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內容運營?能否舉例說明?

想要做好內容運營,首先你得知道內容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好的內容?

米未傳媒創始人CEO馬東在混沌大學授課時提到:內容的本質是解決人內心的焦慮,而一個好的內容,標準大概只有一個: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範圍內、在何種時間維度上,觸達更多的人心。

在今天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焦慮。但並不是每個人解決焦慮的方式都是用生產內容去實現。反過來說,也並不是每個人生產的內容都可以解決別人的焦慮。

也因此,才會出現所謂的「頭部內容」、「優質內容」。

內容是一個正金字塔。我們把它的底座叫作UGC(用戶原創內容)。這部分內容面臨的難題,往往是難得要領,也就是創作者同理心不夠,移情能力不足,不能觸達更多的人,只是釋放了自己的苦惱而已。

但是,能夠觸達更多人內心焦慮的東西,才是成為頭部內容的種子。

在歸因於一個產品的成就時,我們會說「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匹配。但我們還可以更細緻一些。

所謂「天時」,不在於你在哪個時間做了什麼。而是在這個時間段里,你尋找到了人們共同關心的,尤其是你主要想打動的這個群體,他們共同關心或者潛在的共同焦慮是什麼。

所以,如何運營好你的內容?你需要思考的是:你的產品,解決的是人心的什麼問題?

比如,我們看下《好好說話》這個產品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我們組織了一個公司叫米果文化,以馬薇薇,邱晨,胡漸彪,黃執中和周玄毅為創作核心。米果做了一個產品,叫《好好說話》。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呢?

因為馬薇薇他們這些人,有長期關於如何說話的積累,關鍵是,他們有方法論。他們將「表達」這個事分成了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五個維度,用這五個層面去與別人溝通關於「說話」這件事。

但這件事什麼時候能夠成為一個產品呢?我們要去看,社會是不是有這個需要。

中國有一句老話,敏於行,訥於言。意思是,有什麼事就去做,不要說。如果是我這一輩的家長,他們會告訴你,「信口開河」、「巧舌如簧」都不是什麼好詞;一個太會說話的人就不是什麼好人。

但在今天這個社會,你會發現,事態已經完全改變了——表達何其重要。

這是一個重視表達的社會,學會說話是一個大家共同的需求。所以,我們看到,《好好說話》這個產品賣得非常好。我們的付費用戶超過25萬,是我們已知音頻產品當中的第一。

我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一個好的產品,應該是引領客戶的需求,還是迎合客戶的需求?其實在我看來是一回事。

你迎合的,是用戶的什麼需求?是表面的需求還是潛在的需求呢?表面的需求未必是真需求,而潛在的需求是說不出來的。

用戶都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他需要你的產品把他的需求顯性化。

如果我們用一條大河作比喻,所謂的潮流文化,它是存在於表面波浪下面的一條暗流。但這條暗流才是決定一條河能夠起多大的波瀾,能夠走向哪裡的重要力量。

那條暗流,是人心所向、共同的痛點與焦慮。摸到它,是文化產品生產的核心。

內容產品是一面鏡子:把個人的焦慮泛化成大眾共同焦慮當中對應的點,用一個內容形式去整合。

我的創業合伙人牟頔來混沌創業營學習。她上完課回來就問我,我們如何跨越「非連續性」障礙?

其實內容行業最大的「非連續性」困擾就是如何「連續性」地製造頭部內容。我得有什麼命,才能連續做出經典?

我們不能說《奇葩說》連續做了四季,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每一季,我們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每一季,導演組都蒙頭大哭。我們現場所遇到的問題,後期所遇到的問題,策劃和製作階段遇到的問題,都讓所有人經歷過很難受、很難受的過程。

每一季都如此。

但是,這在我們看來,不經歷這個就不對。你怎麼可能特別輕鬆地、舉手之勞地就把這件事辦成了呢?天底下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奇葩說》每一季都是一個新節目。我們沒有因為它是第二季,就覺得它應該遵循第一季所有的成功元素。第二季能夠做成,恰恰是我們不停地考慮,這一季要在什麼地方和上一季不一樣。

我們要評估這個風險,且對這個風險有足夠大的承受能力。受眾越覺得你這一點做得好,你越要變。

因為,觀眾實際上並不希望看到你一成不變。儘管受眾告訴你,《奇葩說》不要變,就堅持這樣做。但從底層邏輯來說,他要的不是你對節目形態的堅持,而是持續讓他保持同樣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是新鮮感。

所以,如果你不變,你就死定了。持續提供新鮮感和多巴胺的分泌,才是受眾想要的。但是,受眾並不能說出這樣的需求。

馬東:經營《奇葩說》,我對內容經濟本質的3個判斷 大課完整筆記

——以上根據馬東在混沌大學的課程《內容經濟:&<奇葩說&>的經營心得》整理而成。私信混沌君可以獲取馬東課程免費聽課券哦~


一、打造優質IP是內容行業的核心

在「內容為王」的鐵律下,優質IP好比一頂皇冠:文學、動漫、網路劇、影視和遊戲,這些常見的IP形態下都有機會打造「皇冠」,並實現在不同IP形態之間的相互轉化、自由遊走。

從文學、動漫、網路劇到影視和遊戲,各種IP形態下的試錯成本依次上升,變現能力也逐漸增強。

IP運營的核心便是實現由低變現形態向高變現形態的轉化,同時在轉化中不斷鞏固既有粉絲群、吸引新人群

二、從網路劇切入內容行業更有快感

網路劇位於IP形態演化鏈條的中段:試錯成本適中,相比遊戲和影視,試錯成本可承受;同時,變現鏈條較短,相比文學和動漫,變現更快、方式更多樣。因此,網路劇成為內容行業中頗討人喜歡的一塊寶地,近兩年來的爆發勢態便是印證。

網路劇的強需求驅動

1)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文化娛樂是大眾的精神食糧,而視頻化的內容形象生動,相比早年興起的網路文學更具觀賞性和傳播性

2)移動互聯網在娛樂領域的滲透率高低決定著移動娛樂是否能成為大眾碎片化時間最主要的消費內容

網路劇的用戶畫像與網路文學高度相似,正如網路文學用戶經歷了從免費到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的過程,網路劇用戶的付費習慣正在逐漸養成,並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網路劇內容優質化的大趨勢。但是,推動優質內容供應的核心驅動力依然是打造優質IP,以及獲取IP的巨大衍生價值。

三、網路劇領域投資邏輯和創業招式

網路劇與曾經炙手可熱的遊戲領域有著類似的投資邏輯。而網路劇的正確出招方式是:形成以IP價值為核心,從內容到發行的一條龍產業鏈閉環生態圈。

目前的行業頭牌的生命源泉便是擁有強大的編劇和內容創作團隊,配合強產業鏈運營,來打造強IP。同時將藝人塑造成強IP的重要衍生產物,又或者從發行端向內容生產端延伸,打造產業鏈閉環,使得自製內容作品很快上線。

下面給大家說說那些可玩的創業招式:

第一招: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以海投的方式進行IP孵化,以概率制勝

第二招:強網路文學戰略資源,挖掘潛力文學作品,贏在起跑線上

第三招:強編劇和內容原創陣營,強產業鏈運營,精品化生產

第四招:通過大數據分析選擇題材,強原創團隊,巧以制勝


閱讀後再決定是否要做一名運營

很多人覺得運營很神聖,甚至可以改變人生和世界,想要加入運營這個陣營,亦或是對運營這份工作充滿了幻想,渴望踏入互聯網的大門。但我要告訴大家運營並不神聖,運營是一線工作人員,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KPI、用戶的指責、產品經理的不屑甚至背鍋等等。

運營是什麼

有位運營前輩說過一句話我引用過來:「一切能夠進行產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都是運營。「

運營的作用

運營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讓產品活得更好、更久。「

運營的核心作用總的來說有兩點:

1、獲得目標用戶,有大量的持續流量(流量就包括:PV、UV、轉化率等等,我個人認為轉化率是重中之重)

舉個栗子:某沃超市有遊客1000人,最終付費5人,假設客單價相同的情況下,另一超市某福有遊客10人,最終付費8人。請問是誰的運營效果更好?

2、促進用戶的活躍和留存,最終使流量轉化成付費用戶。

但有一點我希望你記住--產品是1、運營是0,至於怎麼理解 你可以參考10、100、01、001。

不要跟我說優秀的人才可以把任何產品賣出去,什麼把梳子賣給和尚的經典案例,這樣是不地道的。如果信成功學能成功敢問世上那還有窮人?(當然你可以繼續某安之)

運營分為哪幾類

運營大致可分為4類:

1、內容運營

2、活動運營

3、用戶運營

4、新媒體運營

1、內容運營

通過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內容,提高產品的內容價值,製造出對用戶黏著、活躍產生一定促進作用的內容指的就是內容運營。

現在比較常規的內容投放渠道例如 微博、微信、知乎、貼吧等。

通過知乎來舉例子:

首先,你要在知乎上面發布文章你要找到在哪裡別人會最大程度閱讀你的內容並進行傳播(渠道+轉化率),比如你現在要發一篇如何學習做運營的帖子,你發布在今天晚上吃什麼的內容里顯然不會有多少人在意和閱讀你的內容。但你可以搜索有關運營的帖子,找到關注數與評論數適中的帖子進去回答(關注數量太高你根本hold不住因為已經有很優質的回答了)顯然效果比你在阿貓阿狗的帖子里發布的效用好N倍。

當然內容運營需要

1、給自己輸出的內容定位--(面向受眾群體定位、面向內容定位)

2、能撰寫並持續產生優質的原創內容。

3、投放渠道的選擇(建議做調查和A/B測試,一定要有數據支持不要虧的你渣渣都不剩我會亂說?)

4、讓內容健康(這個不多做解釋,做人要有底線)

我自認為自己的寫作水平很一般所以對文章寫得好的人很是敬仰,哪位老司機能帶帶我就請收下我的膝蓋。

2、活動運營

做運營,離不開活動。

活動運營是指短期內快速提升相關指標的運營手段。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2009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0.5億元;

2010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9.36億元;

2011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33.6億元;

2012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191億元;

2013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350.19億元;

2014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571億元;

2015年,淘寶商城」雙十一「銷售額為912億元;

牛不牛X,當然牛X。那麼,如何策劃一個活動呢?大概可以歸納這麼幾點:

1、 活動主題:讓用戶看懂。

2、 活動對象:明確活動針對的群體。

3、 活動時間:活動開始、結束時間。獎勵發放、領取時間。

4、 活動描述:讓用戶看過之後明白要不要參與,怎麼參與。

5、 規則詳情:讓用戶看懂,讓開發人員看懂。

6、 投放渠道:投放時間、投放渠道的選擇、預算。

7、 風險控制:讓開發人員看得懂你的風險環節在哪裡,有無應對措施。

8、 監控指標:大多數相關指標-投放渠道、用戶參與、獎品發放等等。可以依照數據找到問題。

9、 成本預估:顧名思義。

10、效果評估:活動效果統計、宣傳效果統計。

11、FAQ :常見問題解答。

其中,對監控指標的分析理解和反應會成為一個活動運營能否更上一層樓的核心要素之一。

為什麼要監控活動數據?

