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喜達屋、希爾頓、凱悅、萬豪、洲際、四季等酒店集團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1,推薦的是W、瑞吉、安縵、瑜舍、四季、麗思卡爾頓、JW萬豪、半島、香格里拉(只包括國貿大)等等並透露自己是該品牌XX會員的、每年送XXXX里程的知友,已鑒定為紫色壕,應粉之,發私信:友否。

2,推薦的是洲際、威斯汀、萬豪、萬麗、香格里拉、喜來登、希爾頓、索菲特等等的知友,條件同上。已鑒定為藍色壕。出手大氣,成熟穩重。

3,推薦的是假日、萬怡、福朋喜來登、美爵等等的知友,條件同上。已鑒定為綠色,居家暖男,知性伴侶。

4,推薦的是宜必思(喂,別看不起老子呀,老子有法國血統的,哼~~)、如家、漢庭、7天等等的知友,條件同上。鑒定為白色,可能是苦逼出差黨,也可能是豆瓣約炮魔(布丁、桔子尤為多)

5,推薦的是青年旅舍的知友。鑒定為灰色,學生黨、驢友、偽文青,也有可能為·橙色壕,所謂大隱隱於市也。

6,推薦的是各大私人會所/俱樂部、吃飯人大會堂的知友,不用鑒定了,果斷橙色,逮到一隻算一隻,速發私信友之

我是認真的。


並不同意spg是最佳選擇

在美國而言,萬豪和希爾頓的酒店數量遠遠多於spg和洲際,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spg酒店價格都要偏高。

就產品線而言,希爾頓有華道夫-港麗-希爾頓-Doubletree-garden inn-embassy suite-homewood/home2 suites-hampton

萬豪也有ritz carlton-jw-renaissance-萬豪-courtyard-一系列suite 的產品線

只不過在國內 希爾頓與萬豪並沒有開很多旗下其他系列的酒店而已

spg的各個酒店特點這麼鮮明也有一個原因是很多牌子都是spg併購進來的。

就各自優勢而言,我覺得必須分國內/國外(美國)說

先說被lz遺忘的洲際

洲際在國內的一個大優勢就是便宜店多 而且ihg的活動特別多 所以積分刷的特別快

在國外而言,店不少,但是質量很差(holiday inn/crowne)

萬豪在國外是商旅不二選擇,原因就是店多,真的是太多太方便了,但缺點是,所有的萬豪住起來都差不多

在國內感覺優勢並不那麼明顯,而且開的幾家都還挺貴的

希爾頓是在美國店第二多的,而且選擇很多,質量也很好,缺點是同質化(和萬豪很像)

在中國,和洲際一樣,積分容易刷,而且並不是很貴

spg在國外店不少,但絕對沒有萬豪希爾頓這麼多,而且美國的spg大部分也是喜來登/威斯汀/福朋,而這三家在美國同質化也挺厲害的,而其他系列的店很少,還貴。

spg在國內店就稍微多點而且差異化挺明顯的,而且也不是特別貴。

所以個人建議如果在國內為主的,spg+洲際

在國外的希爾頓/萬豪+spg


洲際皇家大使卡,希爾頓、凱悅鑽石卡,萬豪、喜達屋白金卡。(有圖有真相)

本文為個人經驗,禁止轉載。

文章有點長,如果你是家境富裕,時間寬裕的留學黨或學生黨,正規劃四處旅行,我建議你耐心看完全文,相信有幫助。以下,我將自己怎麼申請到五酒店頂級卡及各優勢都一一呈現。

洲際皇家大使最大的優惠mini bar(就是拉開冰箱,裡面的酒都免費啊啊啊啊)

啥你沒皇家大使?沒事,咱學生黨有時間啊。去某寶淘吧,RMB1800一張皇家大使邀請卡。(就是有卡的人可以免費邀請一位,但某寶就要錢的,聽說現在漲到4000了==)

有了邀請卡,你就瞬間變成皇家大使了。然後嘿嘿嘿睡一晚4000分,周末從星期四開始買一送一積分多哦。

好了,有了皇家大使卡,下面開始申請萬豪。

萬豪最大的魅力就是行政酒廊啊。

一個電話飆到美國總部:愛瑪,我有洲際皇家大使卡啊,但我今年在Xx,萬豪酒店多啊,我現在就要套房要行政酒廊。我要挑戰!!!

