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豆瓣上的高分垃圾書?

通常的,豆瓣上的書7.5分就是很優良了,值得讀。8分以上就很優秀了。8.5或9分以上更是絕世好書。但是還是有很多8分以上的並不值得讀的書,怎樣分辨?例如《狼圖騰》到底值不值的看?對於不懂金融的人來說《貨幣戰爭》到底值不值的看?《中國式管理》到底算不算好的管理書?這些問題好頭痛啊。


冒昧答一下,這種事情往往會得罪人:

1.看書一般比上網要划算得多,哪怕是比較垃圾的書;

2.高分垃圾書,另一個準確描述的名字應該是「通俗暢銷書」,這種書好不好見仁見智,有某種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往往BS這種書,但對於另一層面的人來說也許會有「茅塞頓開」之感;

3.讀書不要全盤接收,感覺不對頭就略讀,感覺有意思有啟發就深讀、復讀。個人覺得閱讀就是一面鏡子,一半照閱讀者的過去和現在,還有一半照閱讀者的未來。因此,讀書讀出了什麼,很大程度取決於閱讀者本身。

4.無論如何,讀書比不讀書要好;讀經典要比隨便讀好一萬倍。

5.何為經典?每個領域都有幾本是經典中的經典,從第一本開始,讀完後照著作者的引用來源、薦書按圖索驥,花上三五年甚至更久研讀,這個領域就算摸到門檻了。

至於LZ提到的三本書,不便評價,建議趕路、如廁時翻翻即可。


讀書最大的成本是時間,而非RMB.

一本書才三四十塊錢;

你看完一本書需要10~30h,相比於你工作的時薪,¥10000/(8h/d*21.5d)=¥58.5/h;

你讀完一本書所花費掉的其實是¥500~1500的時間。

So,看哪本書可能感興趣就直接買了,拿回去讀了。

讀著發現不對就趕緊停下來,丟掉or送人,自己就別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分辨非經典,其他答案都已經說過了,關鍵是看了一些發現無聊的書就別看了;

- 喜歡的書就不算浪費時間,比如十年前我也非常喜歡《狼圖騰》和《藏獒》

- 但可能現在再看就只會當成純粹的小說來看了,但我並不覺得高中時讀這本書在浪費我的時間和錢,反而會覺得給我開啟了一個非常NB的世界!

比如《少有人走的路》《麥田裡的守望者》一些人評價很高&但我非常不喜歡

- 讀這兩本書都分別只看了二三十頁,就停下來了

- 我並沒有覺得是浪費時間,隨隨便便刷刷微博、知乎一兩個小時可能都過去了。這是正常的時間範疇。。

如果這幾年累積在書上花的錢少於¥1,000,或者是在不該讀的書上花的少於¥1,000的話,就別想著在書上浪費錢這個事情了…你隨便買一個只穿過一次的衣服,可能都不只¥1,000…


作為一個混跡豆瓣讀書多年的人,一直靠這玩意找書看,現在我來一份圖文教程教你如何看出高分垃圾書:

首先,看評分只是一個方面,還要看評價人數,人數過低時,就十多二十位時先觀望,我認為至少80人參與評論,分數才具有足夠的參考價值。因為豆瓣存在刷分現象,所以剛出來的書分數過高書評又都是一面倒的叫好時需要觀望一下。

然後,要看書評和論壇,在此舉《苦難輝煌》為例

乍一看,人數分數都很合格,看書評和論壇就露出了馬腳

楊奎松針對此書所做專文深刻地揭露了這書作者就是個不負責的文抄公,史料用的一團糟,謬誤一大堆,根本不值得看,這種書就是真.高分垃圾書。再舉一個符合此法可找出的高分垃圾書

這本大受歡迎的書在我看完評價後完全不想看,省了筆銀子。

接下來講一下比較特殊的有爭議性的書,這種書高分,但說不上垃圾,有些地方不太好,在此舉兩個例子,再為大家介紹一下豆單。

先是最近很火的《耳語者》

這裡談到了此書有些錯誤,但更多顯示的是作者人品的低劣,還是有一些史料價值,再加上國內尚無此類型的蘇聯史,所以我還是花錢買了一本看了,感覺還行。畢竟不是歷史專家,只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再來講講《九人》

