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表示完成的助詞,原本是用於句末的,它是何時開始跟在動詞之後的?

漢語中表示完成的助詞,原來用於句末,如「矣」字,然而當代之諸漢語方言十有七八都放置於動詞之後,如「了」字。

這個在語法上的變遷是從何時發生的呢?而且其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若對動詞後/句末/動詞前三個位置標為1/2/3,那麼,這裡可能須討論的至少有:

「既3」,「已3」,「已2」,「矣2」,「了(liǎo)3」,「了(liǎo)1」,「了(liǎo)2」,「了(le)1」,「了(le)2」,「啦(la)2」。

其中,在位置3的是副詞,在位置1的是動補性質的助詞,在位置2的則是句末助詞(但其中的「矣2/啦2」」還同時兼有句末語氣詞的性質)。1/2的不同在於,1之後有賓語,2則是無賓語或賓語在前。

在先秦並無句法上的「完成體」。只有在須要特意點明與完成相關的時間情況時,才會在3/2的位置使用「既3/已3/矣2」。

而在現代漢語里,則主要是用1、2來體現「完成體」,3的位置依然只是時間副詞。是否「完成體」,主要視乎其是否具有句法規則上的強制性。現代漢語里,若不在1、2位置加「了(le)」,則會覺得句子不順口不協調,這樣的情況才是句法上的「完成體」。

而在中古到近古,則相當於是上述兩個體系的過渡階段。在語義角色的性質上,3/1/2三個位置其實都是狀語成分。其位置不同,最初只體現了句法上的次序。但隨著口語里的語法化現象,1/2兩個位置逐漸在句法上轉為強制性的。另一方面,從具體詞源來看,上述的歷時過程里,既有「已3&>已2」這樣的直接演變,也有出現「了(liǎo)」、「「了(le)」這些新興的口語詞的情況。

具體的詞源分析如下:

《金剛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2。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2。敷座而坐。」

「已」在先秦有動詞/副詞兩個詞性,但在中古卻已引申出了助詞「已2」的用法(見上述句例,暫不討論是由動詞「已」還是副詞「已3」引申的)。但須留意的是:中古的「已/矣」在讀音上有聲母j-/?-的不同,因此上述句例里的「已2」不會是「矣」的訛寫。只是助詞「已2」在中古到中近古的使用範圍未必很廣,更多的語料是用「了(liǎo)2」來表示的。

從詞源來說,暫無法判斷「已」、「矣」是否具有相同詞根。但在理論上,先秦擬音也有可能擬為這樣:已gle?(&>中古j??),矣?gle?(&>中古???)。PS:「已」所在的「巳」聲旁,先秦聲母歸組有待商榷,我暫擬為k-組聲母。暫時的依據是:「巳」聲旁還有中古讀kh-的「起」字。

至於「既3」,在先秦似乎是與「未3」相對的用法。我暫認為「既3」同時兼有時間副詞、語氣副詞(有對「已完成」的強調語氣)的性質。

而「了(liǎo)3」、「了(liǎo)1」、「了(liǎo)2」,則應該是引申自動詞「了」的。動詞「了」未見於先秦,可以大致視為東漢左右逐漸興起的一個詞語(這裡說的「興起」,大致相當於從口語里被吸收到書面語里)。

在現代漢語里,「了(le)1」、「了(le)2」的詞源都暫時還無法推測。雖然,理論上也無法排除這是先秦「已/矣」的白讀滯古的可能性,但這樣就須假設一個不合規律並且無其他類似例子的演變,多少有些勉強。而「了(liǎo)」、「了(le)2」之間的演變也較為困難,不太可能由-w尾字演變為無尾字。比如,在《朴通事諺解》(明代材料)里,所標註的字音依然對應的是「了(liǎo)」而非「了(le)」。因此,我暫時還是認為「了(le)1」、「了(le)2」是新興起的口語詞(被新吸收進書面語的),只是借了「了」這個字形來轉寫(畢竟兩者的句法效果都一樣)。補充:中近古曾有一個用於句末的「哩2」,不知道會不會與「了(le)2」有詞源關聯?

至於「啦(la)」,在一般情況下只是普通的「感嘆語氣詞」。但在有時,也可能因為「了(le)2」的類推效果,而使得「啦(la)」似乎也兼有了類似於「了(le)2」的性質。


簡單說的話就是,飯畢,吃飯了,吃了飯,了字應該是南北朝已經接近唐的用法了,宋以後與現在的了沒有太大差異。

有論稱與佛經翻譯有一定關聯。

以前曾見類似問題某君回答,如果我還找得到的話就待會貼一下


推薦閱讀:

淺議假名與其排序——伊呂波(いろは)向五十音的轉變
1.3語言學中的變化Types of Linguistics Change
我見面她,我結婚她,對外漢語教學怎麼樣來講解這個語法錯誤?
為什麼不能說「畫被掛在牆上」「樹被栽在對面」「赤字被填補」這一類有標被動,而用「無標被動」更為自然?

TAG:語言學 | 漢語辭彙 | 中古漢語 | 現代漢語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