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真的是像英文維基百科說的那樣,50萬明軍被2萬蒙古人打敗,戰死20萬嗎?

經常在Quora或者其他論壇中看到有人拿這個鏈接侮辱中國人,此條目的索引竟然只是一本英文書籍;想去修正,可是維基百科需要可靠英文索引才能編輯成功。


站在維基這邊扯兩句關於修改的事

維基里不是一定需要英文,中文資料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碰到撕逼需要把資料翻譯為英文。方針里的規定是「非英文來源可以添加在英文維基中」。{{block|英文社群麻煩事比較多,在下曾經碰到過,一老表把我加入的中文來源回退了,然後說「請提供英語使用者看得懂的來源」。添加中文資料記得在ref標籤里就附帶上翻譯,,免得惹出幺蛾子。不是很懂英文維基社群的操作(圖裡那個海口龍華的IP不是我)}}。英文維基的方針是支持非英文來源的,出現這種情況就拉一波人懟回去。


轉自冷吧一代驍將李如松

在本文之前,本人做過一次很不成功的分析論證,不過慶幸的是經過骨頭公的提點,修正了幾處關鍵性的錯誤,在此要感謝一些骨頭公的有力質疑。

閑言少敘,首先還是從屯守比例的角度,分析一下土木堡戰前京師的理論滿額兵力。

說到屯軍,就不能不提到明代的衛所制度。一個廣為誤傳的說法是,明軍是一支以且耕且戰的「農民軍戶」組成的軍隊。這個說法,其實只說對了一半。準確地說,明代的軍士中,確實有大量且耕且戰的「屯軍」,但也同樣有一部分不務農事的常備軍——「守軍」

從以上《大明會典》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與其他時代的屯田制度不同,明代的屯軍和守軍是共同編製於衛所當中的,而不像從前的朝代那樣分別編製。換言之,當你計算一個衛所的部隊時,往往是「X衛轄下X名守軍X名屯軍」。

而從以上《英宗實錄》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在正統朝,屯守比例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

那麼,當時的明朝在京師的衛所,有無屯軍編製呢?畢竟永樂朝遷都北京,北京有無屯田不能用南京的腦補。

從以上例子中提到的合準北京例我們可以看出,很明顯在永樂時代,京師附近就已經確立了衛所屯田制度。

而既然永樂朝已有定製,則英宗朝這次撥派屯卒顯然是進一步增強了京師附近的軍屯。

明代京衛,五軍都督府轄下共計三十九衛(萬曆朝數字),非五軍都督府轄下共計三十五衛,合計74衛

按照上面《英宗實錄》的記載,英宗朝有義務參加訓練的京衛,共計七十個。

明代一衛標準編製5600人,則當時京衛的滿額守軍總數應為

70*5600*0.3=117600人

也就是說,滿額戰兵,約十二萬人左右

當然這個數字實際上是很不準確地約數,因為5600人的編製只是理論數字,具體到下面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有多有寡。再加上屯守比例本身在執行上也不是很嚴謹,因此這個結果肯定存在一定的誤差。

不過,當時京軍除了這些固定編製的衛軍外,還有其他部隊屯駐操練。那就是自永樂朝就定下的班軍制度,它決定了當時京師除了衛軍外,尚有來自各地的班軍在營操備。

從《大明會典》的記錄來看,在京的班軍總數應為八萬人。

如果這麼計算,則京師滿額戰兵,應為本地衛所守軍和班軍的總和,共計

117600+80000=197600人

約相當於二十萬人。

不過這個數字是本人經過間接計算得出的結論。由於沒有關於永樂以後京師地區的下屯比例 ,很多人對這個數字表示質疑。不過幸運的是,最近本人找到了一些關於明初京軍三大營兵額的準確信息。故在此從直接記錄的角度,來補完這個漏洞

從以上兩條《宣宗實錄》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京軍三大營,五軍營每軍二萬全營足額十萬人,神機營滿額共計七萬五千零七十一人,再加上三千營,則當時神機營的足額兵力,應為十八萬人左右。

這個結果,比我間接計算的二十萬人,還要少二萬人。

那麼,英宗朝是否有與以上記錄相輔相成的記載呢?

