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行業真的很不景氣了嗎,以後發展的趨勢怎麼樣呢?

首先 拋出結論:真的是不景氣了!那些不是發自肺腑的,真心喜歡熱愛這一行的童鞋,勸你早點轉行,景觀設計的黃金時代已然早早離去;那些堅守匠人之心,時刻保持對景觀設計熱愛的童鞋,鼓勵你好好堅持下去!早點接受現實煎熬的心裡準備!

1、宏觀層面跟房地產行業密切相關———中國景觀設計市場是在國家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起步和發展的,其中城市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大部分景觀設計需求市場其實是因房地產而生,這樣看來景觀設計、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等還有其它行業都屬於房地產行業的附屬行業,一業興則興,一業衰則衰,相對關聯性較強。簡單驗證方法,可以去看行業內主流設計公司的網站作品案例庫,仔細數數房地產相關業務佔比是多少?還有各公司的宣傳冊主要合作單位也是主流的地產開發公司的LOGO居多。

2、中國景觀設計行業發展史簡述———中國的景觀設計行業大約興起於2003年或者2004年,黃金年代從07年到2014年,2014年下半年至今跟房地產行業一樣進入了白銀時代。中國的景觀設計從興起到黃金時代大部分是市場釋放的大量需求以及行業政策准入鬆動,處於一個野蠻生長的時代,市場需求多,有錢有關係有資源的紛紛成立景觀設計公司或開通相關設計業務,慢慢的境外設計事務所也紛紛加入;在此階段景觀設計人才稀少,準確來講應該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稀少,此階段大部分是外行轉行來干,建築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居多,別的行業只要會相關軟體就行要求不多,境外設計事務所相對名氣大一些相對要求多一些,早期的景觀設計甲方和乙方都不專業,大部分問題糊弄糊弄就過去了,隨著知名院校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增加,行業技術及國家規範的進步,境外設計事務所的專業化影響,行業內逐步走向正軌良性發展,業界出現專門的媒體刊物、行業大咖、某某獎、美國的ASLA獎等這些逐步進入到圈內人士討論的話題,一些行業知名人物和知名設計公司紛紛為某某樓盤背書,這些階段的景觀設計像是為了樓盤增加賣點的一味調味品,在開發商宣傳的眼裡至少是這樣的,沒有深入探討景觀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在外行眼裡我們就是種樹的。

起步和黃金階段的市場需求也別旺盛,項目量很多,由於房地產行業的利潤較高,對各大樓盤而言景觀有一定的溢價性提升效果,所以給的設計預算較高,景觀設計的設計費也不低,各大設計公司開足馬力也是大量招人,一個月平均做兩三個項目是常態,各個景觀設計師壓力也很大短時間內出很多成果是挺難的,那就不得不大量加班了,雖然經常被甲方各種虐,但鈔票收入方面還是能簡單彌補一下,想想也是痛並快樂著吧,同時各個公司待遇一個比一個好,帶薪出國游、帶薪出國學習好像都挺司空見慣的,很多行業都挺想轉到景觀設計行業;某行業刊物經常看到招人主設年薪三四十萬起步,一片大好繁榮景象,一些景觀設計公司也紛紛藉此機會拓展上下遊行業,搞個苗木場、再註冊一個工程公司設計施工一體化,最引業界注目當然是主板上市了 房地產的黃金時代也是景觀行業的黃金時代,可以說是毛與皮的關係吧!

然而好景不長,目前房地產行業產能過剩,情形抖轉直下,潮水退去,沒穿褲衩的開始顯現了,以前是純粹靠關係拿項目,走形式化的招標程序,主要業務以地產景觀為主的,設計水平不怎麼樣的,慢慢的被市場淘汰掉,行業進入大洗牌時期,當然有水平的公司活的也不輕鬆,相比以往一個月好幾個項目同時開足馬力做,輕輕鬆鬆一年掙不少錢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本質問題是因房地產市場的急劇變化引起景觀行業市場的急劇萎縮,房地產商也不像以往瘋狂拿地,放慢開發進度,等待市場回暖,在具體項目上好聽點精耕細作,不好聽點就是一個字拖,再牛叉的設計公司也經不起甲方的拖,在此同時甲方還在不停地折磨廣大的苦逼景觀設計師,不停的修改,業界從業經歷有幾年的童鞋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話題就是被甲方各種虐,這裡的甲方一般是指房地產開發商的景觀設計對接負責人或部門;由此造成現在的現象是項目量急劇減少,活難做,錢難回,人力和房租成本不斷升高,現金流立馬成為問題,以前有點底子的還可以扛著,不行的就直接裁員,最壞的就是申請破產了,再牛設計水平的公司,生存也是第一位的;景觀設計行業從2014年下半年不斷爆出裁員、公司倒閉的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行業在洗牌期也出現諸多亂象,出現了很多沒節操的公司,狼多肉少,投標過程中相互壓價,沒底線;把大部分老員工用各種卑鄙手段逼走,只留下幾個核心老員工,然後為了降成本大量招廉價剛畢業的實習生各種虐,僅此而已還湊合,更惡劣的是用完一批快轉正了找借口趕走,再換一批新的實習生,跟割韭菜似的,雖讓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呢!求職的童鞋一般而言剛入社會就處於弱勢地位,各種不合理的要求也只能委曲求全。各個景觀設計公司也都在考慮轉型,有的設計水平不錯市場拓展能力差的公司開始重新定位客戶,把手伸向涉事不深的大學生的口袋,轉型搞培訓,賺培訓的錢,美其名曰從裡面挑人才,感覺不錯的直接轉正留公司。

