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產品在現階段(2013.7)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時效性問題(2013年7月起),定向問題(在職產品經理)。

假設作為一名知乎的產品經理,你覺得當前知乎有哪些問題亟需改進?

作為知乎用戶,你在使用知乎的過程中一定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地方。

請互聯網從業人員盡量從知乎團隊的角度(而非純用戶角度)去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改進理由,並列出你對這些改進需求的迫切程度。

之所以問題定向為產品經理,是希望答題者不要盲目地去吐槽現有產品的建議,而是能夠全面客觀地給出現有產品的不足以及改進方案,不然這個問題跟其他吐槽知乎產品的問題沒啥實質性區別。

什麼?知乎已經完美不需要改進了?

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問題無處不在,譬如我提出的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還未解決的需求。


  1. 缺乏各種網站中最常見的:用戶手冊,幫助,FAQ,用戶意見區等指引。令中度用戶無法快速更好的使用知乎。

  2. 對私隱保護不夠,有的用戶的某些動作(比如關注了什麼問題,贊了什麼問題,收藏了什麼問題等)可能不願意給別人看到,這部分的設置還不夠完善。

  3. 強烈建議取消」編輯記錄「功能(或者至少改為可以設置不公開),真想不明白這個功能有什麼用。既然用戶都修改了發帖,可能就是有的東西不完善或者不願意給人看到 ---- 有的美女化妝過程連老公都不能看。大家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站在身邊看著你答題都不爽吧?

  4. 」修改問題「的功能應當加以改善,發現有的問題被改到面目全非了,提問的人和修改的人的思路完全不一樣,答案自然也看上去很古怪了。
  5. 不能插入音樂。

道個歉,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個面向產品經理而不是面向用戶的問題。不過既然都寫了,也放在這裡吧。作為用戶提意見應該在哪個問題中?看,我提的第一個問題馬上就碰上了。


update:聽取了幾個知友的建議,重新對文章內容進行了調整,盡量使表述的重點更加突出,也刪掉了與題目不必要的相關內容。

-------------------------------------------------------

知乎產品現階段缺失的功能(加表示非必需)

  1. 合併問題

  2. 好問題曝光度

  3. 時效性問題

  4. 定向提問

  5. 待回答問題list

  6. 修改回答提醒(

  7. 通過引用URL自動識別原作者

  8. 摺疊通知

  9. 首頁增加話題動態選項

  10. 屏蔽關鍵字設置

  11. 屏蔽關注用戶的某一類動態

  12. 知乎流行專欄/原創精選期刊

  13. 發現頻道的個性化推薦

  14. 收藏夾的共享

  15. 收藏問題

  16. 個人成就欄:添加「受邀/愛心指數」

  17. 他人主頁:與我相關
  18. 新用戶專區入口

知乎產品現階段需要優化的功能

  1. 話題頁動態重複率高

  2. 搜索結果頁優化

  3. 收藏夾設計優化

  4. 關注列表優化

  5. 惡意用戶規範

知乎產品優化優先順序(按照用戶反饋的需求迫切程度以及可行性強弱

為了剔除用戶的偽需求/次要需求,關注到用戶當下最迫切的需求痛點,我篩選出用戶在知乎產品升級前後持續性地槽點,把其中大部分用戶認同(贊同人數多)且合理的建議收集到 知乎產品意見池 - 收藏夾 中。

現有產品亟需改進的功能點(按優先順序順序)總結如下:

  1. 首頁增加話題動態選項:決定用戶獲取優質內容的效率和途徑

  2. 搜索結果頁優化:決定用戶在主動尋找優質內容上付出的成本
  3. 新用戶專區入口:決定知乎整體內容的質量變化趨勢

  4. 消息屏蔽設置的強化:決定如何解決信息過載問題以及專註優質問答的成本
  5. 問題提問區的功能優化:決定用戶是否能夠更好地完成提問,進而決定回答內容的質量
  6. 收藏相關功能優化:決定用戶對優質內容積累與傳播的方式
  7. 用戶關係鏈維護(包括惡意用戶、個人主頁優化等):決定了良好的社區氛圍的可持續性以及用戶流失成本
  8. 其他體驗細節:決定用戶對知乎的容忍度和滿意度

-------------------------------------------------------

知乎產品現階段缺失的功能(詳細解釋與方案)