活動是一種短期刺激運營指標的手段,淘寶不可能每天銷售額都是912億把?監測活動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看懂活動數據說明了怎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改進,讓活動更有效果。

比如我們通過數據發現引流有問題,那麼我們就要1、立即更換素材和文案,並持續監測效果,如果依然無效那麼進行第二步。更放投放時間和覆蓋範圍,持續監控,如無效那麼進行第三步。下架或更換渠道。;說白了就像是背書和思維一樣--死記硬背的層次永遠停留在課文上。

這裡給大家說明一下:活動運營基本都是有著KPI的,有很多的上司也會一味的要求KPI,即使很無奈,但卻有著很長一段路走才會改變。希望大家不要在長河中迷失方向。

3、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是指以網站(產品)的用戶活躍、留存、付費為目標,依據用戶需求,制定運營方案甚至運營機制。

用戶運營的核心是開源、節流、維持(促進活躍及提高留存)、刺激(轉化付費)。我分別舉個簡單的例子(請自行理解,如不能理解請告別運營行業):

開源:

節流:用我以前玩過的一個遊戲頁面。

維持:強調連續行為的重要性,盡量讓獎勵變得對用戶有價值。

刺激:

用戶運營所有的工作說白了都圍繞一個內容---人;

那如何去了解我們的用戶呢? 答案是數據(當然還有電話、問卷、調研,暫時只舉一例)數據不僅可以驗證我們運營的效果,還可以窺探用戶的偏好和習慣,阿里巴巴集團的千人千面就是依靠強大的數據作支撐分析。比如從你進入淘寶開始的一個大概:

瀏覽:隨便逛逛,對應的數據指標以及停留時長。

點擊、搜索: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隨意點擊,只會對有興趣的東西進行點擊。

商品列表:你需求的商品

商品詳情:大概的樣式和趨向

收藏或購物車:更有指向性

。。。。。。等等

仔細想想:淘寶的猜你喜歡、亞馬遜的個性推薦,包括支付寶里的芝麻信用等等,都建立在對數據的了解上。

仔細想想真的很恐怖。

4、新媒體運營

隨著科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習慣的改變。用戶對手機APP的依賴和使用率顯著增長。

大家手機里應該都安裝了微信、微博、QQ把。

新媒體運營在我的理解更大程度上就是內容的運營(個人理解,歡迎進行有素質的言語指正)。如今很多微信公眾號、微博大號、知乎等平台的的大號基本都是風生水起。舉例說明下:

papi醬: papi醬是視頻自媒體,她最聰明的創新就是把這些八卦通過視頻的表達形式展示出來,就像把文字換成了視頻一樣。簡直是一股」清流「

咪蒙: 咪蒙是文字自媒體中的一個創新者,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她寫的很多文章,都是和傳統觀點相違背的。

http://weixin.qq.com/r/vnVaQl3EcgANrRkh9yC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相信大家大多數都知道這兩個人,我也不過多的闡述。是不是特羨慕別人粉絲千萬,微信公眾號躺著把錢賺,是不是蠢蠢欲動想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號,我的回答是可以。

前提是:

1、如果你用橫向創新的方式去表達另一種內容。

2、堅持做高質量的原創。

3、保持高頻率更新

4、建議多餘讀者進行留言互動。

5、差異化。

做的玩玩也是一種體驗,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那先定個小目標,一個月內增粉2000(有效數據)

數據對運營的作用

不管什麼樣的產品,都有一些核心數據,它們是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基礎。那麼分別概括一下;

內容運營的核心數據:

1、內容展示數據

(包括但不限於)

  • 內容點擊次數
  • 內容頁面蹦失率
  • 內容頁面停留時常

2、內容轉化數據

(包括但不限於)

  • 內容付費鏈接的點擊次數、付費成功次數
  • 內容頁面廣告的點擊次數、廣告停留時間、二次轉化成功率。

3、內容的黏性數據

4、內容的擴散與分享數據

活動運營的核心數據:

(包括但不限於)

  • 各渠道分享的次數、分享鏈接的點擊次數、各渠道註冊成功的轉化率。
  • 總的註冊成功轉化率、用戶註冊蹦失節點、用戶註冊完成後引導過程的蹦失節點。
  • 參與活動老用戶總數、分享渠道按照使用次數的分布。

用戶運營的核心數據:

(包括但不限於)

  • 用戶註冊數據--註冊用戶的規模、增速;渠道質量;行為統計。
  • 用戶留存數據--註冊到留存轉化率;用戶登錄時間頻率;使用產品時長頻率。
  • 用戶活躍數據--活躍用戶的增長規模、速度、轉化率;活躍用戶行為統計;用戶對產品內容、功能的使用情況、頻率。
  • 用戶付費數據--付費用戶規則、增速、轉化率;付費金額、頻率;付費用戶行為跟蹤。
  • 用戶流失數據--流失用戶規模、速度;流失用戶行為跟蹤;流失用戶原因分析;流失用戶挽回策略及效果分析。

下面用一張圖簡單展示部分通用運營數據。

其中這三個數據是所有運營人員都需要了解的:渠道數據、成本數據、收益數據。

渠道數據可以衡量渠道的質量、作用。它由產品定位的客群和產品的特性所決定。

思考一下:在楚楚街推廣CF你覺得效果會理想嗎?

成本數據和收益數據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反映出運營的效果。

思考一下:如果不進行數據分析:當做一個活動,成本遠遠大於收益而不自知的情況?你身邊有這種實例嗎?

用戶習慣的養成

運營層面的「用戶習慣」,是幫助用戶適應運營節奏並形成習慣、對運營活動形成期望。

用戶習慣的養成需要持續、固話的運營策略和運營節奏

先問個問題。6.18日是什麼?11.11日是什麼?如果突然沒有這兩個日子你會習慣嗎?這就是用戶習慣。

舉個不恰當的栗子:「我一朋友(女的),她男朋友每天給她做好吃的買零食,現在應該一百二三十斤,每天叫嚷著減肥,也責怪她男朋友為什麼給她吃那麼多,她男朋友說:我就是要把你養肥然後誰也看不上你啊!到時候你就只能跟我在一起了。」

那運營人員要如何才能培養用戶習慣?

可以從這幾方面做起:

  • 將自己的運營計劃從1天、1周,提高到1月、1年的周期。
  • 對關鍵節點進行長期運營策略設計。
  • 保持與產品人員、開發人員的溝通,善用資源。
  • 養成觀測數據的習慣。
  • 保持對競品的關注,做差異化的運營準備。

後續

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見,當然也希望大家不喜勿噴。PS:本文由書籍中相關知識和個人見解融合而成。

那我們一起思考幾個問題!

1、老闆給你五萬預算,讓你引流10萬個有效流量。此時一個有效流量最低需要1塊錢成本。你會怎麼做?

2、如果你的老闆十分在意微博、微信點贊數、轉發數以及粉絲數量。然而KPI遠遠超過你能提供的有效流量你會如何?

3、如果你準備開通一個微信公眾賬號,你打算通過什麼渠道和方式增加粉絲數量?

最後我想說,運營並不是一天能練成的,能力和思維都是有一定的的閱歷和知識儲量才會有一個有量到質的轉變。我這裡有一百多本與運營、營銷和思維相關的經典電子書籍,關注微信公眾號「貳乎」回復233可以免費送給你,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和提高。

http://weixin.qq.com/r/FUXF3QnE6VSWrU2_9xA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何做好內容運營?

在這裡先普及一個最近很流行的術語:IP營銷。

IP一詞是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但就是這麼不普羅的名詞縮寫,如今也走起了風靡路線。

簡單點說IP營銷就是原創性的內容(集中於文學創作)通過改編成遊戲、視頻、電影等形式,通過一定的傳播渠道和方式實現二次傳播。像《太子妃升職記》、《琅琊榜》這些火熱的自製劇都是改編自大的IP。

雖然給人感覺是一種新的營銷方式,但究其本質而言還是深耕於內容本身的營銷方式。因此,我們可以把IP營銷理解為內容運營中獨特的營銷方式。(後續具體的案例會詳細解讀IP營銷)

其實,從我醞釀寫今天的推送到推送結束這一整個流程就是一個內容運營的過程。內容運營是指通過創造、編輯、組織、呈現網站內容,從而提高互聯網產品的內容價值,製造出對用戶的黏性,活躍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的運營內容。

內容運營是運營行業里最為基礎也是很容易接觸到的一種,但是要想做好內容運營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那麼如何做好內容運營?(像涉及到內容運營為主的社區/微博/微信等運營之後會在具體的案例里講解)

首先,我們將內容運營拆解為四個關鍵詞:內容採集、內容呈現、內容傳播、內容效果反饋。

1.內容採集:內容採集是內容運營最開始的流程,我們暫且將這個角色定位為傳統報社的編輯,一個好的編輯需要在寫作之前確定好采寫的方向、明確采寫主題、意義等,需要將大的方向確定好再往裡面輸入血肉。同樣,內容運營需要確定好內容的定位是什麼、內容來源渠道(UGC還是PGC或者其他形式)、目標人群、意義和作用等。在明確這些大方向之後就可以著手準備下一步的工作了。

2.內容呈現:內容呈現是運營人員通過何種形式將內容編排好後呈現在用戶眼前的一個過程。其中主要涉及到內容的標題、排版、插圖以及內容本身。

a、如何創作吸引眼球的標題?

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絕大多數用戶看一眼標題就會決定是否繼續下一步的動作,所以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製作標題的思路,僅供參考。

1.陳述事實型。

如:xx市從明日起禁摩。

(言簡意賅,概括文章的意思,沒有太多新意,但是讓人一看就懂。)

2.反問句形式。

如:你知道大象鼻子是怎麼區分味道的嗎?

(通過反問的形式吸引大家關注裡面的原因,比較有意思。)

3.誇大事實型。

如:天啦,這個西瓜竟然有50公斤。

(很顯然,西瓜50公斤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為了吸引眼球,故意誇大事實,效果比較明顯)

4.違背常理型。

如:這種水加熱到100度竟然不沸騰。

(按理說水加熱到100度是沸騰的,但是標題這樣取很明顯就是違背常理,逆正常思維而行,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5.借用名人型。

如:昨天馬雲爸爸給我支付寶打了3萬。

(這是關於螞蟻借唄的文章標題,借用馬雲的頭銜來獲得關注。)

6.個性化。

如:hey,你好春嬌,我是志明。

(沒有固定形式,隨心所欲的去表達,但不能與內容脫節)

b、如何選擇插圖?

關於插圖必須要遵循一些準則:1.圖文相關,不能隨意放圖。2.圖片盡量用高質量圖片。3.尺寸符合排版要求。

c、如何排版?

排版的要求依據個人的審美有不同的需求,但是也要遵循以下準則:1.多分段,不要雜糅在同個段落。2.行距適當。3.字體不要花哨,大小合適即可。

d、如何創作優質的內容?