總部:OK!2個月你要住9次就給你白金卡。

然後你就爽了。拿到白金卡你9次積分有幾個免房了。

希爾頓么5000分換酒店啦。

一樣畫葫蘆,開始挑戰希爾頓鑽石卡。2個月12晚,一次馬爾地夫游7千美金4倍積分Hhhh 。鑽石卡到手。

凱悅,品質高和穩定。卡享受四張套房券,訂房升級權。凱悅我是直接挑戰的2個月12晚鑽石卡。

喜達屋,給套房概率高,可以一次開三間算3個有效住宿。直接挑戰3個月18晚,白金到手。有開房禮,1美金4分。

--暫時想到這麼多


個人感覺不論是差旅(公司掏錢)還是旅遊(自己掏錢),喜達屋集團都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品線夠長,從低端的雅樂軒到高端的瑞吉,另類的W和日式的元素,還有中間的威斯汀、喜來登、福朋、艾美,基本上涵蓋了各個價位段的酒店選擇,而且覆蓋也很廣。

以上一大堆鋪墊,其實就是告訴你積分好賺而且好花,用公司派遣出差賺的積分拿去旅遊是這個世界上最無(kuai)賴(le)的事情了!


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說性價比這事:積分

和我一樣,絕大多數酒店達人都是靠公司的協議酒店成長的,公司有哪些協議就住哪些酒店,這個沒得說。絕大多數靠協議酒店成長起來的高級會員,在非出公差時,是不太會自掏腰包住瑞吉或者洲際,偶有例外也不成氣候。城市酒店,同一星級的,軟硬體不會有本質上的區別,或許你會對某一兩家酒店印象特別好,或對某一兩家酒店特別差,但這些都無傷大雅,積分或者免房才是擼羊毛的根本!

不能免俗,曬一下資歷,曾經連續兩年同時是SPG的白金,IHG的皇家大使,香格里拉的鑽石,萬豪的白金,希爾頓的金卡,雅高的白金。現在,公司的協議酒店列表擴大,但我現在只是SPG的白金,其他的全部放棄。

原因很簡單:SPG的積分性價比更高!

我偏愛豪華精選,用積分和免房換過蘭卡威、上海、巴厘島、普吉島的豪華精選,對於運氣比較好的白金卡,所有房間升級海景或直通泳池的套房,3份早餐(帶小孩),大部分是resort,沒有行政酒廊,這部分的待遇通常使用免費的SPA或者其他東西代替了。

積分換過的喜來登和westin比較少,比如東京迪士尼,芽庄,桂林等,大部分都升級了房間且送早餐和行政待遇。

缺點在於瑞吉和LC很難用積分兌換到,基本上就只能掏錢住了,C+P這種划算的方式更難。

我承認有運氣成分在裡面,但是幾率非常之高,我的假期基本都是靠SPG度過的。

那麼再看看其他的酒店集團,我舉兩個例子:

臭名昭著的IHG,我作為皇家大使,用積分換香港的大洲際,大阪的洲際,東京灣洲際這些旅遊酒店,均無早餐和行政待遇,房間均升了一級。

在任何地方用積分換皇冠和假日的度假酒店,無任何待遇。

我承認有運氣成分在裡面,但是幾率非常之高,我的假期基本都遠離IHG了,還有好些積分沒用完。BTW: IHG的積分是最容易的。

另一個,萬豪,75晚到白金的,不容易啊。用積分兌換所有的resort無早餐和升級,兌換城市酒店待遇就都還不錯,早餐、行政待遇都有,但是萬豪的房間幾乎從來不升級。riz carlton用常規積分換不到,基本上就只能掏錢住了。

現在每年拿了4晚免房就不再住萬豪了。

用積分兌換城市酒店,會員級別相對靠譜,白金或同級會員都能享受不錯的待遇。但是在兌換旅遊聖地的resort,差距就變得無比明顯。SPG是最靠譜的選擇!