1
合併問題

需求:通過合併多個問題以減少無意義提問/無回答問題的個數,提高每個問題質量。

應用場景

  • 與已有問題討論內容具有重複性

  • 同一問題重複性提問
  • 多個問題彼此具有因果關係/關聯性強

注意事項:可合併問題的約束條件,關注問題用戶的合併策略,回答結果重排序機制

2 好問題曝光度

需求:類似「頂一下」功能,是用戶對問題的肯定或鼓勵提問者的操作,增加問題曝光到首頁/話題/發現頻道中的機會。

應用場景

  • 當問題過多時,好問題因為曝光機會少導致很快被埋沒
  • 用戶對問題的正面評價,可用於分析用戶對該問題的持續關注熱度

操作方法:可以直接用關注問題的人數作為問題曝光度的權重指標,也可以在問題旁邊做一個「」按鈕,不做問題負面評價功能(「」)。

3 時效性問題

需求: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是永久有效的,為用戶提供一個自動關閉問題的方法。

應用場景

  • 問題本身具有明顯的截止有效期(譬如某產品升級、熱門事件等)
  • 用戶只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才會關注問題(譬如每年節假日旅行等)

操作方法:增加「問題有效時間」功能(非必選項)。

注意事項:當問題因時效性條件觸發關閉後,對問題的操作方式只限於對已有回答評價/評論;部分問題設置成時效性問題是不合理的,增加撤銷「問題有效時間」功能。

4 定向提問(該功能可能有違知乎初心)

需求:某些問題不適合對所有人公開,某些問題不希望所有人都能回答

應用場景

  • 只希望真正關注該問題的人群回答(譬如討論周杰倫的音樂)
  • 只希望對問題有一定解答能力的人群回答(譬如話題經驗豐富/獲得較多贊同的人)
  • 只希望滿足某些條件的人能夠看到問題(譬如討論男女性私密類話題)

操作方法:提供幾種定向方式(關注該話題用戶可見,話題下獲得**次贊同數用戶可回答,註冊滿**天用戶可回答)。

5 待回答問題list

需求:用戶希望主動回答某些急需回答問題

應用場景

  • 用戶通過搜索某關鍵詞在結果頁尋找待回答問題
  • 用戶在首頁尋找需要回答的問題
  • 問題關注人數與現有回答數比重失衡,而現有回答認可人數又少

操作方法:在搜索頁/首頁增加一個「待回答問題」Tab,頁面呈現待回答問題列表,每個待回答問題包含兩個指標:已回答人數問題關注人數

注意事項:待回答問題在結果頁排序策略需要結合「問題曝光度」、「獲得贊同數/已關注人數」、「提問時間」這幾個指標。

6 修改回答提醒(魅力需求)

需求:用戶常常因為一些原因對已發布的回答不滿意,修改回答提醒能及時告訴用戶他有哪些問題的回答需要修改和完善。

應用場景

  • 用戶已發布的回答很多,其中有一些回答用戶認為還需要完善
  • 在回答過程中因為其他事情優先順序高而中斷回答並匆忙發布

  • 隨著用戶閱歷/經驗的積累,曾經發布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回答希望重新修改

操作方法:用戶發布回答之後,在用戶的回答欄添加一個修改回答提醒標記,同時在個人主頁的回答Tab和首頁我的草稿選項下添加修改回答提醒選項。

7 通過引用URL自動識別原作者(魅力需求)

需求:用戶在回答問題時需要引用知乎已有問題的答案來佐證自己的想法,對問題出處和原問題作者的註明是對原作者的尊重,在用戶輸入url時如果能夠自動識別並添加原作者的信息(如@***),一方面簡化了用戶的操作並規範了排版,另一方面提高了引用文作者的曝光度,同時還將引用通知及時告知了原作者。

應用場景

  • 用戶在回答問題過程中輸入了http://www.zhihu.com/question/...域名時

操作方法:在輸入的url識別的標題的後面自動添加原作者信息,格式如下:

引用問題題目 @***。

8 摺疊通知(魅力需求)

需求:用戶擁有對自己已經摺疊回答的知情權

應用場景

  • 當用戶的回答被摺疊時

操作方法:在消息設置頁,默認設置不發送摺疊提醒(以免干擾用戶),用戶可以勾選「當回答被摺疊時向我發送通知」選項。

注意事項:摺疊提醒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及時告知用戶自己的哪些回答是與題目不相關的,另一方面也會打擊用戶的回答積極性。

