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受到「感情欺詐」時,站出來質疑是否合適?
單純善良的人總是願意相信訴說凄苦命運或感天動地的愛情親情的文章而感同身受潸然淚下;願意相信年紀尚小一路坎坷最終混到金字塔頂端的傳奇故事而由衷地感到敬佩和高興;願意每次都掏錢給地鐵里劃分地盤的職業乞討者或者街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求五塊錢回家的人……請注意,我所指的事件有個預設:有明顯漏洞可值得懷疑。而這些可能的感情欺詐事件中,相信的人基本沒有損失或損失很小,他們對這個世界飽含信任和善意,不費心思量和甄別,因而獲得感動、共鳴、滿足、激勵、同情心的釋放等等。但是當你出來質疑,他們傾注的感情收穫的一切感觸一下子坍塌,心情會很鬱悶。那麼還要不要提醒他們所相信的可能是假的?
單純善良的人活得輕鬆快樂,但「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不給一些人提供了更多的利用機會嗎?而另一些理性的人,則不太容易引起情感上的漣漪。那到底應該帶著腦子複雜地看世界,還是還是帶著心單純地看世界?P.S.感謝各位答主的回答,但我總覺得沒有get to the point,回頭看了下問題和描述,很抱歉,自己可能表意不清。再次表示抱歉,不得不多次修改。
謝邀。
任何質疑,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和惡意中傷,都是合理的。
如果確定其內容是欺騙,那麼質疑並揭穿,就不只是合理,而且很合適,很恰當。問題是這樣的:
提出質疑,表達意見。可以。但是,不要懷著過高的期望。不能指望你的質疑被所有人接受。不能指望你的質疑能夠自動獲得不被反質疑的權利。話說得有點繞,舉個例子。
人們說,張佳瑋愛吃鱔絲面。
你質疑。你說張佳瑋不愛吃鱔絲面。所謂張佳瑋愛吃鱔絲面是個騙局。你這麼質疑,就是合理的。但是,別人也有權利反過來質疑。別人會說,憑什麼您就認定張佳瑋不愛吃鱔絲面?我們就愛覺得張佳瑋喜歡吃鱔絲面關你什麼事?如此云云。
我們通常會遺忘這一環。因為我們習慣了」明明我的質疑是合理的憑什麼你們還要反問我?「
言論的自由,質疑的自由,是普遍存在的。
你可以質疑,你可以指出,但也要做好準備,你的質疑可能不被接受。但那是另一個問題了。至少你加以質疑和批評,是絕對合理,也合適的。
大致如此。欺騙就是欺騙,就是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道德的譴責,與被騙的人得到了什麼無關,結果正義不代表可以過程卑鄙。
騙人的人應該有被制裁的覺悟,如果不得不騙人,請帶著覺悟騙,被制裁或譴責,也不要抱怨,都是自找的,在不觸犯法律根基的基礎上,就算救了地球也是有罪的。
你帶著自私、陰暗、貪婪、羞澀、恐懼哪怕只是你發神經了想指責他,都是應該受到鼓勵的,至於你因為自私、陰暗、貪婪、羞澀、恐懼是否會受到別人的鄙視和譴責,那是另一個問題,那個問題不影響你執行指責或舉報的權利。當我們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陷阱等著我們:將善良與昏庸畫上等號,從而把清醒推向了邪惡的一面。
【當然通常提醒總會換來一句「你這樣多疑地活著累不累」。他們有理由生氣,因為質疑「壞人」的人格等於質疑「好人」的智商。】
這個觀點太有問題了。
「你這樣多疑地活著累不累」,這句話暴露的不是提醒者的多疑,卻恰是被提醒者的敏感。試想,有這麼善良的心去對待一個可能是騙子的陌生人,卻用這麼粗暴的態度對待一個好意提醒的朋友,這難道不反常么?如果質疑行騙者是惡,那麼質疑提醒者是不是惡?
