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 20% 存款準備金和 5% 超額準備金,為什麼還有銀行存貸比超標?
各銀行吸收的存款要有20%左右上繳央行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大型銀行),再留足一部分結算備付金、超額準備金和一定現金備付金,可能30%以上的存款資金都不能使用。那麼75%的存貸比指標是否有意義?為什麼還有銀行存貸比指標能超標?甚至達到80%,200%?難道是計算口徑不同?
目前還沒看到靠譜的答案,除了最下面沾到邊了。
存款是銀行資金來源的一部分,還有其他部分,比如同業存款(不計入存款口徑)、金融債(金融債募集的資金用於放貸曾經可以在貸款口徑剔除,但現在不能剔除了,只有符合條件的特定債比如中小企業金融債可以剔除,記錯請指正)、銀行的自有資金,再貸款(2010年符合條件的支農再貸款可以從貸款口徑剔除了),這些都是不計入存貸比的分母,但是對應發放的貸款則計入了存貸比的分子,自然就容易超了。從指標的含義及統計口徑分析:
存貸款比例=各項貸款/各項存款其中:
各項貸款:對借款人溶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墊款、透支等。各項存款:吸收單位和居民個人存款形成的負債。主要包括企業存款、事業單位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大額存單等。我對問題的理解,是指各項存款是資金來源,各項貸款是資金投放,來源與投放應該是對應的。由於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存在,資金來源中有至少20%的是上存央行無法用於信貸投放,因此相應的各項貸款也會比各項存款少20%以上(上存央行部分依舊納入各項存款作為計算存貸比的分母)。
這個邏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縮小了銀行資金來源和資金投放的渠道,銀行資金來源除了吸收存款,還可以在同業市場上通過同業拆入、同業存放、賣出回購獲得資金,進而用此來進行信貸投放。而且,銀行自有資金(所有者權益)也是進行信貸投放的來源。資金的投放除了各項貸款,還可以是存放同業、拆放同業等業務。
如果一家銀行吸收資金的渠道多元化,比如通過各項存款吸收100萬,通過同業市場吸收100萬,那麼即便按20%繳納20萬存款準備金,那也還有180萬元可用於形成資產,最多可形成各項貸款180萬元,此時存貸款比例為180/100=180%,遠遠超75%的監管要求。首先應該明白,資金、存款和一般性存款的概念。資金的概念更大,包括了所有負債和所有制權益等;存款的概念次之,包括一般性存款和同業存款等;一般性存款就是指個人儲蓄存款和企事業單位存款,範圍就再小點。
最初銀行管理是沒有存貸比概念的,最早是針對交通銀行設計出來,後來就變所有銀行的監管指標,至於75%的依據什麼也無從考證,估計和住宅土地70年一樣,拍腦袋拍出來的,如果你有誰知道當時75%的依據話,歡迎補充。
所謂存貸比計算的時候,存款部分就是指一般性存款,貸款部分口徑也是如此。
而存款準備金更多的是資金概念,因此,除了存款外,銀行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吸收資金,這包括金融機構存款,如銀行、保險、證劵,也可以通過拆借市場拆藉資金等,然後把資金按要求上繳給人行就可以。
在過去,5%超額準備金不是剛性的,主要是用於清算支付,確保日常流動性,所以也有銀行會低於這個水平,至於多少最合適,主要看銀行的資金管理水平。
目前而言,存貸比考核到法人,分支機構沒有要求。所以,不管怎樣,總行報表的存貸比一定是75%,超出了就要接受人行處罰,但分支機構完全可以突破存貸比的約束,只要總行有空間就可以,所以就會出現題主說的情況,存貸比達到200%。
基於監管的角度,理論上準備金達到20%是一個上限值,對於只做存貸款的銀行而言,是能應付的,再高就要銀行的命。但是,為了增加收入,銀行還會經營一些其他業務,例如買入反售的票據等,這是不佔存貸比規模,但需要資金,使得有些銀行整體資金偏緊,就如去年某家銀行出現支付困難的情況。
