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演員很容易轉型成為導演?
導演的具體職責究竟是什麼呢?百度百科上給的答案大致可以理解為導演是一個大組長、組織各部分人員的工作、調度攝影道具燈光等等、好像是一個軟性溝通的角色而非技術性角色。
1.那麼所謂的導演風格和導演拍攝手法體現在哪裡呢?我們看到的一個個或唯美或震撼或驚嘆的某個鏡頭(比如一鏡到底、比如新紅樓夢裡經常出現的突然的加速推進)到底應該歸功於攝像師還是後期剪輯師還是導演呢?2.如果第一問歸功於導演、那麼導演應該是個技術門檻比較高的角色、可是為什麼近年來常常有演員轉型為導演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呢?比如趙薇(致青春)、徐崢(囧)、吳京(戰狼2)、以及陳思誠(唐人街)、還有王寶強(大鬧天竺)、這些演員在自己的專業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為什麼做起沒有專業學習過的導演來卻好像沒有門檻一樣呢?
名,利。
先慣例。
毛主席說過一句話叫「實踐出真知」。任何一個行當,總是具體幹活的人最有實踐經驗。
現代電影拍攝是一個非常複雜而系統的事情。涉及到的具體工種非常多,一部電影拍攝過程,參與到的工作人員幾千甚至上萬是很正常的情況。
導演在一個電影劇組裡面,起到的是核心作用,對最後的成片效果總負責。
那麼,除了導演,誰的核心作用更大一點呢?當然是主演。一部電影一般都會有主演,電影劇情圍繞主演展開,導演對主演的戲份肯定最重視。在電影拍攝過程當中,主演基本是和導演接觸最多的那個角色。在這個過程當中,主演肯定能學到大量關於如何拍戲的經驗。也可以說主演是導演的學生,主演擁有大量的拍攝實踐經驗。
而且,一個演員大多會和不同的導演合作,能夠學習不同導演的經驗。
還有,一個演員參與的電影有好電影,也會有爛片。有時候參與爛片更加能夠學習知識,能讓你切身感受到,爛片是怎麼拍出來的,如果你自己做,就會想辦法去避免。
此其一。
第二,一部電影,無論導演的設想如何好,最終還是要靠演員來表現出來。如果一個導演很少演戲,沒有實際表演經驗,實際上他更多的是理論知識,對於具體的表演經驗,肯定比不上經驗豐富的演員。
也可以說,一個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的優秀演員,對拍電影這個事兒的理解程度,很可能比一般的導演要深。這樣的演員,他掌握的電影拍攝能力,很可能也比一個導演要厲害。
然後,我再舉一個和電影拍攝很相似的工作,職業體育教練。大家知道,足球教練裡面,目前最優秀的教練,瓜禿、齊達內、孔蒂、安胖子,哪個不是踢過球的明星?要說這些人裡面,最屌的就是齊達內了,號稱齊玄宗。他為什麼這麼屌?他就符合上面說的情況:一方面,他曾經是最優秀的球員,而且是最需要腦子踢球的中場核心,對足球技戰術的理解本來就遠超常人;第二他經歷了從穆里尼奧到安胖子,然後從貝尼特斯手上接過主教練,成功的、失敗的,他都看過了,各種經驗都具有了,所以他能成功不是偶然。
電影歷史上,從演員轉型為導演的,莫不如是。中國電影史上這種類型最成功的例子是誰?周星馳。他的演員生涯和導演生涯就深刻詮釋了這個道理。
其他的,姜文算一個,非常厲害。成龍也基本屬於這個檔次。
和他們相比,徐崢、吳京才剛開始呢,還要看看。至於趙薇、王寶強什麼的,已經證明完全不是當導演的料了。
另外,別說演員轉型成導演,電影工業體系的每一個工種,實際上只要用心研究,都有可能走上導演路。比如袁和平,最著名的身份是動作指導,其實他也導演過很多電影。吳京成名作電視劇《太極宗師》和第二部《小李飛刀》,袁和平都是導演之一。
足球裡面,穆里尼奧也踢過球,但是不怎麼成功,他是以一個翻譯的身份開始學習導演知識的,最後在羅布森手下基本成了助理教練,現在是當今最成功的教練之一。
總結:導演這個活兒,和教練這個活兒,差不多,都是一個團隊的核心,要面對這個團隊的大量工作人員,要協調各方面的問題,需要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一定要經歷一個長期大量的實踐和學習過程,主演(主力)就是在這個體系下,最容易觀察、學習、總結的那個角色,所以他就是最容易成為這個團隊核心的那個人。如果說一個劇組裡面,導演是核心,主演就一定是第二核心,第二核心當然是核心的接班人,對吧?所以一個足夠聰明的演員一定是時刻準備成為一名導演的。
回到毛主席那句話。這個世界上的知識,一定是靠實踐得來的。毛主席沒有上過任何軍校,他對軍事的學習全部來自實戰,他可以說是中國甚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所以他說實踐出真知。
推薦閱讀:
※我是這麼找電影的
※王家衛的電影畫面風格相比從前有發生重大變化嗎?
※如何評價導演桂治洪?
※如何評價一人之下導演與監製(前)拉黑提意見的粉絲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