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或者更早的朝代有沒有設立相關的文物保護部門?
1.簡而言之。「文物」或者「古物」的概念發軔於民國,而對文物價值的科學認知則晚至50年代,「文物」概念的本質,是近代社會、現代社會等工業社會和之後形態的社會,對較早社會形態器物的價值認可和重賦。所以傳統社會不存在「文物」這一概念、也就無從談及文物保護。
2.基於「文物」意義上的保護,原則是「修舊如舊」,即文物失去了按照原規則發展的可能,而換來的是存在的儘可能延續。所以在修復過程中要強調可逆、要強調信息記錄、要強調材料使用必須合乎規則。而傳統社會對物的維修,則不會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所以傳統社會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保護方法,也就無從談及機構。
3.如果用最大的外延來理解「文物保護」,認為傳統社會對珍貴物品的收集保存也是文物保護的話,這一現象可以追溯到周代的 「玉府」、「天府」 ,歷代皇室基本都設有寶物收藏機構;孔廟對孔子相關紀念物的收藏,士大夫對古玩、書畫的收藏似也可視為最廣義的文物保護。
具體有沒有文物保護部門我不清楚,但是在我縣縣誌的上有舉過三點官方對本地露天文物保護做的一些措施,僅供參考
一、宋明兩代多次建造佛像保護亭。
(如圖,因為佛龕都是直接在紅砂岩上鑿刻,紅砂岩又非常容易風化腐蝕,可以看到佛龕上方都有人字形的或方形的孔洞,是曾經官方建造棚蓋保護佛像免收風化雨淋的標誌。)
二、清代縣令鐫刻了「禁止上下一帶開廠打石如違嚴究」的文物保護禁令,這是本地最早的文物保護官方告示。史料記古時到這裡私自開採紅砂石的人太多也破壞了文物,所以官方出了這樣一個告示
三、民國時期修建「穿山堰」,為了不損壞佛像,當時的縣長命人開鑿山洞,讓堰水沿岩腳穿山而過。
(灌溉整個縣城的水渠就從這個山岩下穿過,山岩上全是佛像和題刻,按照地理環境是可以劈掉一部分佛像引渠的,我不清楚開山和鑿洞哪個難度更高一些,望指正)
覺得現在對這些文物的保護還不如古代人,風化的繼續風化,眼睜睜看著幾尊佛像的砂岩剝落掉下來有感
歷代都有。《周禮》上的內府是收藏珍寶的。漢代太廟有收藏典章文物。「晉惠帝元康五年,武庫火,燒漢高祖斬白蛇劍、孔子履、王莽頭。」出自《御覽》。可知晉朝把歷代文物是放在武庫的。唐有大盈庫。宋有龍圖閣。元有奎章閣。明清俱有內府
當然有,下到各級官府,上到禮部甚至皇上。
古人對祖上的東西不是一般的看重,遠不是經歷過文革的今人能夠想像的。
好像《竹書紀年》在西晉出土,晉武帝下令中書監和中書令負責翻譯等事宜。現在,不要說最上層,你見過哪位部級領導提過北大漢簡么?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京大量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被佔用?
※地產開發商在興建新樓盤時發現古墓群怎麼辦?
※如何看待「大爺一鋤頭挖出天價古幣」事件的文物去有關部門鑒定後「一面錦旗和500塊」就上交了?
※為什麼我國對保護古建築一點也不重視?
※把文物發掘出來,除了可以研究以外,還有什麼好處?發掘到底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