~~~~~~~~~~~~~~~~~~吐槽分割線~~~~~~~~~~~~~~~~~其一,存貸比其實很邪惡,因為這個指標使得銀行的員工必須背上存款任務,這種分子分母的遊戲使得銀行醜陋不堪,產生了各種潛規則。
其二,貸款受資本約束,但存款不受,可以無限制吸收存款,而且越多越好,這點對於存款人極不負責,要知道,對於銀行而言,存款是負債,哪有負債這麼高還不受約束,不批評還要給獎勵,實在變態。
以上回答坐等拍磚了。發現我的知識無法解決該問題,求內行發言。這個答案也不刪除了,算是學習的過程。
@根據李文喆老師的指導,我找到中國農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給你看看。http://stock.jrj.com.cn/share,601288,zcfzb_2011.shtml至少農業銀行的存貸比遠遠低於75%。哪些銀行存貸比達到200%了?告訴我名字。
民生銀行存貸比高一些,http://stock.jrj.com.cn/share,600016,zcfzb.shtml,【各銀行吸收的存款要有20%左右上繳央行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大型銀行),再留足一部分結算備付金、超額準備金和一定現金備付金,可能30%以上的存款資金都不能使用。】我們可以看到,民生銀行櫃檯現金和存入中央銀行的總數是20%左右。一般銀行的用存款發放貸款的操作,就算準備金為0%,存貸比也只能最高100%,不可能超過。存貸比超過100%的情況應該是銀行進行了拆藉資金。人民幣的情況,貌似拆藉資金不能用於放貸,所以國內銀行人民幣業務的存貸比一般不超100%。違規操作就另說了。目前報道比較多的是外資銀行存貸比在100%-200%,且集中在外幣業務。這應該是外資銀行從國外拆藉資金放貸造成的。我是外行,以上只是我的猜測,希望專業人士出來說明啦。
不全面地回答一下。首先法定存款準備金根據金融機構的性質不同,從14%到約20%都有,超額存款準備金現在沒有一個固定的比例,隨各家行自己的資金管理進行繳納,不存在題中所說5%的要求。(插一句,有人說按旬考核,以前的文件確實是這樣規定,但是現在實際上已經是按日考核,系統每天都會計演算法定存款準備金應交金額)法定存款準備金的繳納比例是按一般存款餘額來計算,同業存款再貸款等不屬於計算的範疇之內,75%不是一個無彈性的規定,與各家金融機構享受的政策優惠有關,可以略有上浮。(有一個特例是村鎮銀行,開業五年內存貸比不受限制,但五年期間一到一樣接受存貸比考核)
全國性大型銀行在繳納接近20%的存款準備金之後,加上比較高的備付金(超額存款準備金)比例,存貸比考核的壓力會比較大,但是比如農信社的話,只要繳納14%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加上比較低的備付金比例,那麼它因為兩個政策而不能用於放貸的資金量就會稍微多一點。
存貸比考核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限制信貸規模的無限擴張,跟存款準備金的作用類似。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幫助銀行更好地控制流動性風險,保障銀行不會因為過度放貸導致擠提一類的問題倒閉。以上。請指正。最近正在學習了解商業銀行的運作機制,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題主在這裡可能忽略了現代銀行的信貸體系中的乘數效應,當商業銀行放出一筆貸款之後,並不意味著這筆資金流出了銀行系統。現在都是電子貨幣,實物貨幣佔比很小,所以這筆貸款同時還變成了銀行的存款,相當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和負債兩邊都增加。
@篾匠 老師在這個問題中的回答非常清楚。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31089考慮最簡單的模型,銀行只有儲蓄和貸款業務(這正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且假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0%,而收到的這筆存款的金額為100元(這個假設貌似有點小氣啊)。
收