其實無論標題、排版、插圖多麼吸引眼球,最主要的還是內容本身,所以提供優質的內容對於運營人員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在現階段,互聯網瞬息變化,貼近熱點的內容更加吸引讀者,乾貨更符合用戶的胃口,無論是UGC還是PGC都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

3.內容傳播:通過何種方式到達用戶眼前。當創作完一篇文章後,你是通過論壇還是官網渠道,還是微信、微博、貼吧等傳播渠道去宣傳?除了首次傳播之外,二次傳播也很重要,甚至在某些產品運營來說二次傳播的效果遠大於首次傳播。舉個例子,當你在論壇發布帖子之後,通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這種行為就是屬於二次傳播。

4.內容效果反饋:當創作的內容通過傳播渠道傳播出去後,是否第一時間抵達用戶,用戶看到內容之後的感受是怎樣?點擊量有多少?閱讀量有多少?種種疑問隨之而來,那麼如何才能對內容運營效果有一個評估?在這裡我們引入運營的核心武器——數據。

數據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去執行應有的運營策略,通過數據去反饋效果是比較靠譜的一個分析思路,對之後內容的改進都會有裨益。為了更好的普及大家對數據指標的了解,下圖是關於電商平台用到比較多的部分數據指標。

(其他數據指標將會在之後的推送里呈現,敬請關注)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微信ID:yunyingcat


我覺得做好內容運營最重要的是要有系統的規劃,還必須要有持續的內容生產力。

一、先談談系統規劃

1、統一標準化風格

整體風格統一的文章,閱讀體驗會很好,也能給讀者加深印象。比如,所有發布的文章都統一用16px字體,所有的配圖都是一種風格,文章結構統一用帶小標題的並列結構,文章的篇幅統一在1500字左右,段落之間空行,一個自然段不超過8行,每天統一時間推送等。

2、整體內容的布局

內容的整體布局,一般從年度計劃開始,再細分到月計劃、周計劃。提前做好內容布局,以便於內容的分配,讓內容撰寫者可以提前準備素材,更能提高內容質量。

內容的布局應包含常規內容、爆款內容、營銷內容。每塊內容的比例要一定,既顧全讀者的閱讀體驗,又能為平台持續創造價值(粉絲的增加、產品的銷售)。

3、專題內容規劃

專題內容的規劃包含在整體內容之中,我們的內容生產可以由一個專題、一個話題為出發點,生產出N多篇內容,形成一個體系,由此放大整體內容的價值,使讀者對該話題的認知更深入。

專題內容的設置,可以以特定事件或話題為中心,比如:「魏則西」事件專題;也可以以人物為中心,比如:「宋美齡」逝世十周年;還可以圍繞解決某個問題為中心的,比如:本公眾號這周文章都是圍繞「新媒體運營」。

內容的規劃,一般有年度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提前做好內容規劃,以便於內容的分配,讓內容撰寫者可以提前準備素材,更能提高內容質量。

4、內容流通渠道

為了讓內容更好地流通,我們要多平台運作,各大自媒體平台同步發布文章;我們還需要入駐各大微信導航站和微信閱讀類站點,比如:愛妮微、微口網、傳送門,都是比較不錯的微信內容類站點。

當我們的自媒體擁有一定數量的內容後,我們發現很多之前的文章很難被發現。這時候,我們要使用某種方式讓陳年的內容流通起來,推送到讀者面前。

我們一般的做法都是在新發布的文章後面鏈接上之前發布過的相關類文章;我們也可以組織專題講座,講座前,讓大家閱讀發布過的相關類文章;還可以整理成電子書,發布到百度閱讀欄目,讓更多的讀者發現它。

二、再談談如何獲取持續的內容生產力

內容生產力是內容的持續創作能力,這個能力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團隊協作完成的。這個內容生產流程可以包括「主題的確定→資料的收集整理→內容的再創造→內容的呈現方式」四個部分。

1、主題的確定

我們生產的內容,無論是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都需要一個主題,主題的確定是整個內容生產流程中最重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個好的選題,才能引起讀者關注與討論,選題選好了,才能保證文章的受關注度。有時候,一篇爆文的起來,並不是內容寫得有多好,而是選擇的主題正好能觸動讀者的神經。

關於選題,不同類目的選擇方式有所不同,但一定從當下最熱點出發,比如,我這期的內容選擇「新媒體運營」是因為當下互聯網創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做新媒體,都在探索新媒體的運營方式。我們的選題可以是對熱點事件的差異化解讀,也可以是對專業的深度分析,或者是顛覆認知式的觀點。

2、資料的收集整理

資料的收集可以通過很多渠道,比如:各類自媒體平台、知乎、百度電子書、百度文庫等,一般只要藉助百度搜索就能找到很多想要的資料。除了網路,還可以從書籍、報刊、雜誌上尋找,如果決定把自媒體做下去,那麼相關類的書籍、雜誌一定要常備。另外,關注自己行業類目中的前十名自媒體,了解他們的選材方向,多模仿。

除了對這些已有資料的收集外,我們還需要多一些實地調查、採訪以及與專業人士的交流探討,只有深入第一線,才能獲取原汁原味的素材。

資料的收集還可以包括靈感的收集。靈感這東西稍縱即逝,當你在閱讀、與人交流、獨自思考、或受某件事的觸動等都可能產生創作靈感,這時候,你要第一時間記錄下來。這些隨時記錄下來的靈感,將來都可能成為一篇文章或者某篇文章的素材。

3、內容的再創造

有了選題和資料後,接著就是編輯的任務了,編輯要對已有資料進行再加工,變成新的內容。編輯們撰寫文章都是有套路的,一般都是先制定內容框架。

最常見的內容框架有歸納型框架和演繹型框架。歸納型框架就是一般的並列式結構,內容通過小標題的形式分塊呈現。演繹型框架是以一個事件為主線,梳理出主要情節,以帶有文採的小標題串聯整個內容。文章的框架通過加大字體的小標題呈現,使脈絡清晰,適合移動端的閱讀體驗。

有了清晰的框架後,就不用擔心思維的停滯,而且可以利用零碎時間撰寫,也絲毫不影響文章的整體。就像造房子一樣,當框架結構建立後,即使不懂行的,也知道接下來需要做些什麼。

4、內容的呈現方式

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就是內容的編排,我們的編排一定要形成固定風格。多大號的字體、多長的篇幅、文章的結構框架都需要統一,還包括配圖的色調、文章發布時間等,全都要統一。

一切要以讀者體驗為核心,簡潔的排版、通俗的語言、精美的配圖這些都會讓讀者慢慢形成依賴。如果排版風格經常變動,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而影響閱讀體驗。


內容運營是活動 用戶 產品運營的核心。對產品生命很關鍵的緩解。前段時候寫了個有關此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

1、運營必知

運營的目的:讓產品活的更好、更久;KPI是重要參考標準。

核心任務:流量建設和用戶維繫。

三個環節: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產品運營

內容運營:就是生產優質傳播的物料(圖文、音視頻),進而拉新、留存和促活,是重要的環節。

活動運營:通過數據調查、策劃、實施的一系列多部門配合、多維度傳播的一種方式,以KPI為導向。

用戶運營:以產品用戶的活躍、留存、付費為目標,其依據用戶需求、制定運營方案;根據運營數據分析,為產品迭代升級發出用戶的聲音。

2、三個環節之內容運營

A內容運營:內容的生產環節。採集創造、呈現管理、擴散創導、效果和評估。

B前期不知如何入路的時候,可以這樣做?

①內容供應環節。將內容視其為商品,解決內容的定位、來源、受眾、展現機制及其標準化設立(內容消費者定位-》內容來源確認-》內容標準的確立)。

②內容初始化。根據供應,面對種子用戶,內容的準備,內容渠道的梳理。

C中期建立在標準化的基礎上(正式運營階段),做內容的持續運營,你要注意這些?

①高質量內容的甄別,②優質內容的呈現(a站內推送引導b站外推送渠道量化),③持續推送和推薦機制的建立,④靠攏「自運營」的策略和實施

高階優質的內容的美感不僅僅是文筆,用戶喜歡的才是最好的;呈現區域不僅僅是二維度的,「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還有在你手機裡面「亂蹦躂的」,渠道的建立可參考競爭對手、數據分析用戶興趣點。

D針對微信公眾平台的內容運營。建議-》堅持長期發送,但是不是來回倒騰的圖文;堅持培養用戶習慣,保持一定的互動;最後一點根據定位,做好堅持!!!

內容運營中的核心數據的幾個參考點(展示PV/UV、內容轉化、擴散數據),根據其相關數據做調整。

3、三個環節之活動運營

A活動運營:來源、如何寫策劃、如何實施策劃、收尾工作

B來源不是憑空而出的,大概參考有①年度營銷節點②產品自身的功效、時節③實時新聞、娛樂話題等熱點④自造熱點話題

C如何寫牛X的策劃呢?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的是策劃盡量使整個流程簡單,圖文設計緊扣主題視覺衝擊力,做出爆點特色差異化但不能有歧義。其實筆者認為的是無須長談闊論,言簡意賅中肯主題即可。如若做線上線下互動的活動,盡量讓圖文保持一致,也就是前段的展示部分,別給參與者玩貓膩,後台的約定、交互部分盡量「迎合」用戶,點擊進入,是自願的而為「物質所逼」! (測試和改進環節,不在贅述)

D以上的「底層建設」完畢了,咋告知用戶啊?渠道和資源的管控,提前預熱時間一周為宜,渠道投放(結合內容運營的傳播途徑)和活動需要發起響應度,新聞電台戶外等。

E 結束後到底分析哪些數據。展示量 、點擊次(產品、頁面)… …簡而言之就是整個流程最重要的那幾個環節做個二維Excel表格,將每個環節給量化,為下次取精棄糟做參考。


這裡只針對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說一下怎樣做好微信公眾號的內容運營.

踏浪團隊用1周時間,3個運營人員分別收集自己微信圈被轉發內容,我們一共收集到1000條被轉發的樣本數據

這1000條的轉發內容,內容類型總結起來就是5個大類

1.主題文章積極,讀完讓人感到興奮

2.讓讀者覺得自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有逼格見多識廣

3.讓讀者非常憤怒或者恐慌

4.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

5.有價值的故事

大家在看完這篇微信分享後,你馬上可以思考兩件事情:

1.你現在看的這篇文章屬於哪一類?

2.你看看你朋友圈裡面最近10個人分享的內容,是不是能套進剛剛提到的5種文章類型

下面我們大概用3-5分鐘的時間,分別針對上面提到的容易被分享的文章的類型,每個類型用一個實際的案例,從文章開頭、正文結構、文章結尾這3個部分,來告訴大家怎麼寫一篇容易被轉發的微信文章

1.一篇主題文章積極,讀完讓人感到興奮的文章

大概5月初的時候,我寫了一篇標題為《創業日記:創業4個月,我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的一篇文章並通過公眾賬號發布,公眾賬號粉絲基數不足800,這篇文章在垂直的圈子裡得到2k+的閱讀,200次轉發,當天增粉150人的效果。主題積極體現在,文章講的是一個和你一樣的普通人,創業幾個月,得到的可見到的進步和積累,會讓人看完之後覺得,我也可以這樣,或者支持腳踏實地的創業者這樣的心理。

文章開頭的重點:200字以內,寫清楚「寫給誰看的」、「文章都包含什麼內容」、「對讀者有什麼好處」,注意,要寫一個已經是「完成時」的事情,真正的事實才能獲得信任。

文章內容的重點:1500-5000字以內,把你提到的故事「有重點」的敘述清楚,並且有「觀點總結」而不是流水賬,需要有非常具體的例證(過程、數據、細節)注意,整個文章無時無刻要體現積極的核心觀點,就是我們就是一隻踩不死的小強,一步一步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文章結尾的重點:100字以內,再一次「強調文章的觀點」,並「設置明確的轉化路徑」,一篇文章是應該承擔具體的轉化指標的,我們可以引導由文章跳轉到網站,也可以是引導用戶加QQ群,我們應該可以量化文章的效果。

總結一下,「主題積極」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1&>寫一個已經是「完成時」的事情

&<2&>非常、非常具體的例證(過程、數據、細節)

