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是否是一種心理問題?

大約是從一年半以前開始形成,去年年底時逐漸嚴重,在最近開始有點影響到正常生活了。

表現:在生活中——主要是在互聯網上,怯於參加任何有爭議性的話題討論,在討論中一旦自己觀點被反駁會產生極大的畏懼感和不安感,會反覆在大腦中回放在互聯網上得到的關於自己(人或觀點)的負面評價——走路時,聽課時,吃飯時乃至睡覺前都會突然想起一些關於自身的負面評價,並且每次回想都伴隨有極大的自卑感。極難忘記(兩小時前的回想的一次負面評價是在2012年6月在網上和人討論一個政治相關話題時得到的)。

這應該不是什麼性格弱點或者內心不夠強大,因為這種回想和畏懼已經達到了強迫症的級別,甚至一些來自熟人的負面評價在之後和對方溝通後已被確定是自己單方面誤會,但仍無法阻止之後的回想……

所以……這是一種心理問題么?求問


我的理解,從小我們就通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完成初步的自我認知。收到負面的反饋,當然就認為自己有問題。出於慣性,這個認知模式會跟隨以後的成長。隨著經歷和見識的增加,如果善於自察和自省,經常梳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逐漸靠近自己的真實心性,外界對態度給自我認知造成的影響會逐步減弱,退居二線。問題在於,我們常常害怕,或者懶於親近內在真實的自己,習慣於延續以往這種自我認知模式,求關注,求肯定,求鼓勵。。。一旦外求過多,內在就失去了被察覺,被關注的機會,日益虛弱,我們就失去了對自己的把控,更是在意外界的態度。 因為他們的態度可以直接定義我們對自己的認知。

說到底,這表現為心理問題,其實是認知模式問題。跟與真實內心的親近關係,生活經歷的積累等都有關係。

簡單的說,習慣於根據周圍的態度來形成自我認知,但當周圍給予否定,或者矛盾的態度時,就無法建立起正常有力的自我,似乎自己被擊垮了,所以會各種糾結,虛弱和焦慮。其實周圍的人無非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鏡子,而他們對我們的反饋,只是局部的,碎片的,甚至是變形的。我們的真實,還是需要自己不斷的內省和體察。

相信自己,不必迎合所有人,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當然,你會犯錯,他們,同樣會。


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是自尊反應,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是自卑的反映。自卑其實是對自己能力的低估,即對自我的不肯定和不信任,是一種對自我認識的性格缺陷。自卑的形成可能是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生理方面(明顯缺陷)家庭方面(貧困 單親 離異·····)以及教育等各方面收到了長期的否定所導致,例如:個子矮小經常被人取笑 親人中有人是罪犯被嘲諷 長期積累的挫敗體驗 父母對你的要求太高缺少肯定········其實自卑的人都是生活在過去和別人眼光里的人(自卑的人本身並沒有錯)。自卑的真實面目是「低估自己」,其實你本身並沒有別人眼光里和你想像中那差。任何負面的東西都有其正面的積極意義。自卑提醒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被別人否定(別人也不一定對)提醒我們需要學習和改變溝通的策略。


1)馬斯洛在其書中描述過一句話(模糊轉述):不要過分通過別人的評價去尋求自己的自尊需求;

2)他人的評價往往只做為一種表述,如果是具體的反饋(比如:你今天上班遲到了5分鐘,或許你可需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以及提前了解交通狀況),可以去思考一下,如果是模糊的情感式的反饋(例如:他這個人很差勁,請直接忽略);基於這個小原則,你可以去篩選對自己有利的反饋,抓住那些感情式的反饋去思考,浪費自己的時間;在生活中我也期待我周邊的人能給予具體的反饋,不管是好與壞,同時當我給到別人反饋的時候也會小心翼翼,因為反饋是為了他更好的發展或者工作;

3)至於你描述的這個狀態是否屬於心理問題,或許可以放棄這個思考出發點,而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去思考,即使存在這樣的心理問題,你的目的還是為了解決,上面給你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你,同時要學會一樣重要的本領:不要在不需要的時候去回憶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痛苦呀!


