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製為什麼是偉大的,這種思維對於解決台灣問題有什麼借鑒?

先說我的觀點:

一國兩制關鍵不在兩制,即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而在於它成功繞開了人們對國家的邊界的刻板印象,使港澳中因劃歸一國而遭受物質或精神損失的一部分人通過高度自治政策而減少了損失,而名義上又確實劃歸一國,使大陸人心理得以接受,而大陸人一般不去追究他們與內地差異極大的政治待遇。

對於台灣問題,死板地套用港澳一國兩制的經驗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台灣人不像香港人,他們對「國」字相當敏感。退一步說,如果我們死板地堅守「一國」,而讓台灣當局以此為談判籌碼獲得過於巨大的自治權利,以至於無法控制其軍力以及對外與大陸的敵對方遏制大陸,同時台灣民眾仍然對大陸毫無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樣形式上以一國名義上的統一還有什麼意義。

目前看,一中各表這種看起來矛盾的處置方式還是很有存在意義的,但如何更進一步,實現一種大陸和台灣人都可接受的政權治理機制,在此基礎上實現民間的經濟社會的融合而非隔離(本質上是打破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隔閡,因為交流才是進步之源),我覺得十分需要想像力。不知知友有何看法?

我只粗糙地提供一個大體方式:

思路是先打破對立,因為兩岸有經濟交流的巨大基礎,很多本應更加廣泛和深刻的經濟社會交流因政治而受阻,可以先打破不必要的隔閡,這個比較好辦一些,因為大家最終還是趨利的,以此為引導可以暫時擱置理念問題。

比如不談兼并式統一,改變政治上強硬的態度,而是以表面上政治態度的軟化尋求積極建立各種經濟一體化關係,基建做得差不多了,然後以類似「中華邦聯」「中華聯盟」的形式建立一個超主權組織或協議(如果這兩個名字還是敏感,可以再改一下,發揮智慧),這個組織的主要目的也在於逐步消除人為的交流限制,但同時也能幫助兩岸建立認同感(這個認同感在先前階段已經得到培養)。在此基礎上,堅決避免任何進一步的政治一體化措施。隨著兩岸交流的加深,一些公共政策方面的合作必然逐漸緊密。其實,公共政策≈政治。到時候,台灣民眾即使仍然深刻地不認同「一國」,但也會對大陸有強烈的另一種形式的類似國家的認同感,如果對兩岸同屬中華文化有信心,這不難做到。

其實國家的概念,在歷史中也是不斷變化的,關鍵就是破解概念陷阱。


不邀自來。

請注意,2016年中國已經不是1996年的中國了。

1996年的中國在不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不一定打的過台灣。

2016年的中國在不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可以把G7以外的所有國家摁在地上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這個時候你覺得一國兩制有意義么?

槍杆子硬腰杆子才硬。


手機打字不說那麼多。

通過這樣的妥協,取得了一個當時看是最完美的平衡,而這種平衡是香港的統治階級資本家與中央政府之間的合作的基礎與各取所需悶聲發大財的基礎。籍此,雙方可以邁出關鍵的一步。至於今後的關係如何發展就要在以後的鬥爭中決定了。


也不想想提出一國兩制的時代,大陸與台灣的實力是什麼樣子。

當時,KMT依然在統治著台灣,海峽兩岸老一輩的人都還在,國共第三次合作是有基礎的,說實話,一國兩制是台灣能得到的最好結果了。

這之後,伴隨著大陸實力不斷上升,台灣越來越不行了,在香港和澳門回歸以後,一國兩制其實已經是台灣最後的機會了。可惜,陳水扁的上台,把一國兩制的可能性變成了零。

現在,大陸已經很少提一國兩制了,而且,隨著兩岸實力差距的不斷擴大,一國兩制中的內容會逐步減少,比如允許台灣保留軍隊、大陸不派人員去台灣等等,再往後,一國兩制大概會變成一國一制,台灣能否爭取到「特別行政區」的頭銜都是問題。

也許50年以後,大陸也許會在台灣裁撤全部軍隊並封存全部軍事裝備(可保留必要的警力用以維持治安)、廢除立法院和行政院、解散現有全部政黨後,授權福建省政府與台灣各縣市舉行關於市縣名稱及現有行政人員職務級別與待遇問題的談判。


一國兩制只是中國不夠強大的緩兵之計罷了,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是不會允許主權遭到挑戰


一國兩制能夠解決中國的國家統一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它非常偉大!但一國兩制它不能解決權力如何搭配的問題,這樣正是台灣的困境,我們在香港澳門成功運用一國兩制是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完成的,但台灣則本身否認這一點。台灣的台北政府實際上是想讓自己成為權力的核心部門或者維持現狀或者獨立,無論哪一種,接受一國兩制都是最後無奈的選擇。簡單來說,海峽兩岸核心的衝突就是誰的權力大,誰聽誰的,權力如何分配。表面上一國兩制回答了這個問題,實際上由於中國不是西方的分權制度,不存在絕對的某方面權力,這就導致台灣多數人壓根都跟不想看一國兩制。最核心的是,誰來解釋一國兩制,當對一國兩制理解出現歧義的時刻,聽誰的?台獨分子和北京政府解釋一國兩制的結果很可能完全相反。

總而言之,從利益方面 ,台灣人過得不必你大陸人差,甚至人均方面還要超過大陸,在這種情況下,談統一一些台灣人感覺吃虧。


一國兩制這麼簡單的一個想法當然沒什麼偉大的。

要說偉大是體現了人性。為人性設置了一個緩衝期!

要是直接收歸一個體制,那麼港人和內地人的認知有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就像一個水壩一樣,會對內地人產生巨大衝擊。突然打開一個水壩,那後果必然是毀滅性的。

其次,香港人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下長大。人的認知是很難改變的。你突然變成社會主義,那些人轉變不了肯定要鬧事,那國家為了維穩是要殺人的。這麼做也是對他們負責。給設一個期限,等他們變老,下一代人就是在中國教育下長大。就自然接受中國。

這難道不體現了人性光輝嗎?堪比光榮革命一樣的。


對於台灣還是要打,談判得來的遠沒有打來的好!

省委書記,省長。


一國兩制暴露問題太多,一種方案想解決三個地區,幾千萬人的問題,太難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謝和弦在FB 微博里說 中國人覺得台灣人很窮?
為什麼進口美國的牛肉和豬肉?
為什麼許多台灣人來大陸,對大陸還有很多偏見?
安鈞璨生前是個什麼樣的人?
台灣是如何達到 2.2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水平和 1 萬美元的人均年收入水平的?

TAG:政治 | 台灣 | 政治學 | 政治經濟學 | 台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