到100元,保留10%,因此可以放貸100*90=90元。而作為貸款方的企業,拿到這90元的貸款,肯定會存到銀行(前面講過,現金的使用極其受限,
所以在這個最簡單的模型里,忽略掉現金,拿到的錢只能全部存銀行。)於是,銀行(可能是放貸的那家銀行,也可能存到別家)又收到了90元存款,它保留
10%,然後繼續放貸90*90%元。同樣的,貸款方拿到90*90%元後又存到銀行,所以銀行繼續放貸90*90%*90%……如此往複,以至於無窮。好,我們計算一下銀行收到100元後,整個銀行系統最終可以放貸多少錢:100*0.9 + 100*0.9^2 + 100*0.9^3 + 100*0.9^4 + ... = ?顯然地,這是一個等比數列,首項為100元,公比為0.9,它的和的極限是:
100/0.1 = 1000元簡單地推廣一下,(在理想情況下)向銀行存入一筆金額為A的存款,而存款準備金率q(q&<1),最終銀行系統可以放出金額為 A/q 的貸款。很明顯 A/q &> A,所以這裡有一個「乘數效應」。投入一筆錢,將有金額大得多的錢被貸出去,最終進入各種經濟活動中。
通過這個演算法,我們可以發現,央行對存款保證金率的控制也是有放大效果的。以現有的20%存款保證金率來計算,1個億的存款,銀行可以把規模放大到1/0.2=5億,也就存款的5倍這麼大的規模,當然這是極限情況,現實情況是無法達到的。如果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到10%,1個億的存款可以放貸10億,這是相當大的差異。
不過作為監管部門來說,單一的調節工具的使用是有上限的,這就是我們說的政策用盡的情況。就以存准率為例,當存准率從10%提高到20%的時候,可以讓銀行放貸資金縮減一半(見上例);而從20%提高到30%,就頂多能讓放貸資金從5倍縮減為3.3倍,指標有鈍化傾向,效果不明顯了。而且過高的存准率,容易引發社會不必要的猜測,引起金融恐慌。故而央行針對銀行還準備了很多手牌,存貸比就是另外一個限制銀行信貸擴張的手段之一。
在上例20%存准率情況下,我們可以發現整個過程中的,存貸比都是80%,信貸規模放大五倍。如果是存貸比50%的情況下,信貸規模大概僅能放大2倍。故而當存准率政策仍未能有效控制銀行信貸,那麼監管部門就會啟動存貸比工具來限制銀行放貸衝動。
另外,似乎存貸比對於存款的統計口徑比存准率中存款的統計口徑要小,故而是個更為嚴厲的指標。勾搭@Aruey @meta 兩位專家來解答~~不知道,取消了一陣子,後來又恢復了!
下午就要考商業銀行了,試著回答一下。關於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計算,每旬第五日到下旬第四日,這十天的準備金是按照上旬末的存款為基準來繳存。因此存款準備金率並不是一個實時的概念。關於銀行的負債。除了存款負債之外,銀行還可以進行借款負債,如進入同業市場拆借、轉貼現、抵押借款,向中央銀行再貼現、再貸款,也可以進行回購、發行債券。手邊只有11年的數據,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負債中存款來源較四大行低,佔總負債的73%,同業往來和金融債券都有不小的比重。關於銀行的資本。雖然銀行的槓桿很高,但近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的利潤,留存下來的收益應該很可觀。關於表外業務。在資產負債表之外,銀行仍可以通過表外業務來吸收資金。比如各種保證金(銀行保函、銀行承兌匯票等,理財產品(有人叫他龐氏騙局=_=),以及收取的其他各種費用。(關於這部分資金如何繳存準備金,並不是很了解。。)總結一下,大概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滯後提取的,而除了存款之外,銀行仍有其他資金來源來發放貸款。P.S.沒查資料,只是感性認識,隨便說的。。
推薦閱讀:
※Accounting/Corporate finance 專業的Mphil /低年級phd學生學習的 quantitative method主要有哪些?難度如何?
※學金融學有什麼用,能做什麼工作?
※為什麼上財的金融比南京大學的金融還要高分?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假設前提有哪些?
※不在金融行業,但因為極其熱愛喜歡金融,想轉行,應該如何準備如何做?