所以其實只是他太敏感,不願意你去觸碰某些隱秘的東西。我們不用去評價這樣的敏感情緒是對是錯,因為我們也不知道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只不過,因為如此,「他們有理由生氣」這句話就錯了,並且大錯特錯了。因為他們完全沒有理由對你生氣。
請注意「生氣」這個詞,只有痛苦是由你造成的時候,人們才有資格朝你生氣,因為氣是因你而生。而現在,那些敏感的東西,那些「氣」,早就藏在他們心裡了,他們只是在你身上撒了出來。這是「撒氣」,而不是「生氣」。正如你開了一輛日本車,卻不小心傷害了一個愛國者的感情一樣。我們也不去評價愛國是否有錯,因為我們也不知道這背後有什麼原因。但我們必須知道,如果他砸你的車,如果他將氣撒在你身上,那他一定大錯特錯了。
所以,傷害他們的不是你,你不必有任何自責,反而,他們不應該將憤怒,發泄到你的身上。
再深入地想,傷害他們的感情的如果不是你,那是誰?其實很簡單,還是那些行騙者。行騙者辜負了他們的善良,這讓他們產生了失望和憤怒。他們朝你撒氣,因為他們知道你說的是正確的。
而他們朝你撒氣的原因?更簡單。一切撒氣產生的原因都在於:人們無力找到和懲罰真正的禍首。因為社會規則,因為道德感,因為自尊,他們無法去找行騙者去宣洩這失望和憤怒。所以他們找到了你,因為遷怒於你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不違反社會規則,不違背他們所認為的道德,不用傷害自己的自尊——於是你成了代罪之羊,你才是那個受害者。這一切就好比無力的反日者們砸掉了你的車,這是他們唯一力所能及的事情。
質疑「壞人」的人格等於質疑「好人」的智商」,這樣的邏輯顯然是荒謬的,沒有人會這麼想,你的朋友也不會。他們真的只是失望和憤怒而已。
最後,一件事有很多種做法,你可以認為,把錢省下來捐給其他福利機構能幫助到更多人。但正如 @llex所提到的,如果有人覺得,也許救助1000個人,就能救助到3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未嘗不也是一件好事。他的行為是善良的,他希望幫助一個可能需要幫助的人;你的提醒也是善良的,你希望善意被更好地珍惜和利用。你們只是採取了不同的方法而已。
所以這無關你的心,也無關你的腦子。其實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並且體現在了你的行為上。你只是陳述了一個易見或不易見的事實,這個事實在客觀上不會對你想要提醒的人產生任何傷害。你質疑的是行騙者的行為,你沒有質疑被騙者的善良。你的行為當然是合適的,你可以繼續這樣做。如果他不接受,無所謂,你做你的事,他做他的事,各不強求。但如果他對你生氣的話,質問你「你這樣多疑地活著累不累」的話,對於這個人,下次不要再說什麼了,那些錢是這樣的傻逼應該出的。沒有合適不合適,只有願意不願意。
事件一:在坐火車回家的途中,
遇到一個四川西昌市的雲族小姑娘,
名叫馬阿夷。十五歲,又黑又瘦,家裡兄弟姐妹五個,她爸爸今年三十三歲,(可以想生她的時候才多大)去黃陵打工,每天要裝箱子。她不識字,不會講普通話,不會寫自己名字。小姑娘沒用過手機,我說給你照幾張照片,她就害羞地說,你有梳子沒,梳好了再照。她不識字,看我包里裝幾本小說,說,我可以叫你姐姐不,我說,嗯嗯嗯,當然,
旁邊有帶她出來的包工的老闆娘,因為語言總是沒那麼清楚,我以為小姑娘說的是這黑心老闆娘給她們一天十五塊錢,正義感爆棚,立馬站出來問,你也是給別人當媽媽的人,她才十五歲,你怎麼好意思?那人就說我沒素質,不懂情況就亂說話,沒經驗我一下子就臉紅了,好幾遍,我才聽清楚小姑娘在說,姐姐,你不要生氣。臨下車之前,我把包里的臘腸,果凍,護膚品,連羽絨服也給她了,因為那天下雨了,黃陵那邊溫差大,會更冷。 在我下車之後我給幾個要好的朋友打電話說,要知足常樂。世界上的不幸很多,我們其實很幸福。給男朋友發過照片後,他第一反應是看人家的金項鏈,這麼粗,得多少錢啊。
