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的口述歷史博物館有何偉大之處?


1.首先要解決的是它是不是個博物館。我懷疑該博物館不是獨立法人機構,換句話說,只是自稱的「博物館」,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經過登記註冊的博物館。

2.至於口述歷史和博物館的結合問題,推薦國家博物館的侯春燕寫的《口述歷史博物館化:博物館學發展新趨勢》口述歷史博物館化:博物館學發展新趨勢 目前我的信息掌握不足無法評判崔永元建立的口述史博物館,但是我所轉帖的帖子可以幫助大家判斷好的口述史博物館應該是怎樣的。

3.對於口述歷史這個問題,崔永元不是首創者,亦不能定位為推廣者,他只是一位實踐者,遠遠到不了「在崔永元開始搞這個口述歷史之前,國內的口述史的發展一直是很緩慢的」這樣的高度。


第一,就事論事,別和轉基因攪和在一起。

第二,事情是記錄口述歷史,博物館是人家給裝的筐,不要以筐來確定筐內東西的價值。

第三,口述歷史肯定不是他最開始做的,方法和質量也肯定不是最好的。因為他從頭到尾都不是一個搞科研的。

第四,能花那麼多錢在這件事情上的人不多,又沒啥利益。

第五,這事情就和基礎科研一樣,不做的話,也沒人會想起來,像風吹過的漣漪。做了的話,也說不準哪天會頂了大用,挽起滔天巨瀾。

第六,從某種意義上講,崔永元是一個有點情懷,有點理想,有點堅持,總想留下點什麼的傳統士人。


作為一名在這裡工作了大半個學年的志願者,想簡要介紹一下我眼中的口述歷史研究中心:

1.先說「朝館夕室」,現在的研究中心同時承擔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功能:

在白天,這裡作為口述歷史博物館對全社會開放,經常有人慕名前來參觀,偶爾也會有一些國際友人來這裡參觀開會研討問題之類的;

到了晚上,這裡是面向全社會開放的自習室,對,是全社會,不過需要提前預約登記,這裡除了藝術家館,其他館裡都設有自習的桌椅,WiFi和飲用水一應俱全,而且自習環境也很好,相比圖書館,因為需要預約,所以這裡也不存在佔座情況,總之,這種在博物館裡自習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突然感覺自己撐起了一面名為安利的大旗呀…

(隨便拍的渣圖~來自都本基藝術館~)

2.想簡要介紹下這裡:

這裡的全名是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撇開崔永元因為轉基因招來的一身黑不談,單論他在口述歷史方面所做的,無可非議,這是一項耗資大、吃力且沒有什麼回報的公益工作:

口述歷史不同於一般的歷史,是為了記錄那些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人眼中的真相,是一場與時間的戰爭,很多時候,明明已經約好採訪,但是等到去的時候,老人已經去世了,這種事情的發生不在少數;

據崔永元自己講述,自從發現我國和國外對比,在口述歷史研究方面存在大量空白,就開始籌劃要做口述歷史了,他在央視工作時的確已經向上級申請過,希望能得到支持來做口述歷史,但口述歷史的不同在於,並不一定能向全社會廣泛播出,因此自然不能如願,於是,我們眼中,那個有著濃烈新聞理想、有情懷的崔永元,自己開始做起了口述歷史相關資料的收集,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人的支持和鼓勵,於是逐步地,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研究中心。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口述歷史在中國,雖然進展緩慢,但也在逐漸走向公眾視野,作為一個擁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國家,以影像資料等方式來保存歷史,不失為值得一試、且在多年後會是很有歷史紀念意義的一種方式,將這種方式展現在公眾面前,讓口述歷史走進中國,並為中國的歷史研究做出奉獻,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成立的偉大之處,便在於此。


不說崔永元,單說口述歷史博物館有什麼意義:

加拿大安大略省就有一座口述歷史博物館,包含了多族裔移居加拿大後發生的點點滴滴,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家族奮鬥、民族融合、文化碰撞等社會文脈。這間博物館被譽為「沒有圍牆和玻璃罩,沒有邊界的博物館」(A museum with no
walls or glass cases, a museum with no boundaries)。

口述歷史博物館記錄的是人們的記憶、經歷和觀點,它不是史官筆下冷冰冰的歷史,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與生活場景的交織,他們有思想,有對所有情節和變遷的感受與反饋。記得高中學歷史的時候,老師總要我們背那些歷史事件的原因、影響或意義,大多是後人的想像罷了。而口述歷史博物館,能採訪收集到作出決策的人的真實想法,受到事件影響的人的切實感受。雖然部分史料可能因為口口相傳而變了味道,我們仍能從中獲得比後人加工更為真實的內容。

