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大學體育文化?

從大學各項運動聯盟,各種賽事,到周邊產品以及各種衍生,美國大學體育文化是一個廣泛的以地域劃分的基礎社會文化,而不僅限於校友圈,在中國為什麼這種產業或者文化幾乎不存在。


好不容易熬過高考,是時候白天癱在課堂上,晚上癱在床上修養了,四年後還要做牛做馬四十年呢


領導一句話就能把你學校名給改了,

領導一句話就能把你學校給合併了,

包括校長在內都對學校實際上沒一點主動權,

何談校園文化?


為什麼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大學體育文化?

我在伯克利上武術課。每次做完準備活動(跑四圈,橫著跳兩圈,豎著跳兩圈,拍地板說「哈」跳兩圈,然後觸地跑壓腿打拳馬步弓步來回很多圈),當其他美國學生照樣生龍活虎,而我像生完孩紙一般跪在地上吐血的時候,我就明白,我在中國受的十五年體育教育——小學五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真心可以忽略不計。

我的小學還有中學,每周有兩節體育課。主要內容是是數學和英語,當然有時候也有語文。網上吐槽別人說:「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同學是多麼幸福啊。我的體育全是語文、數學和英語老師教的。

這種體育課是不用到操場上的,坐在教室里就可以了。我高考前最引以為豪的事情就是,我可以從早到晚除了中飯和上廁所一直一動不動地坐在座位上。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這個良好的習慣,就是像一顆土豆一樣坐在電腦前一整天。後來我發現,中國大部分白領的生活也是這樣的。他們在電腦跟前一坐一整天,唯一的運動據說是在床上。應該說我們的學校教育確實很接軌地在為社會培養人才。

我的大學要求修夠四門體育課,女生必修健美操。除此之外隨意。我修的其它三門是游泳、中華毽、體育舞蹈。除了游泳之外,其它三門體育課基本上不用喘氣。

在我上的學校,體育好像是運動員們的事。除非你要參加學校運動會,否則跑步跳遠都沒你什麼事。然後像我這樣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是從來沒機會上運動會的。唯一一次被班主任叫去上運動會,因為沒有人肯上三千米。跑完以後我光榮地暈菜了(低血糖)。以後再也沒誰勉強我上運動會了。當然以後我也再沒跑過三千米。

So,我的青春年代,唯一跟我有關的唯一一項體育活動就是課間操。直到現在我對「體育」這個詞的條件反射仍然是:「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現在開始做,第八套廣播體操,原地踏步,揍!」

剛到美國的時候,我非常不理解美國學生為什麼這樣熱愛運動。對他們來說,運動好像是吃飯喝水一樣不可缺少的事情。路上隨便碰到一個同學都會告訴你說:「我去健身房。」

這種氛圍實在太強烈了。大家都運動我也不好意思不運動了。那麼我也運動吧。我想到我學過游泳。於是我抱上泳衣泳鏡興沖沖地跑去佩尼威尼體育館的三層游泳池。半小時後我就像一隻落水的雞,旁邊的歪果仁嗖一下來嗖一下去,而我抱著水線瑟瑟發抖。上臂嫩肉被水線卡出烏青,小腿肚子嘎嘎地抽著筋——而我甚至不知道怎麼救自己。那個泳池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地上游泳池之一,最淺水深兩米,邊緣沒有任何踏腳的地方。除了游到台階邊,沒有任何回去的辦法。

——媽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兩米深的泳池啊!泳池難道不應該都像中國的一樣一站就到底嗎?難道不應該像中國的一樣手一夠就能趴在岸上嗎?

我困在池中簡直要哭出來了,一抬頭救生員正密切關注著我。然而落了水的雞也是有尊嚴的。我才不要被人撈起來呢。我耐心地等,等腿好一點,就一點一點慢慢游回去。

回家的路上我吹著冷風,一面不斷鄙視自己。就像初中那次跑完三千米,我跟自己說,不要出去丟人現眼啦,認命吧你就是個半殘廢。一跑就暈菜一動就抽筋。劉翔的心林黛玉的命。

雖然我不敢游泳了,可是學校有無數個健身房。我們宿舍樓里就有。每次路過公共休息室,都能聽到有人跑步的聲音。我也躍躍欲試了。跑一跑又不會死,聽說還有益健康,是吧?

於是千年土豆的我也開始跑步了。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廢。5.2的速度堅持不了五分鐘。可是健身房裡的鍛煉氛圍太濃了。旁邊跑著一小妞,人家來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快。五分鐘就撤嗎?半英里都不到啊同學!跟自己說,堅持再堅持,好歹堅持十分鐘啊渾蛋!