儘管前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進步的一面,早期的景觀行業更像房地產一樣有泡沫各種虛高,隨著市場環境的轉換,淘汰掉那些實力不行,只靠關係生存的公司,不能與時俱進的公司,淘汰掉那些不是發自肺腑熱愛景觀設計的人等多方面,新階段的景觀行業對公司和個人從業者而言要求更高了景觀公司要考慮綜合方面了,不能僅偏向專業能力、還有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等;以前設計水平不錯找點關係就成立一個公司的事情不太可能發生了,有也只是曇花一現。對個人而言你要想高工資比以前更難了,市場對你的定價標準也不一樣了,以前你從業經驗時間8到10年專業能力很不錯,就能開出不錯的年薪,但是現在世道變了,僅僅專業能力很強還不行,必要條件還有懂得管理項目會帶團隊,同時還要有項目資源引入等多方面,有時候就有些人心裡就不平衡了,就舉例某某以前從業時間多少年幹了多少項目,跳個槽年薪升了很多,記住那是在以前景觀的黃金時代,現在不同了,如果再開這麼高,老闆不就是為你打工嗎?現在的景觀行業,也就管個溫飽,一般的生活還行,如果指望干這行能掙大錢,還是趁早轉行吧!

3、景觀設計行業的展望———從發達國家也就是城市化過程結束的國家來看中國的景觀行業發展

曾經在景觀設計黃金年代各個公司經常有各種出國考察活動,周邊的朋友在忙公司的項目同時也在享受公司出國考察的福利,首先要舉例的是美國的景觀設計行業,據朋友講,美國目前的景觀行業已經是衰落下去了,有點項目也就是國內說的街邊口袋公園居多,想中國這種動不動數萬平米的設計目標地塊,他們那裡現在是聞所未聞,設計公司也不多,現在終於想通了為什麼那麼多境外設計機構或公司都在中國開展業務,再說一下日本,曾經日本的景觀設計行業也是異常的繁榮,設計公司數量幾萬家,到了城市化進程差不多了,也就剩下幾十家了,搞到後來也紛紛來中國開展業務了,我也就依次大概推斷一下中國經過此輪洗牌後,也會淘汰一大批,留下來的要麼是大而全的公司,類似於阿特金斯在相關產業鏈上下游通吃,成為項目的總包方,要麼是成為對設計專一執著特徵鮮明自成一派小而精的設計公司,類似於日本的枡野俊明,我們的景觀設計市場也會慢慢走向沒落,目前看只是時間問題。那我們的下一步市場在哪裡呢?開個玩笑的說就是比中國落後的地區,非洲?南美洲?東南亞地區?

註:以上內容只是綜合多渠道信息總結而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很多地方沒有拿數據說話,也不是太嚴謹,僅考慮房地產行業與景觀行業的關係,公司也僅泛指一般公司不包含國企設計院(他們是個市場經濟下的特殊物種)


作為不懂設計的甲方景觀設計師,匿名來討論一下。

就我們公司來說,今年只有一個新開項目,去年5個項目。這是地產不景氣的一個小點兒。項目都是住宅和商業,在二三線城市。

就景觀來說,設計公司依然忙得通宵加班,不過大部分都是去年的項目。新項目據了解,少。

就市場來說,景觀嚴重依靠地產,公共景觀(市政或地產代建)進一步縮水。政府沒錢投資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前幾年(新城建設)突飛猛進了太多,這幾年並沒有太多的市政綠化可以供(突然冒出來的)市場分一杯羹,畢竟每個城市建設系統都有自己(或明或暗)的園林公司,其中的利益關係就不細說了,懂的人自然懂。

地產代建景觀部分隨著地產市場的萎縮進一步萎縮。

城鎮化對景觀的影響目前是良性的,可是城鎮化速度太慢,鎮上和大城市的開發節奏與理念相距甚遠(僅僅指接觸的景觀方面)而且更加固執(關係更加複雜,還是理念,認為景觀就是鋪地種樹)。這一塊兒,是給了景觀行業一個蛋糕,至於啃不啃的下來,那就得看水平和運氣了。

