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為什麼能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感覺看不懂這個電影

剛看完《鳥人》 沒感覺有啥特別的


因為《鳥人》講述的是電影人的沉浮,在圈內能引起更多共鳴,普通觀眾可能只是看這麼一個故事而無法體會到其中的一些情懷。當然對於對行業並不了解的圈外人來說,攝影和剪輯簡直是太棒了


相比於《荒野獵人》,導演伊納里多在去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創作難度更高,也更有話題可聊。這部電影有著一個奇怪的名字,同時也有著和大多數奧斯卡最佳影片截然不同的面相。它再一次充分表明了,電影不僅是一個講故事的載體,也不僅是最新視聽技術的展示,電影可以是一個讓藝術家展現情感和想像力的藝術作品。《鳥人》的主題,說白了就一句話,一個過氣演員掙扎尋回自我的故事。這個主旨並沒有太深刻,但可以有無限多種表達方式。即便你不喜歡《鳥人》的題材和風格,但也不難看出,這是一部才華橫溢的電影。

《鳥人》最顯著的一個特徵,是全片從頭到尾幾乎是一個連續的長鏡頭。電影剪輯傳統上分為兩大派別,一個是法國影評家巴贊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即以盡量少的剪輯和人為干擾來客觀的表達;和以蘇聯導演愛森斯坦為代表的主題蒙太奇剪輯。幾乎從電影誕生之初,剪輯就開始為電影講故事服務了。梅里愛和格里菲斯分別開創了連續性剪輯和古典剪輯,即省略多餘片斷來交代情節和通過特寫和交叉剪輯來表達因果關係與情緒。但愛森斯坦更進一步,直接用非現實的鏡頭與現實鏡頭交叉撞擊,來突出抽象的主題,將電影變得如文學作品一樣,可以是散文詩歌,而不一定是要顧及時空的故事。巴贊則與之針鋒相對,認為電影應該返璞歸真,應盡量減少作者的主觀干擾,比如剪輯就應該盡量少,具體表現之一就是長鏡頭。

但是《鳥人》的長鏡頭,和巴贊所提倡的現實主義長鏡頭並不一樣。很明顯的,《鳥人》的長鏡頭有許多是人為用特效拼接的,是充分體現導演意圖的。也就是說,這裡的長鏡頭不是力圖減少作者干擾,而是一種作者的表達方式。為什麼要這樣呢?我們結合本片的內容便可猜度一二: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過氣的爆米花片明星想在舞台劇上創造真正藝術成就的故事,片中也反覆出現了舞台劇的段落。而舞台劇的一大特徵就是,除了拉幕布,沒有剪輯一說。是不是可以把這一氣呵成的偽長鏡頭想像為主角(至少是這一段)人生的舞台劇呢?而超長的鏡頭帶給了觀眾一種深深地疲乏感(至少我感到了),也映襯了這是一個令人疲憊的辛酸故事。

甚至舞台劇拉幕布這一點,這部電影也生動地模擬了。你可注意到本片很獨特的配樂?大部分時候是背景人聲,一是反映了舞台劇的同期聲音特色,二也從這嘈雜的背景音中透出主角內心的煩躁與疲憊。但是,每當一個段落結束,就會響起架子鼓聲,然後鏡頭往往會停在一個靜止無人的空間休息片刻再繼續下一段,是不是就像舞台劇幕間休息一樣?

你可以說這就是導演炫技,但這逼裝得很高桿,也讓影片的形式和題材統一於舞台劇這一載體。舞台劇向來被認為比好萊塢爆米花電影更具藝術性,逼格更高,這部電影也毫不留情地拿一眾好萊塢爆米花片明星開涮(小羅伯特唐尼,傑里米雷納等等),主角雷根也曾靠主演超級英雄爆米花系列「鳥人」而走紅(飾演者邁克爾·基頓恰好也演了老版蝙蝠俠),但是他一直不甘心,想要通過舞台劇搞一些「真正的藝術」。他傾注全部心血的這部舞台劇名叫《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些什麼》,講的是個渴望被愛的人始終得不到愛,最終自我毀滅的故事。這也正是雷根遇到的麻煩。他是如此的愛他的舞台劇事業,他因此忽視了妻女,他搭上了所有的錢,他聲稱這是他真正的事業,同時也無比地渴望被愛,被家人支持,被同僚肯定,被輿論讚美,被眾人崇拜。

