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偏向屬於天賦還是後天努力?
和任何行業都一樣,做到專家靠努力,走到大師靠天賦。
謝邀!從題主的提問中,能夠感受到一種焦慮,即對自身未來和專業選擇的不確定性。康石石認為:出現這方面的憂慮是很普遍的現象,不僅是在設計學術或行業領域,幾乎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們都趨向於尋找所謂的"靈感時刻"以至於相信天賦是專業創作必不可少的條件。康石石希望在這裡能為大家提供另外一種角度來思考關於創造和天賦還有靈感的關係。天賦的科學解釋是基因,人類代代相傳的生物特性所在,不同基因影響、反映攜帶該基因的人的生活、做事習慣和性格,但是並不能決定一個人專業的成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對於環境的適應同樣會影響基因的特性並使之進化。所以後天的『適應』也同樣重要。那我們就來說說對於設計而言,『適應』和『轉變』體現在哪些方面,以至於提升自身設計和創造的能力和效果。藝術設計及相關學科均屬於創造類學科,學科專業建立在對世界的理解、分析、提出質疑或猜想以至於再創造的應用基礎上的,這也體現了創造本質上是經過對已知情況足夠的了解並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以求現象之下的邏輯關係,進而在其邏輯關係之上提出優化方向,並且對多重潛在的優化方式進行反覆測試和改進過程之後獲得的成果。
無論是何種創造,都躲不開上述思維和工作程序的反覆運用,所以從事創造性專業的人員如果遇到了創新很難繼續,懷疑自身天賦不足的瓶頸情況,不如嘗試從以上過程中尋找投入不足或是理解不到位的地方。
歷史上有不勝枚舉的案例說明實際發生過的「靈感時刻」的之前和之後都有難以計量的努力工作,而問題迎刃而解的時刻實際上是無數次嘗試和失敗後才能遇到的。二十世紀的科學家也做過許多研究關於智商以及創造力之間的關係的實驗。統計結果和研究結論都不能說明先天因素對創造力的決定性影響,反而進一步說明創造是努力工作和熟能生巧的結果。透過現象看本質,想要做出成熟的設計,不能簡單依靠閱讀優秀設計作品、積攢和學習數不盡的設計表現手法和形式,因為這是一個沒有盡頭的工作。很多國內院校的課程是基於對具體設計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嵌入在整體設計思維的建立和成熟的基礎上,不利於學生設計思維的建立,以至於很多設計作業是建立在不夠實際和成熟的想法上的。相比較而言,國外藝術設計院校的課程設計、學習和理論研究的方式是以設計思維的建立和逐步成熟為目標,通過歷史、理論課程的學習充實對本專業的理解,通過布置和解決大小設計作業對設計思維進行應用實踐和改進,所以國外學生們的課程學習自由度較高,對於想法的研發能夠達到國內學生一般不能達到的深度和廣度。創新一個曲折和艱難的過程,天賦並不能決定創造能力的高低,但是通過對創新的必要條件和思維過程的理解、運用和逐步成熟能夠幫助我們清晰認識創新的本質從而踏踏實實的做好創新途中的每一步,隨著不斷工作和專業經驗日積月累,我們會更加純熟的進行創造性工作的。希望能幫到你,有問題再問—————————————————————
如藝術留學,歡迎關注我的專欄Portfolio+ - 知乎專欄
每周二、周五晚6點,準時嘮嘮那些藝術留學與大家最相關的事兒
實不能一概而論。
設計是溝通,觀者與設計師的溝通。
所以努力是基本,因為再有天賦的人都需要先學習表達方式(就平面設計而言,繪畫技巧、排版技巧、攝影技巧等),才能夠與觀者溝通-與藝術不同,設計必需要有受眾才能夠成立,所以需要學習技巧。可以說,努力是「設計質素」的基數。
天賦是「設計質素」的變倍器。表達技巧學習了,有天賦的人既很快就掌握要訣,也很快消化掉而衍生自己一套創作方法和思想系統,進步的速度是神速,當然作品也充滿了魅力。