評價高,書評論壇也很好,看不出什麼問題,直到看了豆列才發現批評

同時附上此豆列源地址和其它一些截圖供大家參考,大家自行斟酌

千萬不要買的爛書系列(此豆列排序較為靠前,說明不少人認可,但我並不贊成他的一些意見,只是給大家參考,不要看成是我的看法)

《九人》現在我還是比較猶豫要不要看,因為與我關注的面不符。(我喜歡這本——原則與妥協(增訂版) (豆瓣))

在此附上三個豆列和一個小組,可以少買些被人噴翻譯的書,不用花冤枉錢買太監書

你讀過哪些翻譯得比較差的書? 買過看過都說說~

據說翻譯的不好的書(你讀過哪些翻譯得比較差的書?)

被翻譯糟蹋的名著之社科類

被閹割的書

由於豆瓣噴翻譯的很多,故在此談一談這個問題,由於翻譯問題複雜,很多是想當然的噴,有幾種典型的有價值的批評

這是最基礎的一種,比較譯本,而且沒原文。

這是一種較有價值的批評翻譯,有原文對比,有依據的糾錯。

這是很好的談翻譯問題的書評,有理有據地分析錯在哪,專業性強,當然一般是轉載的。

接下來談一種特殊的

這種豆瓣大神的翻譯探討貼可遇而不可求,因為我平常不太關心詩歌,所以也只見過這麼一個。

接下來談點刪節的問題,由於國情問題,歷史書和一些看上去就知道是敏感書的書非常可能有刪節問題,這種書還是靠書評、讀書筆記和論壇搞定,有時候還能碰上大神貼原文,如梁文道的《常識》,不過很少,介紹兩個典例

這裡詳細介紹了刪節情況

在大陸版到底刪沒刪這個話題里有關於刪節的討論,給大家看一部分

這兩本書我都不幸地買了並看完了大陸版,陶涵的《蔣經國傳》我就直接台版了。

豆瓣大神一直非常多,只看評分只能得出個大概,主要就是看書評,而且有的大家存在馬有失蹄的情況,有的書存在翻譯錯誤或校對不仔細的情況,比方說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和《紅雨》,這些書實際上還是很值得一讀的,看看大神的校正對讀書很有幫助。給大家列舉一些例子

豆瓣讀書也有其局限性,不方便講,上個圖

點開後就會......

碰上這種情況,就只能百度、Google搞定,有的書甚至連條目都沒有,那就更慘了

豆瓣是個神奇的地方,用好豆瓣讀書方便很多。題主說的三本書我推薦就隨便翻翻找點樂子,別太當真,高興一下就好。

----------分割線---------

1.這份答案是我當年讀大一時寫的,現在我快要畢業了,這個答案還時有人點贊評論,當初因為這個答案才有動力勤快地碼字,所以特意來補點內容。

2.除了前文提到的天左瘋右,狼圖騰是我初中時讀的,那會看的時候覺得故事部分很有趣,最後的議論掃了一眼匆匆帶過,它和《鬼吹燈》是我原來很喜歡看的小說,而它的思想私貨我不太喜歡,要我打分可能也有三或四星。《貨幣戰爭》這書我看完那年就找人吹B去了,因為中二少年們永遠都密切關心世界上的、中國近代史里的各種陰謀論,如果大家想看點入門書,倒不妨去看《股票作手回憶錄》《撒謊者的撲克》《大空頭》,有一定故事性而且也不是靠陰謀論發家致富。

3.前文選用的不必讀書目確實是個個人情緒很重的豆列,我一向敬重錢老,高中那會雜七雜八買了一大堆九州出版社版的集子,看了一些,還沒看完,那個豆列真的是僅供參考。因為豆列、評價都是越受歡迎才會越排到前面,所以我選了一個前面的來做示例,而且關於九人的觀點讓我有所擔心故沒看,那裡的文字當初寫的時候有問題沒注意,不好意思了。

