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劉邦在韓信死後「且喜且憐之」?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


謝大神邀。

這是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經典案例。劉邦「且喜且憐」正好映射出身處君臣權力博弈中的「不得不為之」的心態。

在古代,位處權力金字塔頂端的皇帝本身就是一高危職業。時時得注意平衡各方權力,以防下臣謀反。王臣之間本身就是危險的博弈關係。一旦任何人功高震主,必然產生君臣猜疑,君臣之間非合作性博弈的機制必定會開啟。任何騎牆的狀態都不可能持續。

這一關係從蒯通苦勸韓信自立為王的話中即可看出。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且「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實際上,功重位卑的韓信已經沒有太多退路。但是,韓信始終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認為「功勛卓著」,劉邦不會削奪自己的軍權。可見,韓信還在以「人與人的關係」來看待自己的處境。很多時候,高處不勝寒,政治體制在轉型期及草創期的形勢最為微妙。在這一體制結構中的個人,一言一行都如履薄冰,個體身上的弱點會被無限放大,最後或成為致命傷。個人越發成為整個政治機構的一個交點,著眼點更應該從整個格局入手。如果視野還是局限在個人,看不清大局勢,結果只能成為棋盤上犧牲的一顆棋子。不是漢高祖劉邦的殘忍,而是時局在此,不得不做。

為了政權的穩定,君王為了保存自身,不可避免得「清君側」。這時,作為人臣必須做出選擇。重臣往往只有三種結局:

  • 要麼謹言慎行、解甲歸田,從此田園山居;

  • 要麼了卻自己的慾望,收起尾巴做人;

  • 要麼便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終了,范蠡、文種、岳飛、袁崇煥,無一例外

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擁有善終的重臣之一,是唐朝名將「歷事玄、肅、代、德四帝」的郭子儀。然而,歷史學家柏楊對他評價不高,卻道出其生存之道:「大多數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最後往往都是被逐、被囚、被殺、被屠,或在死後禍延子孫。只郭子儀是極少數的例外……郭子儀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猜忌懷疑、讒言陷害,採取的就是哈伊那式策略,把自己的咽喉、小腹,毫無保留的呈現在皇帝、宦官,和權臣等鯊魚群之前,乞靈於對方相信他的忠心──不但絕不反擊,而且毫無怨言,更重要的是乞靈於他的運氣,使鯊魚群相信他確實於己無害!」頂多算「一個官場文化中最成功的政客,用矮化自己,去明哲保身,隨時準備作踐自己」。而且還憑「運氣」。

歷史不會因為任何人而等待。沒過多久,劉邦便奪了韓信兵權,降為楚王。此後,又改封為淮陰侯。然而,被削去兵權的項羽「居常鞅鞅」,悶悶不樂,又不能下決心揮兵而起。時間一久,韓信依舊收斂不住,允許樊噲以君臣相待,行跪拜禮;在和劉邦交談中,又自稱:臣帶兵,多多益善。終被呂后與蕭何聯手處死,並殺三族。除掉重臣,即使不由君主自己動手,身邊總會有人替他處理。所以,史書上這一類事件都是以佞臣誣陷的模式展開,實際上佞臣與君王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利益共謀而已。

「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韓信的悲劇在個人,更在形勢。蒯通的話早已清楚論述:

「夫聽者事之候也,計者事之機也,聽過計失而能久安者,鮮矣。聽不失一二者,不可亂以言;計不失本末者,不可紛以辭。夫隨廝養之役者,失萬乘之權;守儋石之祿者,闕卿相之位。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豪氂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智誠知之,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故曰『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也』。此言貴能行之。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查百度翻譯:

「能夠聽取別人的善意,就能預見事情發展變化的徵兆,能反覆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關鍵。聽取意見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決策失誤而能夠長治久安的人,實在少有。聽取意見很少判斷失誤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語去惑亂他;計謀籌劃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語去擾亂他。甘願做劈柴喂馬差事的人,就會失掉爭取萬乘之國權柄的機會;安心微薄俸祿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辦事堅決是聰明人果斷的表現,猶豫不決是辦事情的禍害。專在細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會丟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斷是非的智慧,決定後又不敢冒然行動,這是所有事情的禍根。所以俗話說:「猛虎猶豫不能決斷,不如黃蜂、蠍子用毒刺去螫;駿馬徘徊不前,不如劣馬安然慢步;勇士孟賁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決心實幹,以求達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閉上嘴巴不講話,不如聾啞人藉助打手勢起作用』。這些俗語都說明付諸行動是最可寶貴的。所有的事業都難以成功而容易失敗,時機難以抓住而容易失掉。」

時代不同了,但是潛在的規則還是存在,只是換了一套玩法。國民黨敗退台灣之後,蔣治台期間,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收權。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刺激到領導人脆弱的神經。孫立人便是一例。因為與美國方面的親密關係,遭蔣猜忌,牽扯進莫須有的「兵變案」,被囚禁33年。這樣的政治制度下,和君臣個人無關,和遊戲規則有關,想想也是挺感慨的。


喜——隱患剷除,憐——惜人才


感謝邀請。

韓信個人能力突出,且對劉邦及朝廷有怨恨之意。呂后殺之解決了後患,劉邦因此高興。

畢竟是打天下的有功之臣,且劉邦一向都很認可韓信的才能。聽到韓信死了的消息,也難免會可憐他或者起了憐才之意。

而且自始至終劉邦解決異姓諸侯王功臣問題時,很少使用流血手段。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彭越被貶為庶人。劉邦當然知道不殺會留後患,所以之後呂后直接或間接殺韓信彭越時,他都選擇了默許。


因為愛情


既害怕他的軍事才能 又欣賞他的軍事才能


前邊的回答已經很完善了,我只補充一下:

大家還記得在楚漢相爭的時候么,當時劉邦在項羽面前是劣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韓信這支生力軍,當時韓信和劉備隔著挺遠,而且我個人也覺得或許韓信存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心思,畢竟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雖然劉備說自己是赤帝子,但韓信跟了劉邦這麼久應該不會相信什麼天命所歸。因此當劉備派人讓韓信趕緊過來幫忙,卻沒想到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漢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為守。」乃遣張良操印綬立韓信為齊王。《史記·高祖本紀》。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等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征其兵擊楚。《史記·淮陰侯列傳》,可見雙方的不滿是早已有之了。

不過韓信在當齊王之前,還曾被劉邦奪權,當時韓信天高皇帝遠,而且新收了謀士廣武君,意氣風發,有點想要自立為王了,不過劉邦也早早盯上了韓信的軍權。六月,漢王出成皋,東渡河,獨與滕公俱,從張耳軍修武。至,宿傳舍。晨自稱漢使,馳入趙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卧內上奪其印符,以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史記·淮陰侯列傳》

不過從之後的記載來看,韓信優柔寡斷,難成大事,對劉邦始終有著一種心理陰影。對於這樣的手下,劉邦且喜且憐之也是正常的吧。


這個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終於死了。不能再危協我的皇權了。但是畢竟之前一起砍過人,一起擼過串,一起撩過妹。大家也算好基友。所以且喜且憐之……


推薦閱讀:

今天,空和白依舊沒有用任何軍隊來征服世界
為什麼人們嘲諷祖國,謾罵同胞,還能一副大義凜然,挺身而出的作態?

TAG:歷史 | 政治 | 文化 | 歷史人物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