&<3&>有觀點的總結,不能是流水賬

&<4&>接地氣,讓人讀完覺得「我也可以」

&<5&>清晰的轉化目標

&<6&>讀完讓人感到興奮

2.一篇讓讀者覺得自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有逼格見多識廣的文章

3月底,《我是歌手》在總結賽直播現場開場前發生了孫楠臨時突然退賽的情況,場面一時失控,還好湖南衛視的汪涵現場應對危機處理的非常妥當。所以做PPT的秋葉老師第一時間發表了一篇「有內容的新聞」,標題為《看「汪涵救場」,學如何應對突發危機》,這個文章利用熱點紅利,巧就巧在,他沒有跟風寫一篇沒有任何營養的新聞報道,而是在短時間內,寫了一篇有知識性的分析文章,讓讀者彷彿置身「文字版」現場,各種描寫內心戲,讓讀者覺得這樣的文章,消息靈通、有逼格。

文章開頭的重點:200-300字,「事件回眸」、「寫清文章都包含什麼內容」、「對讀者有什麼好處」,事件回眸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擴大受眾面,同時寫給知道不知道這個事情的人。一開始這個文章就是以分析的角度入手的,所以讓人覺得有逼格。秋葉老師在寫了一個有態度的客觀評論,也就是沒站住客觀評論的角度,而是像鄰里聊天一樣,這樣的話語調性更容易讓人接受。

文章內容的重點:1500字左右,「不斷的現場還原」、「不斷引用和總結」、「越細緻約好的分析」,這裡注意要伴隨著讀者的思維去寫字,寫人話,寫出讀者的好奇與疑問,對於總結,要有理有據才能獲得認同,讓人覺得,我也是這麼想的。重現事件當時的情景,讓人感覺身在「文字版」現場。

文章結尾的重點:200字以內,設置轉化目標。讀到秋葉老師的文章結尾,恍然大悟,原來他是通過這篇文章,鼓勵讀者去參加他的在線分享,當然讀者覺得這篇文章好,自然會去他的分享會,核心目標達到了~

總結一下,「消息靈通,見多識廣」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1&>實時性強,幾小時內發生的事情

&<2&>有理有據的分析,做「有內容的新聞」

&<3&>讓轉發的人有身份帶入感

&<4&>讓轉發的人覺得自己有逼格

3.一篇讓讀者讓讀者非常憤怒或者恐慌的文章

15年2月的最後一天,柴靜發布了一個視頻《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相信這個視頻很多人看過。雖然是視頻,但是其中文案的節奏掌握的非常到位。首先「霧霾」這兩個字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到底霧霾有多大危害,危害的結果是什麼,大家卻不是很清楚。所以柴靜從普及知識的角度、親自做實驗的角度、造訪專家的角度,把大家拉近到霧霾的眼前,讓大家清楚的這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這件事情和每一個人關係有多大。切記,這類文章千萬不要去杜撰,那個叫做謠言。寫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

文章開頭的重點:300字以內,讓人馬上「覺得這件事情很嚴重」、「和自己有關係」、「想把這件事了解清楚」。這裡注意,一定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字,說人話,別說官話,需要把憤怒和恐懼的事實拉近到讀者身邊,這裡切記,再次強調,這樣的文章不要編纂,那就變成謠言了

文章內容的重點:字數不限,不斷證明「事情的嚴重性」、「不斷揭露真實的情況」、「所有的文字都要圍繞著中心論點」。也許文章會很長,但是你可以把文章分成很多個主題,用結構化的排版來管理負責。儘可能多的放真實數據、真實圖片,這樣可以增強讀者的感性體驗。不斷用事實證明「憤怒和恐慌」離普通人有多近。

文章結尾的重點:200字左右,「呼籲做點什麼」「再次強調中心論點」,一個文章不能看完就完了,馬上引導用戶去做下一步的動作,注意不要說一堆廢話弱化轉化目標。在這裡,柴靜這個案例,引導大家去撥打環境舉報熱線。

總結一下,「憤怒和恐慌」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1&>寫一個確鑿的事實,切記不要編謠言

&<2&>數字、照片、視頻,一切能證明真實性的信息

&<3&>明確的中心論點,我們反對,拒絕,希望什麼

&<4&>大眾化,和每個人都有關係的事情

&<5&>讀完讓人憤怒或者恐慌

4.一篇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的文章

再分享一個踏浪100做過的微信內容,《24本營銷書籍,一次性送給你》

你要永遠記得用戶很懶,用戶更喜歡直接拿到一個省事兒的解決方案,所有人都喜歡吃「現成兒」的。所以什麼叫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你可以理解為盤點類文章,或者是可以轉發、收藏,日後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參考的文章。

文章開頭的重點:100字以內,寫清楚「什麼資料」、「資料含金量的描述」、「對讀者有什麼好處」,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用戶怎麼方便內容就怎麼製作,可以通過微信號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下載的資料可以給他整理好。注意,資料貴精不貴多。

文章內容的重點:字數不限,每條內容「恰到好處」的簡單描述,做到「管理複雜」,讓文章結構化,這樣用戶更容易閱讀。一定要對資料進行簡單而精準的描述,這樣容易用戶判斷具體一個內容的價值

文章結尾的重點:100字左右,強調核心信息,抓住機會引導轉化

總結一下,「實用且容易記住的內容」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1&>語言極其簡練,直接上乾貨

&<2&>大眾日常消費的內容(或垂直領域的內容)

&<3&>可以當做一個資料工具日後查詢

&<4&>對讀者有足夠的價值,幫助讀者進行判斷

5.一篇有價值的故事

有價值的故事,聽起來和上面提到的「主題積極」的寫法很類似,區別是,主題積極通常在寫自己的故事,而同時,我們可以利用你聽過說的故事,來當做例子,這樣的故事通常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即使是名人,也在講述他作為普通人時候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通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TED,裡面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故事通常都有一個核心的觀點,一個大家無限相信的「理想和信念」,確鑿的事實會更讓人熱血沸騰,產生分享的慾望。

文章開頭的重點:200字以內,「引出話題」、「直接帶入故事」、「證明故事的價值」,這裡要注意,提出一個有身份帶入感的,有痛點的問題,並迅速讓讀者進入閱讀故事的環節。

文章內容的重點:2000字左右,「引用名言」、「提出問題」、「強調核心觀點」,同樣,不要寫流水賬,文章可以結構化,不斷地強調觀點和總結。「接地氣」就是寫普通人的故事,或者名人在普通人時候的故事

文章結尾的重點:150字左右,「再一次強調文章的觀點」、「設置明確的轉化路徑」

總結一下,「有價值的故事」的寫法需要具備的要素:

&<1&>一個確實發生過的事實

&<2&>故事詳細的過程和結果

&<3&>一個明確的核心觀點

&<4&>讀完讓人很受啟發(雞湯效果明顯)


公眾號:天梯工作室(ID:tiantiyun)

特邀作者:內容叫獸

以前寫過的一片文章,這裡貼出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之所以做這個系列,因為在客戶交流的過程中, 總會有兩個誤區。

1快速吸粉

如果你不是本身就在行業或者傳統媒體有很大的影響力,都是要不斷用高質量內容輸出去維持用戶,就算是大v如果不能持續輸出一樣會掉粉。因為信息實在太多了,高質量內容也太多了

2高質量內容=高質量文案

可能文字門檻比較低,因此當我說到高質量內容的時候很多情況下表示要請一個好的文案。不是不對但是未免太過單一

那我們從最小的元素說起,也就是內容運營的基礎選擇合適的媒介。

這裡如果不好理解的話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去攻打一個陣地需要什麼?陸地你需要坦克和步兵,海上也用坦克嗎?那如果遇到一場大規模作戰,你就可能需要多兵種配合了。那我們就一起談一下你如何選擇並利用各種媒介去攻下粉絲的「陣地」。

媒介就是四種『文字』『圖片』『音頻』「視頻」

1文字

特點 門檻低 使用場景廣泛

要求:文筆,邏輯,思路

代表人物:咪蒙 唐家三少

代表渠道:(微信微博為所有代表渠道後面不在單獨列舉了)知乎,豆瓣,QQ閱讀,起點中文網,盛大文學

傳播性:中

我這裡特別提一句,咪蒙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目前這種短篇訂閱號的更新可能佔據了大家很多的注意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網路小說作者同樣受眾廣收入豐厚。唐家三少16年光版稅就1.1億。

那在渠道上很多地方都是你發揮的空間,知乎上的問答,豆瓣影評,網路小說,新聞投稿等,因為今日頭條的崛起,BAT也出了一些類似頭條的產品,百度百家號,騰訊快報都可以寫作分成。那如果你不知道從何而起一般就是從文案開始。當然門檻低也意味著競爭也同樣激烈。

特點:深度結合文字 專業度 逼格

要求:工具結合性強 審美 藝術性

代表: 二次元

渠道:LOFTER .IN NICE

傳播性:高

圖片每個人都很熟悉每個人都很陌生,熟悉就是和文字深度結合,聊天斗圖,文章圖文。那就它最明顯的特質就出來了,和文字結合緊密。

第二個特點就是要求專業性,藝術性較高,如果你不是做表情,基本上圖片精美,有創意,藝術感強的才能入得人眼。

那最後一個特點和工具深度結合,無論是拍攝硬體還是各種各樣的修圖濾鏡軟體,都是一個目的讓圖片看起來更美。

另外目前圖片上二次元用戶占的比重相當大,cosplay圖片是這類人群的主要興趣愛好之一,另外就是各種展,車展動漫展,China joy期間各種美圖開始漫天風舞。

如果你想從圖片切入做個大V那就審視一下上述條件了。

語音(音頻)

特點:使用場景最廣

要求:表達,音色,簡單策劃製作能力

代表: 陳翔 王凱(各種視頻轉音頻大咖)

渠道:喜馬拉雅,蜻蜓FM,得到,千聊,紅豆LIVE, 荔枝微課

傳播性:弱

使用場景最廣這個你可以想像當你開車在顛簸的列車上,跑步的時候這些都是文字圖片視頻所不能代替的。基本戴個耳機就能覆蓋所有使用場景。那同樣有最強點就有最弱點就是可傳播性最差。這麼多年了極少的像羅永浩因為當年講課錄下音頻然後傳出來火了,還是用的視頻網站作為載體。當然有例外比如你是玩音樂的還有就是線下類似:溫州皮革廠倒閉。。。。。

那他的門檻可能就相對高一點了,我們在對接客戶的時候,很多有實力的人但是講課並不在行,講的好的很多都是一些培訓行業的。一般要求普通話水平,表達能力以及聲音有磁性就更完美了。

另外所列舉的一些渠道,可以根據音頻打包出不同的語音產品。然後根據渠道產品屬性推廣。後面會列一期詳細講到。

視頻

特點:門檻高,成本高,易傳播

要求:策劃,製作,拍攝,顏值

代表:

長視頻: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曉說,奇葩說等一大波網綜娛樂

短視頻:一條,二更

直播:Miss, 小蒼,伊素婉

渠道:

長視頻:優酷 騰訊視頻

短視頻: 美拍,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百度百家號,企鵝號,百思不得姐,梨視頻

直播:熊貓,映客,小米直播,虎牙,戰旗,花椒等一大波直播平台

傳播性:強

不得不承認視頻行業是整個互聯網新媒體的比重之大,表現形式之多,當屬所有媒介排名老大。尤其是現在移動4G以及未來5G的發展,使短視頻也在這兩年風生水起。那視頻最大的特點就是易傳播,一些事件,搞笑,惡俗視頻都通過微信群快速傳播。那反之就是成本高,你也許會說我用手機拍沒什麼成本啊。但是對於專業機構來說,拍攝一部好的視頻要經歷策劃內容,編寫腳本,選景,選人,拍攝,後期都一系列流程。以上也列舉了一些例子,感覺視頻內容較多目前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對於什麼行業什麼內容形式或者用什麼渠道後面單獨一期展開。

以上就是關於四大媒介以及發展的概要,你決定從哪裡開始你的內容創作之旅了嗎?歡迎大家一起加群討論,或者加warwick521。歡迎提出你在運營中遇到的問題

以上


內容運營,效果有2個方面。

1)強化品牌效應

比如杜蕾斯,發了微博,每次熱點營銷,都能令人尖叫。

內容運營,主要是用內容來加深印象。這點和廣告不一樣,廣告是廣告,但是內容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文案,可以是故事,甚至可以是乾貨。

只要有意義,就能獲得關注,從而形成品牌效應。

2)直接帶動購買

內容運營的最重要一點,其實就是帶動購買。這裡也有一個kpi指標,就是轉化率。

目前普遍來講,轉化率都不高。但是沒關係,只要你的內容傳播的足夠廣,轉化率再低,也會有大量的購買行為。

假如轉化率能達到0.5,那麼只傳播了20個人看,和100萬人看,但是轉化率為0.1的相比,哪個更厲害?