4.推薦我用的最多的兩個豆列

鎮長的日記

這個豆列最好按添加順序查看,經常更新一大堆新出版的社科類書籍,我一般就到這裡面複製粘貼書到我學校的圖書館推薦裡面,然後等學校買書,托其所賜,社科的甲骨文系列、廣西師大的理想國譯叢、去年年末下架的那批蘇聯相關書籍全都蹭學校的看完了。

關於文革研究的英文書目(精簡版)

完整版已吞,而且這個條目下的書也在慢慢被蠶食...這是個人興趣所導向的,創建者當年還為我指點了一下另一個運動的書單,甚好甚好。


人文社科類的,當代作者(尤其是國內作者)的暢銷書都不用看,想知道主要觀點看看書評就行了。如果是幾十年上百年來口碑都很好的常銷書,又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一定要看,但也要看看網上是否有人說這本書里的觀點過時。

自然科普類的,只要不是明顯偽科學那種(比如《水知道答案》),就看名氣最大的那些吧。


書名或主題帶有「美食、旅行(游)、青春、戀愛、迷茫、記憶、管理、啟示錄」這幾個關鍵詞的8分好書基本是垃圾!


樓上某位為了解是否為爛書而尋找了各種線索,書評啊、豆列啊什麼的,這事我也經常干。

但到目前為止,阻礙我讀書的最大緣由根本不是這些高分爛書,而是

我收藏了很多絕對是好書的書(有原版的大多都有原版),但是收集(貪)和判斷是否為好書(挑)佔用了很多時間,剩下時間裡也刷知乎刷這個那個(懶),以至於近幾年都沒有讀幾本書,更不用說某些需要深度閱讀的書了。

那麼該怎麼辦呢?很簡單,馬上、立刻去看絕對是好書的書!哪怕譯文、版本有問題。書讀得多了,才能以最快速度發現是否為好書。如果你早就看(準確說是學習)過足夠多的金融類書籍,你不用看別人的推薦,也能很快知道《貨幣戰爭》是怎樣的書。


寫的書不說了,就說說翻譯。其實和提問者的要求有點兒反:你說怎麼鑒別高分垃圾,我的主要意思是說也別太執著於鑒出「高分垃圾」,甚至被判成低分的所謂垃圾其實可能還不錯。

現在,應該說長久以來,很多人都在豆瓣上吐槽翻譯,再順便說個:某某詞和某某詞以及某某句型都能弄錯,可見水平如何如何,唉……

確實,我們應該正視這些錯誤的地方,也應該感謝所有正確地指出的確翻錯的地方的人,有時候甚至有辯駁,看看這些爭論是很有意思很有啟發性的。比如之前我一直以為商務的《論自由》很爛,但是後來我聽說並且也在那本論自由的討論里看到了一些人的辯護,他們認為雖然譯文是拗口了一點,但是還是很準確的,總比順流的錯得多的好。

翻譯的時候錯誤是難免的,甚至一些低級錯誤都是看不出來的,比如譯者可能自始至終都把A詞看成了接近的B詞,只要意思上沒有太過奇怪,上下文連起來過得去,可能看好幾遍就不會檢查錯出來。我們在挑錯的時候是在譯者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很自然地盯住那些錯誤(其實很多只是表達不太好談不上錯誤),忘了譯對的甚至譯得很好的地方。而如果整本書讓我們來譯,也許這些錯誤會避免但是其它錯誤就會冒出來,同時此譯者翻得很好的部分自己來譯的話卻未必能夠達到那樣的好的程度。

重申一下不是要給錯誤、不良的翻譯找借口,只是說在評論、甄別一本譯作好不好的時候,大可不必太過嚴苛,同樣,如果要根據別人的評價來選擇譯本好不好也要對那些特別嚴苛的評論保持警惕,因為如果你根據那些吐槽選擇,你很可能漏掉了一些雖然有毛病但其實還不錯的書。如果你想藉助一兩本書粗略地了解一下某個領域那這些譯本其實足夠。

