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室與中國茶室在功能與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中國只有茶館店,中國沒有茶室。非但中國沒有,其他文化也沒有。日本茶室是一個巨大的odd,它孤零零地存在於宇宙之間。所以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它的一切都構成差別。


中國茶室和日本茶室的區別,更多的是所代表的對茶的態度的區別。

日本最重要的茶道大家,唯有千利休醬。

這四個字可以很說明問題:和敬清寂。

無論是茶室設計,還是對應的枯山水,茶道。都是他們精神世界的一種具象。

而這種精神世界,建議參考兩本書。菊與刀、枕草子。

茶是中國傳向日本的,最初是統治階級的玩物,隨著經濟發展,逐漸深入民間。

這個過程中,日本人對於茶是尊敬的,甚至是膜拜的。因為茶,給了大家極大的精神寄託。

而中國的茶並沒有被提升到所謂精神境界。

茶始終是放在最後的,比如,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是個補充,是個媒介,是個紐帶。

這兩個問題解決之後,就可以來做對比了。

日本茶室,是純粹的用於茶道的場所。每一塊榻榻米的尺寸、擺放,茶桌的位置,室內的裝飾,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規定。所以茶道的傳承是完全遵從師父的教導,一模一樣的延續下來。進入茶室每一步的步幅、節奏、速度,要一模一樣。

而武士階級的茶,更是兩人對坐的劍拔弩張的鬥爭。

在喝茶的時候,靜默無語,這樣才能顯出足夠的態度。

所以,日本茶室的功能是為了喝茶,也只為了喝茶。

而中國茶室的設計,更多是以茶為主的空間功能設計。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道家、儒家、釋家的思想都對茶室設計有些影響。

這些茶室,在功能上以喝茶為主,當然,也可以寫字、讀書、彈琴、玩香,當然,也可以打遊戲,聊天扯犢子。

中國在對待茶室的態度上更加以人為本。

日本茶室在設計的思路上是有固定的框框的,遵從茶道。

而中國的茶室設計則更靈巧一些,對於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更注意一些,還會利用園林造景的方式來做一些引景入室等等。


日本:哪裡有茶室哪裡才有茶喝;

中國:哪裡有茶喝哪裡就是茶室。


日本茶室的出現是在日本的室町時代,在足利義政大將軍的支持下,村田珠光開始改造茶事活動,建立了四張榻榻米大小的茶室,稱之為草庵。結束了日本露天茶會,開闢了日本茶室。之後的武野紹鷗和千利休都是在草庵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中國的茶室,非常典型的專門用於茶事活動的空間應該出現在明代,那時我們喝茶的方式也由煮茶點茶改變為沖泡,這些可以在一些文物畫中找到答案。單獨出來的從事茶事的獨立空間首先出現在明代文徽明的《品茶圖》中,再以前的,基本上能看到是在亭子里喝茶,但應該不能算是專門的獨立的茶室。

在功能上,當然都是用來喝茶的空間。要是深挖的話,由於日本民族將茶道融入了茶事活動,從而,無論是煎茶道還是抹茶道,在茶以及茶周邊都相應有了一些形式上的要求。例如:傳統的日本茶道作為喝茶雙方從更衣開始到觀賞庭院,初座、茶食、前炭、後炭、濃茶、薄茶一系列的順序,不僅程序繁雜,對茶主人以及茶客都有一些禮儀的規範。在茶室的布置上,對花插和掛畫、茶爐擺放位置也都有要求。反而,茶之本的中國,在茶室上卻少有必須的要求。

日本是有茶道的,我們更多願意稱之為茶藝。同為喝茶,雙方所追求的東西不同。


日本茶道是以「茶禪一味」的佛教禪宗精神為出發點構築的,是宋朝點茶法與禪宗茶宴某種意義上的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縱向發展和延續;現在的所謂「中國茶道」純屬台灣人炒作的產物,大體由潮州功夫茶文化與日本茶道結合產生,非中國古代唐宋時期的「中國茶道」。

因此中國茶室在功能方面偏向於茶藝表演用途,實用性傾向重;日本茶室在功能方面偏向於禪修用途,也要明顯的大和民族文化特徵。


哈哈…這個是茶藝技師的考題呀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純正的日本人,為什麼熱愛漢文化,崇尚中國
有哪些過目不忘的日語單詞記憶法?
「如果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什麼」的出處?

TAG:日本文化 | | 建築 | 園林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