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進城務工者來說,「進城」是否真的讓他們生活的更好?

近些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大量的農民進城務工,使得勞動力資源從效率低的部門轉向了效率更高的部門。

然而,經濟發展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是的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

對於這些進城務工者來說,留在城市,是不是真的比生活在農村更好呢?

城市化是否真的提高了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

------------------

從一本書裡面看到,城市化更有助於貧困者獲得乾淨的水源,改善營養水平等等。但是,現實中城市的消費水平也很高啊,還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這兩者衝突嗎?城市化對進城務工人員,或者對整個社會脫貧有意義嗎?希望經濟學社會學專業人士,志願者,有這方面體會的人都能來答一答。


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

如果單純地從收入水平來看,進城務工顯然會極大地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在農村地區、以種植業為生的農民家庭,如果種糧食的話,每年的收入是很低的。讓我們來簡單地算一筆賬:假如我家有五口人、十畝地(哇,這麼多地,相當於舊社會的地主家庭了),全種小麥(簡單,方便計算),樂觀估計畝產一千斤,每斤2.4元,那麼我全家一年的收入就是兩萬四千元,人均年收入不到五千。而且不要忘記,種地可不是把種子撒進土裡澆點兒水等著收穫這麼簡單,還需要刨掉種子化肥、農機農具(種這麼多地肯定不能只靠人力,家裡至少要有台拖拉機或兩三頭牛)等各種生產成本,還要面臨可能存在的水旱蟲等各種自然災害的風險。所以說,只要感同身受地想一想,或親臨農村生活兩年,便會透徹地理解什麼叫「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所以,廣大農村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為了扛起家庭的重擔,是一定要放下鋤頭、背起包袱進城打工的。

近年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農民工維權意識的加強、社會對農民工群體的關懷、勞資關係的改善等諸多因素,農民工的日子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了:雖然他們仍然干著最辛苦的體力勞動、穿著最破舊的勞動服,但他們的薪酬水平有了很明顯的提升。農民工進城打工之後可以給家裡寄回紅紅綠綠的鈔票,這些鈔票會變成媳婦過年時穿上的新衣服、孩子們上學用的本子和鉛筆、老人們需要的藥品等急缺物資。

還有一點是,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農民工的工作模式正在日漸由「出賣體力」朝向「出賣勞動力」轉變,「扛大個兒」、「搬磚頭」的身影越來越少,更多的農民工在「和水泥」、「焊鋼筋」、「刮大白」,農民工不再只從事簡單體力勞動,而更多地涉足基礎服務業(比如洗盤子、掃大街、送快遞),甚至很多農民工接受了中級或高級職業培訓,實現了「階級屬性的轉變(由農民轉變為工人)」,總而言之,農民工是在不斷建設社會、並跟著社會一起進步的。

然而,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不僅讓農民生活得很辛苦,同樣讓農民工也生活得很委屈。他們為城市的生活貢獻農產品、為城市的發展和居民的享受貢獻勞動力,自身缺始終背負著「農村戶口」的包袱,在受到一些人的歧視的同時,更受到來自體制本身的不友善。農民工及其家屬能享受到的社會公共服務(醫療、低保、教育等)是極其有限的(過去幾乎是空白,現在正在改善,但還遠遠不夠),萬惡的戶籍制度幾乎和「種姓制度」一樣,將農民劃為「二等公民」,這顯然極大地破壞了社會的公平,不利於社會經濟的長久發展。

城市是光鮮亮麗的,但在城市陰暗的角落裡有難以發現甚至難以想像的……骯髒、混亂(請注意,這並不含有任何主觀傾向或情感色彩),就在我所處的北京,就有令人咋舌的「貧民窟」、「棚戶區」,而不遠處就是車水馬龍的四環路、現代感極強的辦公樓和燈火輝煌的商場。這些「城中村」里遍布引車賣漿者:早晨是油條豆漿、煎餅果子;白天是蔬菜水果,晚上又變成了風味小吃,狹窄的街道被流動小攤擠占,嘈雜、擁擠又骯髒,空氣中瀰漫著衰朽的氣味,路面滿是油污和垃圾,足以令任何一個初到北京的人驚嘆。


剛在華爾街見聞上看到一篇文章,農民工:正在成長的消費巨人。

關鍵句:2011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的月均工資收入2049元,比2010年增長21.2%,預計到2015年,農民工的實際工資將會達到4898元,2020年、2030年分別達到9601元和13442元;同時福利待遇也在不斷上升。

