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工大將建太倉校區?
1月15日,江蘇省太倉市人民政府與西北工業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學校舉行。
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西北工業大學長三角研究院與太倉校區(長三角智慧灣)。協議主要內容包括:雙方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雙方聚焦民用航空、智能製造、新材料、柔性電子、衛星應用等學科領域和國家創新驅動、製造強國戰略需求,共同建設西北工業大學長三角研究院;雙方共建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長三角智慧灣),匯聚一流國際大師,培養一流高端人才,打造太倉市創新引領戰略和江蘇省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戰略的強力引擎;雙方結合江蘇省太倉市人才需求與西北工業大學人才培養優勢,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廣泛聯合全球高水平院校,開展符合地方產業發展的人才團隊建設,共同打造長三角人才高地。
利用答疑的方式來表示一下個人看法吧
添加一個問題
問:為什麼要異地新建校區?
西安經濟不夠發達是顯而易見的,對學校的國際化發現助力很小,到一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區域新建校區除了能擴大學校影響力,提升國際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吸引人才,緊鄰上海的太倉有了雙一流西工大的加成,對人才的吸引力直追本部。另外上海是我國大飛機基地,大飛機市場要比軍機市場大的多,這塊市場是足以將復旦抬入航宇一流學科的(滑稽),上海周邊校區有利於在大飛機工程中進一步擴大份額。
問:為什麼不到深圳建校區?
先來看看在深異地辦學的學校,北大,清華,還有哈工大,毫無疑問,三校實力均遠好於西工大,而且,三校均是在10多年前建設的深圳校區,以目前深圳的地價,西工大這種雙一流並不靠前的學校很難得到土地支持,所以,個人覺得不是不去深圳,是想去也去不了。
問:為什麼去太倉?
再看太倉,隸屬於蘇州,但是距離上海虹橋樞紐不足40千米,這個距離是大概跟長安校區到西安站距離相同,比長安校區到北站距離還要近,19年滬通鐵路通車後,太倉到上海市中心時間將縮短到30分鐘,毫無疑問。雖然校區建在江蘇蘇州,但是該校區更深的意圖是融入上海這一亞太航運中心,大飛機基地。太倉卓越的地理位置解釋了為什麼是太倉,不是蘇州、青島、杭州、成都,至於為什麼不直接建在直轄市上海行政區內的解釋,參照上一條。至於崑山、嘉定、太倉的選擇,明顯是太倉給出的條件最優惠,所以最後選擇了太倉。
問:為什麼不把錢用於建設長安校區上,卻又要新建校區。
太倉校區屬於西工大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校區,這種性質的校區的形成,模式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劃撥土地,建好校園,整體移交給高校運營。也就是說,在建設過程中,高校不需要出資建設費用。長安校區目前還是半拉子工程,但是其建設出資均由西工大自己承擔,所以就總是很「窮」。比如新校區的交通問題,如果學校充分滿足校車需求的話,每年的花費註定不會超過5000萬,但這個花費均需要由學校出。而修建(雲軌)呢,從西電新區到西工大花費註定不止30億,但這個費用由政府承擔。所以我們看到,學校解決交通問題的思路在於訴求政府建設軌道交通,開通城市公交,而不是自己加開校車,因為自己手頭的錢還是太少了。
問:縣級市太倉能支撐西工大校區發展嗎?
從財力上看,太倉常年位居百強縣前十,常駐人口70萬,年GDP過1000億,財政達127億。屬於小而富的典型。財力可以支撐起千畝校區的建設。另外,不能忽視的是上海概念,太倉,崑山能發展起來的原因是由於緊鄰上海。從這個角度講,太倉校區的發展主要考慮上海的因素,加入這個因素後,發展空間就十分廣闊了。
謝邀。
西工大今年在先後在深圳,青島,北京建立了研究院,這對工大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工大雄厚的航空航天技術積累在全國首屈可指,深圳產業發達,資金雄厚,人才濟濟,工大在這裡建立研究院可以方便合作,既可以服務當地,也可以拓展產學研研究,是個雙贏模式。回到太倉校區建設來。
眾所周知,雙一流評選和學科評估後,我們會發現西部高校總體落後東部高校。不說工大,就說哈工大和西交,兩個實力強勁的高校也被東部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甚至中部的華中科技大學衝擊的很厲害,這其中固然有地理位置無法吸引學生和優秀教師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東西經濟差異帶來的發展提速不一樣。東部富裕,西部貧困,尤其是新的搶人大戰開始後,西部很多傑青,長江學者會被挖走,這對西部高校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另外,學科建設上,資金投入的不足也最終會體現到學科最後的綜合實力上。
總的來說,西部如果固守,安於現狀,只會被東部高校越來越拉開差距,若想保持一定優勢,必須有所為!