《英宗實錄》中記載正統元年,京衛選操官軍居然只有十萬,而且大家還都認為夠用,希望免調外衛軍隊入京(即班軍)。這裡京衛軍十萬,加上班軍八萬,仍然是十八萬人。由此可知,正統朝的京營編製,與前朝無異。

另一個證據是

以上兩條記錄均為《英宗實錄》正統二年的記載,前後相差約兩個月。十月份缺額二萬五千,十二月份不可能補齊,因此十五萬左右外加二萬左右,共計十七萬人左右,也接近十八萬這個數字。

由此可知

雖然本人以屯七守三為比例計算的數字不準確,大約差了二萬人左右,但從結果來看,大致上方向並沒有走錯。

在此得出結論,明正統年間京師在營兵力的滿額值,應為十八萬人。

那麼,明英宗在正統十四年從北京出發親征時,共攜帶了多少兵力呢? 是否就是這十八萬人呢?

首先我們看當時發布的招調命令

以上《英宗實錄》的記載,明確指出徵調的是在營操練者。因此屯軍你就別想了,不在徵調範圍之內。

前文已述,根據《水東日記》所載,正統十四年,整個明王朝的衛所士兵普遍存在缺額的現象,而且剛好缺額一半。因此當時從京衛所選的禁軍數目,應該只有一半左右。不過骨頭公對《水東日記》的可信性提出了質疑,認為該書作者是嘴炮跑火車。

不過問題是,《水東日記》的作者葉盛官拜兵科給事中,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國家軍事檢察,輔助皇帝處理軍機的。他所記錄的軍伍缺編問題,顯然是來源於國家機要文件,而不是什麼嘴炮胡編。

由此可知,當時十萬京衛軍缺額一半,則還剩下五萬京衛外加八萬班軍,共計十三萬人左右。

那麼,這十三萬就是英宗親征時的兵力數嗎?非也

在英宗親征前,明軍先派出了四萬五千人前往宣府大同協助當地守軍防備,因此英宗親征的實際兵力,當為十三萬人去掉四萬五千及京師必要的守備兵力,約八萬人左右。

那麼,這八萬人的出徵兵力,是否有其他直接記錄支持呢?

《李朝實錄》關於明蒙戰爭期間的用兵記錄,一向以傳說誇大著稱。如永樂北伐,被其誇大為百萬大軍,比永樂朝自己的號稱還要多。再比如納哈出的兵力,在其口中也變成了四十萬。但這次英宗親征,兵力描述卻反而比明朝方號稱的要小得多。

在土木堡戰役期間,朝鮮方為了打探消息,多方派遣間諜使者。《李朝實錄》中出現這個相對正常的數字,必定是通過某種途徑獲得了可靠情報。

不過,英宗的八萬總兵力,在整個行軍道路上,是有過增減變化的。首先我們知道,被派出去的四萬五千人,是分別前往宣府、大同。而明英宗的行軍路線,就是先到宣府後抵大同。

那麼,這些派出的兵力,後來是否都加入到了英宗隊伍里呢?

我們看,吳克勤和井源在之前都被命令率領一支隊伍前往大同、宣府協助守備了。但這兩人,卻是一個死於後衛戰,一個死於土木堡。可見他們的兵力,在英宗南返時應該跟著回到了隊伍當中(可能存在一些損耗,因為之前大同軍曾主動出擊與也先有過交鋒,結果敗北。)所以在英宗南返時,其總兵力應該有所增加,估計在十三萬人以下。

從實錄的記載來看,土木堡之戰發生前的後衛戰中,明軍陣亡了四萬多人。考慮到我在之前提到的,之前被派往大同方向的禁軍可能存在一定的損耗,外加一路上因後勤不濟造成的減員,此時明軍的實際兵力應在八萬人左右。即不到十三萬的兵力,損失了約五萬人左右。

結論:從以上分析來看,明軍在土木堡戰敗的兵力,應該在八萬人左右。

可能有同學要說了,既然實際兵力這麼少,明朝方幹嘛拚命誇大自己的失敗?難道明朝人瘋了?