===================================

如果你不是屌絲,是酒店集團高級會員且出門旅遊都會自掏腰包住luxury酒店,那麼我感覺題主提到的各家連鎖同級別的酒店差別都不是很大,基本上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最高級別的酒店就沒錯。除了四季!

四季比較特殊,首先他的會員計劃意義不大,其次幾乎不太可能成為公司協議酒店(價格),最後,數量少。

但是,和其他幾個品牌的連鎖相比,四季確實有它獨特的地方,一般位置最好,沙灘最好,服務最好,最有特色,價格最貴。

一般來說,只要我去的地方有四季和悅榕庄在,如果選擇自己掏錢的話,我會優選這兩家。


選擇酒店不能只看品牌和星級。

一般來說基本原則有三:

第一是舊不如新。開業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酒店是最佳選擇。少於一年的新酒店太新,設施雖好氣味難聞,員工培訓不足,各種問題難以避免。五年以上的酒店設施陳舊,地毯、衛浴都是藏污納垢,部分摳門業主連布草都不換,毛巾毛都給磨光了還有氣味......當然很多老酒店會翻新客房,同樣建議翻新一年以上再入住。

第二是看目的地。以Starwood為例,在國內已經過百家酒店,主要城市和旅遊區都有覆蓋,對待白金會員比較厚道;可是到了美帝,數量和分布就遠不及Hilton和萬豪了。我在LA住了三家SPG酒店,Santa Monica的艾美,迪斯尼旁邊的Sheraton,機場旁邊的Westin,客房比起國內的同檔次酒店都差一大截,房間里連免費水都給的最小瓶的那種。白金也沒啥待遇:艾美用了套房券才升級了一個小套房,迪斯尼Sheraton升級到面朝樂園的房間(晚上看焰火倒是方便),westin給的spg樓層,都遠比不上國內常常給升級真正的套房。早餐也嚴格給歐陸早餐,連個蛋都吃不上,怎比得上國內給Full Buffet。感覺在美帝,只有Luxury的酒店才值得一住,其他級別都只是個歇腳的地,別期望太高。在美國住的幾家Hyatt感覺倒還不錯,比同等級的SPG和Hilton要好一點。在澳洲SPG酒店也不多,分布上遠不如雅高,酒店設施檔次倒是比美帝好點,也不如國內,升級也是嚴格升一級,套房基本別想,早餐和Lounge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貌似只有在亞洲喜達屋才是較好選擇。

第三是看羊毛。這就是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首先看各酒店集團的積分價值:喜達屋的積分每分差不多值2-2.5美分,算是酒店積分里比較高的,Hyatt的大概1.5美分,萬豪0.8-1美分,hilton、洲際每分0.5美分;其次看看獲得積分的成本,初級會員消費一美元,hilton獲得15分,SPG只有2分,Hyatt得5分,IHG和萬豪都是10分。這樣看來,其實SPG性價比最低。當然這只是統計結果,應用到個例上又會有很大的差別,還是以LA的艾美為例,我住了5萬,積分兌換加套房券,加上SPG有積分換4晚送第5晚的優惠,總共花了64000積分,而當時正值暑假旺季,Santa Monica又是旅遊點,房價高達400刀以上,以450刀計算,5晚2250刀,每積分價值約為3.5美分,這就超出一般水平了,在LAX的Westin,10000分一晚,價值200刀,積分價值回歸到2美分的正常水平。

所以要選擇酒店集團,還是要以上三點綜合考慮,我的選擇一般是先要住的舒服、出行方便,其次再考慮性價比。


謝邀,看見嚴肅地比較樓上都說得很多了,正好坐在星巴克蹭網,就拿窗外的品牌類比一下吧。

喜達屋是I.T.,旗下品牌很多,分布比起其他連號少。

希爾頓是優衣庫,不時尚但是舒服。

凱悅店面少,有點小格調,是一個聲稱小眾的主流品牌。

萬豪是金利來,商務老男人必備,除了收過來的栗子卡爾頓之外都流露著一股資本主義流水線的氣息。

洲際是HM,分布廣,效果圖很fashion,質量一般。

四季是正門那個prada,走奢華路線,有部電影叫做《住四季的女王》(霧)