慢慢的,就可以堅持得越來越長。有時旁邊已經換了三五個人,我還是滿頭大汗地堅持著。雖然我的表情可能跟分娩差不多,可我的心在偷偷地雀躍著呢:哇哈哈哈看你膀大臂粗一副健壯的小模樣還沒我能跑呢。

現在我能很輕鬆地跑完兩英里,跑完了照常去上武術或者擊劍。我知道兩英里不多。我一直以為兩英里是兩千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英里折換成千米,發現兩英里是3218.69米的時候,我一下子怔住了。我不知道我有多久沒跑過三千了。在心底深處我一直以為三千米是我的人生終點,跑完我一定歇菜了。林黛玉說不定就是跑完三千米吐血而亡的。可是現在我知道,三千米真是小蛋糕一疊呀。

我很想穿越回去,扶起那根蔥一樣的小姑娘說:不會死的!跑啊!沖啊!你可以的!

然而那時候並沒有人跟我這麼說。大家把那個暈菜的小姑娘抱下去掐人中灌糖水,一面嘖嘖嘆息說「這個小姑娘身體太弱了」。

我小時候有不只一次低血糖的經歷。有一次我是在升旗儀式上暈過去的。我就當著全校的面直直往後倒過去了。當時再往後兩步,現在就是一個傻子在給你們寫知乎,因為後面就是台階了。暈菜以後送到鎮上醫院,再轉到市裡醫院,住院好多天確認腦子壞沒壞。還有體育課,站著站著,眼前忽然冒五顏六色的星星,又暈菜了。大家把那個暈菜的小姑娘扶去醫務室,一面嘖嘖嘆息說「這個同學身體素質不行」。

他們沒有告訴我身體太弱的姑娘其實是可以變強的。

他們沒有告訴我,不行其實是可以變行的。

每次體育課之間我都特別害怕。我要預先喝好多好多水吃好多好多糖。後來中學以後,我發現體育是語文數學和英語老師教的,我登時鬆了一口氣。

直到現在我的胃仍然很糟糕。只要少它一頓飯它就會用脹、痛、嘰咕叫向我抗議。我的消化系統一直消極怠工,無論怎麼吃我還是跟竹竿一樣。他們總是羨慕瘦的女生。其實瘦的女生大多有胃病。

但是我想我現在不「弱」,也不會「不行」了。

我可以很自豪地宣布,我可以輕鬆跑完三千米了。

我可以在最淺兩米的池子里游上七八個來回了。

我會一點點武術了,雖然準備活動就險些要了我的老命。

我會一點點擊劍了,雖然其實我也不大清楚得分規則。我就戳,戳,戳,然後就得分了。

我會一點點壁球了,雖然我經常把球彈到自己臉上。

我開始喜歡大汗淋漓的感覺,並且明白歪果仁為什麼都這樣熱愛運動了。

我知道這句話要招很多黑——我想說,我的轉變好像是在留學以後發生的。我在北京上過一年班。那一年我就是一隻典型的白領土豆,一坐一天。

我想說美國高校、美國社會的運動氛圍,真的比中國濃厚太多。

大學文化一定反映著它所在的那個社會的價值導向。當一個社會推崇運動與健美時,不只是大學,企業也會把體育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今年我去矽谷看谷歌,谷歌旁邊有一大片建築工地。我理所當然地問:「聽說谷歌在搞機器人。這裡是要擴建新的機器人實驗室嗎?」在谷歌工作的朋友說;「不是,是在給員工建網球場……」

我不能想像建網球場能給谷歌帶來多少效益多少價值。但一定能給在谷歌工作的人帶去快樂吧。

在中國,「體育」這件事,跟「學習」一樣,好像是要跟「吃苦」聯繫在一起的,要跟「爭光」聯繫在一起的,跟國家建設和民族前途聯繫在一起的。運動會的時候我們說,勤學苦練,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報效祖國(好吧暴露年齡了)。軍訓的時候我們說,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寫作文的時候我們還要說,某某某艱苦奮鬥終於成功,真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選好方向,就義無反顧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點點積累小小的進步,為自己的每一點進步而欣喜,而驚訝,而成長。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然不一樣。

我想運動,跟學習一樣,首先是一件自己的事吧。

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體育運動也許是國家的事,也許是民族的事,也許是運動員的事,但它首先是一件自己的事——一件讓自己快樂起來、健康起來、強大起來的事。