那麼,既然內容運營如此重要,該如何做呢?

1)定位

做內容,一定要知道目標群體是誰,如果你的目標群體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你天天斗圖表情包,就不合適。

2)專註

定好位了,就要專註。不能今天發健康的內容,明天發八卦的內容。專註就是只做一類的內容,其餘的不做。

3)有趣

乾巴巴的知識,是沒意思的。要把內容做成有趣的,這樣才不枯燥。才會有人看。

4)有用

沒用有的內容,就是垃圾。

只要你的內容有用,就會有人關注。這樣,粉絲越來越多,就一定能最好內容運營。

最後,切忌不要刷量,不要買殭屍粉。


內容運營是運營很重要的一塊。

以社區來舉例說明,當一個用戶進入到新社區中,很多時候是為了尋找一些信息,或是詢問一個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也可能是好奇為了圍觀某一現象某一事件。那麼當這個社區中的內容或是氛圍不錯,有價值,有吸引力,他就有可能註冊關注這個社區並在其中發帖,之後在社區內部進行線上互動。這樣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優質用戶。社區運營就是帶動核心活躍用戶,進而影響剩下的用戶,將整個社區火起來。

像知乎建立時,採用的是邀請制,只有收到邀請函的用戶才能註冊知乎賬號。這一段時期是積累內容的時期,作為問答社區,內容上必須有相當的數量深度才能夠吸引新用戶沉澱併產生新內容,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用戶來了,內容建立了,那之後怎麼辦,只是讓用戶發帖,沉澱嗎?怎麼利用起來,使之盈利?

有了用戶和內容之後,如何進行盈利是個大問題。那麼對於一般的產品(比如工具類產品)來說,比較合適的盈利方式似乎只有倒賣流量、增值業務和廣告植入這幾種方式。廣告植入這種方式無論如何實現都會影響到用戶體驗,導致用戶流失。而相比之下,倒賣流量算是比較隱秘的一種。增值業務則有著極大的想像空間(和遊戲一樣,維持平民玩家和付費玩家的平衡挺難的)。

另外內容向的產品,在販賣內容上都在進行著嘗試並取得了相當的戰果,比如起點出版實體書籍、知乎有電子書、暴走漫畫也在出版暴走漫畫圖書。今後這方面的嘗試也會隨著版權意識的覺醒而增多,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首先,需要愛思維個格局方面了解,內容運營是幹什麼的!

這裡有一篇我曾經為了應聘內容運營做的一個崗位梳理!

關於內容運營,你應該考慮到問題!


先來看看什麼是內容運營,內容運營是通過內容,與用戶發生交互關係的一種方式,內容包括四大類:文字,語音,視頻,圖片,像是現在比較火的直播也是視頻的一種。任何一個網站,一個App,都需要有內容,用戶才能進來並停留下來,比如大家打開淘寶(電商類網站)看到的商品,

打開窮游網(社區類網站),

打開什麼值得買(導購類網站),

打開優酷(視頻類網站),

網易新聞(資訊類網站)

等等,都是有各式各樣的封面圖,文字,視頻和吸引眼球的圖片,這些都是內容的展現,而如果完全沒有內容,那打開以後一定就是空空如也,那還會有用戶來這個網站嗎?

可見,內容是多麼的重要,運營好內容也是一個多麼重要的事情。

而究竟如何運營內容呢?大概分為以下幾點:

1. 確定自身調性,包括公司/個人的定位,行業,主營業務等等。

2. 確定目標人群(需要吸引哪些人來)

3. 確定內容的展現形式

4. 產出用戶喜歡的內容

5. 通過用戶調研,數據等方式不斷調整內容,以求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

1. 確定自身調性,包括公司/個人的定位,行業,主營業務等等。

每個公司的調性,定位都是完全不同的,窮游網是定位於出境旅遊的,豆瓣是定位於電影為主營業務的,微博是定位於最新時事消息的。所以內容一定是要圍繞主營業務展開,否則就會出現非常混亂的局面:試想一下,窮游是做出境游,如果它每天發布的內容都是美妝類,用戶就會覺得非常奇怪:我登錄窮游網是為了看旅行攻略的,是想了解如何出去玩,而如果你每天發布的都是美妝類信息,那我還來窮游網幹什麼呢?我直接去聚美優品或是專門做美妝類的網站就好了啊,比你窮游肯定專業多了,那長此以往,窮游網的用戶一定會大量流失。可見,公司/個人的定位是多麼得重要。

2. 確定目標人群(需要吸引哪些人來)

確定目標人群,知道哪些人會來,哪些人應該來訪問這個網站。比如還拿窮游網舉例,目標人群肯定是喜歡旅行,有一定消費能力,(因為是出國旅遊),不會跟團的人,而如果最後吸引來的人都是一些大爺大媽(他們絕大多數都會跟團),或是高中生(沒有消費能力),那一定是內容上面出了問題。所以,確定目標人群也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

3. 確定內容的展現形式

雖然之前提到了內容有四種主要展現形式,但是每個網站或APP都有自己主要的展現方式:比如優酷網,它是一個視頻網站,更多的肯定是以視頻的形式來展現內容,如果突然改成圖片網站,全用圖片的展現形式,那就會顯得特別奇怪;而映客這種直播平台,如果全是文字,想必也就沒有人去打開這個App了。

所以,確定好要輸入的內容形式顯得尤為必要。

4. 產出用戶喜歡的內容

所謂用戶喜歡的內容,並不是高雅的內容,並不一定是深度的內容,有很多用戶就是喜歡比較幽默搞笑的,喜歡看美女的圖片,而針對這些用戶,如果你發的都是深度分析的文章,雖然看上去很高雅,但用戶完全不喜歡,同樣這部分用戶會流失,所以一定要發布用戶願意看的內容。

再實際舉幾個例子:像是B站

整個氛圍都是二次元,用戶來這裡肯定是願意看到B站相關的內容,而如果你發布的都是軍事信息,都是旅行攻略,那用戶來到這裡發現內容都不是他喜歡的,他肯定以後就不再來了。

而同樣,汽車之家這個做汽車的網站,

如果全都是美女圖片,那肯定會吸引來一大批的屌絲來,而他們是沒有購車的實力的,同樣不可取,同時,哪些真正想了解車的人,也會因為得不到關於車的測評信息而離開。

所以,一定要先了解用戶真正喜歡看的內容,然後再針對性地發布,才是最最重要的。

5. 通過用戶調研,數據等方式不斷調整內容,以求最大化滿足用戶需求。

這點同樣重要,也許開始的某幾篇文章,某幾個視頻用戶比較喜歡,但一方面用戶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他們不可能只喜歡個別幾點,如果每天發布的內容都是那幾個方面,比如車,都是奧迪那幾款,那用戶也會覺得膩,所以一定要不斷調整內容,不能一成不變。

而究竟如何調整呢?拿旅遊舉例,開始的時候發布的是美國,後來也發布了幾次非洲和南美洲的國家,到底哪些國家大家更喜歡呢?這時就要看數據了,比如內容的點擊量,停留時間,平均數,分享數,收藏數,點贊數等等,舉例:美國這篇文章點擊量很高,停留時間也長,而非洲的文章點擊量驟減,停留時間也不到美國的1/10,那隻能說明要麼內容本身寫的不好,要麼就是大家對非洲的關注度不高,願意看主流國家的旅行文章,這個時候就要看一下,如果內容本身質量沒問題,那就要適當減少這些非主流國家的文章,多輸出一些主流國家的文章,之後再研究數據,如果數據都有恢復,就說明用戶真的只喜歡美國,英國,這類主流國家,這樣不斷地調整內容,保持最大化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當然,除了數據,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到用戶去聊,比如可以私信他,或是根據她的註冊信息去直接聯繫他,詢問她對內容的建議,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或是願意看某類的文章/視頻,這樣多和用戶溝通互動以後,就知道如何去調整內容的方向了。

所以,只有當以上五點都做好以後,才有可能將內容運營做好,而只有做好了內容運營,才能更好地和用戶進行交互,而只有和用戶有了良好的交互,才能有接下來的用戶留存,和用戶的購買轉化。


1. 高質量的內容才能吸引人

2. 有時候Less is more,盈利點貴於精


【內容運營三要點:規則、忌諱、專註】

1. 規則 [關鍵詞:差異化]

由於各平台之間的演算法和推送機制不同,還有用戶群體的差異,所以必須針對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運營策略,大到內容,小到標題。而這個差異性究竟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大家可以隨機對比一下各大號在不同平台之間的粉絲量及閱讀量,有的相差甚至可以達到百倍,重要性可見一斑。

2. 忌諱 [關鍵詞:利益衝突]

當前有不少內容創業公司都希望能夠把不同平台的流量及粉絲最終都導入到一個平台中來,創建超級大號。但需要注意,眼前各個平台之間都比較忌諱導流這件事情,畢竟關乎切身利益。而且人工智慧已經大規模應用於平台監督管理之中,凡是在文章或者圖片上帶到其他平台字眼的關鍵詞,都有可能會在推送方面受到影(ping)響(bi),這一點不需要報什麼僥倖心理。當然,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對視頻內容中的文字內容進行全面監測,所以利用視頻導流理論上還可以,但效果不得而知。平台之間相愛相殺的故事已經並不新鮮,相信大家也能夠理解。

3. 專註 [關鍵詞:專精]

目前各類平台都在擴張自己的用戶群體範圍,都希望在自己的碗里盛入更多的水。內容平台們未來可能會讓創業者們站隊,猶如當下的電商平台之爭。因此建議內容創業者早做打算,挑選適合自己的平台,只需專註1-2個即可。當然,由於創業初期發展的需要,內容多投也是一個低成本擴張策略。其實對內容創業來說,能在一個平台上做好就已經很成功了。還有就是當前垂直專業類的內容依然還有很大機會,生活娛樂類已經人滿為患,方向選擇很重要。

平台差異化運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篇文章里有詳細描述 知乎,新浪微博,博客,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運營經驗分享 未止科技:一個內容創業者告訴你,你應該知道的那些平台潛規則 - 知乎專欄


一點點切入,做到極致!比如鈴聲軟體,首先要把欄目,分類,搜索,熱點大的方向做好,再慢慢滲入每個環節,再把每個環節連起來,做到極致!


從事互聯網運營多年,想從我的經驗中來總結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同行,我會分為「內容運營是什麼?」—「運營初期的準備工作」—「運營期間要做些什麼?」—「公共平台的內容運營」—「運營要關注的核心數據」這五大節點來寫。(不完善或者有異議處,歡迎可以留言哦!)


