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什麼不發展工業?
就因為美國能生產盤尼西林,中國就沒必要製造?
閻錫山還知道發展一些工業呢!國民黨政府中央真沒發展什麼工業。倒是辦了幾個銀行。就是因為蔣介石不喜歡造東西嗎?
條件雖然不 好,也總比閻錫山厲害吧?
國民無法發展重工業或者說實業的根本原因
在清末有識之士就大力呼籲發展實業,實現實業救亡,然而即使是推翻了滿清後的民國依然無法發展重工業(或者說是實業)。有人說這是民國政府官員沒有意識到實業的重要性,其實不然,至少行伍出生的蔣介石應該知道武器裝備和後期輜重採用國產的總比進口的可靠和便宜。至於民國為何無法發展重工業(或者說工業實業),而為何同時代的蘇聯僅僅3個五年計劃就能實現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呢,而且是世界第二生產力工業國。個人感覺有以下幾個原因:
1,辛亥革命不是徹底的革命
由於革命軍的成分非常複雜,什麼人都有,並且孫中山不是一個良好的指揮者(雖然中山先生一直為推翻愚昧且殖民色彩濃重的滿清從而建立共和與平等民主的國家而努力奮鬥,但其能力確實差),否則也不會多次倉促起義多次被鎮壓,而每次起義都犧牲不少堅定的革命者。而經濟上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大多是買辦資本家,他們其實已經看到滿清的孱弱和遲早會滅亡,所以他們僅僅不過是投資而已。按照誰的實力大,推翻滿清出力多,誰就得得利益多原則。
辛亥革命最後自然是袁世凱的北洋集團得利最多,而那些出資投資革命的買辦資本家,如果袁世凱給他們利益,他們自然拋棄孫中山和革命黨,而袁世凱不給他們利益他們自然要反對了。其實袁世凱倒是一個做實業的人,也知道實業的重要性,但是最後由於種種原因居然稱帝了,舉國自然討伐之。袁世凱死後北洋限於內鬥而南方也是革命黨和各個軍閥在多次爭鬥,這樣事實上四分五裂的狀態下,自然無法發展實業尤其是重工業,要知道那可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2,並非蔣介石不想發展實業而是他所處的位置即以及當時中國的情況無法發展實業
到了後來大革命後,蔣介石至少名義上統一中國,而且至少是直接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南方大部分地區(出了西南),而蔣介石控制的這些區域都是國家相對發達的地區和主要稅收來源地。按照道理,應該能集中發展實業了。而且此時正值西方發生經濟危機,完全可以大量引進機器設備來發展實業尤其是關係國家安全的重工業。也不能說蔣介石沒有看到重工業的重要性,事實上蔣介石也想發展重工業,從他統一步槍為中正式而且在原有兵工廠基礎上擴建並製造大炮(雖然都是小口徑炮)就可以看出來,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蔣介石也是想發展重工業的。
然而,蔣介石的地位決定了他無法發展重工業,蔣介石是靠著東南尤其是江浙一帶的買辦資本家的支持上台的,買辦資本家是靠什麼獲取利益的,既然是買辦自然是靠著洋人的產品進入中國而獲利的,如果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了,洋人的產品進入中國自然受到影響,從而自然會影響到買本階級的利益。那麼買辦資本家自然全力反對了,他們就會說自己製作不如買來的更快更直接,然後又說自己製造的產品質量不放心技術不成熟等,總之只要這些人在台上就會全力反對發展重工業(其實現在的一些買辦也是鼓出中國不要製造大飛機等高技術產業,不過是做的更加隱蔽些而已)。
而蔣介石自然無法全力反對自己的這些靠山,所以這就決定了蔣介石即使有心發展重工業和實業也無法發展。而蘇聯是推翻了沙俄的特權階級,所以發展實業自然不會有什麼障礙,而且蘇聯受到了西方的包圍,自然只能靠自己了,所以必然看重重工業和集中發展重工業,而西方的經濟危機給了蘇聯非常大的機會,蘇聯就用大量糧食(其實當時蘇聯也在鬧饑荒)和初級礦產來換取西方的技術和工業設備。
而後來新中國的毛澤東看到了買辦資本家的危害,毛一生都在壓制和打壓買辦資本家和買辦主義經濟及買辦思想。新中國也是消滅了這些阻礙實業發展的買辦資本家從而有了發展實業的基礎,所以新中國也能在短期內建立健全工業體系,儘管技術非常落後,但總比沒有強,至少外敵來了會生產飛機和大炮的重型火力。而民國所謂的黃金十年(1927—1937)發展的都是虛擬經濟和麵粉等低技術輕工業,所以抗日戰爭一爆發只能靠著人命來填補。
蔣介石無法發展實業及重工業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滿清200多年愚民政策和大量割地賠款導致國家極度虛弱的結果。沙俄雖然是封建制國家而也很孱弱,但是開化,至少沙俄給蘇聯留下了一批技術人才和科技人員,而滿清呢?滿清給民國留下除了和列強之間的賠款餘額就是租界海關落在洋人手裡。發展實業需要國家的支持,尤其是關稅支持,結果呢?關稅在洋人手裡,就這樣了,現在一些無恥的歷史學家還在所清朝如何偉大,真是無恥之極。
