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機蔬菜的多利農莊現在的盈利情況如何?盈利點在哪裡?他們的客戶分類、分層情況如何?
01-24
?盈利模式:傳統蔬菜販運,80%的利潤在中間環節,多利自建電子商務和部分物流的方式,節約了這一部分成本。?多利農莊經營之初就確定了「壓縮中間環節」的經營原則,並最終選擇了直銷的方式,採取了會員預售的模式,即會員以月、半年或年度為周期預先付費,打包銷售。
?多利農莊目前的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
①一是大型的團購會員單位,比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寶鋼、上海證交所、國家會計學院等大型企事業單位客戶。②二是以禮品卡或者禮券的方式面向普通市民,通過在高端小區舉辦互動活動等形式來吸納新的個體和家庭客戶;除此之外,還利用官網的電子商務渠道進行直銷。
多利的客戶大家都知道,高端客戶才能消費有機食物,那些價格不是一般貴。我來說說多利的模式,上面那些說多利的有幾個人與之打過交道,有幾人去過車間,有幾個人真正知道多利。一,多利的客戶是高端客戶,很多是單位花錢。有機或進口是個好概念,最能忽悠老白姓。手機電腦不能用概念忽悠人,好壞別人一用就知,有機菜與普通菜的區別誰能吃出來。不單多利,所有的生鮮電商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生鮮電商的供應商都是商貿公司,商貿公司從批發市場進貨,加工包裝後送給生鮮電商,商貿公司要加最少百分之三十,批發市場要賺錢,商貿公司要賺錢,生鮮電商要賺錢,所以最後一定要賣高價,只能炒概念。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商貿公司經手,直接從批發市場採購不好嗎?問這種問題的是沒有實戰經驗。商貿公司這種二道販子要把散賣的東西加工包裝好符合網上賣,最重要的要給生鮮電商賬期。易果生鮮的水果賬期三個月,一些供應商要押二三千萬,幾家生鮮電商要欠上億。批發市場是低利潤走量,欠幾千萬的賬它們是不做的。商貿公司讓生鮮電商欠那麼多,沒有合理的利潤它也不幹。多利的水果來源也都是商貿公司從大型批發市場拉來的,蔬菜是周圍農戶用三輪車拉來的,蛋禽是商貿公司在小作坊里加工的。送到多利,用最好的包裝,著最華麗的語言就能賣最高價。那崇明老麻鴨178一隻,商貿公司送來70一隻,商貿公司從冷庫進價40,實際出廠價不超過三十。高端人士嚮往的有機生活只是別人獲取暴利的工具。二,多利的品牌如何打造,別人憑什麼信你。多利花高價打造一個農莊,這個農莊是浦東和上海的名片,生態農莊可持續發展等最好的詞都能用上,憑心而論,多利農莊修得很屌,像公園。問題是太屌了只能作為公園供人參觀。所有人看了多利農莊後都由衷讚歎。但細想一下,樣板工程那點產能連自己吃都不夠,如何大規模銷售。很多生鮮電商也是如此,做一點樣板工程,讓你以為是從哪裡采來的,品質多麼好。總結一下,所謂的高端有機產品是為了迎合一些有錢人的生活觀念,把同樣普通的產品包裝再配上好聽的名字與描述,賣出幾倍甚至十倍高價。有的為了增加可信度,花大錢修樣板工程。有沒有真正的有機食品,這要看從業者的道德觀與良心,但在中國現實中,很難有人做得到。
個人認為贏利點還是偏向於產品銷售商,可以是上市銷售,也可以是內銷。總之,既然選擇商業化,產品銷售是必然途徑。斯以為單純開生態農業、旅遊度假、農家樂等產品經營,並不能完全帶動整個農莊盈利。 客戶分類還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要群體,該群體有一個特點是空閑時間較多。你總不能讓一些上班族學生一族整天大老遠跑你莊園裡面玩手機吧?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在多利工作過的人來說下:第一,多利的品質不說多好,但是絕不像前面人說的小攤販拉過來或者隨便找的批發。生鮮行業水很深,同樣的商品可以價格差非常多,因為商品真的源頭上就有品質篩選,再著,多利的蔬菜有有機標認證,不是什麼菜場里的菜都能通過這個認證的,認證也不是普通人認為的隨便看下就通過的。第二,關於盈利方面,多利品牌打造比較成功,企業合作方面比較深入,現在也在打造To C,盈利點還是在商品上。
生物肥料 可以到菜鳥有機
前期把質量做得普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然後形成好口碑並樹立高端形象,進而打造行業領軍品牌。之後順理成章得到政府扶持,低價拿地發展農業旅遊,最後與房地產公司合作開發旅遊地產並引進高端酒店。這才是盈利點。
我說下在多利農莊購物的體驗.多利農莊改版後微信端下單。全程沒有看到任何可以聯繫客戶的地方。在多利用卡買了一千多一點的東西。寄回老家,一共二十多件商品。結果寄回家就一個小包裹,只有幾盒巧克力跟一盒銀耳。重點是包裹裡面連發貨清單都沒有。只想說,不知道這家破公司到底是靠什麼撐著還沒倒閉。如果這種公司還能生存發展的話,那麼要麼就是消費者瞎了 要麼就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富農場》前所未有的 有機農場管理軟體,國內首款 特色的 有機農場管理軟體,讓有機農場 生產管理 更高效!從 種植、農事、庫存、環境監控、統計 生產過程 全程管理!
有政府補貼的,多利有機的投入相當高,是真做起來有機了
您好,我是多利農莊的工作人員,客戶都是高端客戶類似企業高管的高端人群
盈利情況,不好說,畢竟涉及太多。至於客戶,主要於集團機構客戶。如金融投資保險等行業的客戶公關維護採購,政府事業單位的採購,畢竟前幾年政府機構的禮品採購這塊並未卡的同如今這般,甚至很多單位在某段時間內會突擊消費。。。你懂的。。。個人用戶很重要。是市場的口碑來源,但是在整體銷售額來說比重很小。
同關注
推薦閱讀:
※薅羊毛的極致,擼出500萬
※如何成為大牌品牌推廣或品牌公關?
※如何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拒絕合作方不合理要求?
※四線城市開瑜伽館,有無經驗分享?
※位置不好的餐廳如何做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