至於城鎮化開發節奏為什麼慢,從個人了解的出發,胡亂說一下。與萬達正好相反,第一城鎮的政府領導更換的速度比萬達廣場所在城市慢,業績上時間沒那麼緊張;第二,(對於真的想推進的官員)因為不懂,所以特別謹慎,公共財政花一分都要認真考慮,這裡說一下,基層真的有特別特別負責和為民全方面考慮的官員的,很感動可是也真的累,有大情懷必須點贊為人民服務感天動地可是領導我們也得吃飯不是(不好意思暴露了沒有情懷不懂設計的甲方設計師的真實面目:-!);第三,根本不想推進,做個表面功夫,因為做多錯多,政策推著走,而不是推著政策走,誰遇上誰倒霉o_O。

關係硬的當我沒說,求帶升級。

至於花園設計、陽台設計等這一樣依託地產的景觀部分,與地產項目同理。

一二線城市不在本次討論範圍之內,因為他們的地產並沒有萎縮,實在是磅礴發展,表示拍地都拍不到,白熱化競爭,因為好地越來越少,競爭比前幾年更加加劇,市場不會萎縮但是市場也在淘汰甲方,同理,也在淘汰景觀。

另外,很多同行轉行了,在甲方景觀設計是一個既升不上職位又可以隨時被犧牲的專業。這個主觀性太強,且每家公司都不一樣,可以忽略。

好吧說個人結論:

1、行業在萎縮,毋庸置疑。多長時間能夠復甦我不知道。在冬眠期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等待復甦的榮光。

2、一旦復甦,應該是理念、市場、從業人員素質都大幅度提升的開始,相對著國家的職業化標準應該可以展開,提高市場可入門檻。

3、對城鎮化中景觀的發展的期待值不必太高,也不必太低,吃的到嘴裡消化的動再說吧,在你餓死之前。

4、至於怎麼活下來,對個人而言,生態鏈的上游不會死,同一生態的塔頂不會死。對企業而言,必須轉型。

5、至於轉型,有朋友轉到鄉村旅遊方面,這個完全由景觀主導的項目看得我心痒痒的不行,從村落規划到景觀建築到生態綠意美化到經濟效益到美麗鄉村到兒童天堂到為人民服務,景觀真正做到了

6、有一大批人必然會被淘汰,對整個行業是好事兒。

7、部分高大上的國外設計單位依然可以活的很好,更好,並且他們的進一步本土化對國內景觀的擠壓越來越嚴重。希望騙子早日滾蛋。

8、不行就轉行吧,馬雲家開個鋪子。

9、怎麼辦作為一個生態的塔底的人我覺得我要失業了:-@o_O:-@

10、因為是甲方,所以篤信風水。湊夠十條,風水好。


個人主觀意見是,未來的從業人員要向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向兩個極端發展。

1是登的了廟堂之高,可以和省長討論生態、風景區、區域旅遊政策規劃的景觀師。

2是下得了社區之接地氣的景觀師,可以做舊城更新規劃中的環境整治的景觀師,可以做美麗鄉村的景觀師。


單講園林行業主要服務的地產景觀板塊,這是一個處在縮小、縮小、縮小的情況。房地產是我們的上游,從上游分析來看,地產商們也是在努力甩包袱的。上游的水少了,下游自然要乾涸,這是沒辦法違背的。

最近很多園林公司名稱出現 生態、文旅 等字眼,實際上是想做泛園林,也就是之前只專註於生產傳統麵包,現在開始想做更大範圍的漢堡、西點什麼的。但是這往往需要更多的資本來運作,所以註定了一批小公司的死亡。

再從行業分化上來看,比較牛的設計院奧雅什麼的,他們的活一直也不少。品牌和技術積累是現在行業內各公司的保命符,所以沒有保命符的往往被邊緣化了。不同於以前的是,並不是你的價格最低就一定能有活。所以,如果選擇進入景觀行業,找比較靠前的公司。

以後景觀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個人覺得是兩點1、以生態為背景的大景觀 2、以匠人精神主導的精眾景觀


我曾經問過老師這個問題,她說不僅景觀不景氣,中國現在所有行業都不景氣。


現在景觀行業我不知道怎麼說,作為一名正在找工作的學生來說,覺得景觀行業真的不是很景氣,而且對於剛剛畢業的學生,工作方面很難找,大小公司都需要的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於剛剛進入社會的學生真的很難達到要求。而且之前有在一家公司實習,公司面臨的狀況是項目較多,但是款項收不回,這也就導致了工資發不出,員工去承受這個問題,從而導致跳槽走人的現象,如果公司大,還可能撐得住,小公司就這麼拖欠款項就這麼拖死的也很大一批。

所以我覺得大家所說的景觀行業不景氣其實大部分來自款項的緣故,真正的實際項目還是很多,而且很多項目都是公司通過關係接到手之後在分包給別的公司做,這也就導致了層層剝削,到設計師手中變得少之又少,所以覺得景觀行業不景氣。