有些書本身是很專業的學術研究,就算沒有翻譯專業學者在做研究時也是一定會參考的。它們是很好的研究,徹底的外行拿來看看也會對這項研究所處理的題目有很好的了解,但是它們往往太過專業,所以其實真正願意拿它們來做泛泛了解的外行也不是多數。所以,這些書實際上根本就不應該翻譯,就算找了該領域的優秀研究者來翻譯它們,由於它們還會涉及到相關領域的艱深概念,研究者可能也很難處理得非常好。譯者是專業研究者不假,可學者做研究的話只引用其中的一部分放到自己的論文里或者專著里,他們對引用部分的翻譯自然會質量比較高,但這整本書都給譯過來可能就比較可怕(當然更不用說這位專業學者的英文和/或中文水平的確可能有欠缺的)。這樣一來就會造成這樣一個尷尬局面:某本好多年前出版的經典專業研究現在才剛剛被翻成中文,很多專業研究者們早就看過了,他們現在是不需要這個譯本的,而外行(甚至完全是學術界外的人,對譯者零了解)看到某些錯誤就急不可待地出來說了:「不得了這樣的翻譯還能要?!據說這譯者還是專業搞這個的?哎呀媽呀,就這水平?!」於是「可見……」就又來了。而對於這一行的剛入門的學生來說如果時間充足,看這書的確不如去看原版,還能順便提高一下英語水平,沒時間的話當然可以先拿這個譯本看,看個大概也是好的。於是,這樣一本優秀學術著作的中譯本,也是譯者費了大心血的譯本,存在感極低,怎麼都不討好。其實你作為一個外行想一般性了解一下這個題目的話拿來看看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你湊巧先看了一篇以高水準嚴要求指摘翻譯水平的文章,你就會覺得這是本爛書,不去選它了。所以,這路書根本就不應該被翻出來。

真正值得譯的是那些在現代這種學術建立起來之前,用現在的看法看起來都有點兒民科民哲的那路書,也就是那些基本上屬於供現代學者研究和發散的那些書,屬於原典或者接近原典性質的書。這樣內行當然拿它做研究(如果湊巧是可靠譯本的話),外行呢拿來一般看看也很好。但同樣不要太嚴苛地要求譯文質量,差不多也就得了。如果你湊巧是干這行的,湊巧研究這個領域,湊巧語言過關且對原著理解足夠,且最重要的,湊巧你時間很多也不用忙著掙錢生活,那你不妨推出一個高質量譯本來。


1. 重點看排行靠前的差評評價,如果行文客觀公正理性,那參考價值很大。

2. 如果要省錢,可以下電子版的快速看幾十頁,基本能心中有數了,再決定要不要買。

3. 一個作者寫的某本書很爛,他其它的書最好也避而遠之。(舉個栗子,南派三叔)

4. 用很誇張的宣傳語的書,通常都是爛俗的暢銷書,一般都沒什麼深度。

個人認為,狼圖騰和貨幣戰爭都不好看,但貨幣戰爭好歹可以當成陰謀論的小說來看看打發時間,狼圖騰就純屬三觀不正生造歷史的奇葩書了,很多讀書少世界觀沒成型的人看了這書後就被洗腦了。


難道沒人覺得類似於《乖,摸摸頭》這個書名就很矯情做作嘛=_=大冰這個人也是,小時候可愛看他的陽光快車道了,多年後搖身一變成了賣字的。說實話除了賣弄點關於西藏麗江一些青年的或真或假的故事外還剩什麼情懷?虧得去年他來我大學附近的書店簽售我還去買了書,結果看了裡面一篇就忍不了那種遣詞造句了。現在每次看微博上一堆騷年奉他為精神導師,我真的為他們擔憂。還有不要黑文青了,我知道這倆字現在基本演變成罵人的話了。但我也算得上是人人喊打的死文青,我真的不會看這種連雞湯都算不上的文的,肚裡那點東西糊弄誰呢。