此次工大和太倉市政府合作辦學我想可能就有這部分原因吧。太倉是江蘇強縣,更是中國百強縣上榜者,蘇州下轄的各個縣皆實力雄厚,資金充裕,但人才儲備不足,產業結構依賴外資。而工大,技術儲備雄厚,人才濟濟,又需要尋找外出通道,雙方一拍即合,意料之中。
對於太倉而言而言,在太倉建立太倉校區,第一可以方便當地產業升級,解決當地技術需求,吸引外資,提升產業結構,促進當地發展,儲備人才,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太倉經濟雄厚,卻沒有一個好的大學,西工大是985,在太倉建立校區,有成熟的管理人員和科研人才,這對太倉市,對江蘇學子更是福音。
對於工大而言,工大技術實力雄厚不錯,但是西部地區缺少資金也是事實。雙方合作,東部地區的資金,政策優勢將助力於工大發揮所長,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優勢,並且開拓新的學科優勢,這對工大的發展是極其有幫助的。第二,工大在東部地區知名度太低,因為綜合排名不高,地理位置特殊,工大在東南沿海知名度不高,在太倉建立校區,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江浙地區學子前來學習,對學校而言也是很有好處。
江浙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江南重地,文化經濟發達,到了現在,眾多大學在這裡開設分校。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在蘇州建立蘇州校區,西安交通大學在此地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辦學,建立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地方和英國諾丁漢大學合作建立寧波諾丁漢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在上海建立上海紐約大學等等……這說明不僅國內,國外也在為自己尋求發展,看中此地的價值,紛紛來此地區開設分校辦學求發展。
作為工大人,希望工大越來越好,為校長和書記的貢獻點贊!看到前面的一些回答以及其它平台的上的留言,我覺得不少人陷入了誤區,西工大太倉校區並不同於友誼校區和長安校區的關係,所以說不存在直接搬過去某6個學院之說,而是在太倉校區結合實際,新建6個學院。
感覺是件好事啊~( ̄▽ ̄~)~畢竟一直窩在西部潛心搞科研是沒有大前途的嘛。早該往東發展了。何況我瓜這些年地位一直在下降,和西交的差距越拉越大。更不用說那些東部高校了。我瓜浮沉了數十年,也該搞搞事,鬆鬆筋骨了 另:作為一個小透明最想知道的是哪六個院會搬到太倉校區。畢竟在村裡呆夠了。
想看看浮華大世界
西工大生源、知名度、人才引進將有跨越式提升!省內考生將多一個實力985可選,南航、南理工生源將被極大分流。蘇州大學盡些年風頭正勁,以後西工大怕是也要分一杯羹了吧。
5000人的校區
看太倉市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永遠在西北「修仙」是不行的,必定要走出去,上海太「擠」,而太倉正好可以跟西工大互相需要。
求各位大佬給出出主意,怎麼忽悠老闆帶著團隊一起去新校區。
南航,南理工,蘇州大學,上大,怕是要涼。上海江蘇浙江的生源是肯定會被瓜分了。 南航一直宣傳自己985優勢學科。看來西工大是要分一杯羹了。 不知道南航是不是有些怕怕。 滑稽.jpg
作為一枚太倉小姑涼.....覺得挺好的mmmm....需要多一點的人(shuai)才(ge)來我大太倉一起進步一起努力一起發展
我們這裡離上海,蘇州市都很近……
交通還方便.....高鐵快通了機場非常近....其他都很OK 不一一列舉....不過等他建完 我是不是都老了.....比西工大更西北更偏僻更落後有一個城市,那個城市有個985,一天到晚把老黃曆,以前的輝煌拿出來炫耀,教授一個接一個得走,經費一年比一年少,生源一年比一年差,整天嚷嚷著做西部文章,西工大不想成為下一個他,就趕快搬走吧。
先把長安校區蓋完再說吧?