現在普通高校的學子去小公司難混,去大公司難進,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匿了

碩士未畢業,元旦前去實習單位(國內某大院/公司)報道的當天,boss語重心長的說:風景園林這塊市場還很大,我們還需要繼續多招高質量的人才……

風景園林/景觀這塊在前面好些年大跨步發展,從業者真是良莠不齊,現在市場不好也算是披沙揀金吧。

還有就是,一條放在哪個行業講的通的理:只要足夠牛逼,不管行業景氣不景氣該賺的錢還是賺得到的。

當然本人未畢業,其他的就不敢妄言了。


渣渣學校裡面的渣渣學渣,在深圳某設計院,上個月離職了,回去的時候,感覺半邊身子麻得難受,半邊身子正常,那種感覺太難受了。

上星期收到一個小公司的面試通知,今天去了,畢竟對設計還存有熱愛,但是,現實往往是老闆們普遍把這種年輕人的熱情,看作可以壓榨的最佳理由。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且行且珍惜。


儘管中國的景觀的確是因為地產行業而被帶動起來,所以很多擔心景觀行業前景不好的朋友可能是以地產行業情況作為風向標。但景觀並不只有地產景觀,況且地產、建築行業只是正在經歷變革,並非停止。

美中國美麗鄉村建設中有著景觀設計的廣袤天地,也將對綜合性設計能力有更高要求。

但我還是辭職了,暫時先離開景觀行業。實際上我也僅僅是在這個行業從業了4年,從做施工員到做植物配置、再到施工圖、再到小型方案,其中植物配置是我比較拿手的。我發現各方面都會一些再找工作時候沒有壓力,但也正因為如此,對於很多分工不明確不絕對的公司,進去工作後會很累,做得時間再長一點就會失對工作失去創作的興趣,因為始終都在趕圖趕出圖節點。

另外再說一點心得,如果還在大學的朋友,一定要多看書多看案例,而比這些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每個人對美的理解與喜好傾向不一樣,每一個傾向的背後都隱藏著自己在改景觀領域的無限可能性,了解自己興趣特長才會少走彎路。在成長為自己喜歡領域的有建樹設計師前,那些廣泛的設計工作是一種磨練,該經歷還是要經歷,況且你要靠工作生活,沒得選,家庭殷實的除外。構建理論知識體系,這個也非常重要,它會成為日後設計方案提升的基礎。很多體悟都是在我工作幾年後反思自己缺失才明白過來,但是不充足的知識體系不明確的設計方向不老練的工作技能再加繁重的日常工作與不高的薪水,絕對會壓垮很多人的設計夢。

而對於正在工作的小夥伴,我希望熱愛景觀設計的小夥伴繼續堅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持續努力。在景觀設計的思維中,它永遠都存在一個不可企及卻又不斷追逐的理想花園。


景觀行業是真的不景氣么?還是因為從事人員的浮躁造成的,我見過在這兩年逆風而上的公司,也看到了一大堆羅馬的公司,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是為什麼呢?前幾年,是因為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使得景觀行業得力,一些非科班畢業的小老闆,有點關係的也擠進了景觀行業,做了些爛腳丫的工程,其實,這類型公司,很多沒用核心競爭力,在行業發展過程中,這類型公司倒閉是必然的,畢竟,適者生存的年代,更高的技術,更高的審美,才是核心競爭力


小摸爬滬景觀有7年,14年開始的形勢是滑梯式的下去了,前輩都有,精英也依舊笑傲,只是不得不承認,行業受衝擊也好,重新洗牌也罷,都是不如以往好做設計,好拿項目,好開價,好收錢,好賺錢了。事實如此,不過作為任何崗位的設計師說沒飯吃了不至於,仍舊可以靠自己吃飽飯,能不能買房立業成家,走上人生巔峰那就另一個話題。適應中國景觀的環境才好活下去。就這樣


作為一名在讀小碩,我個人的看法是,未來景觀行業的發展趨向於多元化,那些大院有ZZ所以不需擔心,私營公司的話,我認為可以看向軟景觀,雨水花園,養老景觀,大地景觀,工業舊址改造,看看俞孔堅博士的岐江公園,就是一個成功的好案例。


一直覺得景觀是在中國極具潛力的行業,如果景觀業可以規範化,市場化,向高端人群定位,那麼它就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不僅限於房地產商品房,如果景觀產品形成規模,維護保養又可以產生利潤。但總體來說,比起和其他同植物打交道的職業還是差點,對於中小公司還是賣賣農產品,種種藜麥,更賺錢。


身為一個去年畢業,而後直接投身景觀設計工作一年的小設計師助理,經歷的項目不是很多,由於上個項目極度過分的加班現在正活在失眠和生物鐘錯亂的困惑中。

我是金牛座,所以一般能忍的始終會忍下去,但現在這樣的情況(忙時要你命,閑時也要你命),讓我一直在思考我是否進入了一個錯誤的行業。

我目前在某一線設計院上班——這個設計院的概念很大,我們只是設計院下屬的某個子公司,負責景觀和規劃的方案設計(這個概念我或許描述的不太準確)

我看不出前面那麼些大咖所說的關係,我只能描述下自己的狀態和自己的一些所見。

首先,我是公司里唯一一個90後.....

