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陰謀害你,道家思想會如何應對?

一:不欲以靜,心外無物,世人所害無非是名、利,這些都不重要,保持內心的平靜。抱怨以德。

二:物形之,勢成之,撥動局勢,反客為主。

三:不爭,退,離開這個局。

以上思想皆取自道德經,但我處在目前的情況下,確實不知如何自處了。特向眾位求教?


於心,可參六祖: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於事,假如是處在利益場,便很難脫離對機謀權術之依靠,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難以避免彼此博弈和利益消長。

道家對事,精髓不在應對,而是規避,所謂全身避害。老子甘居守藏吏,便是最生動的例子——這個相當於國家圖書館、檔案館館長的位置,不僅可拿俸祿,相對合乎意趣,還遠離權力漩渦,其中必有深慮洞察。否則以老子之智,我不信他爬不上其他位置。對此電影《孔子》里老子對孔子所說的一句話就頗堪玩味: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即便是有為,老子最好的策略也不在題主所說那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不是更根本嗎?

總之,生存是必做的事,遭遇某些事難以避免。那麼大道至簡、天長地久,依道而行就一定是最靠譜的策略,短期內或有得失起伏,長久看必是最受益的。如同炒股,眼光放在長線投資最穩定可靠,短線投機難免不確定性和成敗沉浮,如此一切糾結便可迎刃而解了。

怎樣依道而行?道常清靜,道本虛空,道沖氣以為和,道惟隨順,道在生生,道能屈伸……看自己體悟把握了。

馮友蘭說莊子哲學不能解決問題,但能取消問題。這取消問題,其實就是緣於一種更高、更大、更遠的眼界心量,任何問題皆局限在一時一地,在意即困。如此心中無問題,自然無困擾。


上醫治未病。聖人見幾微。

如行事落於痕迹,惹人嫉妒或者憎恨,那麼在開始做之前就已經想好了退路和計策。

現在坐在這裡想怎麼辦,豈不聞范蠡文種的故事嗎?


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自保能力,而不傷害人。

兵者,不詳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老子可沒有教人自縛手腳,沒教人絕對不許用武力,在萬不得已、沒有其它方法可想的時候,老子不排斥動用最後手段——武力。但是,動用武力有兩個標準,一則,恬淡為上;二則,哪怕是戰勝,也要處以喪禮,不可美之。

一、有自保能力;二、可以運用所有可用手段,哪怕傷人,但不能以傷人為美。

有了這兩個總體原則,處理事情應該就沒有什麼掛礙了吧。


你面對的是戰術問題,卻求助於戰略問題


《道德經》是學習知識的知識,(【總綱】)

《孫子兵法》才是爭鬥的知識。(【綱】)

其實仔細讀讀,兩書是相通的。除了都主張和平,最明顯一個就是都喜歡【水】。

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孫子兵法: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題主給的信息不多。既然是陰謀害你,說明沒有具體明顯的行動,更沒有冠冕堂皇的出師表,大條理由。

那麼就有兩個問題,一、你怎麼知道?有何恃?又有何持?

二、然後才是如何應對。

再仔細看了一遍題目,經文引用的真好。看來題主並非看不透,也不是沒有策略應對,而是心未平。嗯,道德經確實是總體偏軟了點,也難怪,【老子】是圖書館長嘛,遠離漩渦,又是貴族(別問我為神馬知道他是貴族,因為那時沒有科舉),獨善其身的條件和理由都很充足。說到心,我推薦王守仁。

凡事不能取捨,就跳高一層,挑出闔閭再衡量,如是再三還不能,則回到初心。

~~~~

心外無物,……看漏了。看來題主也是研究過王守仁的嘛,諸子百家都是用來研究的,他不是,沒啥可研究的,也模仿不來。

最簡單,已經苦其心志了,剩下的就差勞其筋骨了,能上就上,不能上早退,別balabala

~~~~~

至於具體情況,可以pm。個人別的不行,守口如瓶的操守還是有的。


保持內心平靜,毫無心理負擔,然後打敗他


別人為什麼要謀害你?

別人為什麼能謀害到你?

道家只從這兩個方面想問題


及吾無身,又有何患?


干他呀。


要是像樓上說的那麼古人何必研究道術呢


匿名君說的不錯,你為何要局限在某某思想去解決問題。

而且道家的思想也不是讓你面對問題時去參考文言文做選擇題的啊。

你不僅局限在特定的思想,還糾結在某思想的某個觀點= =

道家思想更多是給你一種面對人生的心態,而面對以人生為主軸產生的各種問題,有個主導的思想作為標杆才是各家思想所在價值的一部分。(這句感覺是在瞎bb,雲里霧裡的可以忽略)


沒必要拘泥於道家的思想去解決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好。


順勢而為


我艹,服了一些答主了,都知道人家要陰謀害你了還心靜!吹牛逼不嫌事大!

老子有句話: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所以說該用兵用兵啊!

另外,兩兵相抗,哀者勝。

所以做好各種打算!

借圖紀念今天。


打回去啊


以上的真的是道德經思想么?確定不是和莊子的搞混了?


自救。

盡人事,聽天命。


推薦閱讀:

提到請問敢為天下先,與不敢為天下先對現實社會有什麼意義?我們更應該做哪一種人?
老子是怎麼成名的?
為什麼道家思想沒有被帝王引用為治國之道?
怎麼能夠學習道家?
歷史上有那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典型?

TAG:道家 | 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