大家關於在太倉建立校區的優勢都回答的很好,我從另一個角度答一下這個題吧:
1.東大新校區的選址極其糟糕,太倉校區能一定程度彌補。
相信所有的西工大校友都會對新校區的選址吐槽,但是事實上,新校區的選址是西工大教師代表大會投票通過的。2003年還是2001年,當時召開了西工大關於新校區選址的教師員工代表大會,西安市政府提供了:閻良,戶縣,東大,郭杜四個選項,當時東大高票當選,後來市政府的985一期工程撥款折算成了新校區3900畝地,由此成了這個局面。且不說這四個選擇極為糟糕,當時為什麼東大會被老教師們認可呢?除了低價便宜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聽信了西安市政府的忽悠。西工大/西建在東大的布局是出於服務草堂產業基地甚至南郊長安通訊產業園,當時西安政府鼓吹大力發展南郊,配套相應的軌道交通和基礎設施,現在東大附近和草堂是啥樣子大家心裡也清楚。再者,13年西安市市人大確定把秦嶺沿線設為生態保護區限制開發,草堂基地的那幾家製造業企業和學校有多少聯繫?敢說西工大學生畢業後沒有一個願意在裡面實習工作的,想要有大發展幾不可能。大學生特別本科生出於長視野樹立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山裡讀四年大學能培養出什麼樣的視野?
太倉雖小,但是外企眾多,離上海市區的距離比西安新老校區距離還短,且上海可是國際大都市,中國經濟第一市,去上海找個實習,看展,文化社交都要比東大方便很多,極大開闊視野。且城市的工業底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就業選擇,北京的互聯網氛圍,上海的金融市場,深圳的高科技公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氣質和價值觀。西安的軍工企業眾多,也導致學生就業偏向於國企研究所,且不說太倉校區臨近上海,即使是本地的民企/外企也可以對學生的就業多一份選擇。
2.建立太倉校區可以給市政府和省政府帶來壓力
部屬高校的經費由中央和地方1:1配套下撥,土豪省份廣東按1:4下發,四川/湖南/湖北也都是足額發放,而陝西,匪夷所思的只有1:0.2-0.5。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還不是仗著學校多,底子足,就使勁的壓榨。陝西省沒錢嗎?率先宣布實現13年免費義務教育,全省普及高中教育,為何高等教育就沒有錢支持?香港/新加坡/瑞士高等教育為何出色?經濟的發達,高等教育的投入是關鍵,西安高校的沒落和陝西省有莫大的關係。
建立太倉校區,勢必給政府帶來危機意識,為何12月密集調研太倉後,西安市政府就出台了21項舉措支持西工大發展?當然是怕西工大跑了。留下來一成不變,走出去攪動各方利益,為何不做?
3. 太倉雖小,但尊師重教
自古以來,江浙地區便重視教育,文人志士,科學家兩院院士層出不窮,而太倉本地只有一所職業學院,能引入一所雙一流大學應該是雙贏。何況簽協議時,市委書記市長副市長悉數到齊;給的地塊位置好,面積大,足見重視程度,何況還有每年的經費支持,吐槽西工大東大還沒建好就異地辦學的,只能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現在讓西工大再去清北哈深經營十年的深圳建校區現實么,機遇稍縱即逝。再者,北航在合肥/青島/杭州/成都都有相應的研究院校區布局,人家為何不擔心經費問題?深感在西安辦學之難,難在人的思想守舊!只能感謝張書記汪校長的先見之明,敢於打破舊體制,去尋找新的出路。
選擇沉默,選擇堅守三航,選擇堅守西部,選擇不變革,就意味著要在沉默中死去。窮則思變,變則通。21世紀初高校合併大潮,也有很多人反對,結果如何?原先50名開外的中南工業大學現在進入了雙一流,浙江四校合併成浙大各項指標穩居全國前三,體量小的大學進步乏力。如今雙一流下的大潮,是異地辦學,是走向東部,西工大已經失去了一次機會,絕不能失去這一次。華航西遷,脈源三支的西工大, 要再一次走向華東,去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哪有那麼複雜
兩個
1 黃校長想帶團隊過來 團隊不想去西安 找了太倉
2 那個中外合作辦學的什麼學院 要放到太倉了
太倉這邊很缺高校,很多家長非寒暑假只能請職高的學生兼職做一對一家教,價格還不菲,企業更是缺人才。
如何看待…
羨慕吧,我只希望我們學校決策層有一天能有哈工、瓜大等校的領導的遠見與決斷,不溺死在落後地區,至少不滿足於將校區建在盤錦這樣一個東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