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各抒己見,如何看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呢?
觀點,見解
我是個俗人,有的人讀書是閱讀越雅。我則是越讀書越俗。比如早年看封神演義,牛鼻子老道姜子牙是白袍巫師甘道夫一類的光明法師,而後讀《孔從子》,孔子老人家說姜子牙:
「許由,獨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但最後,我心目中的姜子牙則是出自《孫子兵法》: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總結一下孫子對姜子牙的評價就是「以上智為間者」,翻譯翻譯就是,姜子牙是個富有智計的間諜。
而後再看一下牧野之戰的歷史:
「 商軍主力遠征東夷, 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空虛,無兵可守。 ... 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 」
我發現還是孫子對姜子牙的評價最為得當,真實地情況可能是姜子牙利用在朝歌為官的人脈,建立了一個情報系統。在得知紂王主力遠征的情況下,舉傾國之力偷襲國都,實行斬首行動。
接下來問問主一個問題,姜子牙算不算「不擇手段」之人呢?
當然你說他這是為了正義,那麼為了正義是不是就可以不擇手段?如果是,萬一你受限於自己的局限,搞錯了方向,那麼你不擇手段是對還是錯?比如《潛伏》里的李涯,作為反動派當然可惡,但他豈非也是為了正義,「為了孩子們過上好日子」?
其實國民黨也有千千萬萬的人,是信仰三民主義的,也有無數人在城破之時殉國的,他們的努力和奮鬥,他們的血和淚,他們的「不擇手段」是否就是卑劣呢?
所以,歷史從來不以手段或動機去評判他人。歷史永遠以結果來評價人和事。正因如此,做人才難!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該不擇手段,什麼時候該遵守規則。在大的歷史進程面前,我們根本看不清。
所以,我們最好也跟歷史一樣,不要糾結動機,不要糾結手段,只看結果。對別人如此,對自己更是如此,也即是,把事做好,人自然就做好了。而非先入為主地去做人而不做事。
至於不擇手段的人, 呵呵,與我有利,雞鳴狗盜又何妨?與我有害,忠孝禮義又何干?
推薦閱讀:
※王狗蛋為什麼這麼火?
※金鐘仁將來離開EXO後會怎麼發展大家來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聽聞嘉靖帝駕崩後的反應?
※《傲慢與偏見》的時代背景下是怎樣的?
TAG:人物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