我以前也和你幾乎一模一樣

在網上的發言一旦遭到攻擊,就會陷入一種很糟糕的境地,會一直回想並後悔自己說那第一句話,生活中做了蠢事(毫不有趣的)也會不斷回想,這回想常在沐浴時發生,並且會不可控制地發出一些聲音來多少抑制心理的極度難堪。

事實上現在也差不多,但多少有所改善了。

及,我自以為這關乎性格弱點和內心不夠強大,當然了我沒說這兩個是主因。

記得自己第一次意識到他人的看法對自己的影響之強烈是在小學,老師叫我起來答題,一旦有任何讓自己回想起來感到愚蠢的話被自己說出,甚至於一個自覺愚蠢的動作語氣神情姿態,我都會好幾天的陷入一種「大家都以為我是蠢貨。我是一個蠢貨。」的心理不能自拔。

第一次自我救贖(不誇張)也是在小學,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我並不會記住除了我(暗戀的人)以外的同學答題的情景,所以,別人是不是大多數也是這樣的?這個想法的產生讓我好了很多,並且,我測試並驗證了這一點。這是第二次我對他人的看法影響到了我自己本人。

為什麼說是第二次呢?

因為第一次就是 我在我的小同學作出愚蠢答案或樣子時,曾在心裡暗自訕笑他們,並默默地對這個人的level作出非常主觀的判斷,因此,我開始懼怕他人對自己做一樣的事,因為我知道,已經有一個人(我)在做這事了。

你說「甚至一些來自熟人的負面評價在之後和對方溝通後已被確定是自己單方面誤會,但仍無法阻止之後的回想……」我也同樣會這樣,現在依然是。

我自己思考這個問題原因的結果是:因為我根本不相信他們的話。

理由可以有很多:大家愛我,怕傷害我,所以否認了我確實有的缺陷;大家希望氣氛輕鬆愉快別太僵硬故隨口否認;還有什麼什麼的我一下子也沒想起來。

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別人?

因為我做過這樣的事。

再回來說題主的問題,這是一種心理問題。

你相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著寬容的人,不管怎麼愚蠢的話被說出,不管是多笨拙而尷尬的姿態,都會被這個寬容的人微笑著不以為然並還覺得可愛。

呢?^ ^

我想說,有的噢 這樣的人。^ ^

—————————————————————————————————————————

忽然又想到一篇對於相信上面說的那個什麼可能有幫助的文章(反正對我挺有幫助的啦)

可能有些不完全符合但還想告訴你一下 你反正感受一下啦

史鐵生的《比如搖滾和寫作》


我跟你有類似的癥狀,不過貌似沒你那麼嚴重,也是最近一段時間,莫名的封閉自己,不在網上發表言論,害怕別人用異樣的目光取笑自己,擔心別人跟自己有不同的意見,莫名的恐懼感,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真的好奇怪,現在想想可能是一直都有過分在意別人,而這一段時間,生活、學習壓力增大,思想情緒轉變較大,平時的癥狀一下子被激化了,但還是好難受、矛盾,心裡很壓抑,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我想得找個心裡醫生看看了,你如果找到良方可以跟我分享交流下啊、、、


去孤兒院做幾天義工試試,或者養只寵物。我覺得你缺乏交流或者交流不到足夠的深入


不是心理問題。和性格有關聯。但最核心的是,你應該對自己不夠了解。了解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你會迷惑惶恐絕望,當然,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勇敢。認識自己會讓你接納一個真實的自己。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共勉)


題主你現在問解題決了嘛,我也陷入和你類似的困境了,我是會一直反覆思考,別人說的話,自己的失敗,然後感覺自己非常挫敗,很苦腦,想解決



應該是,因為過分就是問題。


推薦閱讀:

抑鬱症患者適合結婚適合婚姻生活嗎?
單親家庭,和母親溝通不了,一點小事都會吵起來?
我如何看待心理諮詢?——寫給來訪者的一封信
為博取關注,媽媽竟帶著健康兒子做了13次手術…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