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硬傷是什麼?


用戶發展的人為限制保證了社區質量,但同時限制了用戶社區的發展速度。這是知乎商業模型的生命力和壓制力。這是百度知道的高端社群版,專業版。好比狼,與生俱來的體積就比虎小,體積是狼的硬傷,則狼發展了團隊精神,成為一個強大的種群。如何揚長避短,做大市值,想必是知乎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我想,這是一個有解的方程,因為知識的價值,質量大於數量。互聯網正在製造史上最大信息污染,希望知乎不是讓大家知道更多,而是讓大家知道想知道的,因為,我每天面對的,是互聯網信息的海洋,茫然。


沒註冊知乎前,通過知乎在微博和豆瓣幾個網站上的精選覺得這個問答網站很不錯,有很多書本上得不來的經驗。

但註冊知乎後發現,每天浮在首頁上的問題有百度知道化的傾向,模稜兩可或者泛娛樂化的問題層出不窮,導致答案也開始天涯貓撲百度化。

所以我覺得知乎在於怎樣和科學松鼠會和百度知道這兩種知識(或者問答)型網站做出不同,網站走嚮導引和用戶積累是兩個可以改進的方面,通過網站頁面布局(現有的簡潔無圖頁面很像最早的豆瓣:能夠吸引不少相應用戶),還有頁面點擊和話題點擊一定要做出不同,得有讓geek驚艷的用戶體驗啊。知乎還得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調研、定位和前瞻。


問答社區變成表達社區,所有人都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哪怕重複。我看了一下知乎和http://stackoverflow.com的區別,那就是人家鼓勵回答,鼓勵評論,表態,不鼓勵表達,尤其是重複表達。知乎在這個上面做的不好。隨著用戶的增加甚至有向天涯,貓撲發展的態勢。


拋磚引玉。

我在做產品的時候,一直都在考慮,就是這個產品是否有硬傷,就是你憑藉自己的努力無法改變的東西。如果有硬傷,我會立刻放棄。當然知乎現在有錢、有人、有時間,應該沒問題。

目前產品,來看,知乎上的硬傷我認為是:問題答案的不準確性。

如果一個問題是有主觀成分,那麼他的答案就一定是不全部準確的,比如:你如何評價現在的公司?這樣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就算是把全部答案彙集在一起,也不代表這個問題有了全部的答案。這就是一個硬傷,你給用戶提供的答案,無法保證準確性,這個問題會導致網站的價值存在瑕疵。

一個問題如果能夠用字元來解釋清楚,比如:1+1=2?,那當然是沒有問題,那1+1為什麼等於2而不是等於3?這樣的問題就沒有正確答案。

所以知乎上太多的主觀性的問題,這個硬傷就越發的明顯,結果就是,問題答案得不到用戶的認可。

如果知乎依然是以這樣的主觀性問題為主發展下去,那知乎的方向就有了問題,團隊也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到底應該找到哪一個方向才能夠體現問答的價值,而一個商品,必須要有明確的價值,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你的價值就是一個參考,那你的價值就小很多。

就好像我們問路一樣,去回龍觀怎麼走?有的人會告訴你,再往前走50米,再去問,這就是參考;有的人告訴你做xxx路,回龍觀下,這就是答案。其價值,哪個重要不言而喻。

當然我個人認為這是知乎的硬傷,問題的答案不因為知乎的努力與否而有變化,你如果要轉到比較唯一的開發領域、涉及領域,又有csdn等專業社區,而其他領域看起來分類非常多,但是卻都是很難有唯一的讓用戶滿意的答案。

知乎現在的知名度是因為很多專業人士聚集,而不是因為問題專業而聚集,這個構成是不對的,因為你是問答網站,不是活動網站。

拋磚引玉。大家多交流。


人數與回答質量會成反比


1、用戶激勵。UGC的C質量很高,但大多數是名人的c。意見領袖、業界名人、技術專家本來就是需要有渠道去表達自己的聲音。普通用戶的高質量的c怎麼能被激勵出來。他們需要的g可不僅僅是像名人一樣被轉發轉載到微博。