***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體育運動不僅僅是自己的事。

在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競爭,面對成功也面對失敗。體育運動,尤其是團體競技運動,就跟打DotA一樣,要講配合,講對抗。在這配合與對抗的過程中,歸屬感、榮譽感,愛國主義與團隊精神,就像火花一樣迸發出來了。

中國人講「頑強進取,奮勇拼搏」,歪果仁就不講嗎?不,他們也講進取,他們夠拼。可是他們不「苦」——拼搏,本該是一件異常快樂的事情呀。

體育一向是美國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可能連「之一」都可以拿掉。現在所謂的「常青藤」,最早就是東北部八所私立大學的體育賽事聯盟。這個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鼓勵競爭。直到現在常青藤賽事仍在繼續。

關注度最高的無疑是橄欖球(美式足球)。

橄欖球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競技體育。Harris Poll調查顯示,35%的粉絲最愛NFL(國家橄欖球聯盟),11%的粉絲最愛大學橄欖球,相比之下,只有6%的粉最愛NBA。可見橄欖球的影響力。

我以前不愛看體育比賽。然而自從我現場看橄欖球賽以後,我徹底淪陷啦。對於一個腐女來說,還有什麼比一大群男人互相撲來撲去更好看的東東呢?(……咳)

(這基情滿滿的畫風。。。一本滿足)

在耽美小說里,看到兩個帥哥把一個帥哥撲倒,我的心情就有一點格外的小激動了。你能想像,十幾二十個帥哥互相撞來撞去、撲來撲去,把彼此按倒、拍倒、撲倒、撞倒、推倒、拉倒、扯倒、pia倒、壓倒,最後摞成一疊五六個的美好圖景嗎?……嗯嗒,這就是橄欖球賽(口水)。

目前這是我最喜愛的體育賽事木有之一。

美國高校橄欖球賽有著名的三大校際對抗:耶魯vs哈佛,伯克利vs斯坦福,陸軍(西點軍校)vs海軍(美國海軍學院)。我先在耶魯,後來在伯克利,所以前兩大對抗我都算經歷了。

然而悲催的是,耶魯跟伯克利的橄欖球都很弱。弱爆了。21世紀這兩所藍色學校的橄欖球史就是不斷被撲倒、蹂躪、虐待的,慘絕人寰的,充滿屈辱辛酸的血淚史。

競爭是美國教育的一部分。這種競爭是全方位的。

挑戰、鄙視和挖苦哈佛是耶魯教育的一部分。開學典禮的時候頭髮白花花的教務長就跟我們說,今年我們有多少多少個專業排名全美第一,超過哈佛……

11月橄欖球賽開始前,《耶魯日報》會發《哈佛弱爆了》(Harvard Sucks)的報道。畫風是這個樣子的你們感受一下:

今天,在慶祝鬥牛犬對衰弱的劍橋碩士的必然勝利之前,我們很有必要花一點時間為這個倒霉蛋哀悼一下。醉醺醺的巴士車程內,在冰冷、斯巴達的、成年級長監管的半路房子里,空虛的哈佛男女消磨著時光。這些沒靈魂、沒幽默感、沒有招生視頻的傢伙雖然穿得像我們——儘管少一點顏色,多一點人字拖——但他們總是少了一點什麼。在我們慶祝我們的裸體派對、諾貝爾獎、國家領導和哥特城堡的時候,他們正忍受著乾枯的街道,乾枯的後車門,還有乾枯的性生活……

當然這樣的戰前挑戰真的是毛用都沒有。輸,照樣輸,年年輸。

耶魯對哈佛的球賽稱作The
Game,最早開始於1876年。1897年以前因為各種原因有過五年中斷。1897年開始,除了一戰(1917、1918)和二戰(1943、1944)中斷的四年外,每年在兩校輪流開戰。截止2014年,一共131戰。耶魯贏65場,哈佛58場,平局8場。可惜耶魯最輝煌的戰績都在1910年之前。進入21世紀以來,耶魯輸多贏少。2000年以後,除了06年34-13一年贏,其它全輸。

……完完全全是恥辱、辛酸、血淚,大仇不共戴天啊。

挑戰、鄙視和挖苦哈佛,哦還有那誰,叫斯坦福好像,是伯克利教育的一部分。有一天我坐進一個數學系的大課堂。教授在大屏幕上演示一道題。他先列出第一種錯誤的解法,然後說:「這是搞笑的哈佛方案。」然後挖苦,挖苦,這裡錯,那裡錯。再列出第二種錯誤的解法,然後說;「這是糟糕的斯坦福方案。」然後又是這裡錯那裡錯。最後教授給出正確答案,說:「——這是伯克利方案!」