農民工:正在成長的消費巨人

本文作者為華創證券分析師牛播坤,余芽芳,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華創宏觀」。

華創證券分析師牛播坤,余芽芳在最新的消費系列報告中指出,隨著規模和收入的不斷增長,農民工群體正在成長為一股不容忽視的消費力量。2015年,農民工消費的市場規模將達到GDP的11%。

他們在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傾向於更多儲蓄,以應對結婚、教育、養老等重大事件,是典型的生命周期消費行為;他們「城市賺錢,在老家花」;他們購買的消費品「實用」,但也不乏攀比心,會覺得掏出大電話「比較有面子」。

未來的5-10年間內,隨著內陸地區工作機會的增加以及政策的支持,他們將會集中流向重慶、武漢、鄭州、瀋陽、西安和成都等六大城市。

以下為華創證券報告的摘要,華爾街見聞整理。

一、農民工資產「量X價」在持續增加

(一)整體數量持續增加,將在2015年增速達到峰值。外來務工農民工數量規模在2003年以來持續增長,2011年規模已至1.58億。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年均負增長在2016年後出現,外出農民工增速開始放緩,預計在2015年達到(1.66億)。

(二)工資收入不斷攀升。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做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呈現出諸多鮮明的特性,使得這一個群體具有不可替代性,使得其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議價能力上升,在要素市場中的相對比價能力提高:(1)人力資本: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干中學」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尤其在製造業、服務業和零售業上構成其他勞動力的進入壁壘;(2)就業區域:自主性更強。不再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鄉外縣內和縣外省內的就業佔比在增加;(3)就業行業:代際變遷,由建築業向製造業和服務業過渡;(4)勞動力供給彈性: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小。

所有的這些農民工勞動力要素資產的特性都決定了這個群體的不可替代性,使得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增強,有利博弈結果的貨幣表現就是農民工資產要素價格的上升,也即工資收入的不斷攀升。

(三)不可替代性造就其收入逐年提高是一連串事件。這裡的收入是廣義的收入, 除了基本的工資性收入之外,還有各項非貨幣化的福利待遇。由於農民工勞動力的不可替代性,以及該項要素本身的稀缺性,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機會成本加大,導致了要素資產的價格近年的快速上漲,近兩年的工資收入增速保持在15%以上,遠高於GDP的平均增速,2011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的月均工資收入2049元,比2010年增長21.2%,預計到2015年,農民工的實際工資將會達到4898元,2020年、2030年分別達到9601元和13442元;同時福利待遇也在不斷上升。

二、農民工消費市場有多大?

(一)醫療、養老是農民工生活最大的憂慮。農民工憂慮自身的事業,也擔心孩子的教育和養老、醫療問題,這些都是宏觀體制的映射。42%的農民工沒有任何的養老保險。

不過,現實教育和醫療、養老領域的「難」、「貴」問題,此兩種改變命運和生活質量的體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截至2010年,超過8.4億農村居民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超過96%,研究顯示,新農合使得非醫療支出類的家庭消費增加了約5.6個百分點。同時,新農保將在2020年全面覆蓋農村居民,戶籍等相關政策也在逐步改善。

(二)農民工是典型的生命周期消費行為。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則認為,人們會在相當長期的跨度內計劃自己的消費開支,以便於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平滑自己一生的消費。農民工消費模式為「高收入、高儲蓄率」,是典型的生命周期消費行為。

30歲以上的農民工收入是最高的,69%以上的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而20歲以下的年輕人的月收入84%都在2000元以下,但是儲蓄率呈現一個倒置的現象。這裡的解釋為,尤其對於未婚的年輕人,有53%的人擔憂自己的事業以及工作的穩定、收入來源的可持續性,再加上社會保障的不健全,就使得他們在收入高的時候有更高的儲蓄傾向,以備子女的教育支出、父母的養老支出、可能的大型醫療支出等等,為所有的未來不確定性儲蓄。

(三)消費市場2015年佔比GDP至少達7.2%。基於邊際消費預測2015年外出農民工消費市場規模達到GDP的7.2%,基於存量財富的消費行為的市場規模更是達到GDP的11%。