9 首頁增加話題動態選項

需求:首頁目前只有關注人的動態,且排序方式是「按時間順序」,對於關注人較少和更關注內容質量的用戶應該適當增加其他動態選項。

應用場景

  • 關注人數少且關注的個別用戶十分活躍(短時間刷屏現象)
  • 關注的是其他用戶的話題內容而非用戶本身

操作方法:仿照Quora的首頁如下圖:

將原先的單一動態切分為兩個選項:關注人動態話題動態。其中進入首頁後默認選項為關注人動態。

注意事項:目前很多用戶對首頁改版後(由原先的話題動態變成關注人動態)意見較大,如果知乎出於自己的考慮(希望通過關注人動態提升信噪比),可以將首頁話題動態的入口設置的隱蔽一些,但沒有必要強制所有的用戶在首頁都只能通過關注人動態獲取信息,畢竟話題頁的功能設計使得用戶需要頻繁地刷新。10 屏蔽關鍵字設置

需求:用戶對某一類頻繁出現的關鍵字十分反感/毫無興趣,不希望在首頁看到有關這些問題的動態信息。

應用場景

  • 對某一類提問方式的屏蔽
  • 對涉及某關鍵詞的問題/回答內容的屏蔽

操作方法:在屏蔽設置中增加屏蔽關鍵字設置,用戶需添加待屏蔽的關鍵字列表。

11 屏蔽關注用戶的某一類動態(對屏蔽話題功能的細分)

需求:用戶關注某人的主要動機在於「該用戶在某些話題下的回答的認可和關注」,但這不意味著用戶對關注者的所有行為都認可,用戶希望去屏蔽關注者在一些自己不想屏蔽話題上的動態(關注者的行為與自己重疊度很高/分歧很大)。

應用場景

  • 關注者在某一話題下的動態行為頻繁,但用戶對這些動態信息並不感興趣
  • 關注者在某一話題下的動態行為與用戶自身動態的重疊度很高/分歧很大

操作方法

方案1:在話題動態右側

當用戶多次點擊不再顯示該問題時,自動浮出選項框「你是否想要屏蔽該用戶在**話題下的所有動態」。

方案2:在屏蔽設置頁,添加屏蔽指定用戶指定話題動態選項。

12 知乎流行專欄/原創精選期刊(願景)

知乎流行專欄:知乎用戶常常會詢問如何在PC上看知乎日報,從根本需求出發實際上是希望像手機端那樣容易地獲取對當下熱門話題/全站焦點的信息。

目前知乎Web端用戶主動獲取實時性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有限,入口設置較深,同時大多數是靠用戶主動關注和搜索來獲取的,如何聚合現有知乎的海量優質內容,推出即時性強的知乎流行專欄,為Web端用戶提供快速消費的入口。與發現頻道的區別在於:在發現頻道用戶有大量時間去主動查找感興趣信息,而知乎流行專欄目的是用戶最短時間找到全站當下流行的話題。因此可以將兩者合併到現發現頻道兩個子欄中。

即時性強的知乎流行專欄中適合包裝的主題包括:實時熱點、重大事件、現身說法、獨家視角等。

原創精選期刊:另一方面,知乎目前通過內容運營人員將每周的「知乎精選話題」以郵件方式推送給用戶,目的是增強用戶粘性,也希望通過優質內容吸引流失用戶的回歸,但帶來的弊端是:用戶查看非工作性質的郵件內容的時間點一般選擇在一些碎片化時間,用戶專註到知乎精選話題的時間受限,同時以郵件承載知乎優質內容本身不利於用戶整理收藏(用戶的郵件數量往往較多)。鑒於上述問題,建議知乎在現有郵件推薦基礎上提供一個站內的原創精選期刊(類似36Kr周刊),將優質內容以每周期刊方式生成電子文檔並開放下載,一方面利於優質內容的沉澱和收藏,另一方面也打造知乎自己的品牌。當然這個事情推進的難點在於:優質內容審核與編輯能力以及如何獲取刊登用戶答案的版權。