我們自己的研究生課也是這樣。比如有一天我們讀了一篇博士論文,大家各種提批評意見,說它這裡不好那裡不好。評完了老師說:「考慮到這是一篇斯坦福的論文,我們不能指望太多……」然後大家就笑啊,拚命笑啊。笑完了我忽然想到,老師他自己就是斯坦福博士畢業啊……

伯克利對斯坦福的球賽稱為The
Big Game,最早開始於1892年,至2014年打了117場,伯克利贏46場,斯坦福60場,平局11場。在21世紀,伯克利有02到06年的五連勝,然而07年開始斯坦福全勝。2013年我看的第一場居然打出63-13這樣誇張(悲慘)的比分。

耶魯的吉祥物是一條萌萌嗒鬥牛犬。活的。叫作「帥帥丹」(Handsome Dan)。這個狗跟皇帝一樣,好像是世襲制的,從1889年開始,現在在位的是第十七條,名字叫作「帥帥丹十七世」。這條活狗,它看上去很兇,可是還沒我的小腿一半高。比賽的時候會牽到球場上溜。比賽開始了,大家就一起高喊:「上!狗!」

這個蠢萌蠢萌的傢伙就是帥丹十七世。

伯克利的吉祥物是一頭熊。哪怕是平時,大家都會不斷地說:「上!熊!」這句話變成伯克利人打招呼的一種方式。我在上海辦簽證,面我的簽證官是伯克利校友,一看我的材料,立刻來了一句:「上!熊!」

伯克利管自己叫「靠」(Cal),因為它覺得加州大學裡就它最牛,就它可以做加州大學的代表。比賽開始了,大家要不然喊:「狗!熊!」(Go Bears!)要不然喊:「狗!靠!」(Go Cal!)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年年輸年年輸年年輸。

雖然一直在挖苦鄙視對方(酸溜溜地),其實心裡多多少少有點承認,對方是比我們要厲害一點的。

關鍵就是他們太有錢了。

上一年度哈佛的捐款總額據說是耶魯、哥大、普林斯頓三校總和。

斯坦福就不用說了。一面源源不斷地矽谷輸送人才,一面源源不斷地從矽谷收捐款。

中國人批評中國人拜金。可是在美國這樣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就是規則,金錢就是市場,金錢就是權力,就是資源,就是名聲,就是一切。

私立學校是一個獨立經濟體。他們要生存,要自負盈虧。所以他們是絕對不會吝嗇收有錢人的小孩的。這是規則的一部分。你給我錢,我給你資源。

錢多意味著你有最多的科研經費。錢多意味著你可以開最多的課程。錢多意味著你有最優越的師資。你家教授拿諾貝爾獎是吧?好,我挖過來。

錢多意味著最好的設施。錢多意味著最好的教練。錢多意味著可以去高中收最好的橄欖球員:全額獎學金加一張哈佛/斯坦福的燙金文憑,你來不來?

每年耶魯和伯克利的球迷穿上藍色的衣服,去球場為各自的球隊打氣。起初我還會興高采烈。然而我經歷的三場對抗賽全輸,區別只是「輸得有點慘」,「輸得很慘」,「輸得超級慘」。雖然今年在斯坦福的比賽我仍然會去,可是我一想到這件事,就有一種要去上墳的沉重心情。

斯坦福作為東道主,真是相當熱情相當好客相當體貼。圖書館門口掛一個巨型條幅:「打倒靠!」球場裡面貼巨大的標語:「熊不會爬樹。」(斯坦福的破吉祥物是一根青菜一樣的樹。)

(這棵搞笑的土白菜就是斯坦福吉祥物了)

你能想像伯克利人對斯坦福的感情嗎?

那就是仇恨、仇恨、仇恨!

橄欖球是非常危險的運動。早先規則改進之前,有過死人的情況。

我們的球員非常拼,非常非常拼。

伯克利也好,耶魯也好(其他學校可能也是這樣),你總是能看到有身高體壯的男生拄著拐杖,甚至坐著輪椅來上課。他們往往是因為運動而受傷。

參加學校體育俱樂部之前,都要簽一張免責單。就是說你在運動中受傷,校方不負責。

即使是這樣,你仍然球員們盡全力地,毫無保留地,義無反顧不管不顧地,在拚命。

體育館的牆上沒有寫「奮勇拼搏,為國爭光」,也沒有寫「今天多流一點汗,明天少流一點淚」,也沒有寫「艱苦奮鬥,力爭上遊」。但是你看到他們在拼,在流汗,在奮鬥。他們不怕受傷。你可以看到在摔倒的瞬間,他們不是在想辦法保護自己。他們沒有用手肘支地或是抱頭的任何保護動作,他們緊抱住球,身體努力向前夠,僅僅是為了在摔倒那一秒,可以帶球往前多一點點的距離。