出差太多以致在base城市乾脆沒租房,年年住滿三百天的作人湊個熱鬧

希爾頓,優點首先是會員待遇好,金卡易得,積分兌換方案較合算,北美和東南亞布局不錯,有很優秀的度假resort。缺點是國內布局在北上廣以外可以說是非常奇葩,天津和成都至今沒有希爾頓開業,深圳兩家位置都不好

喜達屋,會員計劃也很不錯,上白金之後升套房概率非常高,但會員並沒有免費早餐和網路保證,純積分兌換免費房感覺要比希爾頓貴一些(但積分加現金的方案往往不錯)。國內外布局都不錯。在歐洲的酒店位置經常比同城希爾頓要好,有個性的酒店和resort也很多。但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budget品牌啊....應該適合不太重視免費換房,願意為完美度假體驗自掏一部分腰包的童鞋

洲際集團國內布局很不錯,而且它的高級會員可以拿錢買,200美元一年,適合其實沒那麼常住但是很看重酒店禮遇的人。積分計劃設計的比較混亂經常有便宜可以占。最大的優勢應該是酒店檔次比較全。。。

萬豪,凱悅不了解

四季本來應該是頂尖定位的休閑酒店,不過京滬兩家的軟硬體水平都沒到該品牌的正常水準,倒是杭州四季很不錯,印象里也有個形同虛設的會員制度,不知現在改進了沒有


作為酒店從業人員以及酒店住宿愛好者說下我的看法:這幾個集團里,其實最穩健對自己要求最高的是萬豪,家族企業不解釋,單一隻做酒店的集團里唯一的世界五百強,管理制度好。希爾頓本來稍後沒落,被黑石收購後又捲土重來,但是管理稍混亂,而且收來的企業不怕折騰~擴張過快,各地的店良莠不齊…之前有人說的南京希爾頓…都開業三個月的時候住進去裝修味刺的亂流淚…凱悅是個人喜愛的另一品牌~管理制度好~員工福利待遇也好~酒店品質很穩定~喜達屋不做評價!同品牌的各地店水平都能相差好多…好的特別好,差的恨不得讓你掀桌…


住過這幾大集團的各個層次的酒店,世界各地的都有,從用戶角度談一談區別吧。

首先,如果你長期出差,熱衷於各種里程積累,starwoods的里程最好用。。。starwoods各個酒店參差不齊,St Regis就算了,大陸服務,特別是上海哪家,簡直吐血。。。8點游泳池關了。。。我十點去Westin Beijing他們還主動幫我開游泳池呢。。喜歡Westin,高端而清新。Sheraton一般般,幾乎不住。

Hilton:首推Waldorf,特別是紐約中央公園那家,上海的11月去參加婚禮,期待~~~hilton就是還好拉的中等酒店,住過紐約MOMA對面那個,簡直就是個market...我當時有金卡,前台說升房間upgrade,結果進了房間我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被downgrade, 貴哭了,8000港幣一天,因為遇到Xmas。舊金山的Hilton很一般,住了一天我跟著客戶換到four seasons...大陸的hilton還是不錯的,比如三元橋那家,double tree北京住過,吐血不推薦,真絲裙子乾洗就毀了,服務太差,門口根本打不上車。Conrad感覺品牌定位不強,我住過曼谷的,大病一場,call-in doctor不錯。。。。北京的Conrad感覺定位不高不低。。洲際的Holiday Inn我覺得定位很好。

萬豪不過不失,值得推薦的是矽谷和Disney附近的Courtyard, 有點像service apt, 很適合全家公路出行落腳休息,5年前的價格是100美金聖誕節期間。。。我喜歡Ritz Carlton 啊啊啊。。。低調的高品質服務。

Intercontinental,很商務。。。管的不好,比如Crown 馬鞍山,我要哭了,浴室嚴重漏水,天天洗澡發水,我忍了一個月。但是有時候promotion,住兩天就可以換一天。。比如我住了兩天成都的,換了一天新加坡的。。。Indigo不錯,設計感很強,我在Columbus Indiana的indigo住了一個月居然沒有膩。。

FourSeasons, 各個城市的Location都很好,尤其喜歡Boston那家,正對著公園,通過窗戶可以看到水中嬉戲的天鵝!在國內不貴啊。。深圳協議價1000多可以的,總之不是國外那種地位。但是國外FourSeasons真是有點舊,酒店普遍不大,隔音差。

凱悅:Hyatt不好,不推薦,我住過西安和New Jersey的,沒亮點。Park Hyatt明顯不是一個檔次,住過巴黎的,各種好,就是貴死了。。。Grand Hyatt Beijing就是裝修Grand。。。總之這個集團,我只推薦Park Hyatt.