其實明朝人故意誇大失敗此次失敗,絕非沒有緣由。這裡面的政治玄機,是昭然若揭的。

眾所周知,英宗親征的主謀是王振。而土木堡戰敗的罪魁禍首,也基本可以確定是他。明代宦官專權嚴重,大眾輿論(尤其是文官輿論)普遍鄙視宦官。因此在歷史記錄中極力摸黑宦官,就成了明代歷史典籍的一大特色。從土木堡之戰,到威寧海大捷,甚至到賀蘭山大捷和應州大捷,歷史記錄中無不可以看出貫徹著這種思維。由於威寧海大捷是大宦官汪直和其黨羽王越參與的,賀蘭山大捷是閹黨王越主持的,應州大捷是重用縱容宦官的明武宗指揮的,因此這些大捷就都要黑,否則怎麼說明我大明文官的偉光正呢?

而土木堡既然是宦官頭子王振造成的,那麼它就必須是大敗,而且還得是超級大敗,是損兵數十萬的奇恥大辱。而在土木堡戰役期間,有「補給失職」嫌疑的于謙的過失,卻被隱瞞了下來。其之後在北京保衛戰中的功績,也被刻意誇大了。不這麼做,怎麼能映襯宦官的陰暗無能誤國誤民呢?


瀉藥。最近俺寬頻換成了移動,除GitHub外,國外網站幾乎全上不去了,包括英文維基,所以不明真相。另外,鑒於手頭資料有限,知道多少說多少哈:

一、明軍有多少人

關於50萬明軍一說,來源很多,看《明史新編》(傅衣凌主編 / 楊國楨著 / 陳支平著 ;人民出版社;1993出版)第145頁記載:

孟森《明史講義》第三章第二節:

《劍橋中國明代史》第五章:

注意,關於明軍人數,明代史學家強調「私屬」+官軍一共50萬,比如嘉靖年間的高岱在《鴻猷錄》中記載:「官軍、私屬約五十萬人出居庸關」;清朝文獻則不提「私屬」,比如《明史紀事本末》云:「遂偕王振並官軍五十餘萬人,至龍虎台駐營」。這裡的「私屬」指的是募兵、家丁一類,比例佔多少無確切記載,估計不會太大。

二、明軍傷亡人數

孟森《明史講義》:

《劍橋中國明代史》357頁:

戰死20萬有點誇張。至於損失幾十萬的說法則來自《明實錄》中「官軍人等死傷者數十萬」,後來《明史》、《明通鑒》都沿用此一說法。《明史紀事本末》中語焉不詳,只用一句「損失騾馬二十萬匹」敷衍。明英宗時代的大臣李賢在《古穰雜錄》中說:「二十餘萬中傷居半,死者三分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

三、蒙古人有多少?

《明英宗實錄》184卷:

其他不引用了,大致也就這個數字,那個時候的瓦剌能湊出這點兒人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呢,土木之變大明確實敗得超級窩囊,這沒啥可辯解的。大明300年出了N多叱吒風雲的閹狗、死太監,這幫管兒都沒得擼的陰陽人(周星馳語)能讓大明舒服才真是見了鬼了。

題外話

講真,維基雖不算權威資料來源,也並非全無用處,至少英文版尚可一觀。但中文維基另當別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基摻雜著海量帶節奏的奇談怪論及無數東拼西湊、翻譯不全來源可疑的信息,純屬浪費互聯網資源。更有甚者,中基還搞出簡體、「正體」、粵語、閩南語、吳語甚至文言文版,看似煞有其事,實則內容慘不忍睹(可見俺對「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反感粵語」的回答)。所以只要有人引用中文維基做論據,俺一律舉手投降,因為俺打嘴炮、瞎扯淡真地不在行。