至於現在很火的張嘉佳,我只能呵呵了。他也不是那個在天涯上寫小倆口逗嘴的樓主了,人嘛…

另,我從來覺得暢銷書的價值壓根沒法和真正的文學相比。哪怕再多人說魯迅之後無大家,我都堅定不移地認為國內現當代文學史上還是出了很多不錯的精品的。

題外話講了這麼多,我認為豆瓣圖書的打分對我而言不具備什麼參考價值,就像豆瓣影評一樣魚龍混雜。但我真的與影評的共鳴更大。文學這個東西怎麼說呢,每個人眼中都會看到不同的東西,擁有的情懷也各異,所以每個人的評價都會有一些出入。

至於暢銷書,它們根本不叫文學,只是用來與世界接軌的所謂中介而已。流行嘛,所以大可不必去看別人的評價。

再提一次,所有賣弄自以為是的文藝情懷來糊弄寂寞空虛做夢行走天下的偽文藝青年的所謂書籍,都TM是狗屁,侮辱文學倆字的人都噁心至極。不過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跟風成性嘛。


所有跟奧修有關的書。都是垃圾書。


請善用豆瓣app,最新版有個討論 功能!!

看到了嘛,千萬不要買!!!這麼多人吐槽!!! 除了評分和書評,我們還可以看討論啊!!!

友情提示,請自動忽略那些很矯情吹捧的討論,看那些吐槽和正經的評論,基本可以判定可不可以買!!!


豆瓣紅人的不看,名字又臭又長且帶「青春」「迷茫」「愛情」「生活」等若干字眼的一般可以不看。


分數是一種文獻評價工具,可以揭示單件文獻資料作為知識傳播載體的某種社會影響力

多少分以上是優良,多少分算優秀,這類「通常」說法確實很危險。

所以……

評分的用處就是幫助規划出最優的閱讀時間投入策略

最優不等於完美預測,不完美的預測就有可能帶來令人失望的讀後感。

沒有哪種分數能讓讀者百分之百不失望,失望了也不必太后悔,因為這種風險可以預期。

先讀高分+高關注度的圖書,為的僅僅是節省時間。

哪怕是所謂的通俗暢銷書,高分+高關注度也意味著這書的社會影響力不會太小。

錯過未必是損失,因為對社會影響廣泛的書,對你個人不一定真有幫助。

但你讀了這種書之後,至少能讓你對那些同樣讀過這本書並高度肯定這本書的人產生更多了解,增加你對社會的接觸,讓你更 in 而不會太 out 了。這樣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低分+高關注的書,不要優先去讀,除非你偶然看過第一眼就放不下了。

假如你發現自己放不下這本書,也無妨在有空時乘興讀過,但你這段讀書經歷有較大可能僅僅對你的個人體驗有意義——你不大可能與其他讀過這本書的人產生很積極的聯繫。

低關注度的書,評分缺乏統計學意義,我們很難藉助分數判斷要不要優先投入時間去閱讀。

這樣的分數,幾乎等於不存在。

就好比一封電子郵件,作者陌生,又沒寫標題,真的很討厭呢,可是說不定又很重要。

相比之下,有實質內容的文字書評會更有幫助——書評也是文獻的評價和揭示工具。

極高分、極低分,這兩種情況都有較大可能性牽涉炒作,正面的或反面的。

一本還算不錯的書,或許被書商包裝過度,但褪去光環仍然不妨充分肯定這本書的價值。

這種情況下,大可不必因為書商的手段太噁心而嫌惡這本書,貶低了真實的分量。

而一本分數超低的書為什麼分數會那麼低,事件的來龍去脈可能比這本書的內容更值得關注。

分數再不靠譜,也比單看書名強……


名字太噱頭的一般都不怎麼樣。


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貨幣戰爭》怎麼看都是本垃圾書,純粹的陰謀論YY。。。。


給書一個沉澱的時間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