有一場伯克利對華盛頓的球賽。比分已然落後。當時離達陣區大概還有二三十碼的距離,可是時間已經不夠了。有一個伯克利球員站在達陣區的邊上,沒人理他。這時隊友向他傳球。可是那個球傳過頭了,眼看要落在邊界線外。那個球員,他就踩在邊界線裡面,然後身體直直地向後倒去。

就是直挺挺地這樣往後面倒去。在身體落地的前一刻,他接到球了。

結果裁判說:得不得分需要再接受監察。滿場人都憤怒了。

大屏幕放慢鏡頭。屏幕顯示,球員確實在身體著地之前,雙手接住了橄欖球。全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

在公眾場合從來連屁都不敢放的我,跟周圍一群陌生人一起歡呼,尖叫,鼓掌,擁抱。喊熊一直喊到嗓子啞。這是我無數次運動會上從來不曾有過的體驗——我從來沒有喊「運動員加油」喊到熱淚盈眶。在鳥巢看奧運會都沒有。如果說初來乍到的我對美國學校始終心存隔閡,那一刻我真的體驗到一樣東西,就是歸屬感。我是這個集體的一分子。我與它榮辱與共。

這種少年時代培養的感情是終身的。直到現在,耶哈對戰也好,伯斯對戰也好,你都能看到白髮蒼蒼的老校友出現在球場,跟我們一起歡呼、咒罵、欣喜、悲傷。有老校友每年來看球賽,一直看到他死去。

都說美國是一個個人主義的國家。可是我感覺,我在這裡經歷了最好的集體主義教育。

雖然結果一直是輸,輸輸輸,我們依然相信他們。我們依然支持他們。我們依然站在他們身後,為他們加油為他們鼓勁,為他們歡呼為他們流淚。我們依然打起笑容對彼此說:上!狗!上!熊!

嚮往成功,可是絕不懼怕失敗。時間長著呢!這個百年輸到頭,還有下一個一百年。

我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向最好的發起挑戰。

緊緊團結在一起。榮辱與共生死與共,不低頭不服輸,去接受不能贏的挑戰,去面對比我們更強大的對手。這就是體育精神吧。

***

最後來回答「為什麼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大學體育文化」。

首先,正如之前所說,大學文化是它所處的那個社會的文化的反映。中國大學體育文化的邊緣化,與體育本身在中國社會的邊緣化有關。除了奧運會,有多少中國人關心體育賽事?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出來,有多少人在健身?有多少人在看國內足球比賽?與此對應的,是大學對體育文化的淡漠。北大清華之間有足球賽籃球賽,可是我在的四年,我從來沒去看過,身邊似乎也沒有人關注。

其次是錢的問題。體育說到底是溫飽以後的事情,它很花錢。橄欖球、射箭、擊劍、網球、高爾夫,這些都不是便宜的運動。在每個宿舍樓里配置健身房,這在中國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可在美國卻理所當然。第一次參觀哈佛宿舍,我當時嚇到了。哈佛學生宿舍有地下很多層,有鋼琴,有撞球,有健身房,有foosball,有裝潢豪華的公共休息室,有成排成排的蘋果電腦。伯克利屌絲成這樣,照樣有四個游泳池,我去過的兩個都是最淺兩米多,且一直不停換水。以前我看到泳池裡流的是水,現在我看到泳池裡流的都是錢。

相較於美國大學一年四萬刀的學費,中國高校一年一千刀不到的學費聽起來就是個玩笑。一年四萬刀學費加兩萬生活費,對於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壓力,矽谷普通工薪稅後一年恐怕還未必有六萬刀。而學費在大學開支中據說只佔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想像一下,北大清華一年學費收十萬,另外再從社會收上兩倍於學費總額的捐款,什麼體育賽事搞不起來?

