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中所謂的致敬,是製作方有意為之還是觀眾的自作多情?


作為從業者來講,很多人都會告訴你,電影里除了神來之筆,其他所有的畫面、段落都是事先設計好的,即便是在片場會有突發的靈感,也都會按設計的腳本先走一遍,再按照突發的靈感走一遍。

所以,絕大多是能被普通觀眾看出來的致敬,基本上都是客觀事實,片場不打無準備之仗。

說到致敬,對於很多創作者來講有兩種心態:第一,他真的是很想致敬,向心中的大師或心中的作品。第二,就是在這樣的敘述表達中,由於能力所限,實在是找不到更貼切、更合適的手法,只能去「抄」,為了不被觀眾詬病,美其名曰「致敬」。但或說回來,電影本身就是「抄」來的藝術,並且互相抄,你能否認你現在的最基本的敘事手法不是來自於普多夫金、愛森斯坦、格里菲斯?

另外,還有一些「致敬」是導演為了表達較為敏感的隱喻,可能牽扯政治等敏感話題,披上「致敬」的外衣,就理所當然許多,也容易過審。

至於帶有明顯致敬色彩的電影,拋開過於小眾的不談,有以下幾個可以作為參考的:

1.《雨果Hugo》 馬丁斯科塞斯的第一部3D作品 ,很多人對它有很多非議,但我看完還是很感動的。全篇基本上都是在向影史致敬,向梅里埃致敬,還大量使用了梅里埃作品中的畫面,但致敬的整體融合感非常好。

2.《讓子彈飛》 姜文在其中設置了很多隱喻,只是他自己不肯承認,但大家都若有若無的能感覺到。有些影評人說,《讓子彈飛》為什麼好看,就因為它不像很多國產電影,如白開水一般,它能提供大量的冗餘信息,讓觀影者在觀影過程中不停思考。這些冗餘信息其實很多都是隱喻,也有人一一列舉了其中的一些具體條目,哪哪哪是向哪些電影的致敬。

3.賈樟柯的一些作品 賈樟柯作品融合了比較多的東西,很難界定具體是致敬哪些,法國新浪潮的味道會多一些。

4.《俄羅斯方舟》 這是一部單鏡頭影片,整部電影一個長鏡頭下來,調度難度極大。攝影鏡頭以第一視角的穿梭了幾個世紀,裡面有很多對過去的致敬。

本人才疏學淺,也就想到這麼多,望有大神指正。


有些是貨真價實的致敬,有些是過度解析


《雨果的冒險》是標準的致敬


祭祀祖先是不是?


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需糾結這些。


這個其實還得要問導演,有時可能是觀眾過渡解讀了。


對於致敬,說法眾說紛紜,好的作品,致敬一下也無可厚非,這也是符合大眾的口味,藝術的創新不是那麼簡單的,如今海量的電視劇,電影還真讓人應接不暇,致敬的手法漫天飛舞,我們該責怪誰呢,還是質疑整個影視界


有些致敬還是很明顯的。周星馳在《國產凌凌漆》裡面,接到任務準備去香港的時候那段對鏡吹頭髮的戲就是「致敬」王家衛《阿飛正傳》(是這部吧)里片尾給梁朝偉加的那段戲,包括配樂。不過這段也可以解讀成「惡搞」吧~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覺得那是致敬,那就是你自作多情。如果很多人都這麼說,那八成是導演有意無意抄了一下,至少是給了觀眾一個deja vu. 美其名曰「致敬」


只舉一個例子,看看《不羈夜》的最後一場戲,再看看《憤怒的公牛》的最後一場戲,PTA的做法往好聽說是致敬,難聽說是抄襲,中性說法,模仿。當然,PTA本身才華也是大大的。


推薦閱讀:

建軍大業:瑕疵蓋不住的時代洪流
為什麼禁片總能通過各種渠道看到?官方為什麼不趕盡殺絕?是默認了嗎?
如何評價紀錄片《金城蘭州》?
如何向別人推薦《刺客聶隱娘》?
一周捲走17億票房,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速8」?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