事件二:我年前帶我妹在醫院做了牙齒手術,因為覺得醫生沒有盡到該盡的醫生的責任,後來又去討說法去了。因為我選擇了你們這樣的大醫院,沒有去小診所,就是看中儀器設備好,醫生醫術好,有保證。我相信你們,然後呢,如果覺得年齡過了來不及,就說清楚;如果覺得後期不能保證按時有服務,就不要接這單生意。後來麻煩我們又重新去別的醫院,空填好多麻煩,後來也解決了,不算特別滿意,但是也算滿意了。
我受不了我信任的人對我感情的欺騙,更甭談欺詐了!新聞報紙總有什麼男子在網路上隱瞞身份,騙財騙色。這種必須繩之以法,絕不姑息。像我這種看《同桌的你》這種渣片都哭的哇哇的人,我竟然站出來說你們醫生怎麼可以這樣,太不負責了!而且我對很多不平事都正義感爆棚啊!感情欺詐包括很多種,在不同人的眼裡,定義感情,定義欺詐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他演的那麼真誠,讓我流了一地眼淚,轉身又去同樣的伎倆對其他人,你欺騙我感情了。也有些人覺得無非五十一百的,無所謂啦,不算欺詐。你說我對於感情欺詐,是站出來質疑了還是沒有質疑呢?(事件二可能不太恰當)我只是覺得我不願意站出來質疑,是因為我願意相信她說的話,我願意相信人跟人之間是有真情的,包括陌生人。
我願意站出來質疑,是因為我覺得人的社會屬性,社會職能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要盡本分,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好。(幾次修改後前面引子變得太長,僅關注對本問題回答者請直接看正文尾部黑體字部分)兩千多年前他們就這麼討論過: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
我以前炒股時發現了這麼個規律:
行情好都賺錢時,
人人覺得是自己技術好水平高;
(或者認為股評家或給自己薦股的朋友真心NB)
熊市來了賺少賠多,
這時候大家就開始抱怨政府各種打壓股市,
美國佬居然搞出什麼次貸危機來害我賠錢……
這些情況下,
是應該跟別人說賺錢是因為你運氣好,
賠錢是因為你水平差呢?
還是?
……
----
update:
看了下題主修改後的對問題的描述,
我覺得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可以從很多個角度作出很多種很好的闡釋。
偷個懶,僅簡單的從概率角度,
從俺熟悉的領域來展開談談吧:
在各大股票、期貨論壇里,
常會看到有一些內心還不夠堅定的人提問:
「………………,我應該辭職來做期貨/股票嗎?」
在股票論壇里碰到這種問題其實頗好回答,
很多老手是這麼做的:
他們先看看股市的行情,
然後:
如果是牛市,直接否定;
如果是熊市,支持勉勵。
為什麼呢?
因為牛市賺錢太稀鬆平常了,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很大概率僅僅是被一時勝利沖昏了頭腦;
而在熊市,
在大多數賬戶已經慘虧時,
還有信心選擇這樣的道路,
能力一定很不錯。
而在期貨論壇這種問題就很難回答了。
對於期貨來說,
牛熊不重要,
重要的是站在對的方向。你慘虧的時候,別人搞不好就在大賺。今天賺的人,
也許明天就會為別人買單。
所以,判斷提問者的能力就非常困難。
而且,做期貨本來就存活不易。
有個日內交易者曾在某著名期貨論壇裸單,資金曲線慘不忍睹,一副「疑似銀河落九川」的架勢。最後他終於決定轉行,
過段時間再搞期貨,
再在論壇裸單。
彼時勉勵的人居多,
答主那時候畢竟 too young too simple,說了句:
既然離開了,又何必再回來?
