吃另一種小吃的時候,就得給他們再拍一張……如果人多,他們會自己調整位置以及擺出不同(又鮮活生動)的姿勢如果不是印度人民,如果不是默契,這種照片就絕對無可能出現!(實際上這張照片已經是我在印度旅遊中期了,那時候我已經了解了印度朋友的性格和風格,當時這老爺爺用眼神瞄了一下我手裡的相機,向我使了個眼色,我高速露出 「了解了~~」 的會意表情拿起相機,而這位老爺爺開始跳舞……拍了三張之後我們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若無其事地繼續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事實上我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就是他們的攝影師道具……我大概還有200多張類似的照片,基本都是印度小朋友要求我拍的,你看他們的家長也非常鼓勵這種行為……我真的覺得他們面對鏡頭特別生動活潑自然,這大概是一種民族技能……這是一個飯店的後廚,他們向我示意 「來一張」 ,我就拍了這一張……
他們在那麼遠、那麼危險的地方看到拿相機的外國遊客都要高呼著照相,可見他們是真喜歡這個。我們參加一個婚禮,然後和其他的外國友人變成了道具,供新郎新娘和各種親戚合影留念之用==========================================================================
當然有一些照片的確是對方沒有示意我拍照的,但是……看到這種老強者你能忍得住不拍他么……我在印度留學三年,根據自身經歷,結合樓上的回答,簡單總結幾句:
1,印度的文化底蘊確實濃厚,為「人文攝影」奠定了基礎。
2,印度人既保守,但卻也很「熱情」;保守或是源於宗教,文化,以及物質條件的貧困;熱情或是源於對外國人(印度也是旅遊大國,印度人——尤其是旅遊城市的印度人太容易見到外國人了,世界上沒有哪個旅遊城市的居民對遊客不熱情)的良性循環,同時亦是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造成衝擊的表現——所以可能才造成了樓上所說的印度人會非常熱情的配合你拍照甚至主動要求合拍——這裡不做深入討論,因為如果要究其根源,不是簡單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3,印度城市基礎建設比較差,城內環境少有西方國家那麼優美,甚至規劃得讓人感覺不到有規劃,所以我敢保證,除非你是見到一個你從未見到的建築或者標誌物,否則你絕不對對印度髒亂差的街道感興趣的;相反,印度人五顏六色、讓人眼花繚亂的裝束,絕對會令你忍不住按下快門;更不必說那裝束是存在於一個可愛的孩童、熱情招呼你拍照的成人身上。
所以這也正是如題主所說「拍人」居多。
4,大多數去印度旅遊的人——都是去的被大家去爛的地方,從西北邊的焦特布爾(沙漠地區)到東北邊的加爾各答(海港城市),主要的旅遊地點都被集中在這兩點之間,甚至從新德里、齋普爾、阿格拉這種金三角,到加爾各答,這更是遊客去得最多的幾個地方,這幾個城市剛好就屬於人文攝影的天堂。但再往邊境,比如大吉嶺這種地方,就相對少有人去;至於達蘭薩拉這種地方,就更是少有人知曉了,而靠近喜馬拉雅山脈的地方,雪山、高原景觀也會令你嘆為觀止。——可惜,去過這些地方的人太少了。
在人文色彩絕對濃厚的印度,自然風光確實也顯得微不足道了;如同你見過了一模一樣的高樓大廈和快餐速食,就會對衚衕小巷和特色小吃感興趣一樣,你那麼遠跑去印度,就不會打算是去看大同小異的自然風光吧?總結得不全,但是可以拋磚引玉。因為我國遊客去印度大多就是兩種心態,一是獵奇(類似於去動物園),二是「滌盪心靈」(類似於海藻頭髮銀鐲長裙女子孤身遠行西藏),回頭分享照片就是分享印度有多麼奇怪或是多麼「原生態」。能像去歐美一樣不卑不亢的靠譜遊客(比如 @尼佬)太少了。
不過印度的人文風貌確實獨特,國人對印度也確實了解甚少。印度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傳統國家的人們,不論行為還是衣著還是體貌,相比人們早已熟悉的井然有序的現代化歐美來說的確是有趣多了。比被西方文化洗白(或是自行閹割?)的中國也有趣多了。三句話回答這個問題:1、印度人多。2、印度人民的語言、宗教、民族非常多樣化,這樣的國家出來的照片當然以人文題材為主。
3、印度的自然風景主要集中於印度東部和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可以參考一下電影《三個傻瓜》中最後一個場景,目測是中印邊界一帶,真是大美!但是這些地區是限制外國人入內的,一般中國人估計也沒興趣到那裡去。
到了外面才想起來留意身邊的東西
這個。
應該這麼說,首先去印度的一般都是沖著所謂「人文」去的吧。君不見,許許多多一般會抓著相機在各地自拍和拍照的女孩提起印度就談虎色變,更別提去旅行了。敢於或是有意去印度的,很可能是抱有一定人文興趣的人。另外,對於歐美和印度。國人在去這兩個地方,心態可能會有所差別。去歐美,有些仰視,「對著人拍會不會不禮貌,沒素質?」,況且在帥哥美女或是更加「洋氣」的人面前你是不是更加拘謹和放不開呢?去印度,有些俯視,「我是去印度了解文化,記錄當地百姓生活」,面對比自認更加普(NANKAN)通(TUBIE)的人,是不是有時覺得自己更加外向和自信呢?