然而無論戲裡戲外,這都不是件輕鬆或討好的事。路人只想跟當年的鳥人合影,胸大無腦的女記者只關心他是不是注射豬精液來美容,而雷根本人只有裸奔才能引起轟動。專業人士也不買賬,另一主演麥克肆意妄為,毫不把他放在眼裡,還搞上了他的女兒;劇評人惡狠狠地說:「我一定會讓你的劇完蛋,因為我恨你,以及你所代表的那類人。倚仗被人寵愛而自以為是,沒接受過正規訓練,卻妄圖創造實則褻瀆真正的藝術。」女兒也告誡他,沒有人會在乎幾十年前的舞台劇,而你連推特都不會用。最要命的是,這並不一定是懷才不遇別人不識貨,雷根很可能就是個娛樂明星,想搞藝術但其實天賦確實有限。他渴望被愛而不得。

話說這渴望被愛而不得,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錯位,說到底就是沒能認清自我。雷根腦中的一直有個聲音,正是來自他成名的角色鳥人。這個鳥人的形象,象徵著「大,吵,快」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象徵著雷根過去的成功,也象徵著他現在酒醉中的想像,象徵著虛榮的分裂人格,放棄追求回歸躺著賺錢的道路的意念,總之象徵著雷根無法認清自我的一切意象。

其實鳥人還有個更有文化含義的象徵,那便是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伊卡洛斯的主要事迹是借著蠟做的翅膀飛向天空,最終因飛得太高,翅膀被太陽熔化而落水喪生。這個神話的含義不是蜀犬吠日不知天高地厚,而是一種悲壯的不惜一切的理想主義。這正符合本片雷根的形象。何以見得這是伊卡洛斯?片頭片尾都出現的,帶著燃燒雙翼的流星便是他。

從片頭這個流星開始,電影就運用了大量超現實的手法。雷根第一次出場就懸於半空中,這個鳥人發聲「我們怎麼淪落至此?這裡就是個垃圾堆,我們並不屬於這裡。」虛幻與現實越發的模糊不清,在前半部分還只是這樣的畫外音,但到後半部他就親自現身伴隨左右,甚至雷根本人也有從樓頂跳下如當年如日中天時鳥人般飛翔的幻覺,最後瘋魔成活,是瀕臨絕望的雷根在舞台上假戲真做,拿真槍對自己的腦袋開了火的那一刻。這一刻模糊了現實與虛幻的超現實手法彙集到了一點,戲裡戲外達成了統一。

好在他假戲真做把自己鼻子轟掉後,他成功了,也找到了自我。你看他鼻子上戴著紗布,就像鳥人的面具一樣。摘掉紗布,把鳥人鎖在廁所里,就是徹底和它告別。他怎麼就成功了?我們來看影片的副標題–「無知而造就的意外之美」(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個人理解,大概是說,雷根模糊現實虛幻到極致,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尋找到了自我,也就是「造就了意外之美」。連那位刻薄的劇評人都說,他無意識地達到了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境界。

雷根在宿醉那一夜在路邊遇到一位看似更失意的仁兄,高聲朗誦莎著士比亞舞台劇《麥克白》的段落:「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直到最後一秒鐘的時間;我們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囂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好似雷根的故事啊,就在這舞台劇里。

這時候再聯想到上面說過的,長鏡頭暗喻雷根自己故事就是一場舞台劇,就明白導演要造這一場戲裡戲外層層相扣的戲中戲的良苦用心了。

這渴望被愛而不得,難尋自我的戲中戲的困局,不僅僅對應於雷根一個人。

愛德華·諾頓演的麥克是一個戲劇狂人,他在舞台上自信爆棚,為所欲為,甚至勃起,才能找回真實的自己,而一到現實中就長期不舉,躲避感情(對雷根的女兒薩姆)。

艾瑪·斯通演的薩姆,是個典型的美國酷女孩形象,這個形象背後也是典型的童年缺愛,尤其是來自雷根的父愛,從而特別叛逆而沾染毒品,坐在高樓陽台邊緣上,無所適從。為了避免傷害,她只有裝酷來隱藏自己,而又從真心話大冒險中,躲躲閃閃地表達對愛的渴望。