原創精選期刊中可以對現有熱門話題進行深度分析,可以推出長期適用的系列/匯總類話題,如:本周之最、每周焦點、有趣的現象、提問與回答的智慧、特邀專欄等。

13 發現頻道個性化推薦

需求:發現頻道目前推薦的內容是基於全站所有話題的熱門問答、熱門話題、熱門收藏夾,缺少與用戶相關的個性化推薦內容,命中率可能會較低。

應用場景

  • 用戶對曾經關注問題的相關回答以及關聯問題/話題的回答更加感興趣
  • 用戶對曾經搜索/瀏覽過的問題的回答感興趣

操作方法:可以通過「基於過去關注問題」、基於最近瀏覽/搜索行為」和「基於最近某話題下活躍度」這幾種方式任選一種向用戶推薦一些個性化內容。譬如我最近對知乎相關話題的關注度持續增加,在發現頻道適當推送一些與之相關的熱門問答。

14 收藏夾的共享

需求:知乎用戶人工整理了數量龐大且質量上乘的收藏夾(公開),而其他用戶目前想要收藏這些收藏夾的途徑有限(只能通過個人主頁收藏欄和發現頻道熱門收藏夾),需適當增加知乎用戶對收藏夾的共享方式,讓更多優質內容合集被全站用戶看到。

應用場景

  • 用戶對自身整理的優質收藏夾有共享需求
  • 用戶對其他用戶的優質收藏夾有發現和收藏需求

操作方法:在首頁的右側列表中添加一條「收藏夾共享專欄」,點擊進入後呈現的是按熱門指數(收藏數/瀏覽數)呈現的全站用戶的收藏夾。

15 收藏問題

需求:用戶對提問的問題除了關注以外,還希望有一個快速找到該問題的入口,且入口長期有效,容易查找。

應用場景

  • 收藏好的提問方式/好問題:學習好的提問方式/提出的問題是自己長期關注的
  • 多個答案的贊同:問題下優質答案太多,每條收藏太麻煩,收藏入口即可(收藏答案我需要多一步操作)
  • 問題和多個答案存在聯繫:例如各位如何看待這次的豆瓣 PM 面試?
  • 現有答案不值得收藏:起到備份作用,以後有能力自己回答

操作方法:在每個問題下方增加一個收藏問題選項。

16 個人成就:添加「受邀/愛心指數」

需求:用戶需要了解自己曾經通過受邀幫助他人的次數,進而激勵用戶回答更多受邀問題,其他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指數了解到該用戶是否願意接受邀請。

應用場景

  • 用戶受邀回答過問題

操作方法:在個人成就中添加受邀/愛心指數,用於表示用戶接受他人邀請並回答問題的次數,同時點擊受邀指數顯示用戶曾經接受邀請回答的問題列表。

17 他人主頁中「與我相關」

需求:用戶在查看其他用戶個人主頁時,更關注該用戶與自己相關的交集。

應用場景

  • 用戶對他人產生興趣/關注傾向

操作方法:可以在個人主頁右側添加「你關注的哪些問題對方回答過」和「你們共同回答過的問題」這兩個參數,當你對該用戶產生興趣之後可以通過這兩個參數進一步快速了解對方是否值得你關注/你關注對方的動機。

18 新用戶專區入口

需求:新加入用戶對知乎各功能不熟悉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幫助用戶了解知乎的基本功能,同時對用戶在體驗產品過程中盡量減少干擾。判斷用戶可能犯錯的所有第一次操作,並提供新手操作教程引導暗示/提示。

應用場景

  • 新註冊用戶

操作方法

  • 判斷如果用戶登陸次數未超過10次:首頁顯示"新人常見問題"話題或新人圖文教程問題置頂;同時增加一個新人教程入口,用「?」表示,當用戶點擊「?」後,彈出新用戶常見問題列表。

  • 用戶第一次行為判斷:第一次提問時,搜索結果首排:新人提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第一次回答時,編輯頁上面出現知乎回答規範;第一次使用感謝時,提示與贊同的區別;第一次使用沒有幫助時,提示摺疊帖子相關問題;

----------------------------------------------------

知乎產品現階段需要優化的功能(詳細解決方案)

1 話題頁動態重複率高(技術實現可能有困難)

需求:用戶關注多個話題,這些話題本身之間屬於父子話題關係,當其中一個話題下產生問題動態時,用戶關注的所有與之相關話題下都會產生該問題,這一類話題的高重複率呈現大大降低了用戶對不同話題的用戶體驗。如下圖每個話題的第一個問題:

應用場景:

  • 用戶關注了多個話題,話題之間本身屬於父子話題關係(如上圖父子關係:社交網路社交產品父話題,社交產品微信的父話題)