發展實業同樣需要人才,技術科學人才,滿清呢?200多年的愚民政策,奴才文化盛行下怎麼可能會有科技人才呢?所以根本就沒法發展實業。所以民國政府雖然也鼓勵發展教育,但是民國的大學生大部分是學文科和歷史之類的,工科理科的非常少,因為工科理科畢業後沒地方去,只能是少數極端優秀的人去美國繼續深造和在美國進行科研工作——錢學森等兩彈一星的元勛很多是民國畢業的理科工科生然後去了美國深造和從事科研。而後來新中國在短期內能建立系統工業體系,其實也是這些元勛們做出來巨大貢獻。
這是我從知乎里收集的經典文章,一定要看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78814/answer/7599132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67886/answer/9288805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784950/answer/11773106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71573/answer/8669105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302507/answer/13729843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19838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50797/answer/13849403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1866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84698
沒錢。
後來好不容易有了錢,開始買工廠建設,結果只到位了不到10%戰爭就爆發了。於是供貨商不僅不賣,反倒扣留了之前買的,還沒運到的所有東西PS:國民政府收入
27年1億5000萬 軍費佔87% 債務支出1%28年4億1200萬 軍費佔50% 債務支出29%29年5億3900萬 軍費佔45% 債務支出29%30年7億1440萬 軍費佔43% 債務支出33%31年6億8300萬 軍費佔44% 債務支出34%32年6億4480萬 軍費佔50% 債務支出26%33年7億6910萬 軍費佔48% 債務支出26%34年12億0360萬 軍費佔32% 債務支出38%35年13億3690萬 軍費佔27% 債務支出26%36年18億9400萬 軍費佔30% 債務支出44%請自行了解「買辦」這個詞的含義,蔣的做法是符合他的階級的利益的,但這個利益嚴重違背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然為什麼會有國民黨反動派這個詞?
宋子文曾想開發海南島 意在當地舉辦實業
1936年12月, 時任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常委的宋子文和時任廣東省財政廳廳長的宋子良到海南視察,是帶著開發海南島推動故鄉發展的宏願而來的。宋家兄弟的海南之行,當時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反響,引起了各界對海南開發的廣泛關注,相應的開發計劃和措施隨之都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可惜的是,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海南的開發建設事業在炮火聲中不得不中止。1947年3月,宋子文辭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一職,改任廣東省政府主席。開發時受廣東省管轄的海南島,又再次列入了宋子文的工作計劃中。對於抗戰勝利後海南島的經濟發展,宋子文有一個全盤的規劃,「經濟特區」、「發展要惠及海南本土居民」、「農業是資源開發重點」等想法貫穿其中。《海南島的經濟發展計劃》這份文件中提出,「海南島處在一個很特殊的區域,在國家提供支持下,由海南島自己制定計劃及發展自由企業。將海南島建設成一個民主模範島,在這片海島上,每一寸土地都會被海南島計劃委員會利用。原始森林、荒山、窪地、河流、溪水都會被納入這項宏偉的模範事業中———再造海南島成為『太平洋的天堂』。」同時,文件還提出,「在制定計劃改善海南島整體人口的經濟狀況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一個現狀:有250萬的中國大陸移民和20萬的原住民居住在海南島上,經濟發展計劃必須惠及海南島的原住民和中國大陸移民。」除了制定整體的經濟發展計劃和實施各項產業發展計劃以外,宋子文還為積極開發海南島廣攬人才。「密遵屬物色主持開發海南島人才,查林繼庸君原在經濟部繼任新疆建設廳長,現任廣州區經濟部特派員。能力、操守均屬上乘,辦事有魄力,惟就會稍粗耳!……」從這封下屬發給宋子文的電訊中,可見其求賢的用心。
小日本欺負人!小六子不聽話!閻老西一毛不拔!龍雲擁兵自重!李宗仁離心離德!蘇聯不轉讓技術!德援還得賣鎢砂!美援來的太晚!國學大師不懂技術!*匪到處作亂!
寫日記還要抽空,哪有時間搞著勞什子?
搞工業需要資金 技術 人才和穩定的環境……民國好像都木有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