後來又過了一兩個月,
這位兄弟又回到論壇開始裸單,
初始資金是非常有氣魄的88W,
然後偶爾會虧,
大部分時間1W、2W的賺,
運氣好的時候就是10來W。
答主後來看過幾次他的賬戶,
每一次看都證明了自己是多麼SB。
所幸他這次沒有裸很長時間……
----
質疑乞者,
質疑那些年紀輕輕就爬到金字塔頂端的故事,
其實是非常理性的。可是也不要忘記,這些雖然也許都是極小概率的事,可是其概率絕不等於零。打個不嚴謹的比方,如果某人每次花5塊錢去救濟乞者,很多年過去了,他救濟了1000個乞者,這其中有997個是騙子,另外3個是真正應該救濟的。你覺得這5000塊花得是否完全不值?你覺得是否有人會覺得花這5000塊能幫到這3個人很值?你覺得是否應該去勸阻這個花了5000塊卻只救助了3個人的人?如果你的質疑基於正確和正義,我支持你質疑!
這個世界的有些地方之所以越來越變得醜惡,正是由於那種自己時刻龜縮在殼裡還不忘記伸出一隻愚蠢的觸角無恥的說著:「你(你們)這樣多疑地活著累不累」的這種習慣性和稀泥的傻逼越來越多的緣故。
越無恥的人,往往尤其見不得別人指出這種無恥,這是一種攻擊性防守,其本質是愚蠢和怯懦。堅持一種源自本性的善良,保持自己的判斷力和初心不為大(WU)多(HE)數(ZHI)人(ZHONG)的意識所左右,是高貴的人格體現。正如 @生產者2017 自己所說的,「我給乞丐錢的目的只是想讓他們快點從我眼前消失,至於他們是不是騙子,關我鳥事啊,只要不來煩我就好啦,還能被周圍人當成好人呢,想想還挺值的」。
我常常見到地鐵里給乞討者錢的人,給完之後大多是略帶一點得意的。可能他們會覺得比周圍「冷漠」的人更多愛心,從而獲得一種滿足感。至於乞討的是不是騙子,可能他們並不關心甚至都不願意去關心。
那麼,就把這種行為理解成一種消費好了:施捨錢財,獲得自身的滿足感。
但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冷漠」的人來說,我很反感施捨的行為。因為
一、我坐個地鐵,不願意有人在我面前逛盪,手裡叮呤噹啷地甩著硬幣找我要錢。不願意聽劣質音響里大聲放著的口水歌。不願意本來就很擁擠的車廂里一夥兒還要從一頭擠到另一頭影響所有人。而正是施捨給了這些人生存的空間。二、有些帶的小孩真是很可憐,殘疾狀況慘不忍睹。但是很多時候利用這些慘狀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那麼就有人故意將小孩弄殘。而正是施捨間接助長了這些殘害兒童的行為。
製造殘疾乞丐的「丐幫」挑戰文明底線三、雖然施捨者自身覺得獲得了道德優越感,而其實在一些「冷漠」的人看來其實是被騙,而被騙本身多少是一種犯傻行為。更可悲的是,騙子本身在獲得施捨的時都可能在嘲笑施捨者。職業乞丐的收入並不低。
揭秘北京「丐幫」幫主:存款百萬坐飛機頭等艙--時政--人民網回到樓主的題目,「當人們受到「感情欺騙」時,站出來質疑行騙者是否合適」?
一、如果被騙者是關心的人,我當然會站出來。即使不能說服對方,至少也能一定程度阻止被騙,減少損失。二、如果被騙者是路人,我一般不會站出來。一個是我不願付出這個成本;一個是可能吃力不討好。再一個,願意被騙的也沒多值得可憐。單純不等於傻,我覺得我還挺單純的,但也不能讓騙子侮辱我的智商。1、有些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他知道這件事不是為了別人做的.而是他認為這件事是對的,所以他去做了.
2、如果你真的能帶著善意去看待這個世界.就不要因為一小撮人的惡意,就認為所有人都是這樣的.
3、我堅信的認為,只要這個人沒威脅到我,沒做出傷害我的事.對於我來說,他就是個好人.