2、內容到達用戶不通暢。個性化內容的推送。為什麼知乎閱讀會比較受歡迎?因為都是經過挑選的內容。關注的問題新回答沒什麼營養,不關注的問題卻有好的答案我沒辦法找到。

3、知道是為了滿足搜索的需求而衍生的。知乎則不是,區別是更有深度,不確定的問題。那發散和不會終止是必然的。知道的已解決問題、最佳答案在這裡就行不通了。所以,知乎更像是一場場的討論,有主題、有參與者、有聽眾,然後記錄下精彩的火花。

問題就在這裡,大部分的用戶的需求不強烈,因為這只是一個個的討論,只不過天涯的核披了web3.0的皮而已,如果不能覆蓋到更多的用戶,獲得更多的關注,用戶激勵裡面的名人的c都很難再被激勵出來。那還有什麼有價值c會被g出來?


沒有導入別人的現有社交關係,導致活人越來越少


以下個人見解,硬傷未必。

入口問題

當年搜索引擎作為互聯網的入口取得了現在大家已經看到的成功,幾大門戶網站已經佔據了很大入口資源,以及現在逐漸白熱化的SNS開始搶佔這個資源,手持設備上app入口等,知乎能不能搶佔這個資源?

定位問題

用戶(大部分)永遠需要的是答案和一個結果,知乎貌似提供的不是一個垂直化的信息場景,而是一個具有思考痕迹的產品(個人理解),對喜歡思考的人來說是一個禮物。不知道運營團隊對知乎是如何定位的?

技術問題

互聯網的本質還是信息的交互。如今面臨一個信息雜訊過大的一個階段。知乎從技術層面如何做好信息降噪?


知乎最大的硬傷是它處於一個矛盾之中。一方面它是深度問答社區,必須保持內容質量,要保持內容質量就不能降低用戶門檻;另一個方面一個網站要發展壯大要贏利,必須吸引更多的用戶,更多的用戶進來,很可能降低內容質量,導致自己失去吸引力。我剛用知乎時知乎上線還不久,需要申請或者邀請才能進來,那時感覺知乎每個問題每個回答都不錯,很多大牛也很活躍,後來知乎開放註冊了,我發現很多問題和回答很水,知乎對我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我發現很多大牛漸漸不活躍了。


導航不清晰。


人少時,大家知道保護環境(主動去贊同、反對、感謝、沒有幫助),所以現在信息很有質量。人多了會怎樣?破窗效應來了怎麼辦?就算你有心保護環境,可是力不從心,最後你也開始扔垃圾了。

補充:知乎不是單純的問答平台,也不是通常的話題社區,知乎的內容更多的是話題發散討論。我相信同樣一個帖子,放在天涯和放在直呼,效果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樓主要掌聲,樓下一大堆「頂」,後者是樓主拋磚引玉,樓下是有質量的討論。

知乎是無法看到提問者的,這點我看很有深意。


知乎只能帶你裝逼不能帶你飛


硬傷是知乎其實是一個相當不民主的網站,某些回答者具有強烈的優越感,自我感覺過於良好,導致特別小眾。小眾首先就沒法盈利。一個網站存在,首先就要賺錢,因為網站的運營和維護,那都得花錢,不賺錢你還玩個屁啊。還有就是知乎沒有一種民主精神,雖然人增多了,知乎玩的是另外一種「種族歧視」,就是懂的鄙視不懂的。這種環境相當不好。這哪裡是學知識的環境?感覺最後用戶的流失是肯定的了。知乎如果不改變,只能淪為少部分人自娛自樂的樂園。賺錢是甭想了。

————————————————————————————————————————

以上純為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順便加一點,這傻逼網站竟然不能註銷!!!


人工干預過於強勢。。。


信息分類過於模糊,領域還可以再細分一下


硬傷:用戶鏈接在哪裡?用戶價值體系?

軟傷:有價值的問答和無價值的問答有何明顯區別?有淪為微博的趨勢,話題多於問題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