娜奧米·沃茨演的萊斯利,從小就夢想做百老匯演員,而當她成就了這一天時,卻仍然覺得自己還是那個渴望的小女孩,因為她從未受到肯定和愛。另一個女演員勞拉就更明顯了,深愛雷根,卻並沒有得到雷根的愛。甚至那個劇評人,總是刻薄的用幾個標籤來打壓別人的作品,來捍衛她心中所謂的藝術,是不是也是種缺愛的表現呢?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長,因為這部電影可以剖析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有很多內容也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而我說了半天也就總結了個大框架:長鏡頭象徵的舞台劇,超現實手法融合戲裡戲外,都是為了表現人物渴望被愛,難尋自我的困境。這部電影里還有無數充滿象徵意味的細節,都可以有各種解讀。

比如雷根穿過滿是彩燈的走廊去買烈酒,不正象徵穿越光鮮的過往來麻醉自己嗎?影片充分展現了百老匯劇院雜亂局促,如迷宮一般的後台,是不是也象徵了雷根迷宮般的內心?女兒薩姆拿捲筒紙比喻人類歷史的短暫,說的是自己戒毒的經歷,是不是也同時在告誡父親正視自己的能力所限?雷根在時代廣場裸奔,是諷刺如此醜事才能獲得關注,還是暗指要豁出去才能幹成大事?(後來果真用真槍豁出去了)。至於那個難以解釋的結尾,要現實你可以說他摔死了,要虛幻你可以說他幻化為伊卡洛斯升天了。還有很有意思的純超現實的片頭片尾畫面,前面已經說過天上的流星象徵伊卡洛斯,那麼海灘上的死水母呢?片中雷根也提及蹈海自盡卻遭遇水母痛蜇的經歷,是象徵了他遇到如水母蜇人一樣糟心的痛苦並最終戰勝嗎?

當然,還有無數我沒有提及的點,提到的這些也都是我個人的解讀,未必是導演的設想。但導演的設想也未必就是標準答案。這就像你在美術館裡欣賞一幅畫,最忌諱的就是去查課本上的解釋分析,即所謂的標準答案。而關鍵是盯著這幅畫時,你自己想到了什麼,自己感受到了什麼樣的美,這種感受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然後可以看看別人的解讀,來結合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當然,你也可以不喜歡。這才是對藝術應有的欣賞方式,也是藝術欣賞的愉悅與美妙所在。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四周目路過,不是為了刻意裝逼秀優越,而是這部電影確實值得一看外加本人是老爺腦殘粉,很喜歡邁克爾基頓版的老爺。首先樓上說的不太對,這部電影並非一鏡到底,而是由八個長鏡頭拼接成的。其次,這部電影看一次真的不容易懂,至少兩遍起。最後嘞,它非常對評委的胃口,這算是一部充滿對當下電影人和浮躁電影市場諷刺的作品,肯定能引起那幫老頭子評委的認可與共鳴,(就跟現在網上只要黑tf的就有人點贊,只要給丁日的就有人點贊類似)所以拿獎也就是理所應當了。

以上~


我看不懂《天線寶寶》,但這並不影響我看的懂《鳥人》。如果你想評價這是一部索然無味的電影也沒什麼,因為我覺得《天線寶寶》對我來說一樣索然無味。


可能是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長鏡頭。。


我都看不下去 哎


推薦閱讀:

【電影推薦】絕美之城
愛樂之城七提七中橫掃金球獎,離奧斯卡又遠了一步?
《大聖歸來》申報奧斯卡,將與《瘋狂動物城》《你的名字》等26部動畫電影比拼
頒獎烏龍就算了,怎麼還性別歧視,好萊塢電影怎麼了?數據笑而不語

TAG:電影 | 奧斯卡 | 最佳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