第三有體制的問題。

美國大學講學術獨立,教育獨立。有錢不意味著老大。也就是說,你給學校捐款,怎麼用這筆錢,你可以提意見,但主動權絕對在學校。早先中國搞孔子學院投錢,最先找上的就是伯克利。伯克利雖然很窮,卻一口拒絕了(好有骨氣啊,不為五斗米折腰啊),因為他們不願因為接受這筆捐款而危害到學術獨立。早先耶魯退還過白斯財團一筆兩千萬美元的捐款,原因是白斯要求耶魯將這筆款項用於開設關於西方文明的課程,而耶魯表示我們開的西方文明課程夠多啦。

有位知友說:「領導一句話就能把你學校名給改了,領導一句話就能把你學校給合併了,包括校長在內都對學校實際上沒一點主動權,何談校園文化?」

非常有道理。燕京大學這樣好的學校,說合併就合併了。你覺得燕大能通過北大繼續存在嗎?笑話。本來有一隻小老虎,一隻小獅子,你叫獅子把老虎吃了,老虎就沒有了,它們不會合併出一個「獅老虎」的物種來。燕大如今在世界上存在過的唯一證明,只剩「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這個招牌了。悲夫。

再說北大清華的學校改制。兩所學校從民國時的綜合性大學,變成各有專攻的學校。這聽起來是件好事,其實非常不利於大學競爭文化的培養。世界上的好大學一定是成雙成對出現的,它們一定是在相似的領域勢均力敵、平分秋色,所以才能相互競爭,共同成長。牛津劍橋,耶魯哈佛,伯克利斯坦福,莫不如此。你叫北大專管文科,清華專做工科,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你說他倆還競爭個毛線?

大學文化,涉及到一個大學傳統建設的問題。美國大學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有兩三百年的歷史,歷史超過一百年的大學橄欖球對抗一數就是一大堆。歐洲大學就更不用說,有許多是從中世紀一直延承下來的,學校學生社團有時往往比國家的歷史更長久。原因就在於,西方學校一向講教育獨立、學術獨立,它可以基本獨立於政治。政治風向對大學教育、學術發展的影響有限。政權更迭完全不影響學校傳統的延續。

中國近代經歷戰亂變革,1976年以前一直處在發羊癲瘋的狀態。能夠在短短四十年時間裡,吃對葯治好病,然後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確實是很不容易了。因為中國教育很難獨立於政治,政局上的動蕩或政策上的抽風,對中國大學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學術獨立,教育獨立,在中國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美國大學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哈佛校訓真理,耶魯光明與真理),真理為真理,不為其他;中國大學認為教育目的是「培養人才」,「培養國家棟樑」(清華校訓,我總感覺是「又紅又專」),知識總是跟民族國家扯在一起。中國想要發展出獨立完整的大學傳統,民國似乎還有一點可能,現在我不知道了。


中國的教育註定了體育是被忽略的部分


我也在疑惑,為什麼美國校園體育發展得好?不過,最不喜歡聽的回答就是「人家從小就重視體育。」重視並不等同於向美好的方向發展。重視往往容易用力過猛,偏離初衷。不過在美國,校園體育發展得好一定是基於他們認同體育在某種觀念上的、意識形態上的價值。

說說我的小發現,就是他們非常在意和強調歸屬。以大學體育為例,當談論大學體育層面的歸屬,一共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運動員對於運動隊的歸屬;第二層是學生對於學校的歸屬。

先說第一層,通俗來說就是合群。翻翻那些運動員的社交媒體就知道,不管是Facebook,Instagram還是Twitter,尤其是男生,基本上上傳的圖片都是和團隊在一起的(此時拋開女朋友不談)。比賽的,平時的,都是隊伍里那幾些熟悉的面孔。有次我和一個冰球隊男生一起做小組作業,效率奇高,開始閑聊。我翻翻相冊里的照片,看有什麼神奇的中國故事講給他。他怔怔地看著我的電腦,開口就說:「Show me your friends。」

剛開始我還覺得這群美國人怎麼天天腦子裡都在想Party,逮到機會就Social,認為最美好的照片就是摟著三五個姐妹弟兄的合照。在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中,美國人是非常自我的:堅持己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崇尚獨立和自由。

這似乎和他們強烈想要融入群體,成為群體的一份子的心態有些矛盾。然而恰恰是這個矛盾,可以把道理說通。他們的自我和獨立是依賴於群體去實現的。因為他們所在的群體才能夠真正定義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個體。運動隊能夠滿足他們對歸屬的心理需求。

道理都說得通,但是為什麼歸屬的概念沒能「安裝」到中國人的意識里。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因為中國普遍追求成績,追求「效率」。我所說的「效率」是什麼?在運動心理學有兩個概念分別是「Task-cohesion」和「Social-cohesion」。區別在於「Task-cohesion」是為了目標任務,外力驅使下的凝聚合作,「Social-cohesion」驅動於建立關係和社會認知,心理內源的自覺性合作。