操作方法

方案1:當用戶關注了多個話題,新問題在推送至話題頁時,自動識別用戶關注的最大父話題(即祖先話題),問題只在該父節點下顯示,其他子節點下不再顯示。

舉例說明:上圖中的問題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微信公眾帳號?它們各有哪些特色?,通過後台識別判斷出用戶關注的最大父話題是社交網路,則該話題動態只在社交網路話題欄下顯示,在微信/社交產品話題下不再顯示該動態。

注意事項:在用戶點擊進入具體話題子頁面時,該話題動態仍然會在子頁面中顯示。

方案2:重新優化話題頁設計,將用戶關注的話題按照大方向分類抽離成分層結構,同時話題頁中每個話題只顯示三個問題的設計重新布局。

2 搜索結果頁優化

需求:現有搜索結果排序方式簡單(以時間排序),呈現內容過於單一,適當增加多種排序結果,滿足不同搜索目的的用戶需求。

應用場景

  • 搜索自己曾經關注/回答的某個問題
  • 通過搜索查找自己想要主動回答的問題
  • 通過搜素尋找某一問題下的所有優質回答
  • 在提問問題之前通過搜索現有回答判斷是否需要提問

操作方法:增加如下搜索結果頁排序方式

  • 按關注人數:站在通過搜索主動回答問題用戶角度,關注人數越多,問題越可能是個好問題,你的回答越可能影響更多人,越激發用戶認真回答該問題

  • 按已回答人數:站在通過搜索尋找現有問題答案用戶角度,問題回答的人數越多,已有答案中越容易找到好回答

另外,搜索結果頁目前對當前搜索的用戶過去回答過問題並沒有特殊標記,譬如我曾經回答過陌陌群組上線已有些時日,就你所加入的群組而言,實際觀察體驗到的情況如何?這個問題,但當我在搜索框輸入「陌陌群組」四個字之後,得到的搜索結果頁如下圖:

不僅我曾經回答過的問題沒有任何特殊標記(譬如簡單加個※註明是我曾回答/關注的問題),就連搜索結果也不是固排首位。個人主頁雖然提供了搜索已回答問題功能,但用戶還是習慣使用搜索框搜索(且搜索場景隨時可能觸發)。

最後,在搜索框中沒有輸入任何字元時,現有搜索頁搜索的結果是沒有任何內容。

建議該頁面默認顯示一些熱門問題或者用戶最近已經回答過的問題。(程序實現上應該不難,當輸入框內字元為空時,自動調用某結果頁)

3收藏夾設計優化

需求:目前收藏夾以線性方式排列,不同收藏夾無法進行分類操作,對於收藏夾個數眾多的用戶,在查找收藏夾中問題和收藏新問題的過程中使用都不太方便。

應用場景

  • 收藏夾個數眾多,且各收藏夾之間本身按照話題大小進行分類

操作方法:在現有的收藏夾基礎上添加「創建子收藏夾」功能,且在收藏回答時所有收藏夾按照導航形式呈現。

4 關注列表優化

需求:用戶在關注頁希望儘快找到目標關注者。

應用場景

  • 關注人數過多

操作方法:添加「關注者分組」和「搜索關注者」功能。

5 惡意用戶規範

需求:知乎的核心競爭力是高質量內容,任何對高質量內容產生破壞/存在危害的用戶行為都會對知乎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考慮如何降低惡意用戶對整個知乎社區的負面收益。

應用場景

  • 惡意刷票行為:對內容/用戶的正確判斷產生干擾,包括刷贊同票、刷反對他人票、刷粉絲數、刷個人主頁訪問數量

  • 抄襲答案行為:站外答案抄襲和站內答案抄襲

操作方法

  • 惡意刷票行為:限制同一ip只能讀票數貢獻一次

  • 抄襲答案行為:設置舉報(功能已經存在)

-------------------------------------------------

結語:班門弄斧一番,學生的目光難免存在短視性,希望各位知友能夠直言我的錯誤,指引我成長。當我花一周時間把這篇文章寫完時,才發現原來任何一款產品都存在迷人的細節設計和取捨的思想結晶,也存在未被挑戰過的空白區,恰恰是對未知的挑戰的嚮往,激勵我不斷在產品道路上不斷否認過去的自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闌夕的文章「知乎向左,果殼向右」中對於知乎的評價?
有哪些知友在整理有價值的知乎問答?有哪些成果可以分享?
如果知乎發展到了第一個瓶頸期,大家覺得應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TAG:知乎產品改進 | 知乎建議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