4、我給乞丐錢,不是我對這個乞丐有感情,是因為我認為這件事是對的.即使下一刻他開著寶馬離去.但,當他跪下祈求別人施捨的時候.他就是一個乞丐.多年來自以為的孤獨讓我發現其實不存在人們普遍相信的假象,只不過你站到了一個不屬於你的圈子裡罷了。
「勸人」這件事兒,往大了講,和我現在做的內部培訓本質相同,諮詢、教育行業,幹得也是這個東東。
記得書上看到過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
「把別人的錢揣到自己的口袋裡,和把自己的思想放進別人的腦袋裡」這事兒有多難呢?比如我做內培,看著台下一群小我十來歲的姑娘小伙,我就特別擔心,某句話說的不好,或者她們理解的有偏差,結果成了毒藥。
思想的毒藥比身體還恐怖,在於,自己中了毒不自知,還要強迫別人同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強行扭轉他人的軌跡,不僅不能讓他們過得更好,還會干擾到自己的前進。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罪。
以前看過一本片子,講一個記者偶然進入一個村莊後,發現全村人信了一種邪教,於是致力於找出「教主」並擊殺。然而片子結尾,全村的人死的只剩下「教主」的妹妹一個人,記者帶著姑娘回歸到她認為的「正常」社會時,也不免擔憂說,姑娘不適應怎麼辦?甚至認識到她認為「正常」的社會,說不定姑娘會覺得「不正常」,並且無法存活。而如果記者不去試圖揭穿「邪教」,說不定村子裡不用死那麼多人,姑娘也能愉快的活到老死。
有很多聽起來很美的道理,其實並不適合於每一個人。
書上的道理適用於99%的人,自己剛好是那1%,書上的道理就是毒藥。因為不適用,排斥反應可以搞死人。這麼講並不是勸人不讀書,而是讀的時候吸取適用的部分,不要全盤相信。天空很美麗,大地很美麗,可是讓魚離開水,是要致魚於死地。
如果不能給自己想幫助的人以持續長久的更好的生活,請慎言。我一直都覺得,不能給出實際利益的各種建議,不能兜底的投資建議,都是毒藥。
而我目前僅能做到,降低毒性,或者在投喂前,做出免責聲明。。以上禁止轉載複製,以免誤導他人。by林菲 2014.05.28人類不是機器人,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面臨對錯真假判斷而活的。滿足自身情感的需要是一般人是否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時候善意的欺騙就是為了滿足這種人類的心理需求而產生的。
當女朋友問你今天她的衣服好不好看的時候,你即使心裡不怎麼認同但也會假裝大加讚賞一番。因為你知道這種無關大是大非的問題無需較真,能哄她開心就好。
就連我們最敬佩,活得最認真,對真相有潔癖的打假鬥士方舟子先生,在別人寫文章列舉鐵一般的事實,揭露他太太的碩士畢業論文涉嫌剽竊的時候,他都暴跳如雷(為我妻子名譽我就私報公仇一回)。他不僅選擇性認知障礙地否認了這個問題,還承認即使太太的論文即使真有問題,也不會去打太太的假。( 對話方舟子:若老婆學術造假 我有迴避權利)
你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每時每刻需要真相的。
===膽小的我可恥地匿了。質疑有的時候可能是沒有用的。不如做到「不負天下人」,反而自己會輕鬆許多,也容易看淡。
你說的情況確實是一種現象,而且人在年幼時候還不少人都這樣。
- 那時候我們並沒有經歷過欺騙,你看看我們接收的教育也是教人善良,給予,奉獻。如,雷鋒,焦裕祿,等等。這是最小時候的善良的教育。
- 後來我們發現我們可能做不了偉人,我們不過是滄海一粟,於時間於空間都那麼平凡。變有另一種雞湯式的教育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單純更容易獲得快樂。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嘛,也不錯。我們不覺得有人會騙我們,我們的世界是大同的。
- 但是當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發現人其實是個複雜的動物甚至是體系。有叢林法則,也有大恩大德。有悲天憫人的人,也有喪盡良知的人。但被騙過後就會出現分水嶺了。有的可能非常現實,而又的可能保守的去相信人。而有的還是一如既往去選擇相信人,他們單純是真的。而有的卻洋裝單純善良無辜。
我覺得你的提醒也許對於處於一種不明白真相的人來說是對的。如果他了解了世間的複雜的話,還是那麼善良的話,而且自己有能力處理好自我利益平衡的話是值得推崇的。人家不是說了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馬克思說的有道理呀,否定之否定原理是人類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
那到底應該帶著腦子複雜地看世界,還是還是帶著心單純地看世界?