我們的「效率」就是把重心全放在目標(Task)上。我們對體育教育的培養和認知還處於自發階段。我們念念不忘的「效率」就體現在總習慣先設立一個大目標,然後盡全力去達到它。比如談論體育的時候,領導層面的號召都是全面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加強體育鍛煉;鼓勵體育參與,實現學生體質達標。再比如學生全部通過游泳測試……結果因為這些「了不起」的目標,卻讓我們偏離真正的體育越來越遠。

美國人的體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倒向「Social-cohesion」。他們熱愛體育完全是因為在他們的價值觀和理念中,認同體育能滿足他們強烈的社交和歸屬需求。體育是一種聯繫彼此的方式。大眾普遍認知是體育好的人往往更受歡迎,體育團隊往往能夠帶來榮譽感和歸屬感,幫助個人定義在群體或社會中的價值。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都是完全團隊合作型的運動。

再說第二層,學生對學校的歸屬。這個命題下我儲備了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小故事是我假期的時候去哈佛和耶魯逛了一圈,聽導遊老顧說,為什麼中國孩子的成績那麼好,但是這些名校接收中國學生的比例卻非常小。因為中國的學生走出社會取得成就之後很少回頭捐贈或做回饋。第二個故事是回到學校之後,我找教授談體育制度。他和我說,為什麼美國那麼多的學生出去之後願意再捐錢回饋學校,80%-90%因為這所大學的體育。體育所建立的情感關聯是超乎想像的。

學生對學校的強烈歸屬讓美國的體育變得與眾不同。其實拋開學校不說,他們對於城市的歸屬感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賴於城市的球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運動隊不管是小到社區俱樂部,學校專業隊還是職業聯隊,都極其注重隊標,吉祥物,口號這些符號化的東西。背後就是在極力塑造一種對於群體的認同和歸屬感。

那麼我們難道就對學校沒有歸屬感么?不,我們對自己的學校肯定是有歸屬感的。但是在一開始,我們的意識里就沒有「回饋大學」,我們的歸屬感僅僅停留於感慨那所學校貯藏著某某四年的回憶。所以談起大學,大家會說起自己的青春,友情,愛情,那麼離開大學甚至更長遠的日子裡,這種關聯就漸漸消失,沒有能夠長遠穩固維繫情感的東西。

在美國,談起自己的大學應該永遠避免不了談到體育。因為體育聯絡了太多:集體榮譽感,自我實現和滿足,歸屬感等等。當想起體育,湧現的不再是個人的回憶和青春,是一群人的故事和情感,必然更加深刻有力,耐人尋味。當人真正覺得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時候,才會真正地實質性為它回饋和付出。

為什麼美國校園體育發展得好?因為他們對體育的認識就和我們完全不同。引導體育教育的發展,很重要的是傳遞一種對於體育的正確價值觀認識。學體育不僅僅是為了擁有一技之長,不僅僅是為了填滿個人資料下的「特長」一欄,更不是為了完成體育課和體育達標。而要必須從內心真正認可體育的價值和意義。

——————————————————————————————————————————

看到這個問題把回答寫在公眾號上了。

歡迎交流。。微信公眾號:optimalshi


美國是商業社會,大學間搞個聯盟各種運動隊互相比賽也有利可圖。比如比賽本身的服裝場地器材等都可以是商業行為,全國的比賽還有廣告贊助啥的。

中國是官僚社會,學校里搞個什麼活動都得審批,就怕出點事擔責任。學校間要想比賽也得跟教育局體育局甚至公安局申請,出了事最大的責任一定在校長,換了你是校長你樂意?

中國的大學絕大多數都是公立的,經費以財政撥款為主,拿誰的錢聽誰的話,讓你幹啥你幹啥,沒說讓你乾的就別瞎整。評價你的工作都是領導和上級單位,所以只要完成領導和上級交代的任務,不要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

美國的大學有很多私立的,校長和教授可以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即使面向董事會,自主權也比國內大學大得多。

歸根結底還是兩方面的差異,一是中美社會文化差異,另一是中美國力的差距。也許有一天中國真的變成發達國家了,應該不會跟美國完全一樣,但一定比中國現在好。那時候的中國大學會有體育文化了吧。


顧不上

看看大學生宿舍就知道

普遍的大學生連最基本的生活尊嚴都沒有

怎麼有餘力搞體育,臉滾鍵盤都是體力活了


大學在北京念的。當時我們學校是這樣的:

1)有小足球場(人造草),但是鐵門緊鎖

2)體育館有健身房,但內部空空如也,沒有任何器械

3)體育館有淋浴室,但是不通熱水

4)有室內網球室,但按小時收費,學生用不起

這樣的現實下,何來體育文化?