推薦一些其他的酒店啊:

商務:Sofitel, Langham, 都是很優雅價格又很reasonable的。 更貴的,當然半島啊。。。

度假:看預算,不高就Banyan Tree, always relaxing and refreshing,然後是安曼(大愛spa),當然更貴更好的比比皆是。。


-

就像上面的朋友說的,苦逼外企,公司和哪個集團有合約,就住哪個。

同檔次酒店同質化嚴重,然而同品牌酒店因地理位置和業主的不同,也會顯現出巨大差異。我們確實會對品牌有所偏好,我愛四季多出MO很多倍,但,僅僅通過品牌選酒店,還是有失偏頗。

同品牌品質差異巨大,這裡最典型的就是洲際和香格里拉。我們提到港島洲際,想到的就是無敵海景和steak house,完全可以躋身luxury層面。然而住過滬上浦西浦東兩家洲際,想說的就是:這是什麼特么玩意兒?而且洲際集團在中國恣意的、肆無忌憚的鋪店,令人非常討厭。一二線城市的部分洲際,三四線城市的部分假日和智選假日,我覺得非常缺乏品質。喜達屋的雅樂軒就顯得可人了些許。

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擴張的太快了,太貪婪了,總有些用力過猛的感覺。除了四季在大陸還算的上保證水準,我覺得麗思卡爾頓,瑞吉和費爾蒙,這些luxury級別的酒店都在大陸漸次淪陷。MO好像還有點茫然。至於豪華精選,除了滬上浦東浦西各一家,在他處見的很少。滬上兩家,也覺得非常一般。

選酒店的其他原則?像我這種窮逼,一看預算,二看風評。酒店客中都有一桿秤。

誠然,大陸的許多老酒店都非常一般,但在浦西四季和瑞金洲際中選擇,我們都會選後者。

大家都愛香港半島,巨獸一般的樓體和RR交相輝映,給你上流社會的錯覺。然而,很多時候,小酒店也很舒服。我最喜歡的酒店,應該是Halkin by COMO.

-


作為低等出差狗,北美最喜歡最佳西方和萬豪,中國最喜歡IHG。因為數量多,可選擇餘地大,積分也好累積。

至於奢不奢華誰管個鳥,哪裡不是睡一覺,只要能上網方便就好了。酒店一上5年,再好也不好,我寧願住新酒店。說行政廊餐的那些,兩艙休息室也就那點飲料,那點東西,沙拉三明治義大利面肉片片,能煎個排就感謝上帝了,有個P意思。


洲際的床最舒服。上至洲際下至假日都很棒。

個人覺得高端品牌酒店無論服務態度還是硬體配置基本都不用質疑了,那不管休假還是出差能休息好最重要了。

那就是洲際啦~(≧▽≦)/~

ps:特別喜歡洲際提供的洗漱用品,Agraria檸檬與馬鞭草系列,護髮素棒呆⊙▽⊙


喜來登product line比較長,高端的St.Regis,中端的喜來登,偏商務的威斯汀,低端的four point,明顯可以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同時喜達屋地域涵蓋的也比較廣,稍微發達點的城市都有。比如就連東莞這種地方都有喜來登,杭州西溪旁邊都有福朋,可見它的覆蓋率高。

另外一點就是喜達屋對於自己的會員還算厚道,白金金卡會員都有不錯的福利,會員積分也比較值錢。

希爾頓的話基本感覺很大氣,可能是和被黑石(blackstone)收購後不差錢有關。會員制度也應該是幾家中搞得最好的,可以拿積分+錢換房。逸林的話經常會送cookies,正牌希爾頓的話金卡就會給行政走廊。康萊德的話因為是日式酒店最後被希爾頓集團收購了,所以感覺服務挺有個性的,無印良品的那種感覺很強。華爾道夫據說是特別奢華,而且選址聽說也特別好,但是我也沒住過。