其實題主的問題本質上就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處世能吃虧吃得少或者說收益比較多。那麼進而推演下來,題主應該問自己,自己到底想追求什麼東西?而我覺得題主對此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同時還想規划出一條通用而又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去面對複雜的生活。
簡單粗暴地分。
如果題主追求在名利場上飛黃騰達,那麼題主就必須以頭腦去解析世界、洞察人性、謀篇布局、明爭暗鬥。
如果題主追求的是悠然自得,快樂平安,那麼先人留下的四字箴言題主可以好好琢磨——難得糊塗,用心去感知這個世界的殘酷與柔情,然後一笑而過。
而現實地說,歷史上許多人其實都是在這兩者之間徘徊,根據不同的境遇凸顯不同的立場。
但不管題主是追求哪種東西,都要力求保持獨立的人格、以及承擔風險損失的勇氣。這個東西是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只能靠自己傾注心力澆築。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題主心裡,只是在年輕時,世界的花花綠綠太多以至於讓人妄念叢生,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內心深處的答案(也有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需要經過大量的經歷與試錯答案才會浮現,當答案浮現時,自然便可牢牢地把它握住。所以這個問題是不可能對著電腦,對著知乎看著坐而論道式的言論、例舉著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事迹,通過各種利弊分析就可以找到真正答案的,因為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只有真正地直面生活,直面慾望,切實行動才能找到。
而我個人偏好的態度是——「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答案寫得有些玄乎,但與題主共勉~我們之所以笑著,罵著這個世界,
乃是因為好讓我們看著世界不那麼糟糕!
題主似乎有兩個問題,該不該提醒,和該不該質疑那些欺騙的人。
劉同的微博就有例子,他的一個朋友去買葡萄,看到一個老奶奶,然後看她可憐就買了,回來他感覺不對就去稱了一下,發現缺斤少兩。於是有人說他不道德,為什麼要質疑,人活著自己開心就好,只要你認為是幫了人就好。不過我暫時也沒有能力指出錯誤的地方拓展一下,樓主說的眾人皆濁我獨清,似乎是把一個可能有多個答案或者一個真理的問題轉換成一個個人偏好的問題,這玩意不是說我喜歡就對了,一加一不能說你喜歡答案是三,於是答案就是三了。兩句話就解決了:「勿以惡小而為之,毋以善小而不為」;「懲惡等於揚善」。另外還有幾點:1 做事只要直指本心就好了,做合乎自己價值觀的事情。想必也沒幾個人會天真到認為行乞者中沒有一個騙子,但還是掏錢給了,想必心中自有一番計較。這就像女性談戀愛時遇到一個感情騙子,難道以後就不去愛了么?2 我一直對直接給錢的行為表示懷疑。救急不救窮。窮靠施捨是改變不了的,如果一個人只能解決溫飽的活著和死了有何區別?如要行慈善之事,不是簡單的把錢拋出去就完了,多次的不勞而獲最終助長出一個完全的廢物。這樣的慈善行為滿足的究竟是其他人的需要還是自己想要幫助他人的慾望?是慈善還是形而上的一種消費? 與能力養活自己的人行乞需要的不是錢而是訓導。3 不能讓時代的錯誤變成自己的錯誤,永遠抱有一顆鮮活的心比失去的錢更重要。
無論男女,騙子都逐利,男女騙子都沒啥真感情。怎樣看你上當受騙了沒有?看對方在這段情感里有沒有給你實質性的東西,說一百句空話,抵不上兩個字領證,也不能和「咱們好好過日子」的實際行動去比。騙吃騙喝卻連個嘴也不給你親和摸的女友,玩失蹤找你借錢再玩失蹤的男友,家裡有飯票男賺的錢還出去釣凱子偷腥的女人,已婚冒充未婚搞大小姑娘肚子不負責任的男人,大多數玩感情的騙子都在這幾種裡面了,請對號入座,仔細甄別。鄧文迪有名有錢吧?騙了默多克這麼些年,財產地位都騙到手,這種才是頂級騙子,你防也防不了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追求和喜好,我們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只要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都是合理的,即做到尊重便可,所以表達需要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對那些事情的真相非常清楚,只是他們更願意活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面,寧願自己被騙100次,也不願錯過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這種行為在某些人的眼裡很蠢、很傻,助長了納心不良的人,甚至讓這些人火大不平。但是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這些追求就像大大小小的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也不需要別人評頭論足和理解,是每個人對生命、人生的不同理解罷了。而另外一種人,大概就是本身太乾淨了,所以看不到世界的複雜,而不是他們選擇去凈化自己的世界。這種情況的確可以明說,不必擔心顛覆他們的世界啊。我認為我們都應該看清楚這個世界的複雜,但是最後選擇用怎樣的態度去回應這個世界,就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了。
不怕丟臉就說,你以為說了下次就不會受騙了嗎?呵呵
-
正義沒有錯,不過正義與真實不一定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這一點明溪前輩的回答說得很好了,我再補充一下。
有關單純善良的人。沒有人是純粹的單純善良的,但也不是惡人。
大家只是在努力地成為善良的人而已。
可是要怎麼成為?