不僅如此,在日常的一些接觸里,我還知道,公司隔壁的諸如xxx風景園林設計研究院,xxx醫療建築研究院,xxxx設計有限公司里——我仍然是唯一的一個90後....

我是環藝畢業,我是我們班級里唯一一個嘗試進入景觀行業的人...

我多次打聽過消息,我們專業如今堅持在景觀設計的,不超過4個人,其中,一個是大學好友,如今已經辭職賦閑,另外一個與我有過交流,字裡行間無一不在透露著「轉行」「辭職」這樣的重點。

我在南方某一線上班,但我的收入是三線等級,具體的數字不太好意思直接說出口,因為這個,我住的是最差的房子(每晚都會因為住所周邊的雜音睡不著,這也是失眠的另一原因)路上每天要花費四小時,吃飯也頂多一葷一素。如果我敢有任何超過300元的消費,我可能都要考慮很久。

同一個城市有我的室友,他在做室內設計師——在他上次和我訴苦時,他說,他上個月只做了一個客戶,他覺得很不滿足,而且那個客戶要求特別奇怪,還讓他加班了四天(居然只有四天?)...實際上,他拿了將近我兩倍的收入....

就在昨天,這個室友和我說,他受不了這種低收入,打算辭職換一家業務量更多的大公司。並且...果斷的辭職了...

人言輕微,其實也說不出什麼其他具備可供參考的話,唯一做到的是默默關注了這個話題,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回答......

因為剛入行的我們,根本不知道你們說的洗牌和內部優化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會怎樣,我們又要如何應對?

我產生不了什麼遠見,只見到隔壁某設計公司100個工作卡位,空出了80多個。

我也沒法短時間做到追趕上前人腳步,只能光聽同事在說,上次那個項目的最終成交價又被打折了——據說那會影響他們的年底獎金

最後,我也只能經常性地聽主管嘮叨和教育:你難道只想一輩子做畫圖的?

給不了我金錢沒關係,我看得透。

但如果這個職業連信仰都給不了,即使再愛也會遲早放棄的。


我所看見的景觀世界——青手·田筠

出發,這是暢想和眺望

(一) 關於時代,組織,個人

時代:一個景觀人有必要關心時代嗎?做好手頭的事情,關心薪酬,晉陞,福利不就夠了嗎?可是你潛在的焦慮從何而來,為什麼浮躁迷茫揮之不去?忍不住詢問行業的未來?甲方往哪去,乙方往哪去?擁抱互聯網,轉型,跨界,突圍 。

因為不管多麼渺小安靜,時代都在我們身上投下巨大的影子,你在洪流里前行,可能隨波,可能奮臂;

每一輪危機時你在幹嘛,08年,14年,你的回憶是毫無觸感嗎,因為你只是小兵?等待命運的揀選?一輪輪危機歷練了地產人,重組了甲方,乙方,也逼著我們更加去追問,沒有人能避過趨勢,也沒人能真正預測未來,但是信心還是來自對時代的多一些些了解。

一扇巨大的門在轉折,而我們有幸生活在轉折面上

我的觀察————

時代,從時空加速到思維重組

組織,從龐大緊密到自由接駁

個人,因你而不同才有未來

這只是我的陋見,人類一直發明工具為自己所用,只有發明了計算機之後,工具將使用人類,分界面在此。而每個低頭族其實已經成為機器的果實。

之前人類走了幾千年,從直立行到上天入地,所有的機器發明,其實都只在武裝人類的四肢,提高的是我們的時空速度;只有從計算機開始,機器開始武裝人腦,智能化不斷蔓延,到了現在,掌上手機,讓每個人成為終端~~

過去沒有一個時代能叫汽車思維,飛機思維,只有到了互聯網時代,能叫互聯網思維,因為機器入侵人類思維了,難道人人低頭微信時,你不是被爆炸的數據網路所籠罩。老祖宗講天人合一,但未來的天,就是數據的天~~~

每天習慣性使用,沒發現電腦的恐怖么? 進化只用短短50年,以前是實驗室里的龐然大物,然後瘦身到桌上,然後迷你到掌上,然後更輕更薄的未來,到我們腦中,AR,VR要做的其實就是人腦電腦的合成。

我相信未來的機器終將掌控人類。這不是悲觀,而是趨勢,一個大循環,從最簡單的工具開始,人類駕馭著不斷智能的機器,直到人機合一,虛擬和現實分不清。人被自己發明的東西埋葬,但也許遙遠未來的這種埋葬將非常舒服,轉換了時空,模糊了現實虛擬,你感覺不到埋葬。

人類之前開著各種機器不斷進步奔跑,是有跑道的,但從現在起,進入斷崖時代了,各種不適應還沒回過神來。之前還在彎道超車,突然跑道沒有了,進入一個無限爆炸的,大數據的時空,不是風來了,豬能飛,而是其實我們全都在風中————大數據的暴風中。區別只是你是被風帶走,還是你順風飛翔。

但每個人不是依舊朝九晚五么,生活平靜,每個人都好似風暴中心的風暴眼,看起來依然很安逸,裂變已在眼前,但好像只有商家,企業家在遍地擁抱互聯網加,個人是更無關更無奈嗎?