作者:陳一斌

鏈接:內容運營崗位都沒有,《好奇心日報》如何靠內容致勝?| MindTalk - MindStore 官方博客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來自愛范兒旗下創業社區 MindStore 的「MindTalk 線場」欄目。如果希望參與到 MindStore 欄目報道,或者有相關項目推薦,請將產品提交到 http://MindStore.io。

兩年半的時間,從《第一財經周刊》的新手,到《好奇心日報》的創始人兼總編輯,楊櫻如何通過內容,一步步打造她的內容王國?

《好奇心日報》的創業背景

2014 年,紙媒體的轉型是熱議話題,而急需轉型的原因是,新媒體無法在紙媒體中發展壯大。在紙媒體體系中做新媒體,其廣告銷售只有打包出售的方式,它無法獨立成長。而且,紙媒體體系中,新媒體處於次要地位,從成本等方面考慮,紙媒體中的新媒體都無法擁有完全獨立的內容製作團隊。

同時,當時人們已經習慣在手機中瀏覽大量內容,並對優質內容有很大的需求。同時,恰逢微信公眾號興起,我們思考較多的問題是,如果世界上已經有很多選擇,尤其是當公眾號也有很多優秀的原創號時,為什麼還要給用戶增加一個選項。

我們當時的想法是,除非可以給產品增加一種調性,然後把它變成一種人群的標籤,否則沒有做這個產品的必要。

創造這種調性的自信,來源於在周刊工作時奠定下來的兩個洞察。第一,應該為年輕人提供一個體面的閱讀產品。第二,很多閱讀形式,從紙轉移到新媒體,本質上的內容沒變化,但載體和呈現方式已有翻天覆地的改變。這意味著接收內容的頻率,與內容展現形式也隨之改變,而我們認為展現形式也是內容的重要部分。

《好奇心日報》的內容之道

《好奇心日報》有個特點,它的內容看似簡單,但撰寫內容有很多,不難學習但要求較高的規則。商業報道是核心,而《好奇心日報》的內容核心定位有三個關鍵詞,商業洞察、生活方式和年輕中產。

商業洞察來源於《好奇心日報》和《第一財經周刊》的淵源,我們以公司為報道主體,報道公司里的人,公司里的產品。我們認為公司是現今商業社會的基本單位,與人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一樣。

生活方式已經是老生常談,在消費升級、年輕化等詞語還未流行時,我們發現生活方式已經到了,每個人必須選擇的地步。例如 ,今天到底喝沒有名氣的獨立品牌咖啡,還是喝星巴克?很多人會提及選擇綜合症,而選擇綜合症從何而來?是誰製造了選擇綜合症?

以同樣的目光換角度觀察,一個物品很美,而誰製造了這種美?誰把這種創造力從無形的想法變成有形的產品,並且把它銷售到世界各地?研究這背後的過程是非常迷人的事情,所以我們把這它定義成報道生活方式的一種形式。

(圖片來源於嘉賓分享)

年輕中產是指,在全球人口結構的比例中(2015 年數據),現年 20 到 29 歲區間的人口比例最大。《好奇心日報》可能是中國最賺錢的商業雜誌,它的成功建立於對 80 後的話語權上。而今,《好奇心日報》希望可以對 80 到 00 年代的人群進行闡釋,或中立的觀察。

人口紅利不可小覷。一般而言,社會的變動,總是與最大數量人群結構捆綁。如現今美國經濟轉入衰老期,主要是因為人口基數龐大的,戰後嬰兒潮一代已高齡,圍繞中老年人創業或許是欣欣向榮的方向。往後,20 到 29 歲區間內巨大的人口數量,會支持相當多的消費,也會給社會的商業結構帶來相當多的改變。

(圖片來源於嘉賓分享)

上圖是《好奇心日報》做內容的一個方式。曲線圖是標普指數和七家公司的對比,下面的標線是標普。這七家公司有兩個規律,分布於下方的是傳統工業的數據,分布於上方的是生活方式公司。生活方式公司是我們約定俗成的說法。

上圖有較明顯的對比,它闡述的是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即從製造業到,以創意、或生活方式相關商業公司的轉變。《好奇心日報》初創時做過一個不專業的隨機調查,收集人們認為的,最值得信賴的三個公司。我聽到的有耐克、可口可樂、騰訊等等。為什麼一家公司也能有粉絲?為什麼有的公司有粉絲,有的沒有?

後來我們給生活方式公司定了三個指標:第一,它是一個有粉絲的公司;第二,它的變動會引發所在行業的變動;第三,它在未來依然具有成長性。我們把這類公司叫做 TOP 15。可口可樂最終未被列入,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認為它已經進入成熟期,且它的創新並不能表現於核心產品的變動上。

《好奇心日報》每天觀察的公司約 300 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方式的大公司,共 15 家,再涉及它們供應商、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就有約 100 家。另一類是有創造力的,還未獲得大量用戶與聲譽的創業公司或個人。他們是好奇心的代表,有專門的欄目,叫 100 個有想法的人。

《好奇心日報》在內容方面的工作,並無想像中複雜。我們沒有內容運營的崗位,原因是,我們不曾以運營的思維去經營內容。內容是《好奇心日報》的天性,我們天生就喜歡做這些事情,不會額外附加運營。

很多人說《好奇心日報》的風格比較年輕,有趣。但是,年輕是不是意味著一定是逗比的?或一定是搞笑的?一定是娛樂化的?嚴肅的內容和死板的內容之間是否有區隔?我們認為嚴肅的內容,表達的是非常嚴肅的內核。但嚴肅的內容並非需要以報告,或非常刻板的形式呈現,更應以盡量通俗、直白的語句,闡述嚴肅的內容。

我們對年輕的定義還包括界面與文章風格。我們使用的顏色多充滿青春氣息,以黃色作為 Logo,飽含朝氣與活力。我們還要求記者寫文章,能用三句話概括文意,簡要表明這三句話的邏輯,提高文章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的成功率。

《好奇心日報》選題

《好奇心日報》每個工作日早晨都會有選題會,各式欄目的編輯帶領相應的組員,審核組員所彙報的選題,並解釋選題通過或不通過的原因。編輯們再聚在一起開編輯會。《好奇心日報》是編輯中心制,即編輯掌握較多的思維方式,但記者可以提供消息與事件背景,共同確定選題。

立場和價值是《好奇心日報》強調的重點。讀者認為,只要內容生產者公開地傳達信息即可,不需要攜帶立場,讀者可自行判斷。而事實上,信息的篩選本身就帶著立場,選擇何種內容的稿件,或披露稿件中的哪部分內容,均是一種篩選,所以並不存在完全中立的報道。

《好奇心日報》在這點上更進一步,會明確地指出不當的做法,並給記者規定很多禁區。有人說《好奇心日報》比較特別,而這種特別的來源,並不是我們對信息的篩選有特別的手段。所有信息都公開於互聯網上,每個人都可平等地獲取。區別在於,我們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每天被斃掉的選題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因為好玩而報的獵奇類選題,除了獵奇並無價值。第二類,跟中國讀者相關性太弱,即讀者不明白為什麼要看,或為什麼要在今天看的內容。最後一類,記者沒法跟編輯理清來龍去脈與價值的選題。

《好奇心研究所》的由來

無印良品曾出版《生活研究所》,這本書研究了,如家居收納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並從解決方案中總結優點。其中的借鑒之處在於,眾包提供方案的方式。眾籌眾包當時還未流行,所以我們做了《好奇心研究所》項目。它最早的目的是,從用戶處收集各類意見。

MindStore 提過一個問題,項目如何渡過冷感期。《好奇心研究所》項目的冷感期長達三至五個月,這期間只有幾百個回復。現今每期《好奇心研究所》至少有 2000 回復,視選題不同而定,可多至約兩萬回復。對《好奇心日報》而言,這不僅是產品唯一的 UGC 部分,還是聽取讀者意見的形式。

《好奇心研究所》的選題其實包含,對生活或商業的預判,我們希望能跟讀者印證一些想法,或是吸取更好的意見。回答都被整理成報告,反饋給讀者並引起討論。我們可能在這個部分發現一些新的、未曾注意過的變動,或是現今人群不同的心態。

典型例子是,《都市空巢青年》帖子。我們意識到很多年輕人在剛開始工作時,處於單身獨居狀態,並總結了約 20 個特點,表述一個典型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帖子取得較大反響。《好奇心日報》能寫出這種引起共鳴的帖子,並不完全是我們的功勞,而是在發出問題後,有無數讀者給我們貢獻了答案。

《好奇心日報》中,編譯或原創,只是獲取信息的方式,核心在於如何提取信息的價值,並把價值轉譯給讀者。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價值可以給讀者留下什麼。信息的獲取人人平等,但信息的解讀並非如此。《好奇心日報》樂於並善於,把信息以平和近人的方式分布給所有人。

很多人問《好奇心日報》最後想成為什麼樣的媒體。「我們希望成為中文世界最好的媒體之一」。「最好」是指,做一個有操守的媒體、有責任心的媒體、有職業道德規範媒體,就像《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都是我們敬佩的媒體範例。

同時也非常希望《好奇心日報》能成為一個人群的身份標籤,「我是看《好奇心日報》的人」,這不僅是對《好奇心日報》的認可,還是用戶對自己品味的認同。

註:文中數據不做投資參考;未備註圖片來自 Unsplash;感謝愛扒詞轉錄整理。

本文選於我的專欄:內容運營崗位都沒有,《好奇心日報》如何靠內容致勝?| MindTalk - MindStore 官方博客 - 知乎專欄 ,歡迎大家關注。每天都有最精彩的大咖分享乾貨(產品/運營/內容/設計)和創業者訪談哦。


心理學方面的內容運營中的內容該如何尋找?


或許很多人都有一種感覺,就是公司做了不少內容,但是回想起來,那些瑣碎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被浪費的,可有可無的。加上沒有規劃性的生產和管理流程,看不到效果的微信文章、博客、視頻和H5,還要每天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企業品牌的內容有時候更像是一種負擔,而難以成為你的商業資產。

這裡有13位專家在Intelligent Content Conference告訴你怎樣減輕你的負擔。他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營銷人員需要處理日益複雜和豐富的內容,怎樣高超的技巧才能將所有內容轉化為商業資產呢?