A living history of everyone』s unique life experiences

時勢造英雄,這是歷史唯物論里的主要觀點。但我們的歷史往往通過幾個英雄人物的記載,向後人傳達那個時代的特徵。口述歷史博物館則以每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為研究、展示對象,它包含的樣本更多,有精英人士,也有普通百姓,更具有代表性。

An opportunity for those people who have
been 『hidden from history』 to have their voice heard

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歷史事件往往牽扯到多方。而歷史是勝利者撰寫的,那些或沒落、或失敗的人,卻得不到闡述的機會。不去評論勝利者撰寫的歷史是否屬實,只希望能看到歷史能夠更加豐滿而立體。口述歷史博物館,讓我們看問題不再片面,一家之言不足信,博悅眾音,才能以客觀、批判性的思維去審視過去。

A rare chance to talk about and record
history face-to-face

口述,和實物、照片一樣,是一手史料,是未加工的璞玉。當我們用文字記載那段歷史時,註定會添加寫作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歷史可能會變得不再純粹。當故事提供者用自己的聲音,甚至表情向你敘述時,這份史料多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情緒

A source of new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that may challenge our view of the past

聽過一個笑話,說一個搶劫的揮著刀大喊:「快交錢,否則我將讓你成為地理!」眾人既害怕又不解,問為什麼不是成為歷史。答曰,從小就不喜歡歷史。歷史總給人以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但沒有人會不喜歡聽故事。走近口述歷史博物館,不光是那個我們不曾經歷的時代,那個我們沒有生活過的世界,就連歷史本身,都讓人耳目一新。口述歷史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真實地還原那個世界、那段時光,打破刻板印象,在每個人心中留下不一樣的痕迹。

A comprehensive and straight-forward way to
show the history

口述充盈了歷史,它給人以綜合的歷史觀。我看過一些縣誌、民俗考,它們通常按姓氏、傳說、大事記、地名史等分篇章敘述。我認為這樣的敘述方式是非系統性的、支離破碎的。一個故事,它必然有情節、人物、場景,也就整合了傳說/大事記、姓氏、地名等元素。口述歷史博物館就是由一個個這樣完整的故事組成,它是完整的生命體,而不是被肢解出來的零部件分類堆疊,所以comprehensive and easy to understand。上個月,我在APEC城鎮化高層論壇上聽到這樣的觀點:人的大腦在獲取信息時,是根據一個個完整的個體獲取的,也是據此儲存、讀取的,例如我記住一個人,同時也記住了他的相貌、名字、愛好、工作……但我們過去的信息處理卻是分門別類進行的,相貌一個資料庫,名字一個資料庫,再用SQL等語言將它們對應起來,容易造成一些錯誤。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要向人的大腦學習,我其實不怎麼懂資料庫,大概是nonSQL里那種一個個file的形式來處理吧。那麼轉型時期文化建設的方式也應該變革,也應該向人腦學習,大力發展口述博物館,減少歷史元素之間一一對應時發生的錯誤。

——————————————————————————————————————————

以上是我對口述歷史博物館一點粗淺的理解。我現在也在做寧波地區農村的口述歷史博物館,它沒有實體,只是我的公眾號「鄉愁寧波」中的子欄目,目前只有一篇整理的文章(http://t.cn/R5mPdWJ),外加我自己模仿講述人口氣念的內容(在閱讀原文里)。另有一個村子的系列史料正在整理。如果你有故事,請不要吝嗇,歡迎投稿或約稿!(另外我的公眾號還做用社區營造方法分析寧波村莊發展切入點的研究)

我在紐約Ellis島的移民博物館裡,聽到許多段人們的口述,我不知道是不是口述人本人的聲音,但是能聽到情緒和富有時代感的雜音。未來我可能會帶著錄音筆去跑村子,給更多普通人發聲的機會,也讓更多的鄉土故事被後人記住。鄉土故事是中國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我們國家有很大部分的歷史發生在農村。當我們去追求高大上的城市文明時,不要忘了
去梳理農村中的文化脈絡,因為那是我們的根基,sharing our past, shaping our future。

References:

http://www.ohmuseum.ca/

Oral History Society

Oral History Museum


不,以他現在的狀態,我不會相信他說的東西,換別人來我特別非常支持,譬如高曉松。他就算了,信口雌黃看不懂話。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崔永元關於轉基因的紀錄片?
崔永元為什麼要反對轉基因?
是否有轉基因失敗的產物(長時間的驗證判定失敗的)?
如何評價復旦新聞系同學在《班門弄斧轉基因》中的表現?

TAG:博物館 | 崔永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