碎片化的時代,普通人的感受只是信息讀不過來,網紅追不過來,據說互聯網每周產生的信息量要超過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信息量。一個Youtube 網站每天上傳的視頻長度就夠一個人不停地看28年!

海量都不足以形容,這樣的信息流是宇宙流,人被投入茫茫信息的宇宙因此更加微小失重~~~信息碎片化,每個人也在碎片化,這是最好還是最差的時代?

大數據會讓佔據先機的大機構更能壟斷市場,把客戶數據資源分析到盡,你每進一個商場,每連一次免費wife其實都是在奉獻隱私你舒坦地享受被洞察的福利派送:你過去的喜好我全知道,你準備購買的,我將準確推送,商家躬身在笑,未來全是刀下魚肉~~~

看起來我們越來越輕如鴻毛,大數據把我們的全部信息餵飽商家,看起來樣樣被服務伺候,實際越來越被掌控,無處可遁,

一個數據預測社會行為的極端定位的時代,精準擊打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小民只能為鴻毛?

但親愛的,其實這更是一個小民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何其幸運,互聯網的核心是大數據掌控,但更是超連接,你被掌控,但機器可以帶來公平公正,你也可以超連接,成為自己的小星星

1. 個人可以更加閃亮,互聯網極大衝擊了過去由大企業大機構主導的,由上而下的掌控,取而代之是由信息大爆炸帶來的個人力量的傳播,鏈接,交互,流通,國家機器,大企業對文化,資源,人才的壟斷會不斷遭遇隱形崩解;

2. 老大老二壟斷才能生存? 但互聯網時代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打劫者常態化,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內容供應才是為王,真正比拼服務質量,並不是今天你覆蓋我,就意味著我要永遠使用你的服務,你必須不停讓自己的服務內容具備競爭力,因為信息供應無限,你多裝幾個APP世界就可以反轉~~~總之這個互聯網時代的好處是,沒有人能夠一勞永逸的吃,打劫者無處不在,建好了平台也不能一勞永逸;

3. 互聯網,從底層推動這個國家的效率和變革。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悲傷的消息,Jason說其實過去更多,只是過去的信息不透明,你看不到那麼多不公平,悲慘,現在已經有極大的進步。因為互聯網是無垠的,信息一旦開始流動,再有管控,再有壟斷,也無法阻止連接。

這是最偉大的民主工具。

生活在現在這樣「超連接」的世界中真好,匯聚來自世界各地數百萬人只需幾分鐘,今天每個人的手機終端都可以隨時分享,連接和創造,這個偉大的終端連接在改變一切 ,要充滿讚美。

未來的互聯世界會越來越像宇宙,有超大星體,大平台攜用戶和數據佔據入口資源,會形成黑洞,但絕不可能佔據完整個宇宙,更多的是星體裂變,會有無數的小新星飛出,群星閃耀,星漢燦爛

5000年,現在才是真正的轉折點,而這個點,按加速度看,大概不到100年吧,我們何其有幸能生活在轉折點上。

人類進入更加自我的時代~~~~

問題是你是被打劫,還是成為打劫者?

組織:之前是打造航空母艦,而未來是磁場接駁。

個人一直寄存在組織中。而眼下碎片化的潮流力量,它在衝擊每個人時,也在極大沖刷著龐大組織。

未來的宏大是怎樣的宏大?

未來的輕資產是怎樣的輕資產?

未來地產的運營模式,只有甲方和乙方的合作么?

未來的組織形態一定發生極大改變,不為個人意志所轉移。

不是「要麼巨無霸,要麼小而美」。

不,它是「巨量的自由磁場的組合」。

未來如果你是巨無霸,你巨無霸的形式下也不再是組織焊死的巨人,而是磁場平台,組合接駁的巨人;

未來如果你是小而美,你不僅僅是小,不僅僅是美,你活下來,是因為你是可以無限接駁的智能零件,你自帶磁場。

未來就是接駁,各種插口,

以小組織博出大形態

成為可接駁的變形金剛,未來的路在此

如果大家看過那個溫暖大白的電影,一定記得那個磁性銜接的小個子機器人有多麼厲害~~~~ 他完全可以被劈成各種零件飛散空中,但秒秒鐘自由組合回來揮劍出刀,最後戰勝巨無霸;也可以變身向天空無限伸展的平台,千千萬萬磁性小組織,能組成巨人,或形態各異的自由模樣~~

碎片化的未來,基本元素是更加小而美的個體,企業要將高能量的人充分挖掘使用,不是僱傭,而是合作,未來所有偉大的企業都是輕資產的,擁有超級大腦和資源整合能力,布滿優良的磁性插口,隨時接駁外部小組織,變成每一階段的巨無霸變形金剛:虛擬的巨人,優質的中央控制。之前你難以想像吧————Airbnb是全世界最大的旅館,Uber是最大的計程車公司?

