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拍攝文物時使用閃光燈會對文物造成損害?
這個問題問得不是太好,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這個問題是在問拍攝文物時為什麼不允許使用閃光燈,閃光燈中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對光敏感的文物(以有機質文物為主)造成損害,譬如纖維斷裂,褪色等等。
關於在博物館裡拍照的問題,看到網上的一些討論。之所以不能拍照的原因主要有3個:(1)版權保護(2)文物保護和 (3) 影響觀展氛圍。
(1)關於版權保護。說實話,國內因為版權保護而不能拍照的情況,已經少多了,特別是對於博物館裡的常規展覽。首博,以及上海的主要博物館,常規展都可以拍照。確實,巴黎盧浮宮裡對拍照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三大鎮館之寶前面閃光燈噼里啪啦的。不過,去年去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馬德里三大重點博物館之一)的時候,裡面任何地方都不能拍照,一有人舉相機馬上有人出來制止。我認為,是否通過禁止拍照來保護版權,並不能評判博物館制度的先進與否。儘管制度開放很討觀眾的喜,但對一些特展,比如展出者有特別版權保護要求的,也是完全合理的。
(2)關於文物保護。主要是指不能用閃光燈拍照,否則會損害文物。正巧北京電視台有個關於在博物館參觀的小節目,還正巧在首博拍的。裡面講到了「用閃光燈拍照是不文明行為」:傷害文物且影響他人。我好奇的是,閃光燈究竟會給文物帶來什麼樣的損害。在網上找到吳世康教授(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教授)的一段話: 「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 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 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 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但都應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 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加上下面視頻專家裡提到的兵馬俑。
可見,並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怕閃光燈。但觀眾很難記住究竟不能沖哪些文物「放電」。所以,對博物館來說,乾脆就「不允許任何使用閃光燈的拍照」是最有效的。
但問題是,很多人用了閃光燈,不是有意為之。有的是忘了關;有的是如果不開那就只能拍出來一團糊,留影心切,就開了閃光燈。北京9的節目初衷很好,但電視上的幾句「不要開閃光燈」的提醒,恐怕很難遏止觀眾的興奮與一時衝動。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在我看來,下功夫告訴觀眾「為什麼不能開閃光燈」,不如下功夫告訴觀眾「怎樣在沒有閃光燈的情況下拍出好的照片」。畢竟「拍出好照片」才是觀眾最關心的。我對攝影懂得不多,但也知道在博物館這樣的光照條件下,沒有閃光燈的拍照效果往往更好。為了防止手抖而照片模糊,只需要在拍照的時候找個穩定物支撐一下,比如說展示櫃(玻璃櫃)的櫃面,或者朋友的頭或者肩膀,就能保證拍照效果。
(我通常把拍照模式放在P檔,以上方法就基本夠用了。要是完全傻瓜相機,我就不大清楚了。可能應該放在夜間模式?各位如果有了解情況的,並且有其他有效的能不用閃光能在博物館拍出好照片的小竅門的,請務必知會在下 ^.^)
那麼在什麼時機告訴觀眾這個小竅門呢?就昨天首博的情況,利用觀眾排隊的時間是最好的選擇。15分鐘的排隊時間,正是百無聊賴之時,也是看展的預熱階段。只需要在隊伍旁邊每隔一段距離放置帶有介紹「閃光燈的危害」和「怎樣在沒有閃光燈的情況下拍出好照片」的牌子,一定會有不錯的閱讀率。不能指望這個牌子能夠徹底的解決閃光燈的問題,但至少比起工作人員與觀眾的針鋒相對,這個牌子從文物和觀眾的角度出發,溫情多了。
(3)最後簡單說下拍照影響觀展氛圍的問題。我個人來說,非常不喜歡一個博物館暗環境下不停閃爍的閃光燈和咔嚓咔嚓的聲音。博物館雖是個公共空間,但看展覽是特別私人化的事情,需要一個安靜平和的氛圍與展品「凝神對話」。除此之外,看展只知道按快門的人,在我看來,正是不懂得用心欣賞展品的人,抱著功利的心態看展,只求擁有。如果一個博物館裡有很多這樣的人,我要不挑個人少的日子,要不寧可不看了。
轉。
== 在博物館拍照拍出想要效果很難,如果真的喜歡,不如買這場展的宣傳冊。那些宣傳冊上的照片都是在很好的燈光角度下拍攝的。
有些二逼遊客拿著單反只會自動,有些傻逼保安只知道禁止拍照都說了不開閃光燈。我覺得博物館也難辭其疚,應該說明不讓拍照的原因。如果僅僅是閃光,最好能事先提示。
推薦閱讀:
※把文物發掘出來,除了可以研究以外,還有什麼好處?發掘到底是為了什麼?
※從事文物工作(文物修復方向)需要考取哪些證件,目前國內文物工作者的待遇如何?
※[考古日報Vol.125]江西洪門水庫水下考古再次展開 摩崖造像「身世」將揭曉
※如果博物館奇妙夜降臨湖北博物館的話,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會不會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