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兩次鴉片戰爭後開始向西方學習?只是因為「打不過」,意識到軍事力量差距太大嗎?
先問是不是,光大明當廷杖斃官員那套,你以為哪裡學的?
其實文化的更替,大多是自下而上的。
很多人認為學習西方是我們上進的表現,是我們反思自己文化,揚棄的舉動。其實並不是,這是過分解讀。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掌握文化的精英學習了西方文化,並且最終他們人數達到一定程度,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政治領域。
其實滿清後期跟西方學習,類似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
說到獨尊儒術,就免不了替代孔子。談到孔子,就要問一個問題:中國人為什麼推崇孔子?
很簡單,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數幾個憑一己之力改變整個社會文化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從孔子把本屬於貴族的文化,傳播到下層開始,文明的種子就被種下了。雖然在當時以致於很長時間內儒教都沒有取得統治性地位,但架不住人多。到了漢武帝時期,儒教門徒遍布朝野,這時候獨尊儒術並非是漢武帝的選擇,而是大勢所趨,歷史的必然。
同樣的事,在西方有耶穌、在滿清時期有曾國藩。
曾國藩作為當時有巔峰滿清實力的權貴,他選擇了非暴力的方式推翻滿清。為什麼不用武力?因為曾國藩知道,僅僅改朝換代解決不了問題。民智未開,大家只是上行下效,有樣學樣,新的朝代可能會更爛。於是他推薦青年才俊求學、留洋,最終導致雖然不是曾國藩直接顛覆滿清,滿清卻因其而亡。
可以說曾國藩和孔子當年的做法類似。區別在於曾國藩境界不夠,他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路,他只能讓後人自己去探尋。
學習西方並非是歷史大勢,也並不是唯一選擇,只是一股潮流而已。畢竟蕭規曹隨只會埋沒在典故間,標新立異才能千古流傳。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①攻城利器回回砲是跟誰學的?②郭守敬歷是跟誰學的?③鄭和大寶船是跟誰學的?還有很多…縱觀中華3000年,最偉大的還不是發明創造。而是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拿來主義。終成就長青之民族生命力!黑漢族還真是無處不在,呵呵,除了元清兩朝,哪有漢人政權多次被少數民族打敗?
著名歷史學家蔣廷黻《中國近代史》中這樣認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之後,清國將失敗原因歸為朝中出了奸臣,而不是武器的落後。
直觀的體現就是槍比我好,炮比我強,我打不過只是因為武器,殊不知制度上的差異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發現「西方」的理論體系頗有價值,值得學。
「學習「與打贏打輸沒關係,只與上進心有關係。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還能是因為被這仨打了?
另一個方向,難道打贏了對手,就不需要分析對手的可取之處,向之學習么?
是的,就是因為打不過。
但是洋務運動和明朝向傳教士學習造炮、大清聘用傳教士修曆法一樣,除了軍、工、技外,上層並沒有意識到文明或者社會制度之類的差距。注意,我說的是上層,以及主流士大夫。真正讓中國人驚醒的是甲午戰爭,而真正讓中國人清醒的是巴黎和會。前者讓人們意識到僅僅靠軍工沒用,還要有政治制度的改良;後者讓人們意識到西方列強指望不上,只能自己發憤圖強。這兩個時間點分別對應百日維新和新文化運動,與前面的洋務運動一起,是中國近代三部曲:軍事工業——政治社會——思想文化至於古代打不過游牧民族,要麼主要是因為自己太爛,比如宋;要麼不但爛還特別倒霉,比如明。題主覺得之前的學習跟洋務運動不一樣,並非是上層意識到了其他差距,只是之前實在差距不算大,所以那些學習外族填補差距的行為沒什麼存在感罷了。先佔個坑,有空來貼資料。不是大清不能 是不敢
1840年你敢搞水師火車海運信不信被漕幫幾百萬人手撕?
正是因為太平天國導致漕運和漕幫完蛋了 清朝才能開始搞洋務運動
你一個人干十個人的活就意味著有九個人要失業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人差點被打死 這還是英國
你覺得如果清朝敢對蒸汽機點個頭會怎麼樣?
中國並非自兩次鴉片戰爭後才開始學習西方的,早在明朝中期最開始和西方接觸時就已經向後者學習了。
中原被游牧民族打,很大程度是用無碼去磕有碼,嗯……說錯了,是步兵磕騎兵,機動力不行,農耕民族,馬的用處不大,自然不如游牧民族了。漢朝的時候,朝廷好像是半強制半鼓勵養馬,後來干跑了匈奴。後來基本都是這個問題,所以這個不是學不學的問題,是一個經濟問題。
一套思想政治體系 踐行了幾百年 一直沒起色,要我也想換
胡服騎射呢?紅衣大炮呢?以及馬鈴薯,葡萄,西紅柿的種植術呢?
我怎麼沒看懂到底問題是啥……
之前被蒙古和女真滅掉之後,元和清自己統治了啊,輪不到說學不學推薦閱讀:
※為什麼張宗昌做了不少壞事,現在看起來卻沒那麼讓人發恨?
※他考不上秀才,倒成科技總設計師,大清未亡就發了第一篇《Nature》
※近代史上,為什麼總說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進行不切實際的指導?
※中共創建初期職業革命家策劃活動以及起義的經費是從哪裡來的?
※托洛茨基派在抗戰中的作用應如何評價?總體來看是積極還是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