而將來的小組織要生存,得讓自己擁有磁場和靈魂,是某一細分方向的垂直供應商,自帶智能~~

未來五年十年,甲方,乙方很多壁壘必然會打破,接駁重組~~~~ 公司代建是什麼,職能代建是什麼?運營管理能力的輸出。

你的能力高於市場,就有被接駁的需求。在不斷的重組聯合中,未來的地產模式中,最核心的融資能力,拿地能力,剩下的都可以輸出,都可以市場化接駁,都是第三方~~~

現在的萬科在風口浪尖,我們不討論它的未來。萬科的過去值得回顧,它能最早躍升進千億陣營,還是因為出色管理,有市場洞見,擁有黃金管理團隊————比市場先看見「接駁」的力量,不是大而全的覆蓋,前期專註聚焦,後期放手合作,弱控制,強連接~~~~

當萬科設計部外包時,微信上各種轉發和評論,可以看見三類人:

永遠的執行層,看見變相裁人(這類人也可以是高管)

職業經理人,看見冒險和試錯(有思考有不滿,有經驗有期待)

創業者,看見未來嶄新的天空(高能者)

什麼是未來的高能者,就是地球少了誰都轉,但事件可以因為「有你而不同」「有你而更精彩」你是需求的發現者,追隨者。

踐行者一批批出來,默默無聞但已經在打破界面,重新連接。就像當年改革開放的承包到戶一樣,把農民的積極性都煥發出來,把生產力解放出來,不是裁員,是自我革命,跟上未來。只不過改革開放是鄧爺爺設計的,而現在的變化是市場自己催生的;

最早的地產代建模式也是萬科職業經理人第一波出來趟路,土地資金是別人的,自己輸出管理。只不過形式還是參照傳統房地產公司,也焊接得死死的,人才全部招聘到位,職能全面自我構建;因為是吃螃蟹的人,在管理模式上有很多掣肘,這套系統也很難全面銜接到高量級人才,很快被衝擊;

然後市場進一步發展,更多職業經理人溢出體制,更靈活的職能代建模式出來,組織不再全部焊死,缺乏競爭力的重要職能開始尋求外包;頭腦核心是你的,四肢可以配套組合,針對不同項目做組合。將來應該還有更靈活的細分代建,不斷靈動下去,

傳統房地產也在做自我剝離,比如以前捆綁在一起的物業,商業現在相對獨立了;比如有些公司以前什麼下游專業都通吃,做苗圃,做施工;當市場變化,很多公司就開始剝離苗圃專業,剝離施工企業~~~ 剝離都是緩慢發生的,但豈是止於此————

也許再過很多年,地產會越來越輕資產運營,你信嗎?越來越多開發商都會走類似的路,減負到只有資產運作核心,所有的職能模塊市場化銜接,自負盈虧,靠實力接駁,成為靈活的變形金剛。

這怎麼可能,大量的設計協調,現場技術服務,管理運營怎麼放心做?

核心沒變,專業人做專業事,只是接駁界面改變了。原本甲方包含的設計管理職能完整還在,這個接駁組織里,從資源選擇,設計管理,施工管理,全包含了,剝離的甲方成了投資方;而這個改變,最大的好處是憑競爭力生存,不會允許甲方常見的二傳手存在,不會養閑人,不會濫竽充數,就類似責任田承包到崗,模式轉換後的團隊自動過濾無能者。

輸出管理必須有核心競爭力才能不敗於市場。自己對結果負責,沒人監督也必須要好好做,用結果說話。而不是養在龐大組織里,慢慢成為舒服的石頭。或者千年沒有進步的二傳手。

但對甲方的風險是,這樣的委託必須是知根知底的信任。將來市場上有更多的備手資源可選擇,才能更安全。所以第一波試水者都是大拿,因信任和需求而彼此選擇。

我一朋友,出來做建築研發的地產接駁,面對的客戶是1.5線的開發商。第一年設計管理費收到1.4億。邏輯很簡單,例如設計院強排的圖紙,貨值10個億,而這個甲方大拿可以排出12個億,是老闆完全看得懂和信任的12個億。那多出來的2個億我收10%設計管理費,不高吧。所以項目沒有接太多,第一年就比很多設計院多年運營強多啦。

這是市場稀缺的甲方研發能力。真正實戰的能力,銜接客戶和市場的能力。比只能大量炮製標準化,整一堆束之高閣流程的同行是天壤之別。和只懂畫圖完成指標的設計院也是完全不同的設計管理能力。我們景觀甲方管理也同樣存在總圖溢價,全程管控溢價能力的極大差別,高手和低手操盤何止千萬的差別。