1、Greg Yates 首席營銷官

設定實際的目標

許多品牌會依靠經驗去生產大量的內容,但是他們不一定是有價值的內容。實際上內容產出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你需要以實際的目標去衡量你的成功。

2、Lisa Welchman 數字管理總監

對內容進行有效的管理

確保你有一個有效的管理機制。內容團隊需要理解他們正試圖實現兩個標準,宏觀戰略和內容策略,需要具體到關於角色和職責,並且明確允許作者可以把創造力擴展到最大。

3、Greg Verdino 主理合伙人

通過創建更少來完成更多

大多數內容都從未觸及到目標受眾。這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問題。一個清晰的、簡單的內容策略能夠幫助營銷人員獲得他們真正的「內容資產庫」——偉大的內容策略往往沒有那麼複雜,並且可以關聯到業務要點。

4:Noz Urbina 創始人

調整內容團隊的組織結構圖

雖然你的聽眾不關心你的組織結構圖。然而許多公司卻因為組織結構圖不夠合理,吃了不少虧,比如:團隊成員「各自為政」,導致缺乏協作能力而無法擴大生產,做出更多有意思的內容。

相反,如果你能夠根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來創建一個驅動模型,通過授權跨職能機構,以明確的領導小組來推動內容創造,才能促進內容與團隊一同前進。

5、Buddy Scalera 健康與醫療行業的內容戰略家

遵循一個經典的編輯工作流程

與經驗豐富的內容經理工作。我們花費了很多時間管理內容資產,以此我發布了一篇編輯工作流程。如果你創建並且管理內容營銷資產,你可能會想要請教別人來熟悉經典的編輯工作流程。

例如,試著與其他人在編輯部或出版社合作工作。這個人可以幫助你識別並且衡量出哪些是你需要生產的高質量內容。

6、Scott Rosenberg 數字管理與運行總監

使用一個管理框架

使用一個管理框架,明確說明內容策略、團隊成員的角色和職責、政策和操作流程。需要有一個核心團隊,監督這個框架來幫助營銷人員專註於創造迷人的遊戲體驗,而不是活動帶來了很低的ROI或減少你的品牌營銷努力。

7、Ann Rockley CEO

像管理數據一樣嚴格的管理內容

應該以管理數據一樣的方式來管理內容。這意味著與其他內容相比,你需要追蹤到它是什麼,它叫什麼,它存儲了什麼,它的目的是什麼。創建一個流程,方便人們追蹤,並會發生內容,在你的組織中也會受益到越來越多有價值的內容,包括再生內容。

8、Kat Robinson 導演,戰略規劃

創建一個詳細的編輯日曆

創建一個編輯日曆,並且保持更新。你可以使用Excel之類的工具為你工作。識別:

  • 內容所有者

  • 二級分銷渠道

  • 運動的位置和目標

  • 角色

  • 主要出版日期

  • 內容生命周期設置

在網上有許多很棒的模板,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修改。

9、Karen McGrane 作家,合伙人

清理垃圾

環顧你的家。你有多少東西將有資格作為資產?你可能擁有一輛汽車,一些珠寶,也許一些珍貴的收藏品。但它們中的大部分……或者暫時有用,或許只是沒必要的垃圾。

內容作為一個企業的資產,我們也需要把垃圾拿出去。消除不必要的內容,保留那些有價值的才能與聽眾產生火花。

10、Vishal Khanna 數字營銷總監

創建一個模板

為您發布的內容建立一個合理的、可控的、靈活的分類。如果可能的話,將你的業務部門按角色分類。在每個類別的分類中,尋找相似的內容。基於這些相似之處,為每個類別創建模板,以確保一致性。

11、Cleve Gibbon 首席營銷技術官

將你的內容作為產品來管理

學習其他的公司,比如廣播站、報紙出版商等以內容為產品的公司,了解這些公司是如何將他們的內容作為一個產品來管理的,然後加以實踐。

12、Rahel Anne Bailie 首席知識官

與科技做朋友

如果技術不是你喜愛的,讓其他人幫助破解代碼技術方面的內容。否則,你就會被淹沒,即使你是最優秀的寫手,也得學會優化你內容的關鍵詞。

13、Scott Abel 總裁

追蹤你資產負債表上的內容

如果我們要管理的內容作為一個企業的資產的話,那麼我們需要掌控它——創建、管理和交付,時刻進行跟蹤。其生產成本也應該被記錄和控制。只有這樣,我們有機會以更有效的方式證明投資回報率。

總結:

上面這些經驗人士告訴我們:內容營銷中那些令人沉重的負擔是很難改變的,如果你一直埋頭思考——生產,生產,生產——只會增加你的負重。

埋頭做事的同時,別忘了抬頭看天。抬起你的頭,把你的力量與團隊其他力量放在一起,搞清楚你要去哪裡,和你去那裡的原因,然後才能更好的探索內容的世界。

本答案來自微信一品內容官(ID:content-officer),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1.標題,既不做標題黨也要奪人眼球,說人話和說簡單易懂的話,精彩的配圖必不可少。

2.注意發布渠道和文章字數,比如報紙、微博、微信公眾號是有不同文字數量標準的。

3.採集不可缺,採集後的歸納總結能力更不可缺。

4.注意幾種感覺:代入、真實感、稀缺、獵奇、權威、實時

多練多體會,懂了不一定做到。


對於內容運營,首先得看你運營的是什麼類型的產品,你打算從哪些方面入手,你所採取的運營手段有哪些。你想做好內容運營,那就得學會幾種運營渠道。

如果是我會從一下幾種方式去投入學習,編寫內容。當你了解了怎麼去運營,內容油然而生。

第一、微博

怎麼能確保你的用戶能看完一條微博?怎麼能確保你的用戶能看完微博之後,理解你的目的?

或者說,怎麼讓一條推廣微博更有價值?

想讓微博有價值,你千萬要注意「有效閱讀時間」

學會了控制用戶的有效閱讀時間,微博推廣給你帶來的利潤,起碼可以翻一倍。

請通讀一遍下面這條微博:

【每天30分鐘練口語】我待英語如初戀,英語虐我千萬遍!學英語,光啃書怎麼夠?每天和外教聊30分鐘地道英語,勝過自己練習8小時。只要「簡單粗暴」地開口說,口語進步看得見!無上限免費課程鏈接:XXXX

這條微博主打賣點是「外教1對1口語教學」

這個微博看起來跟我們平時發的一樣對不對?問題在哪兒呢?

這條微博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考慮用戶的閱讀習慣,沒有注意微博用戶的「有效閱讀時間

現在請回想一下你瀏覽微博時候的動作,你會一條一條、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完一整頁微博嗎?

你不會,對嗎?

實際上,大部分的微博用戶也不會。

各位可以做個小實驗。

打開你的微博,掐好秒錶,按照你的閱讀習慣瀏覽一整頁微博,然後停下來,看看你花了多長時間。

我們之前做的實驗結果是,100個用戶,讀完30條微博的平均時間是……

30條微博喲!你猜會花多長時間?

5分鐘?4分鐘?

告訴你,只有1分鐘。

1分鐘,看完30條微博,平均每個微博的閱讀時間只有2秒鐘。

你知道用戶是跳躍式閱讀,但是沒想到用戶跳得這麼快吧?

60秒看了30條微博,平均一條微博2秒鐘,這個2秒,就是針對微博這個渠道的「有效閱讀時間」

2秒鐘能幹什麼呢?打一個哈欠還得5秒起。

按照人們的正常閱讀速度,2秒鐘只能看10個字

正常人的閱讀速度是5字/秒,乘以2秒的有效閱讀時間,等於10個字,這10個字,就是每條微博的「有效閱讀字數」。

前面說了,用戶在瀏覽微博的時候,都是在跳躍式閱讀。

也就是說,如果用戶在有效閱讀字數之內,沒有找到他感興趣的內容,那麼你的這條微博就被跳過去了。

如果你為了這條微博投入了1萬塊錢的推廣費用,90%的用戶看完前10個字就跳走了,那麼,你的9000塊錢,就白花了。

那麼我們回頭看一眼前面的這個案例,它的前十個字寫了什麼?

「【每天30分鐘練口語】我待英語如初戀」

各位,

這10個字能擊中用戶嗎?

這10個字突出了這個產品的主要賣點(英語外教1對1陪聊)嗎?

這10個字有什麼讓用戶心動、好奇的元素嗎?

完全沒有。

請想像一下,你的這條微博出現在用戶的時間線上,而緊挨著它的是黃曉明結婚花了幾個億、尹相傑吸毒又入獄,你覺得還有幾個讀者會關心「我待英語如初戀」這種看起來跟用戶毫無關係的微博?

所以,寫微博的時候,請一定要注意,你要在用戶的有效閱讀時間內,抓住用戶。

換句話說,在有效閱讀字數以內,你就得至少勾起用戶的好奇心,讓用戶覺得這條微博跟他有關係,讓用戶能夠把看下一條微博的時間省出來,看一條廣告。

那麼,針對這一條微博,怎麼改呢?

先科普一個做營銷的常識。

你要承認,沒有一個產品是做給所有人用的,沒有一條廣告是寫給所有人看的。

如果你是賣別墅的,你是地鐵上投一個每天100萬人看到的廣告(但是沒一個人買得起)

還是去高爾夫球場投一個每天100人看的廣告(但是每一個人都買得起)?

當然是後者了!

同樣,一條微博,是寫給所有人看(但是廣告價格很高,轉化率很低)

還是寫給最有可能購買產品的用戶看(廣告價格不那麼高,而且轉化率很高)?

當然還是後者,對吧?

科普完了,我們來分析這個微博的目標人群。

根據我們得到的信息,這個公司主打的人群,是上班族、白領。

OK,這就簡單很多了。

上班族、白領如果要學英語、練口語,他們最關心的是什麼?

這時候光猜就不行了,你最需要的是跟你的市場人員問清楚,你們以往的客戶,購買你們產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但是由於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沒辦法接觸到這個公司的市場人員,所以我只能猜一下了。

比如,你們的用戶以在外企工作的人士為主,他們最關心的是「通過學習,能夠順暢地與公司中的外國人交流」。

路數1:直接寫出目標用戶和你的產品,以此得到他們的關注

那麼這條微博就可以這樣開頭:

【專為外企人士打造的口語課】——直接告訴你的用戶,這一條微博跟你們有關係!我們做的,是專為你們打造的口語課程!

OK,這就是最簡單的路數,別看他最簡單,但卻非常有效。

(至少要比「我待英語如初戀,英語虐我千萬遍!」這種不明所以的句子有效10倍)

路數2:寫出用戶,以及他們的直接訴求

針對這條微博,你可以寫成:

【在外企里,輕鬆與外國同事交流!】——「在外企里」四個字概括你的目標用戶,然後用「輕鬆與外國同事交流」來概括你的產品帶給用戶的提升。

【讓你輕鬆和外國同事交流】——這麼寫適用於用微博粉絲通圈定了目標用戶的同學,因為你的微博只能發給一小部分人看,所以用「讓你」來代替「在外企里」,反正你的用戶大部分都是外企人士嘛。而你省下來的幾個字的空間,可以寫一些別的,比如促銷信息。

這麼寫也很簡單,也同樣有效。

OK,還可以更給力一些,但是這就需要你動一些腦筋了。

我們知道你的目標用戶是外企人士,他們的目的是要跟外國同事好好交流。

但是好好交流之後呢?到底能達到什麼目的?大家不是說相聲的,總不能交流完了就完了吧?