2w估計是太少了,以後quora上有人扯這個,喊國軍二線部隊就行了,十有八九命中阿三。


我曾經看到的考證,明軍大約二十五萬。

土木堡前線大約二十萬。

此戰是擊潰戰,不是殲滅戰。大量明軍被打散,陸陸續續回到京城。


兵沒死多少,朱棣留下的能戰軍官幾乎一鍋端。明王朝出現嚴重的軍事指揮人才斷代。


所謂號稱罷了,曹操80萬大軍實際上有多少,充其量一線作戰部隊10幾萬,計算進入大量輔兵以及後勤人員加起來都不一定50萬,還有那是擊潰戰不是殲滅戰,你五個去打團,然後adc被幹掉了,其餘四個有的回家有的分散發育,這能叫做50萬殲滅?


維基雖然比百度好點,但是是好在國外對史料甄別考證進行得更早。對於遠東地區的資料一樣是照著葫蘆畫瓢。

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有50萬軍隊,這後勤壓力沒火車沒參謀部分分鐘餓死人。除非是綠皮,能夠光合作用,配上waaaaaaaaagh力場。人類還是自覺點的好。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這看到想不答都不行!

當時,被滅的肯定不可能有20萬啊!要知道當時明朝皇帝和那太監為了打蒙古可是死命催軍隊。但古代的動員速度又不是現代,後來才等了一段時間,這兩二貨就帶著「大軍」出發了!估計最多也就三大營,最少也就三大營各幾部分。

他們的打算應該是到了決戰地點,再等後續部隊,但那太監實在太二,連出昏招,最後才敗了!估計最多10萬,最少也就5萬!


沒事,你可以直接甩鍋給英宗和王振

當然土木堡的確是打的爛的沒得洗,唉。但是就在幾十年前,土木堡就是朱棣接見波斯等各國使團的地方,哪怕是帖木爾帝國的使者也被當時大明的軍隊給震撼到了。

只能說王振沙雕,非要不入關。還真把自己當鄭三寶了?

最後,我看的文獻和二手資料里,瓦剌什麼時候只有2萬人了?不過儘管說瓦剌人肯定不是只有2W,但是——明軍這次的確是以多輸少的,丟臉是跑不了的。


前面高贊答案的作者已經非常詳細的列舉了大量史料進行了說明,我就不從史料的角度講了,我們來說點別的。

英宗時期的明軍戰鬥力雖然不如永樂一朝,但整體上還是尚可一戰的。假如明軍的總兵力真的有五十萬人,那這五十萬人就算完全不抵抗,大家整齊的排隊站好等著也先的兩萬人來砍頭,你們算算也先的人得砍多久?


中文記載也是這樣的。


瀉藥,50萬估計是虛數,2萬蒙軍應該也不止,但是至少那波明軍基本包含了當時大多數家底,連王牌火槍營也帶上了,估計實打實二三十萬是有的,那一仗打得明幾乎滅國,確實不是一般的慘。


20萬明軍全軍覆滅,而且皆是精銳

還有皇帝親信,將軍,大臣

英宗被俘

皇權由盛轉衰

明帝國也岌岌可危


潰敗!失蹤和死亡不一樣。

明軍號稱五十萬,實際上京城的兵而已,撐死十幾萬。撐死。。。。


拜的很詭異 真有可能是陰謀 幾十萬大軍缺糧肯定是有原因的 史書只是說了一部分


推薦閱讀:

明代的單兵迫擊炮—飛礞炮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53 萬曆改革 抗倭援朝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49 洪武之治 永樂盛世
赴韓國尋訪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古迹紀行【第一季】

TAG:明朝 | 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