另外希爾頓酒店的選址都還不錯。北京的在飛機場,火車站,王府井,三元橋,去哪裡都很方便;

香港的在金鐘,在港島辦事購物都很方便;新加坡的兩家一家在烏節路,另一家在Suntec city;曼谷的地理位置也超級贊。

希爾頓價格在這幾家中性價比算不錯的,整體不算貴,南京的希爾頓性價比特別高。

萬豪的話我覺得挺一般的,各個方面,而且貴。如果說硬有什麼好處,就是飯做的還不錯,牛排比較贊。此外奢華系利茲卡爾頓比較享受,屬於特別奢華的那一種,一般社會名流,土豪都喜歡這個。

另外就是看過萬豪的年報以後,你會明白萬豪這幾年在中國還是擴張的挺厲害的。 在帶隊伍上也有獨到之處,在中國有自己的項目,和佛羅里達大學合作,培養自己的人。

另外覺得如果沒有buget限制,洲際是最好的選擇。住的比較舒服,但是價格貴。

總的策略還是,具體城市,具體分析。想想你自己去幹什麼,旅遊還是做生意。在外地人生地不熟,所以還是方便第一,舒服第二,價格第三。


常駐美國,每年去大陸出差至少十次。住酒店不少於100天。住得多了有感如下:

喜達屋:北美分布廣,分級合理,points沒有black out。可惜是和達美聯合國際差旅實在很難撈分。鑽石級較為好拿,待遇不錯。在國內高端酒店如豪華精選,瑞吉與君悅鉑悅服務還有差距,但年住75晚就有私人管家,可謂頂級待遇中最奢華。

希爾頓:酒店質量非常穩定,金卡級別待遇最優,但酒店分級不合理,南方沿海沒有與其他家齊名的高端

凱悅:服務恰到好處。酒廊很贊,食物也是同級酒店中翹楚(以廣州深圳君悅為首)。頂級會員積分還不錯,但沒有航空公司crossover,points有black out。

萬豪:美國大車店,毫無入住興趣

其他: Farimont在美國質量非常之高,價格合理,完爆其他集團。沒有頂級酒店會員待遇的童鞋們來美可以選擇這家

東方文華:頂尖中的頂尖,低調內斂。價格並不那麼誇張。強烈推薦有實力的同學們選擇。


萬豪粉答一個 。

常年在國內出差,某一城市居多,除了四季其他的全住過。

其實五星酒店,硬體設施都差不太多。我個人比較關心的一個是服務,另一個是會員獎勵兌換。

先說會員獎勵,洲際集團萬豪等幾家兌換獎勵都在一個水平,沒有太大差異。

主要差別就在服務。在萬豪,感受最深的就是微笑,說話時大家都是和和氣氣微笑著溝通,工作人員會主動和你打招呼,和朋友一樣寒暄一下。夏天,下班回酒店的時間點會在大堂里擺上冰啤酒和一點點小吃。行政酒廊會有種類相當豐富的晚餐和酒類,會幫你調酒……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會盡量滿足,房型,需求,等等細節太多了。相比之下我住過的其他家洲際凱越希爾頓等等,基本都是維持高冷形象(不理解酒店為什麼要高冷,感覺工作人員給我的印象就是這樣的),小氣摳門,對提出的要求,基本都是機械應對,該是什麼就什麼。雖然這樣也沒什麼錯,但感受過好的就總覺得差點什麼。

所以我現在逮著萬豪住,一年住兩百多晚…推薦大家也去試試喲…


不考慮價格的話,四季無疑是最好的。前面幾家產品線很長,品牌眾多,四季跟前面幾家的旗艦品牌一個層次。不管哪個地方的四季,房間,服務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不知道住哪裡,四季一定不會讓人失望,起碼不會讓人住的糟心,從床品到食物到酒廊,水準都在五星級的前端。

還有個建議是如果是私人出行而不是因公,選擇東方系的三個品牌半島文華東方香格里拉會比以上幾個品牌更舒適,麗思瑞吉也很好,但是還是更鐘情於東方系的酒店,可能是因為個人更喜歡那種含蓄而不太過於熱情的服務吧。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