認識很多有天賦不努力,或很努力但沒有天賦的人,偏頗任何一方都沒有可能,只有兩者兼具,才能夠真正做到「設計」。後天努力。天賦也是後天努力的結果。如果說比同齡同期的設計師顯得更有天賦,便是更早進行後天努力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因為「天賦」這個詞太最高級別、無法辯駁無法超越了,所以我作為設計師時候,也非常喜歡別人誇我有天賦)
為什麼設計天賦會在你國被放大呢,大概是因為你國美學教育的缺失吧。即,在青年求學時代,美術體育等課程是不被重視的,漫畫音樂文學電影也是被大部分家庭和學校禁止的。所以那些同齡人中富有藝術感的小孩子看起來那麼稀缺。可能他只是比你多看了幾部動畫片而已。
首先,設計並不是飄忽空靈的東西,審美和思考在頭腦里雖然難以言狀。但無論是哪種設計,最後都要產出成品,如電腦繪製、手工製作。所以,技法:例如軟體使用,線條繪製都是實實在在、要反覆練習的嘛。而設計或者藝術類的觀察和思考,和傳統數理化邏輯思考不同,但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大量積累和訓練才能得到提升(不一定是學校教育)。
設計天賦並不是先天性母胎自帶的東西。因為設計是非常綜合交叉的學科,既有視覺表現又有人文思考,音樂文學漫畫電影等等都能給設計師培養設計感提供成長所需的養分。我所接觸到的具有天賦的、或是設計感極強的設計師,多半是(從年幼)具備畫畫漫畫動畫片攝影服裝音樂文學旅遊逛街觀察人類養花養草等等某個愛好,並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觸,漸漸累積出高於平均的審美觀察力,並潛移默化了設計的思考方式,逐漸顯現出設計范兒、或者更有天賦的樣子。
而只是把設計當技術來訓練,或僅僅嚴謹的按照學校教育大綱進行學習的設計師,總是顯得缺乏設計「天賦」,做出來的東西,總讓人覺得土土的low low的。因為綜合的積累不足(眼界不足,吸收的養分不足),會導致觀察和思考受到限制,難以理解其他設計的優點,甚至難以看到自己的缺點。所以即便在技術上付出努力,也難以取得突破。眼高手不一定高,但眼低手一般高不了。
但這也不能過分神話「天賦」,讓人望而卻步。那些"有天賦"的設計師,多半較幸運,年幼時候便家庭支持引導進行藝術訓練(學習畫畫等)或者較早自我探索,比別人更早接觸到偏設計類的藝術形式,更早開始積累觀察或者潛移默化思考方式。(簡單的說就是小時候偷偷畫畫看電影買畫報啦)所謂聞道有先後,在這個層面上我覺得是可以通過後期勤奮來彌補追趕的。
所以說啦,要想成為80分的設計師,所謂「天賦」,本身就是設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刻意而努力」地積累。只不過大多數設計師本身就將這些作為愛好,並不覺得是刻意為之罷了。但是80分的設計師要想往90分的設計師精進突破,同級別的對手都是有天賦的設計師,拼的當然又是努力和專研啦!這個層級上付出的努力:摳細節、嚴謹計算、反覆修改、糾結,默默耕耘、積累,個人認為和工程師程序員或者其他行業是一樣一樣的。自然也是看到不少設計師自以為天生的天賦過人而沾沾自喜,放棄了拼搏精進成為更優秀的設計師。
當然嚕,60,70,80,90,分的設計師各有各的平台和市場。至於那些幾分的設計師。。。。嗯。。。求求你們去死好不好。
100分的大師在我個人經驗(學習和工作)中沒有接觸過(我配不上!),不排除對「天賦」有別的解讀形式。但是個人愚見,任何在商業設計中取得成功的設計師,必然有過人的設計能力,但也有機遇背景推廣等因素,拿神話傳奇去解讀設計師的成功,肯定是不對滴。那是造星運動。
另外,設計專業中本來就涉及包裝、營銷,多數設計師也比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更擅長自我包裝和營銷(穿得也好看一點)。所以某些有天賦的設計師只不過是看上去有天賦罷了。畢竟,看上去有天賦比真的有天賦容易一千八百倍。