不管你承認與否,大部分人,學習的目標,就是錢。

在外企工作的人,想要學英語,最直接的原因當然也是跟同事、上司更好地交流,讓上司更倚賴自己,讓同事更信任自己。

而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是逗外國人笑,而是讓外國人給你更多的錢。

路數3:寫出目標用戶的終極訴求

所以我們可以把微博寫成:

【在外企,口語流利的人,升遷更快!】——直入主題,讓目標用戶知道,你是來幫他們掙錢的。

【想快速加薪?先把口語練好!】——同上。

延伸一下:

【口語不流利,機會就會白白溜走】——把用戶的訴求搞清楚,然後反著寫,說用戶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以恐懼來喚醒用戶的認知。

OK,我們總結一下。

想寫好微博,你要先寫好微博的開頭,也就是在有效閱讀時間內,用儘可能少的有效閱讀字數,快速抓住你的目標用戶。

三個簡單的套路是:

第一種路數:直接寫出目標用戶和你的產品,以此得到他們的關注。

第二種路數:寫出用戶,以及他們的直接訴求。

第三個套路:寫出目標用戶的終極訴求

第二、文案

如今單張遍地都是,但是作為地推的推廣方式其作用卻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在眾多單張中脫穎而出,卻是門學問,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如何寫好單張的文案。

找到目標客戶,分析其喜好我:寫給誰看?ZIC:飯店老闆。我:都是什麼餐飲老闆?多大歲數?多少資產?多少分店?幹了多少年?ZIC:日,你人口普查呢?我:(攤手)這必須得知道啊。ZIC:資產不知道,歲數35-45,有3-10家餐廳的。餐飲類型不定,各種都有OK,這樣我們就非常清楚了,這個傳單,就是寫給一些餐飲老闆的,這些老闆們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了10年左右,因為餐飲行業現金流非常好,所以他們已經有了一定家產,開分店什麼的,憑自己的能力是OK的。不是人口普查,只是為了了解這些目標用戶的內心世界。這一步了解到的內心世界,很重要,它決定著文案風格以及內容的方向。經過我們之前的測試,一張傳單的有效閱讀時間,平均是1秒。1秒內,用戶掃一眼傳單,沒有看到感興趣的內容,這傳單就算廢掉了。題目的作用就是就是要讓讀者在1秒鐘之內,看到最能吸引他們的字。如果你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那麼有效閱讀時間就可以乘以10了,變成了10秒。這10秒至關重要。如果這10秒你能吸引讀者,那麼他就能再看100秒。或者掃面二維碼、打電話諮詢。別以為用戶是專門為了看你的傳單而來的。用戶有可能同時拿了十張傳單,每一張只夠看一秒。所以每一秒都很關鍵。設置好用戶階梯,用1秒鐘讓他們感興趣,用10秒鐘讓他們理解產品特點,然後用100秒,讓他們付諸行動。明確宣傳渠道,分析渠道形勢你要知道,在街上手遞手給的傳單,和在展會上、掃街時給的傳單,是完全不一樣的使用場景,也需要完全不一樣的邏輯。我:這傳單用在哪兒?ZIC:過幾天有個餐飲老闆的峰會,現在在考慮做宣傳單ZIC:然後放個二維碼我:傳單多大?ZIC:A4OK,我們確定了這個傳單的使用場景和大小。由於是展會,所以目標用戶是高度集中的。也就意味著,花花綠綠的傳單是高度集中的、二維碼是高度集中的,如何使我們的內容能夠第一時間抓住客戶的眼球,在眾多單張中脫穎而出則是此時應當考慮的問題。確定轉化點

傳單總得有個轉化點吧?不管是掃二維碼,還是打電話,還是干點兒別的。我:這個傳單幹嗎用?ZIC:讓老闆掃二維碼。我:二維碼掃了之後是個啥?ZIC:是微信公眾號。我:你們公眾號都有啥內容?ZIC:可以申請眾籌。OK,我們確定了傳單的轉化點:讓餐廳老闆申請眾籌。研究客戶的閱讀情景 確定轉化形式請想像一下,你好不容易說服一個身價上億的老闆拿了你的傳單。上面寫的內容好不容易打動了他。他好不容易掃了你們的二維碼,關注了你們的微信。然後,晚上回到家,這個老闆想起來:「白天好像掃了十來個微信,不知道都是啥內容?」轉念又一想:「記得好像也沒什麼有意思的,算了,睡覺吧。」於是,你的微信公眾號就淹沒在了無數個雞湯段子號裡面。因此我堅決不同意放置二維碼。理由:1)展會上大家都在發二維碼,掃了之後,老闆們不一定能記住你。2)二維碼掃過去是巨大的一坨融資申請表(有特么的好幾十項要填的,在手機上寫幾百個字,你試試是什麼體驗?)3)更別忘了,我們的目標用戶是35-45歲的餐飲老闆。我的叔叔差不多就是這個年齡段、這個用戶群體,我親眼見過他花了一分鐘的時間用iPhone給別人寫了一條10個字的簡訊,手寫輸入法。你讓他對著屏幕敲上幾百字?他一定會把手機摔到你臉上的。所以我選擇, 只寫一個電話號碼,並且做好引導。

第三、微信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1. 老闆讓我給公司做一個微信號,我不知道如何開始

  2. 新入職,負責公司的微信號,感覺無從上手

  3. 新入職,公司的微信號是一個爛攤子,不知道該怎麼辦

今天的文章,我們只回答第一個問題:

老闆讓我給公司做一個新的微信號,我要如何開始?

(關注踏浪100,周一到周四天天給你發乾貨)

很多做微信運營的同學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我認為要想回答這個問題,你需要先確保你承認以下幾個真理:

  1. 老闆只會讚賞那些對公司有價值的員工

  2. 不把微信做出價值,你對公司就是無價值的員工

  3. 無價值的員工就要被請走

對於第一條,你可能頗有微詞,我希望你能明白這幾個道理,雖然逆耳,但是忠言:

  1. 老闆不一定是100%正確的

  2. 提出反對意見的員工,如果能證明自己的正確,不會被老闆辭退

  3. 如果因為提出反對意見就被辭退,這樣的公司不需要久留

好了,確認了這些道理之後,我們說一下,如何從零開始,給你的公司策劃一個有價值的微信。

1你的公司適合做公眾號嗎?

不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微博,都要根據公司來取捨。

具體的取捨方式,給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根據你的目標用戶來確定

微博和微信的用戶,下至12歲的少年,上至50歲的中年人,然而,最多的,還是18-30歲的這些用戶。

如果你們公司售賣的產品是老年人用的降血糖保健品,你的目標用戶是老年人,或者需要給老年人送禮,並且喜歡送保健品的中年人。

而這些人是不會上微博或者刷朋友圈的,所以,你們公司做微博和微信,先天的效果就弱一些。

如果你們的用戶是18-30歲的人,那麼,可以選擇微博和微信,但也不能妄想通過這兩個渠道獲得很多利潤,為什麼?接著往下看。

2,找到目標用戶最密集的場景

滴滴打車剛推廣的時候,雖然有微博微信,但是他們的主戰場不在這裡,在哪兒呢?在火車站和機場,因為那裡的計程車最多,他們的目標用戶,聚集在那裡。一個工作人員,拿著筆記本電腦幹一天的活兒,就比一個轉發1000的微博靠譜許多。

如果你們公司的目標用戶是小學生家長,你也可以做個微博或者微信,然而要明白,你的主戰場,不在這裡,在哪兒呢?在放學高峰期的學校門口。

3,總結

理清你們公司的目標用戶,找到目標用戶的聚集地點,如果公司還小,微博微信沒有那麼大的使用量,那就儘可能地放棄微信這個平台,去那些能給公司帶來直接效益的崗位吧。

然而你可能會說,我們就是有人,我們就是要做微信,馬濤你個半吊子老師,你正面回答我的這個問題!

OK,下面就回答。

2你的公司適合什麼樣的公眾號?

假設你的老闆告訴你,必須做一個公眾號,你怎麼辦?

千萬別立刻就開始寫文章,先想清楚,你是需要一個一天一篇的訂閱號,還是需要一個一周一篇,但是功能更多的服務號。

也給你幾個方法供參考:

1,可以很方便地用微信直接獲利,就做個訂閱號,當做廣告牌

例如我現在在寫的文章,我之所以會一天更新一篇乾貨,因為用戶看過了這篇文章,認可了我的理念,就可以直接跳轉到踏浪100的網站,就可以變成我的付費會員。我的產品,是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獲利的。

如果你的產品能在微信上直接獲利,那麼你可以做一個微信訂閱號,每天推送優質的文章,不斷讓用戶接觸你的產品,把微信變成一個能賺錢的廣告牌。

之所以要每天發,是為了要養成用戶的閱讀習慣,否則你這個禮拜心情好發了七篇,用戶覺得你每天發的內容都可以,養成了每天看的習慣,結果你下個禮拜心情不好一篇都沒發,用戶找了幾次發現你沒有更新,之後就會忘掉「每天看這個微信號」的習慣,你想再激活用戶?難上加難。

所以,如果你沒有做好按規律更新微信文章的準備,還是不要貿然搞一個訂閱號。

2,不能直接從微信獲利,不如做個服務號,專心服務

有的同學的公司,做的是高價產品的銷售,或者是針對企業級的產品,這些產品,就更適合做服務號,專心保證服務質量。

比如一個做海外主機的公司,用戶要想購買他們的產品,需要在電腦上打開網站,詳細查看他們的主機性能,甚至給銷售人員打個電話,詢問一些具體的參數。

他們的微信可能真的沒什麼可每天發的內容,做個訂閱號沒什麼用,還有可能淹沒在訂閱號的心靈雞湯里,怎麼辦?做個服務號,每周推送一篇對用戶有幫助的文章,同時利用微信後台,開發一些基礎的功能,方便用戶使用你們的產品,比如:

  1. 綁定微信後,實時查詢自己的主機狀態

  2. 查詢自己的餘額情況

  3. 在微信上獲取優惠代碼,轉發文章到朋友圈,就可以讓別人獲得優惠

  4. ……

3,沒有什麼文章可發的情況

有些公司,可能做的生意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獲利,奈何實在沒什麼可寫的。

這時還是乖乖做個服務號吧,一周發一次,而且發送的時候有提醒,這樣才能保證閱讀質量。

3你的微信,適合發什麼樣的文章?

註冊好了微信公眾號,不管是訂閱號還是服務號,下一步就是往裡面塞內容了,不同種類的公司,塞的內容也大不一樣。

  1. 像踏浪100這樣的營銷學習網站,可以每天發一篇營銷學習的乾貨文章,讓用戶覺得這個網站的內容還不錯,有可能對自己有用,這是可以促進踏浪100銷售的。

  2. 像XX地板這樣的產品,消費者可能10年才能消費一次,咋辦?搞個服務號,發一些地板的保養、清理常識,或者家居布置、日常小竅門之類的文章,也可以獲得一些轉發,當然,別忘了告訴你的用戶:「不管你想換地板了,還是你周圍的朋友想買地板,你都可以隨時從這個微信號里找到優惠碼」,這樣,你的微信就不會淪為一個只會發雞湯的普通微信號,而是變成了你們公司的一個促銷平台。

總結一下:

  1. 商品單價高,購買周期長,購買頻率低的產品:做個訂閱號,不斷向讀者灌輸「我的產品質量好,買了准沒錯」這樣的觀念。

  2. 商品單價高,購買周期中等,購買頻率低的產品:可以做訂閱號或者服務號,最重要的目標是不斷讓消費者覺得他們使用的產品是優質的,不斷向他們灌輸「推薦我的產品給你的朋友,這個微信可以給你帶來優惠」這樣的觀念,增加產品的傳播。

  3. 商品單價低,購買周期短,購買頻率高的產品:做一個服務號,專註於服務老客戶,同時不斷添加新品的打折、優惠信息。

以上差不多就是我想表達的。

最後,作為為期半個月在踏浪100互聯網營銷知識專用網站上的學員

我想推廣一則廣告 踏浪100 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

當然我是真的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才會想要給大家分享這個學習的地方。

裡面包含了所有互聯網文案、微信推廣、SEM、營銷等等內容學習指導到實踐的內容。


馬上要去應聘內容運營,學習學習。其實個人感覺,簡單地說,通過內容吸引用戶,並且(這一點很重要)讓用戶對產品感興趣。這是一個中長期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一定的答案。


內容和定位有關係,有定位才有目標人群,有目標人群才會探索內容需要,然後便是後期反覆琢磨和修正了,沒啥捷徑可以走。頭腦清晰很重要。


推薦閱讀:

產品經理/產品運營/內容運營三者是什麼關係?
怎麼看待12306的手機雙向核驗機制?
寫給新人的資料庫指南

TAG:產品經理 | 產品運營 | 運營 | 內容運營 | 微信公眾賬號運營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