三、消費市場的機會

(一)基於歷史對比

2011年外出農民工家庭的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當於2005年城鎮居民。農民工未來五年在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和交通通信三方面的支出佔比將會增加。假使未來五年外出務工農民工複製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結構,那麼到2016年,消費支出的格局將會發生一些變化。其中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和交通通信三方面的支出佔比將會增加。食品性支出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佔比最大的支出。

(二)基於實際調研

1、縱向市場:已婚未婚群體的消費結構存在差異,但是將以已婚群體為主體

婚前農民工消費市場的機會在衣服、鞋帽和餐飲以及培訓。婚後農民工消費市場在餐飲、衣服鞋帽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隨著15-24歲年輕人佔比的下降,同時婚後消費傾向的略微增加,預期從農民工消費中受益的行業將會是餐飲、衣服鞋帽和文體。

耐用品市場方面,年輕一代更期待購買智能手機及電腦等電子產品,而已婚家庭對家用汽車和空調機的支付意願更大。同時,農民工購買的消費品「實用」是首要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加註重自己的品牌以及「從眾」,無論是服裝還是耐用品消費。

2、空間市場:主體消費市場在老家

「城市掙錢,在老家花」是中國農民工特有的特點。而且隨著年齡的漸長,75%的30歲以上農民工在未來3-5年會選擇回到自己的老家。消費總是緊隨人流,同時農民工的特殊品質使得更多的消費發生在鄉外縣內和縣外省內。

四、未來的機會在內陸地區

我們認為,在未來的5-10年間內,隨著內陸地區工作機會的增加以及政策的支持,他們將會集中流向重慶、武漢、鄭州、瀋陽、西安和成都等六大城市。

東部地區以及一線城市的高薪酬的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首先是近兩年外出農民工的收入增幅中中、西部地區高於東部地區,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收入差距在縮小。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其中東部地區2053元,增長21%,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1006元,增長22.9%,而西部地區1990元,增長21.1%,從絕對數額上來看,最大的差距也未超過200元,同時中西部地區的增速是快於東部地區的。其次,不同城鎮級別之間的差距也呈現出與區域類似的特徵,即收入差距在縮小。

農民工內遷已初露端倪。製造業企業內遷以尋求更加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等等因素的影響下,農民工已經出現了向內陸地區「迴流」的趨勢。2011年,在所有外出務工的人數當中,在重慶市區域內務工人數比例首次超過了去省外的比例。作為流動人口的大城市深圳,在2011年非戶籍人口778.85萬,比2010年減少了6萬人,是深圳特區建市30年來,首次出現非戶籍人口下

農民工流向經濟發達且有較大發展空間的城市,重慶、武漢、鄭州、瀋陽、西安和成都等將是下一個農民工遷入城市。如果我們的分析結論是正確的,也即農民工的流向總是遵循經濟發展的軌跡,那麼從2010年人均GDP上來看,陝西、黑龍江、重慶、河北、吉林的人均GDP也已經超過了25000元,僅次於浙江、江蘇、遼寧等有20年開放積累的良好省市,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


就像如今洛杉磯的華人三代四代一樣,當年他們爺爺被出國務工,換來後代的起跑線不斷推前。

我相信這些所謂務工人員子女即使他們起點低,但通過一代代的努力終會成為金字塔頂的你我他。


推薦看一下這個紀錄片,日本NHK拍的中國農村少女和豐田的10年。網易公開課

因為不是國內的媒體,相對而言更加客觀公正一些。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河南農村的一個女孩,閆建麗。片子開頭說,2001的時候,他們一家6口人,月收入只有1400日元(大概人民幣100多),2008年的時候,她在中山工廠里打工的收入是4.5萬日元(差不多2500RMB),而且她和老公在中山市買了114平米的房子喲。可見進城務工確實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

以前我也覺得如今的中國社會對農村人極大不公,一直在剝削壓榨,但如果不帶有色眼鏡去看的話,他們進城打工後確實生活是變好了。

年輕的大學生們總覺得社會虧待了他們,讓他們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讓他們整天重複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其實是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慾望。而慾望這東西是沒有止境的。


推薦閱讀:

如果給各省進行一個【綜合省力排名】,你會怎麼排?
我國區域經濟的最新研究動態?
如何理解「北京中關村超越矽谷成世界第一大科技城市」的榜單?
中國安土重遷的思想對中國城市化有影響嗎?

TAG:社會學 | 公益組織 | 區域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