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成了對清朝刻板的偏見?
我是說「網路歷史學界」的「主流」觀點對清朝有著刻板的偏見
基本就兩層原因。
淺層原因是歷史教科書的敘事。尤其是中國近代史一系列屈辱的經歷都發生在了清末,其中的批判就造成了有關清朝的負面印象。
深層次原因是官方的中華民族觀念破產,民族主義思想回潮,民間在重構族群認同的一個反映。這個方面比較複雜。
官方敘事中的中華民族的合法性有兩個來源,一是清末民初構建出來的五族共和,一則是建立在社會主義框架下的民族觀。前者往往被視為後者的起源,後者是對其法理上的繼承。但其實並沒有,不過卻經常摻和到一起在說。
本朝的中華民族觀念,其本質強調的是各民族無產階級的聯合與解放,這種敘事本質是重階級而超民族的。在這種框架之下,民族的主體性長期讓位於階級性。本質上你是什麼族不重要,你是不是革命群眾最重要,因此這種民族觀下才容易出現漢維通婚,西藏紅衛兵揣斷佛祖三根肋骨之類的事兒。
然而改開以後,形勢出現了變化,經濟和思想的自由化不斷瓦解了傳統的官方意識形態。gc主義的一系列理論與觀念逐漸從群眾中退潮,同時、被冷戰壓制的民族主義思潮也在蘇聯完蛋以後世不斷回暖。D也試圖跟風強調民族主義的一面(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自然,建立在階級敘事之上的中華民族觀念也因此失去了根基。於是後來才開始逐漸地把清末的中華民族觀抬出來和稀泥。但官方又無法完全拋棄舊的框架,兩套話語摻和著來,其結果是搞的所有人都迷茫了,以至於一度歷史虛無主義,逆向民族主義橫行,直到網路開始普及,話語權開始扁平化,辛亥革命的遺產便被發掘了出來。
在舊的敘事框架中,談到辛亥革命都會注重他的鬥爭對象是滿洲貴族,而不是"滿族",階級區分非常清楚,要把一個族群中的群眾與權貴分清楚。甚至於在人教版教科書中曲解了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將其解釋為反帝鬥爭,不敢提及其背後真正的含義。直到網路普及以後,有關辛亥革命的部分歷史得以還原,激活了一些人的民族主義晶元。
聯繫到清末的積貧積弱和對現實的不滿一些人不禁聯想,常見的言論有:啊,都是清朝的錯!都是滿族的錯!元清之後無中華!明朝資本主義大萌芽!不是野豬皮們的野蠻統治我們早就資本主義強國了!(老子也就不用搬磚了)!明朝君主立憲有內閣!沒有滿洲狗我們早就實現民主啦!同袍們,穿起漢服和滑板鞋,上街摩擦摩擦?
這是舊觀念的新普及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同時夾雜著對官方與現實的不滿。有關清朝的刻板敘事,多少有種指桑罵槐的傾向。
同時,製造一個想像中的敵人,罪人,是一部分人填補價值感受缺失的手段,這是民族主義的一貫功用,憤怒與荷爾蒙總要有地方發泄才行,比憤而蹈海了強。
不過這種心態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中國並不是因一族肇建,如今卻又實為一族所制,合法性在哪裡?拋棄了階級民族觀,又沒辦法實踐清末的五族共和觀念,在這種不能自恰的結構當中,民間民族主義思潮遲早會成為一種破局的力量。
當然,這股思潮不僅瀰漫在漢族當中,別處也在發酵,未來走向何方,我們卻沒人知道。
兩個原因
第一個,近代以來中國很多屈辱,但是又經常說以前漢唐如何強盛,造成了刻板印象,以為是清朝造成了中國的落後。
第二個,中國現在經濟崛起,老百姓民族自信心爆棚。於是總給以前失敗找借口,所以經常說如果沒有清朝,我們能發展如何。其實這種心態跟韓國人一樣,都是暴發戶的自卑,妄圖用歷史來證明自己的偉光正。因為這不是偏見。封閉和權力集中的社會體系無法做到不刻板。
歷朝歷代都有這種情況好不好!
要不你回想一下中國朝代歌,你就會發現每個朝代都有一個或多個特定的印象。那些特定的印象難道不屬於偏見?網上的言論大部分是快言快語,很容易走極端,或者用戶本身並不是說的極端言論,而只是提到某些不好的問題,而那些好的問題又懶得說,從而造成一定的錯覺,就是某些用戶最喜歡挑缺點。
當然也不排除的確有一些人對清朝有著某種根深蒂固的偏見,無外乎對近代悲劇憋屈造成的逆反心理。
哦,這就和晚上批評政府的一樣,不代表某些人真的對整個政府不滿,但也不代表某些人沒想過改朝換代。推薦閱讀:
※為什麼清朝救了中國,反而一大堆人黑清朝?
※清朝武官七品和八品的補子為什麼是一樣的犀牛紋?
※清代甲胄結構中的大小「荷包」是什麼鬼?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57 平定西北 白蓮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