聲明,毫無歧視之意。只是闡述人的客觀心理。你想在印度找個沒人的地方,還真是有難度呢
LZ你說為什麼外國人到日本都喜歡拍藝妓和穿和服的人呢?因為有特色啊。而印度,隨處都可見這種特色的人。
去過印度做過一個項目,呆了一個月的時間,說一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吧:
不得不說的是,印度並不是只有人文這塊值得記錄的,它們也有很美的自然景觀,2014孤獨的星球十大最佳目的地的第一個就是印度錫金,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之所以會特別關注人文這塊,我想是印度當地的文化、習俗等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神秘感。而這就會通當地的人和行為表現出來:穿著紗麗的婦女頂著貨物,直接用手抓飯吃,滿街到處跑的小三輪,無論是小男孩還是成年男子都梳著油光油光的頭髮…………當我們置身於此的時候,便不自覺得將鏡頭對準他們。而且印度也不像歐美那邊的文化在我們這有較高的曝光度,所以大家去歐美的時候可能對當地的人文環境已經通過美劇電影什麼的熟悉過了,而去印度的時候就沒這麼熟悉,所以感觸才會非常大。想起中國怎麼就不能想起中國文化了?好奇怪的說法,偏頗了
文化氣息過於濃厚,拍電影都快成大型歌舞秀了,
也許大多數人都是對於跟自己比較不一樣的東西比較好奇吧;相比歐美發達國家而言,印度相對更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走在歐美發達國家的街頭,看到的跟在國內城市看到的一樣,就算拍下來也沒什麼特別;而印度文化跟這些大城市不同,這樣圖片自然就比文字更能凸顯不同了;印度並不是特例,去國內少數民族或相對開發不那麼厲害的地方,感覺也是一樣的;君不見大家國內旅遊,碰到新鮮的東西也是拍照多過文字?至少圖片的衝擊力比文字強大很多,現在大部分人不一定有時間研讀文字,但是圖片是第一時間衝擊眼球的,不想看也逃不掉;
表示印度你拍神馬都看起來很像人文啊,
說吧,泰姬陵,人文吧。
火車,人文吧。恆河,時不時的飄過來個死人入鏡。拍孟買的高樓不小心把貧民窟拍進去了,這簡直是要拿荷賽啊。印度就是一大片平原啊,到處都是田,田裡到處都是人。你想要整個什麼凈化心靈的旅途只能一路走到克什米爾啊。然後拿起相機,發現印巴的邊防軍隊踢著搞笑的正步走進了鏡頭……你光看見印度街頭的烙印愛擺拍了,
你神馬時候看見灣區和矽谷的烙印被拍了?
因為他們是弱者,符合了西方主流媒體「人文關懷」的主旨。
如果哪一天英語在中國成官話,你照樣會在西方主流媒體上見到呲牙咧嘴憨笑的中國農村大爺大媽。
推薦看看《印度,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寫的很中肯。
印度一些新區也很漂亮,但由於那裡遊客較少,所以沒人拍吧。
印度最nb的,是人!是十幾億無時無刻不開掛的人!!!
贊同樓主。我的印度有類似經歷。坐公交車時候,隨便走進普通的街道的時候,都曾被拉住要求拍照。從普通當地人到旅行僧等等,都很自然地面對鏡頭。
莫非因為印度人的美對於國內的大眾而言實在不敢苟同
印度文化底蘊深厚,人口眾多,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傳統。加之印度現代化發展進度緩慢,所以很多文化的東西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個人對印度的佛教文化比較感興趣。
一個相對不開放的國度,對文化的保留就更好。而文化更多就體會在最真實的人身上吧。
印度人口密度大,人比較天真,沒有肖像權意識。
人文就是印度最大的賣點!去印度難道還能拍現代化設施和高檔商店么??那是歐日的專利,美國一般就是紐約的幾個地標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印度gst新稅制引發的混亂情況?
※想系統了解一下印度有何出眾的成就?
※它致敬的可能並非女權,而是每個人的尊嚴
※【泡芙車評】中式SUV印度造,試駕塔塔Hexa
※從錫克教士兵的頭巾看今日的印度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