要怎麼讓大家也認可自己是善良的人?
成本最低,最易實施的方法,就是「掏錢給乞者」了。
不是沒有懷疑,只是拒絕承認,而且對自己就算無益也絕對無害。
相信網上那些煽情文章又如何呢?相信了會怎樣呢?看完就哭,哭完就忘,做自己的事去了。
相信勵志雞湯又如何呢?相信了會怎樣呢?說不定還能鼓勵自己。
相信乞討者又如何呢?相信了會怎樣呢?就算對方假到一眼看穿,也只是被騙幾塊錢,還能撈到一個「單純善良」的評價。不能百分百確認是騙子,都可以認為自己幫助了他人。拿不準看多了雞湯的還抱著僥倖希望對方是遊戲人間的富豪會垂青自己。
反問你多疑,倒可能是在捍衛自己。你戳破了這事,我就不是善良,是傻瓜。人艱不拆。不過也不盡然,現在的許多人,可不常把
「蠢」當「萌」,把「易上當受騙」當「單純得讓人想保護」,多少言情女主就是這樣,這可是最大的加分屬性呢。與其說看不穿他人,不如說看不穿自己,看不穿自己不是那麼偉大無私。
所以才會在不純粹的善良導致的傷害降臨在自己身上之後,認為自己是一個可憐又無害的受害者,認為是社會改變了自己,認為自己是迫不得已。
沒有什麼改變了你,是你自己的選擇,那就是你,是真正又完全的你。
看起來單純的小白兔總會長大變成更加兇狠的狼,所以小白兔才不可愛了。
當然,這種行為我舉雙手贊同,說不定我也是你認為的受騙者之一。不過就我自己而言,大部分時間不是完全以同情心為出發點。
「以下內容,賣藝者與特殊情況顯然不在此列」
把錢給老人,是交易。活了七八十年,卻因為懶惰拋下自尊,拋下作為一位長輩的骨氣,不但茫然地活了大半輩子,還淪落為要把自己的生死建立在對他人感情的欺騙與踐踏上。已經如此可悲,我成全。
把錢給孩子,是給一個機會。他或許沒有父母,從小生活在惡劣的環境,沒有人教過他們我們習以為常甚至不屑一顧的知識,比如:誠信。所以,就算他騙我,我也要先讓他活下去。他還小,只有活下去,才有改變的機會。
把錢給殘障人士,我甚至覺得不需要討論。他們克服先天困難,自力更生,我十分敬佩。他們不這麼做,無可指責。心中沒有同情,卻總有歉疚。我們如此健全,已是最好的天賦。
或許這樣會助長不良風氣,可我願意賭,賭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只是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並堅信這樣的小事也可以帶來影響。
所以即便親眼看到自己剛剛幫助的殘障人士到角落裡卸下一身偽裝之後意氣風發地走出來這樣可笑的情形,也不會受傷寒心。
我只要做好一滴水,海,就匯聚而成了。
至於一心想著不勞而獲與欺騙他人的人,總是不缺路子的。
用腦子單純地看世界其實最好了。
對自己,對他人,誠意都是那麼可怕的殺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