利用信息不對等,坑蒙拐騙的勾當沒有少干:例如設計師忽悠外行、職業設計師忽悠設計專業學生(嗯我說的就是培訓機構哎呀我就是這麼直白的girl當你遇到滿口「設計改變人類、設計夢想、less.is.more"的設計師(非學生)可就要當心了,非奸即盜。 (大概他真的做不出什麼設計只好靠說了吧)工業設計更看重後天努力,當然,三維腦補能力也很重要。
反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啥都沒天賦,只有靠努力一條路。有時候,努力著努力著自然就會有天賦,或者,人生一輩子從來沒有過天賦一說。我是屬於大眾型無天賦的人群。
該成為全球頂尖的必然會努力成為,成為不了的,也會嘗試去努力體驗失敗。只要找出自己對設計的熱情和『天賦』,做真實的自己喜歡的自己,那就足矣。有時候總會有一些工作上的朋友或者老闆說我有學編程,有賣萌的天賦,其實我也很討厭代碼,但是有時候又挺喜歡寫代碼,雖算不上專業職業,不過還是能熟練運用四五門編程語言到實際工作中,無需找人幫忙全部一個人可以搞定多方便。代碼寫累了就畫畫圖跳跳舞。由於基本被周圍的大人青年小孩認為年齡和長相有10+歲的差距,偶爾賣賣萌也沒錯。在廈門的時候也有個漂亮的女同事,長得非常年輕,而且我和她打扮都比較簡單隨意,經常下班一起回去,別人都說怎麼這公司招聘了兩個初中生!有點尷尬,又有點自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或許,天賦是自然而生的對做事的一種態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但是,總會有人有大多數人無法觸及的能力,那就是所謂的天生。天賦的差距。
旁人或者自己對天賦的理解悠然不同,只要正確的面對自己的選擇,何樂而不為。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存在,自己對設計對編程的寬容,自己敢於冒險敢於丟臉的衝動,何嘗不是一種天賦。70%天賦+30%後天努力!平面構成、色彩運用、創意構想、交互效果...等等都與設計師的天賦息息相關,設計師的很多靈感也都來自於天賦。當然後天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沒有後天的努力,再好的天賦也是荒廢了!
如果說有天賦能走到100%的境地,那沒有天賦的設計師上限也許在80%。設計的某些層面真的是要天賦,但八成絕對可以靠後天努力做到的。就像「設計」二字,「計」所屬的謀略層面完全屬於後天所得。
滿屏的UX設計已經讓人逐漸模糊化什麼是設計
你看哪個DND遊戲里天賦值很高的?頂多加一兩點屬性,讓你初期過的舒服點。真正那一兩百的屬性技能點得你瘋狂殺敵練級才能得來的???
作為一個曾經的半吊子設計師來回答下:
對於任何設計師來說天賦都很重要,不過對Web設計來說,這裡的天賦更多的是對藝術和美的了解和熏陶,不一定要非常會繪畫。
如果是談交互設計的話其實很看是否能夠把理性的分析與設計結合起來。
後天努力當然是最重要的,天賦在好不努力也是浪費後天也可以培養天賦,學畫畫 看書 看書法鑒賞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欣賞中西方現代設計史,做這些事情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天賦。其實說在多,不如一練,只有做多了才能從中找到方法與錯誤,問人一百遍不如動手做一遍。
林語堂說"先有痴,而後有成". 要想把設計做好,首先得對自己的工作抱有熱情. 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天賦靈感什麼的確實不好界定. 但是沒有人只靠天賦就可以懶懶散散的成功. 要想成功,必須要熱情驅動的努力.
天賦+努力,還要看機器。
做到傑出需要天賦+努力;做到有飯吃,只要努力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