有人一次成型,有人反覆整改,你為企業創造的溢價也是你將來的市場價值。

21世紀最貴重的還是人才。

可是市場上有多少這樣的真正的高手呢。

所以市場最快捷是「你不行,我來。」如果某個重要職能僅僅在完成事物性工作,無法深入業務並創造性支撐業務發展及提高組織效率,這樣的職能一定會被先行外包。

如果還在低端慢慢培養人才,已經來不及了。地產最多還風光20年。2016今年上半年當北京基本都是地王時候,我收到的獵頭電話,都是想快速建個平台,空降個高手去打造驚艷樣板區,市場無比饑渴,一擲千金。因為越高端,景觀越被需求,打造高端產品,拼的是產品力。

在客戶研讀,精準營銷的年代,產品對路一切都對路了。高端客戶的追求重心是生活方式的升華,未來設計和審美的重要性,將在一線城市成為最大溢價抓手。

未來十年還是地產的好年代,不是老闆更好的年代,是共贏的好年代,客戶有更多自我覺醒,組織更輕盈,關懷更真切,生活品質不再是營銷的表演~~~

未來需要更有想像力和超越性的改變,模式創新,思維創新~~

未來會逼迫大佬成為設計和品牌的真正愛好者~~

個人:「因你而不同」才有未來

我們看起來在一起,其實每個人都是孤獨星球,所以那個微信小人兒我們天天見。

互聯網的確從細微處以掩耳不及盜鈴之勢極大改變了社會內在形態,但擁抱來擁抱去,其實互聯網最終能幫助的是讓我們擁抱了自己~~~

世界變化太大,你曾經仰慕的,在坍塌;

你曾經不曾留意的,在巨大;

只有一條路,擁抱更有實力的你自己。

互聯網在將每個人透明化的同時,也提供了一條更加發現自我的路徑:

不再需要那麼多審批,文章可以發布,作品可以落成,品牌可以成立~~~真正可以做到有能力就有將來。

以前個人是時代的零件,是國家機器,是企業機器的零件,離開系統你什麼都不是,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個人反而可以更個人了。

一直做零件的你,將來做什麼?

配置磁場,成為有靈魂的插件~~~無論在體制內外,你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個不恐懼的人。

社會的扁平化能真正讓金子發光,錐子穿牆;所有的人壓迫成兩種人,白領金領灰領都會裂變,「打工和創業」,有的人看起來在創業但其實還在打工,有的人在打工,但其實是在創業,將來的人才,無論在體制內外,其實拼的是心態加能力;能釋放你潛能的公司,才值得停留;

1、全民創業當然不可取,什麼好東西一窩蜂成為運動都不可取,但在目前的中國不必為此擔心,是矯枉過正,是互聯網思維全面洗涮後的一種社會覺醒,不必擔心,總好過大學畢業生人人都想當公務員的時代~~~

2、如果社會中堅力量願意嘗試創業,思考個體該怎樣有意義地渡過人生,總是一件好事,失敗也不可怕;

3、互聯網思維,只是途徑;成就你的,還是你的稀缺性;

4、將來的社會,小而美有充分的生存空間;

曾經有人說,小民從不能成功,最後還是有世襲和圈層決定,哪有世襲,世襲太脆弱了,歷史上中國草民皇帝多了去了~~~

還有圈層,圈層哪有固定? 都是實力磁場的銜接,你消失磁場了,你就沒有圈層了,所以最重要的構建你自己的內在世界,你自己的實力,你如果活得是大寫的人,人脈就朝你走來~~~

外在世界的熱鬧是虛擬的,你內在世界的寧靜致遠才值得喝彩,互聯網幫助的,就是剝離和接駁,亮出你自己~~~~~ 如果你身邊事物因為「有你而不同,有你而更精彩」,恭喜,我們一起成為小小磁場。


景觀行業至少最近幾年的確是和房地產掛鉤的,房地產業的病態式發展導致了景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的機會。對於工作五年以上的人要是沒有幾個自己開公司的同行業朋友,你都不好意思出門。所以景觀行業去糟留精,走向正規是遲早的事,這一天現在已經來了。景觀行業的需求一定存在,只是項目類型會更加多元化,如果還想在這個行業繼續發展下去,早早的多關注一些房地產以外的項目,多學習學習。不那麼感興趣的趁早轉行,不轉行也遲早被淘汰。終有一天,景觀行業會成為高大上的行業。


說說我吧,一個2016年本科園林畢業的,在學校學渣一枚,剛開始在南昌什麼不會,沒公司要,或者開價很低,我離開了南昌去杭州了。在杭州一切順利,進入了一家設計院,開始瘋狂加班那之旅,對於什麼都不會的我而言,其中心酸不必多言。現在因為一些事,又回到江西,各種設計院找工作是沒多少問題,也進了一家 加班更凶了。我覺得沒多大意思,項目是很多,但是設計費多少年沒漲。而且還是打折做設計,做很多事,能拿多少錢呢。而且,我基本是 方案 施工圖 溝通 文本都做,很累。。。關鍵是 沒多少設計費還打折,項目上還要給政府領導和甲方塞錢。。。想轉行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