兩國人民的喜好不同。不愛體育這事和大不大學沒關係。

美國人民喜愛運動,也喜愛喜愛運動的人。美國校園電影里女主角最開始喜歡的基本都是肌肉棒子,最受男人歡迎的基本都是拉拉隊員。

中國人民喜愛吟詩作對,書生基本形象是手無縛雞之力,身體弱基本等同於有文化。試想李逵手提兩把板斧,吟詩一首,是個中國人就覺得違和。

這是傳統,不分對錯,而且事情在逐漸朝著更科學的方向發展。


我清(五道口體校)就有,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

強制陽光長跑

強制游泳成績及格

一學期三四次校園馬拉松

體育課很硬,會影響畢業,推研

各種從零教起的體育課


與其說是文化差異,不如說是經濟和人口數量的差異。

體育文化相關產業顯然是第三產業,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即使一些沿海城市有了比肩發達國家城市的消費水平,也因為發達的時間太短而缺少積累。體育需要場所,要不要算一下各個城市的人均體育場所面積?有什麼不需要太大場所的體育競技項目呢?

那當然是這些年飛速發展的電子競技了。

在各個城市的新城區,在規劃的時候一般都會考慮體育用地,但是中國人口多,再怎麼規劃也比不上美國的人均體育用地,所以中國不僅現在沒有美國那樣的體育文化,以後也不會有,除非中國從十三億人口變成三億人口。


最近正好在學習關於體育和媒體的相關知識,期間也接觸到了類似的問題。

也許我的觀點有很多漏洞和不全面,但是也想作為眾多見解中的一點點和大家分享討論下。

中國和美國的體育文化的差別可以從「體育」兩字出發看出不同。「體育」的意思就是身體教育,即通過身體運動達到教育的目的,並且使身體和心理健康。而英文里的「sports」,帶有的意味更多的體現了運動中的商業利益。這裡的商業利益也正是目前美國大學體育所面臨的問題的主要來源。

中國大學體育主要是在教育中將體育邊緣化了,體育得不到重視,幾乎可以說認為體育只是起輔助作用的。這不正好符合「體育」二字的本意嗎?最終目的在於教育,所以體育的最終歸屬還是為了教育人。當然,面對各種升學壓力生活壓力,體育更是得不到關注。生活上的物質富足程度還無法讓自身達到對體育的重視。

那麼美國呢?人們普遍認為甚至有時會讚揚人家都形成了一種全民的體育文化。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人家參加奧運會也不是像我們那樣從小訓練培養專業的運動員,為了國家的榮譽為了金牌而去比賽。但是真正學習了媒體相關知識尤其是體育與傳媒後,讓我對於歐美那種全民體育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很震驚。美國的體育文化,特別是大學體育文化,本質上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不僅充斥著商業味,而且和我國專門培養職業運動員這一體系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那些大學體育聯盟中很多強隊里的成員幾乎都是從小以成為XX運動員為目標,長期訓練幾乎沒有學習,知識儲備量很少。因為推薦制度,他們被直接保送進了大學,然後繼續為校隊服務的同時準備著畢業後為職業球隊等效力。但是你想想,以美國最受歡迎的棒球和橄欖球為例,職業球隊和職業選手眾多,而且從事這種運動項目多半可以到30多歲。那麼想要進入這一領域的人才真的已經飽和了,競爭激烈的同時,我們也預想被淘汰的人也有千千萬。更別提那些在學校訓練中受傷而不得不放棄的人。這些人必須回歸「正常」的生活與學習。然而本身知識基礎就已經和高等教育脫軌的他們很難通過知識上的儲備來進入社會參與競爭,最終大多數人都選擇成為了體力勞動者甚至還有黑社會成員,因為這些而引起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凸顯。

我想說以上內容的目的不是為了反駁美國大學體育文化也沒有多好什麼的,而是想說體育以及體育文化的發展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被邊緣化,就是被商業化。體育的真諦並沒有被很好的闡釋和實踐,我認為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路。相信現在暴露出來的問題會慢慢得到解決,從中也會摸索出更好的路來讓大家充分的享受體育。


學校的錢都在改造學校上,搞學校文化,你開玩笑


一流大學有,比如清華北大。


有經費一切好說,你要是在中國交那麼多學費,以咱們的物價你能過比那邊好的多的學習生活


推薦閱讀:

閱讀傳統漢字有多痛苦?
為什麼外國人不用顏文字?
中國人想要成為stand-up comedian 有什麼必要條件嗎?

TAG:文化差異 | 美國大學 | 體育文化 | 中美差異 | 大學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